APP下载

团体沙盘游戏技术对初中生人际关系干预效果的研究

2024-04-29杨琼

祝您健康·文摘版 2024年1期
关键词:沙盘人际团体

初中生正处于生理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的发展,以及学业竞争的压力,他们更愿意与性情相投的同伴分享体验,获得支持,同伴关系逐渐成为他们的主要人际关系。然而,由于心理发展的不成熟,中学生的理智、情感和社会性还不足,他们在与同伴相处时会有一些问题,形成不良的人际关系,而不良的人际关系影响着他们社会技能、自我意识的发展和学业成绩的提高。

面对初中生的人际困扰,学校人际关系的辅导开始从个体辅导向团体辅导的模式转变。团体心理辅导是在团体情境下进行的心理辅导形式,通过团体内的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觉察自己关于人际关系的思维行为等模式,观察和感受他人的人际交往方式,最终提升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

团体沙盘游戏是团体心理辅导的一种形式,指的是在心理教师的陪伴下,在“自由与受保护的空间”中,小组成员按照一定规则,用沙子、水和沙具等在沙箱上共同制作一个沙盘,并对形成的团体“沙画”进行分享。团体沙盘游戏因其趣味性深受学生喜爱,也对儿童青少年的一些心理困惑很有帮助。以往的研究发现,团体沙盘游戏可以有效降低初中生的孤独感水平,团体游戏可以缓解各年级学生的人际关系问题。

为落实国家“双减”政策,我校积极发动并鼓励各学科开展特色活动,心理组据此开设团体沙盘游戏特色课程。目前已有的关于团体沙盘游戏对中学生人际关系干预的研究都是通过发放问卷,筛选有人际困扰的学生进行团体沙盘游戏干预,干预学生人数很少,一般6—8人,来源于不同班级,而班级小组成员是初中生接触最多、影响重大的同伴。本特色课尝试筛选出一个班级作为对照组,并对另一个班级的所有学生分小组进行团体沙盘游戏辅导,尝试探索团体辅导游戏对班级里真实的人际困扰的提升方法。

〇 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通过心理老师的观察、班主任的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式,筛选了两个班级,分别为实验组初一(2)班和对照组初一(4)班(以下简称实验组和对照组)。初一(2)班共50名学生,其中女生19人,男生31人;初一(4)班共43名学生,女生18人,男生25人。

(二)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郑日昌等人编制的“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测评学生人际关系困扰情况,具有良好的信效度。该量表包含28道题目,包括4个维度:人际交谈困扰、人际交友困扰、待人接物困扰,以及异性交往困扰。对每个项目作“是”“否”回答,回答“是”得1分,“否”得0分,最后计算总分。总得分在0—8分之间,说明人际关系较好,困扰较少;得分在9—14分之间,说明存在一定程度的困扰;而得分大于或等于15分时,则表明存在较重的人际困扰。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开始团体沙盘游戏前一周测一次,为防止蜜月效应,在团体沙盘游戏结束后一周,实验组和对照组再测一次,间隔18周。

团体沙盘游戏活动利用学校特色课时间,在团体辅导室进行。团体辅导室里配备有沙箱、沙具等所需设备。实验组小组划分与班级学习小组一致,5—6人一组,共9个小组,小组划分不同时间段来到辅导室进行团体沙盘游戏,在游戏过程中,成员保持安静,按次序轮流在沙箱上进行创作,共进行8轮,时间为60分钟,一周2—3个小组进行一次团体沙盘游戏,一个月完成班级所有小组一次的沙盘活动,共4次沙盘游戏。团体沙盘游戏没有主题限制,活动由专职心理健康教师按照标准化的流程实施,包括开场白、规则介绍、操作流程等。在活动过程中心理老师要填写好“团体箱庭制作过程记录表”和“团体箱庭讨论过程记录表”,学生在活动结束后要填写“反馈表”,即自己在团体沙盘游戏中的感受、对于人际方面的感悟等。

(三)分析方法

通过心灵云平台实施测评、下载数据并使用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处理,利用独立样本 t 检验、配对样本 t 检验的方法分析数据。

M指平均数,SD指标准差,t用于描述一组数据的平均值与标准差的关系,P用于表示一个假设检验的结果所具有的显著性水平。

〇 结果分析

(一)团体沙盘游戏干预前两班的同质性分析

在前测阶段对两个班级进行了问卷调查,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前测问卷成绩无论是总分还是4个维度的分数均无显著性差异(表1),两个班级是同质的,符合要求。

表1中的数据表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量表总分都没有超过8分,结合学生具体分数来看,发现实验组共有12人的得分是高于8分的,其中5个人的得分显示出较重的人际困扰,而7人的得分显示出中等程度的困扰(表2),这也符合学校的基本情况。研究所选学校在整个市整体上是比较靠前的,班级学生总体情况是良好的,各班的人际困扰较少,只是表现出人际困扰倾向。

表1 "实验组和对照组前测得分差异检验结果

表2 "实验组前测总分得分分布

(二)实验组和对照组前后测分数差异检验

通过对实验组在团体沙盘游戏干预前一周和辅导结束后一周的问卷得分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班级学生在人际关系各维度和总分上差异显著,团体沙盘活动减少了学生的人际困扰倾向(表3)。而对照组初一(4)班在18周过程中人际关系得分没有显著差异(表4)。

进一步将实验组前测中有人际困扰的12人进行前后测检验,结果发现,无论在人际关系各维度上还是在总分上都差异显著,团体沙盘活动显著提升了人际关系(表5)。

表3 "实验组干预前后问卷得分差异检验

表4 "对照组干预前后问卷得分差异检验

表5 "实验组12位人际困扰学生干预前后问卷得分差异检验

(三)实验组和对照组后测分数差异检验

通过对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后测分数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团体沙盘游戏能减少学生的人际困扰倾向(表6)。

表6 "实验组和对照组后测得分差异检验结果

〇 讨论

通过对实验组前后测数据的分析,以及与对照组后测数据的比较,都表明团体沙盘游戏能够减少初中生的人际困扰。沙盘减少人际困扰倾向的机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沙盘是在“自由和受保护的”空间进行,学生可以真实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绪感受,这种“自由的表达”本身就会促进学生在团体中的被接纳和理解,这个过程是疗愈性的;二是“沙盘的治愈性特性”,团体沙盘制作过程中的人际关系是对现实生活中人际关系的模拟和再现,沙盘制作结束后的分享使个体跳出了自我的角度,以一个旁观的角度来看自己和他人之间的交流相处模式,并在之后的沙盘制作中不断调整自己的想法和行为方式,从而达到了内心的平和与人际互动的协调。而这种人际互动方式,相对于个体咨询辅导,它更容易迁移到现实的各种人际交往场景中。

通过对学生填写的“反馈表”分析,也能感受到沙盘在提升人际关系中的机制。团体沙盘游戏对于人际关系的有效干预的机制在于:一是学生对于活动的积极的情绪和投入的状态;二是在“沙画”制作过程中体验到的个体思维想法的差异、主动的调整配合;三是“沙画”结束后的分享沟通。

〇 总结

随着“双减”政策的进一步发展,学生有了更多自由可支配的时间,学校需要开设一些特色课程,而团体沙盘游戏这节特色课能够减少学生的人际困扰倾向,并创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提高了教育的质量和成效,值得学校大力推广。

猜你喜欢

沙盘人际团体
中国队获第63届IMO团体总分第一名
沙盘游戏
ERP电子模拟沙盘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应用
沙盘活动设计、实施和反思——以武夷山一中沙盘活动开展为例
搞好人际『弱』关系
从《战国策》看人际传播中的说服艺术
浅析供应链管理沙盘模拟在教学中的应用
英文歌曲Enchanted歌词的人际功能探讨
团体无偿献血难成主流
由人际代词与非人际代词的对立看语体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