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岳”在前,朝天阙
2024-04-29崔沐羽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报告厅里,我们正在为经典诵读决赛进行紧张的练习。
“跟你们说过多少遍了?岳飞的《满江红·写怀》这首词,表达的情感很复杂,诵读时绝不能歇斯底里、撕心裂肺。尤其是领诵员,回去以后得好好琢磨,只有把自己代入进去,才能跟作者有共鸣!”陈老师焦灼地望向我。
回到家里,我继续查阅相关资料。岳飞这位抗金英雄,因为坚持“直捣黄龙,恢复中原”的政治主张和功高震主的超强战力,被当朝皇帝猜忌,最后落得个重刑冤死的结局。有人评价岳飞:一是英勇,只懂打仗,不懂政治;二是愚忠,手握兵权,却没有废赵自立,结果遭奸人陷害,实在是令人唏嘘。
如果历史可以重演,他还会作出这样的选择吗?
夜凉如水,秋雨如烟如雾,飘洒在窗外的枯枝败叶上,淋湿了地,淋湿了房,淋湿了树。我的眼皮开始变得沉重起来,很快便进入沉沉梦乡。
“云儿,快醒醒……”
有人在轻轻推我。我只觉得浑身疼痛难忍,艰难地睁开双眼,发现面前是一张充满关切的脸,他一身甲胄,显得英武非凡。看到我醒来,他笑得很欣慰:“云儿,你终于醒了,为父总算松了一口气!”
我环顾四周,才发现自己躺在帐篷里的一张床上。
“云儿,此次郾城之战,你带领五百‘背嵬军’在敌阵中七进七出,杀敌无数,受伤一百余处。你岳云可谓是勇冠三军哪!为父为你深感骄傲!”
岳云?背嵬军?难道我穿越到了南宋,成了岳云?眼前的这位中年将领,就是赫赫有名的元帅岳飞?
军帐内,岳飞轻轻握住我的手,我的掌心一片温热。
见我沉默不语,岳飞叹了口气:“郾城之役,关乎我大宋国运,关乎中原百姓的生死存亡,为父不得不给你立下生死军令状。艰难险
境,必定要有人身先士卒,方能鼓舞士气!我们岳家TDG89jduFoCDX9kbnVySE/DkPntLxU31RAYXMT0FU1k=军‘岳’字当先,‘山岳’在前,必当挺身而
出,前赴后继!你可明白为父的良苦用心?”
见我点点头,岳飞又道:“看到你受这么重的伤,父亲也很心痛。但是没有国哪有家?”
说着,他的眼睛里似乎沁出了泪。想不到,日后名垂青史的铁血将军,竟然也有柔肠百结的时候。
“时候不早了,云儿早点休息,为父先去夜巡了。”转身之际,他抬起袖口,擦了擦湿润的眼角。此刻,我才注意到,这位不到四十的将军,两鬓微斑,颌下的胡须也已发白。
夜深人静,但闻战马偶尔打个响鼻,中军主帐仍是灯火通明。我轻轻地走进军帐,军案上,是四个遒劲有力的大字:还我河山!
“父亲,儿子有句话一直想问。”
“但问无妨。”他抬眼答道。
“父亲有没有想过,如果把渊圣皇帝迎回中原,您把当今皇上置于何地?您这不是犯了官家大忌吗?您就不怕后世之人说您愚忠吗?”
岳飞沉吟良久:“云儿,你可知靖康之变后,山河破碎,生灵涂炭。我们大宋臣民最大的梦想,就是恢复中原,一雪靖康之耻!说到底,迎回渊圣皇帝、找回国人的尊严和自信才是正道,亦是天下之所盼。怎可因个人得失,枉顾苍生与正道?”
天子勉强夸奖,佞臣小心阿谀,垂拱殿不露声色的檐角,已勾勒出风波亭的雏形。他不是没留意,而是不在意。
深秋凉意入骨,醒来已是夜半,蟋蟀不停鸣叫,凄清而冷淡。我暗想,那时的岳飞是否也有“举世皆醉我独醒”的孤寂。读着,梦着,想着,眼前的《满江红·写怀》已不再是简单的汉字排列组合,而是生命的悲怆,是极度的愤慨,是满怀的忧虑,是失地难收的痛苦。即使前路凶险,岳飞依然无所畏惧,杀身成仁,舍生取义!这是厚植于中华民族基因的奔腾血性,也是中华民族爱国精神生生不息的优秀传承!
站在经典诵读决赛的舞台上,我饱含深情,带领同学们大声朗诵《满江红·写怀》,时而深沉凄怆,时而激越高昂,字字句句中,立着一首词,一个人,一种精神。诵读结束,掌声经久不息。
手捧奖杯,我内心激荡。精致利己、不择手段者,将遗臭万年;心中装着祖国和人民,愿意牺牲一切的人,他的名字必将流芳百世!
升格简评
1.身份明确,情境合理。作文以岳飞之子岳云的视角来行文,与作者本身的年龄相差不大,有代入感;以经典诵读为穿越契机,创造了恰当的对话情境。
2.交代背景,恰切选材。写岳飞的作者多数会选择“岳母刺字”“风波亭一案”为中心素材,但本文以“郾城之战”为背景,以父子对话为主要内容,跳脱出岳飞的固有形象,在精忠报国的爱国精神之外,更显铁汉柔情。
3.关注情节,对话生动。故事情节推进自然,从初遇岳飞、对话岳飞、理解岳飞,逐步递进。文章发挥了合理的想象,加入了大量语言描写,展示出作者较好的细节描写功底。(陈斯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