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开“意境系统”,让王维山水诗“360°全景成像”

2024-04-29邢伟萍

现代阅读 2024年1期

当我们诵读王维的诗句,即便还没来得及思考其中深意,就已经被带入“山水之间”了。这是因为诗人在描绘生动的实景时,融入了强烈的思想感情,创造出了一种既不同于真实生活,又可感可信、形神兼备的意境。

“意境”就像“量诗定制”的传感系统,为读者带来“360°全景成像”的沉浸式体验。现在就让我们一步步打开“意境系统”,进入王维诗中的山水世界,开启一场“意境”之旅。

打开“意境系统”

第一步:捕捉诗眼

当我们走进一首诗时,会发现诗人常常用意象作暗号,隐秘地传达着他的情感。我们可以通过捕捉意象、挖掘情感,逐步体会诗中意境,其中通用的“技巧”就是从诗的遣词造句和修辞手法等方面仔细揣摩和推敲。

古诗的语言最为精练,往往只用一词一句就能把事物的特征生动地描摹出来。而所谓的诗眼,就是指一首诗中最为精练传神的字词或句子。抓住诗眼进行分析,可以感知一首诗的情感世界。

竹里馆

◎ [唐]王 维

独坐幽篁①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②。

①幽篁(huáng):幽深的竹林。篁,竹林。②相照:照射我,意思是明月来陪伴我。

◆ “意境系统” 功能演示

首句中的“独”字恰到好处地奠定了全诗的情感氛围:在幽静的竹林深处,诗人独自抚琴长啸,清幽的氛围与诗人淡泊的心态融为一体;尾句“明月来相照”呼应首句营造出的氛围,情景交融,将隐士与自然相伴的惬意美好表现得淋漓尽致。

打开“意境系统”

第二步:展开联想

想要更深入地走入诗境,需要我们开阔思维,最大限度地发挥想象力,进行深度联想,以达到“身临其境”的效果。想要“360°全景式”看清诗境中的画面,需要抓住诗中描写的主要形象,并通过合理的联想和想象进行再现。

终南山

◎ [唐]王 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①入看无。

分野②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①青霭:山中青色的雾气。②分野:古人将天上二十八星宿区域对应地上的州、国,称分野。

◆ “意境系统” 功能演示

远眺终南山,主峰太乙高耸入云,连绵不断的山脉一直延伸,与海相接。在山中行走,回看山间白云青雾缭绕,当走近时,山间烟云变灭,难以触及。登临山巅俯瞰,发现终南山中峰的南北两侧是不同的天地,无数山峰谷底阴晴不同、气象万千。途中碰巧遇到一个打柴而归的樵夫,就隔着山溪向他打听哪里可以投宿……

如此联想,你是否已觉身临终南山,心情也随着那高山大壑一同变得开阔了呢?

◆ “意境系统”测试:总结特点,填入横线

“近天都”表现出终南山的_________,“到海隅”表现出终南山的_________,“白云”二句表现出终南山的_________,“分野”二句表现出终南山的_________;诗人从不同视点勾勒终南山的轮廓,写尽了其_________的特点。(答案请倒置查看)

参考答案:高,广,深,大;高大、辽阔与幽深

打开“意境系统”

第三步:知人入境

通过“捕捉诗眼”“展开联想”,我们可以窥探到诗境的全貌,但想要360°无死角地走入诗境,必然要对诗人有所了解,只有这样才能真切地“感同身受”,与诗境融为一体。

诗境其实就是诗人心境的再造,想要走入诗人的心境,可以先联系诗人的生活经历、作品风格和常写的题材,接着进一步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与写作意图。

终南别业

◎ [唐]王 维

中岁①颇好道,晚②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③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④林叟,谈笑无还期。

①中岁:中年。②晚:近,最近。③胜事:快意的事。④值:遇着。

◆ “意境系统” 功能演示

王维是盛唐时期著名的诗人、画家。起初他怀揣政治抱负,希望能够有所作为,但经历开元盛世到安史之乱,政局变化,仕途艰难,他日渐消沉。不愿与权臣同流合污,又无法真正地挂冠归隐,因此王维选择“身心相离”—在无常的世事里保持清白的内心,过上了半官半隐的生活。

这首诗是王维初居终南山时所作,从诗里我们可以真切地体会到隐居的诗人此刻内心所渴望的究竟是一种怎样的生活、怎样的境界。

◆ “意境系统”测试:走入诗境,分析情感

你隐居在终南山边,每天有闲情雅致的时候,就在山中闲行。你在山林之景中沉醉,倒也觉得快意自足。缓步慢行,不知不觉已走到山溪的尽头,眼前似乎已经无路可走,干脆就地坐下,一抬头正好看到白云从天尽头飘浮而起……归途中,偶遇林中老人,你们畅快无拘地谈笑聊天,就这样忘记了时间。

参考答案:表达了诗人从容不迫、超然物外的文人风采,以及隐居山林、怡然自得的心境。

诗词互动

走入诗中意境,可以更真切地体悟到诗的景语与情感。现在,我们再次连接“意境系统”,用同样的方法让韦应物的山水诗“360°全景成像”,走进诗中景色、感受诗中情感,并比较韦应物与王维山水诗意境有什么不同之处。

清露澄境远,旭日照林初。

一望秋山净,萧条形迹疏。

—[唐]韦应物《秋郊作》(节选)

早上走在林间小路,低头看到____________,抬头又见____________,进而____________秋山、登高望野,满眼都是____________之景。王维山水诗《终南别业》的意境是____________的,而韦应物这首山水诗的意境是____________的。(答案请倒置查看)

参考答案:凄凄清露,旭日初升,远眺,萧条;宁静空灵,清冷疏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