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学之“过”,谁之错?

2024-04-29章骏君

《学习方法报》教学研究 2024年27期
关键词:生本课堂方法策略课堂提问

章骏君

摘要:提问是课堂互动的艺术,它能启发思维理解,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善用课堂提问,事半功倍。

关键词:课堂提问    生本课堂    高效问答   方法策略

课堂提问作为师生互动的先导语,有着启发思维理解、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的作用,是学生音乐教学素养提升的保障。准确、有效地发掘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施以有效的解决,来于音乐归于音乐,对症下药,能使音乐课堂更加精彩纷呈,提升课堂质量,打造深度课堂。

“熟悉的地方有风景”——片段回放

“风景”一:

师:“哪些地方有大片的草地?”

生:“学校、小区……”

师:“这些地方还不够大,还有哪里有更大的草地呢?”

生:“公园、花园……”

师:(面红耳赤)“瞧,这是哪里?”(出示图片)

生:“草原。”

师:“草原上都有些哪些?”

学生积极热议……

“风景”二:

师:“听,这又是什么声音呢?”

生:“马蹄声。”

师:“是的,想象你在马上,挥动马鞭,驰骋草原,谁想来试一试?”

部分学生,积极举手参与。(老师与学生配合默契,动作一致)

“风景”三:

随音乐伴奏唱歌词,学生齐唱,教师弹钢琴。

师:“注意想想刚才唱‘噜的感觉,把音唱得高些。”

学生再次提高声音。

“风景”四:

师:“大家学会了吗?”

生:“学会了。”

师:“那么在下课之前,老师来检测一下大家学习的情况,请XX同学们边做骑马动作,边演唱歌曲。”(师点名)

师:“你的动作没跟上拍子,还有你的音高了……”(教师小声提醒)

几个学生声音越来越小,音调越来越乱。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成因分析

作为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课堂问答是学生课堂反馈的试金石,更是知识积累向更高层推进的助燃剂,是促进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奠基石。本课例中,假若单单看这四处,其实并未有太大问题,但联合全部,该执教者显然在课堂提问前没有清楚分析什么样的问题属于无意义、不相干、低效甚至无效的。大篇幅的提问却没有解决根本问题,不严谨的提问甚至造成了学生对音乐理论知识的混淆。笔者将该案例的“问题”成因归纳如下。

成因一:缺少指向,“悬”而不着

课例中:执教者想以“哪些地方有大片的草地?”作为提醒,让学生自己说出“草原”,然而学生的回答与教师的心理预期相差甚远,答案呼之欲出,却迟迟未到。回过头来看老师的问题,缺少指向性,仅凭“大片的草地”很难让人想到“草原”,教师想从“草原上都有些哪些”这一问题得到什么“答案”。不如一张图片直截了当,既节省了时间,又不影响教学环节的进行。

试问:师生教学问答不同频,错从谁出?音乐本就是一种抽象艺术,需要具象化的教学来填补学生脑海对音乐概念的困惑。如果教师只负责简单的问题输出,学生只管随口回答,而忽视师生在探讨音乐的过程中有否矫正对位,频率是否统一的情况下,答对问题仅仅靠“猜”是不保险的。

成因二:忽视整体,“虚”而不实

为了在公开课上赢得“满堂彩”,有的教师会提前指导学生,以减少课堂意外状况的发生,制造一些“假”问题。如本课例中:学一学蒙古族人骑马的动作。教师不用教,学生已经学会了,被点名的学生,5~6个学生一组,自行分组,动作整齐,表演得体,毫无破绽。

再问:表演为主的公开课,错从何来?现如今的音乐教学,既不缺乏新课程理念下的优质课,也不缺乏极具实践意价值的观摩课,更不缺乏具有新思维引领的示范课,缺乏的是能将音乐知识贯穿始终,有逻辑、有延续的优质化常态课。然而现实往往是一节公开课后师老师、学生一遍又一遍的彩排,学生忽视了音乐学习的灵性。

成因三:用词不慎,“累”而无果

教师在提醒学生音高要求时常常会用“音再向上唱”这种说法,教师凭“感觉”教学,学生靠“理解”认知,存在一定的分歧。学生存在对“音高”与“音量”两个概念分不清楚的情况,学生一味唱响,其实并没有达到歌曲“音高”的要求,反而造成另一个难点的呈现,没有从根本上纠正错误。每个学生学习音乐的接受能力不同,对于个别接受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个性化指导。另外,教师直白的语言深深打击了学生学习音乐的自信,最终导致学生“心累”,教师“无果”。

三问:素养形成过程产生差距,错从何补?不可否认,学生存在着个性差异,只关注部分学生,缺乏整体性发展的要求。能力强的学生参与音乐活动次数多,与音乐的距离就近;还有部分能力较弱的学生呢?较多的音乐教师在教学中简单地把教学看做一种外显的动作技能,而忽视了学生内在的思维与抽象能力培养,不重视学生的学习心理。因此,只看到课堂中“热闹”的表象,却没有关注学生的音乐思维过程、音乐素养积累的不足。

音乐课堂长期缺乏“灵魂的拷问”,长此以往便暴露出较大的缺点。教学之“过”,谁之错?

难言之隐和“爱”之迷茫——教学反思

每个学生都有一种与音乐天然的连接,保护每一位学生的音乐感觉是当下提升音乐课堂质量,如果课堂问题仅适用于部分学生,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显然不划算。

一、音乐问答的“根”在哪里

问之于“乐”,用之于“乐”才是有效音乐问答的出路,回归音乐教育本质,让学生把音乐用起来就是“问题”的根。

2022年版《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指出,音乐学科课程内容包括“欣赏”“表现”“创造”和“联系”四类艺术实践,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审美力、感受力、表现力和创造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利于学生之间增进交流和团队合作精神,学会正确调控情感,从而提升整体音乐素养。音乐问答是该行为的“针线”,缝制起一张音乐学习的逻辑网,适用于全体学生。

当然,笔者认为音乐问答的“根”还应该遵循学生心理需求,保留精华,达到与音乐能力提升所匹配的目标。

二、面对音乐问答的“瓶颈”,我们该何处何从

“生态化”音乐时代的到来,让我看到了新契机。课堂以学生为主,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等新词汇不断涌入,然而学生是否愿意开口、动手,教师能否放心一搏?“热现象”的背后,我们需要“冷思考”。

对策之一:学生多言——多管齐下,有效有道

将课堂还给学生,尽可能让学生多说。这就要求老师提出的问题具有针对性,有深度且有包容性,应当双管齐下,有效、有道。

首先,明确目的,有的放矢

音乐课堂有着自己的特殊性,包含聆听、演唱、演奏、律动、编创等主要模块。尽管提问之类的纯语言互动并不是课堂的主角,但一旦有所涉及,就必须精准有效,紧贴教学目标,提高时效性,才能有助于重难点的突破。

其次,开放引领,发散思维

能激起创造性思维的最主要因素是“匠心独运”。为了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激发他们的探究力与创造力,课堂中必要设计一些辐射型、发散型的问题,继而引导学生针对同一问题进行多角度思考、多因素分析、多办法解决。

再次,换位思考,变换形式

不只是提出的问题需要多样化,提问的形式也需要多样化。课堂上一般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如果学生一直处于被动状态,最终训练的是一种“应答性行为”。所以偶尔换个方式,让学生提问,可以增强主体性与趣味性。

最后,关注差异,面向全体

教师在提问时应面向全体学生,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要给学生创造崭露头角的机会。也要关注差异性,同时把握层次性,因材施教,所提问题要有难易之分。

对策之二:教师少言——当“断”,能“舍”,敢“离”

不敢放手教与学之“情”,当断!

回答和答案是两个概念,回答是没有“标准”可言的,是允许有其他想象和可能的。不要将音乐课堂中的回答都变成“答案”,也不要将显而易见的答案包装成“答案”,这都是极端的做法。

我们该做的是在放手时,多些耐心和体谅,用准确的教学语言引导学生,共同完成教学目标。两者一个不愿放,一个不敢放,那么这种不敢放手教与学的错误认知,当断!假若教师不用担心学生回答的准确性,不用担心学生没有按照原定备课设计“接话”;学生不会担心“标准答案”,不敢言,不会言,不乐言,那么教学的效果一定会是超出预期的。

托马斯·沃森说过:“相比较找到答案,问对问题起到一大半的作用。”可见,会提问是多么重要。

第一次,第二次……试教后,教师对于同一堂课是应该有新的理解和疑惑的,提问的方式会随着课堂需要而发生改变,而不是一成不变。不要被旧模式的“恋旧情怀”羁绊,将这份“安逸”舍下,将会迎来更加广阔的世界。不愿改变旧模式之“情”,能舍!

对策之三:难以共进退之“情”,敢离!

此处所提及的“情”,笔者认为分两种,一种是教师课堂提问时引导学生与关注学生发展的职业情怀;另外一种则是学生回答时受音乐(包括音乐文化、技能、再创造等元素)吸引,并不断提升的情感反馈。两者相互寄托,只重一侧发展必定导致课堂失衡,难以共进退的情,当离!

一些本身音乐“底子”比较弱的学生在学习新音乐时往往接受能力较弱,反应较慢,在同等难度的课堂中做到让每个孩子有所体验且能有一定成效,确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一个精致的问题是适用于任何学生的,会在每个学生心中都荡起涟漪。如何提高问题的实效,保护学生对音乐课堂的积极性,这需要老师们对“问题”的精心雕琢。

教学有法,问无定法,贵在得法。音乐课堂提问的深度发展不能一蹴而就,不是单凭一两节课就能完成,需要从日常教学的点滴做起,扎扎实实设计好每个问题,上好每一节常态课,不浮于表面,不流于形式,去“虚”求实,去“畏”存真,这般问之于“乐”,用之于“乐”,敢“断情”,会“舍情”,愿“离情”,实乃教师之幸,学生之幸矣!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余欢.构建“生态化”音乐课堂的探索和实践[J].中国音乐教育,2019年第6期.

[3]周进进.对音乐常态教学优质化构建的思考[J].中国音乐教育,2019年第1期.

[4]徐考辉.善思、能演、乐引导:小学音乐课堂提问的策略探究》[J].中国音乐教育,2021-2.

猜你喜欢

生本课堂方法策略课堂提问
浅析钳工锉配技能竞赛训练的方法
“课堂教学结构改革”主题调研及反思
构建生本课堂为主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
初中政治课堂中引入时政教学的策略探讨
新课改下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课堂提问技巧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教学研究策略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数学史与初中数学教学整合的策略研究
循循善诱,实施生本化初中语文课堂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