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掘美育素材,感悟“宋朝之美”

2024-04-29王伟伟

《学习方法报》教学研究 2024年27期
关键词:天理理学朱熹

王伟伟

伴随着现代教育事业的发展,美育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的回信》中指出:“加强美育工作,很有必要。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年轻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2022年版《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历史课程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教育理念,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切实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使历史教育成为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1]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历史统编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以下简称:教材)中蕴含着许多有关美育的素材,如何将美育有效融入教学,并达到良好的育人效果?2022年央视春晚,以北宋画家王希孟的干古名画《千里江山图》为创作背景的舞蹈剧《只此青绿》惊艳了全国观众,也使世人再度关注“宋朝之美”。笔者以《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宋朝部分为例,发掘其美育素材,带领学生在高中历史课堂中领略“宋朝之美”。

一、感悟理学“思想之美”

宋代虽然军事上积弱,经济上积贫,但因推行偃武修文政策,文化上辉煌灿烂,科举取士制度完善,书院教育事业发达,这些都为宋代美育思想的繁荣提供了直接的丰厚土壤。作为理学的集大成者,南宋朱熹的理学思想体系庞大、内容丰富,其中也蕴含了大量的美育思想。

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的第70页系统介绍了朱熹的理学思想,指出理是自然界和社会的根本原则,人生的目标应当是“存天理,灭人欲”。[2]教材“思考点”提出,如何全面认识“存天理,灭人欲”这一思想?

何为“存天理,灭人欲”?教材给出这样的解释:通过道德修养克服过度的欲望,最终实现对天理的充分体验,从而达到“圣人”的精神境界。

朱熹曾说:“充实之谓美,充实而光辉之谓大。力行其善,至于充满而积实,则美在其中而无待于外矣。” “自可欲之至于圣而不可知之神,上下一理。”[1]意思是说,人应该通过主动努力,摈弃过度欲望,高标准、严要求的自我修养,美善相济,达到“圣人”精神境界。这一境界本身也是一种审美境界,即人的道德完善和精神进化,达到圣贤人格。这也是一种人格美育思想。这种理学美育思想的人格践写,最为典型的就是学生最为熟知的、提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南宋名臣文天祥。

尽管朱熹明确指出:“饮食,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2]学者张立文在《朱熹的理学精神》一文中强调:“理欲之辩的初衷是想规谏统治者,使统治者心术端正,以利于社会和谐和道德教化。而事实却是统治者顺手接过来,使理欲之辨由道德修养性的圣贤功夫转化成了政治性的工具。”[3]可见这一思想具有禁锢合理欲望、扼杀人性的潜在可能,后来成为了统治者束缚被统治者的精神工具。带领学生认识“存天理,灭人欲”这一思想的合理性与潜在局限性,有助于全面认识理学思想体系,提升学生的辨析史料能力。

“存天理,灭人欲”的方法论则是 “格物致知”。朱熹说,“今以十事言之,若理会得七八件,附那两三件触类可通”“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3]可见,朱熹的“格物致知”思想不仅强调对外界事物的探究,其中还包含归纳、类推的科学方法,这是朱熹思想包涵的“科学理性之美”,带领学生认识理学家们敢于怀疑、勇于创新的精神品质。

二、感受宋朝“艺术之美”

教材72页教材中的插图宋徽宗《芙蓉锦鸡图》可用来认识“宋画”与“宋书”之美。这幅画将花、鸟、蝶三者紧密联系,构成了富有生活情趣的意境,营造了活泼吉祥的氛围。右侧有宋徽宗瘦金体题诗“秋劲据霜盛,峨冠锦羽鸡。已知全五德,安逸胜凫鹥”。诗句使画面内容更加丰富形象,传递出浓厚的意境之美。而瘦金体“铁划银钩劲瘦淡雅,风云别致,堪称一绝”,将洒脱的性情和执着表现得淋漓尽致。通过对作品的观察和解读,培养学生感知美的意识,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艺术美”与“学科美”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另有教材66页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这是一幅举世闻名的现实主义风俗画卷。它是北宋时期都城东京当年经济繁荣的见证。这一幅画的“风俗之美”,呼应了教材71页“两宋城市生活丰富多彩,娱乐场所需要大量的歌词”。城市经济的繁荣,也推动了宋元文学新体裁的发展——宋词。

宋词无疑是极美的。

既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西湖胜景,也有“宝马雕车香满路”的城市繁华。

既有“红酥手,黄藤酒”的甜蜜,又有“明月夜,短松冈”的悲伤。

既有“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惆怅,也有“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旷达。

可以“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更可以“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宋画、宋书、宋词等,蕴含着丰富的精神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富有深厚的文化意蕴和丰富的审美情趣。这些文学艺术通过历史课堂搭建起今天的中学生与宋朝的联系,使学生们如此亲近贴切地感到“宋朝之美”。

三、感悟宋朝“生活美学”

艺术之美与生活之美是相通的。带领学生翻阅教材64页,从导言部分开始领略宋朝“生活之美”。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写道,“唐人作富贵诗,多记其奉养器服之盛,乃贫眼所惊耳……此所谓不曾近富儿家”,意思是没见过世面,不值一提。可见宋代人的富庶与满足。

河南禹县白沙镇1号宋墓出土的《夫妻对坐宴饮图》(教材64页),画面砖雕幔帐、桌案、壶和茶盏等,桌案两侧又雕出两把椅子,以及袖手对坐的墓主夫妇。其中男性墓主,头戴蓝帽,身穿圆领蓝袍;女性墓主,头梳高髻,身着绛襦白裙。两人皆侧身面东观看东壁的乐舞表演。墓主夫妇的背后,绘以分别手捧圆盒、唾壶和果盘的男女侍者。这副图以墓主夫妇的家居生活为主题,真实地反映了宋代服饰和家具的特点,也显现出浓郁的“家”的意味。整个一幅宋代富庶人家的“生活之美”。

宋代的“生活美学”少不了“宋瓷”,教材65页展现了“宋朝五大名窑的瓷器”。不同于唐三彩的花花绿绿,宋的瓷器古朴、素净。如哥窑的“冰裂纹”瓷,犹如“雨过天晴云破处”。本来是烧坏了,但宋人觉得里面有种沧桑美,他们用不同火温去烧出这种纹路。本来是败笔,损坏却变成美,这是很特别的宋代美学。这些名瓷在陶瓷美学方面开创出了新境界,具有巧夺天工的鉴赏价值。

此外,宋代文人士大夫们,追求雅致的生活美学,他们“点茶、焚香、插花、挂画”,合称“四艺”。通过嗅觉、味觉、触觉与视觉,充实涵养与修为,将日常生活提升至艺术境界。

正像陈寅恪先生所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干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5]宋朝,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和审美的高峰,艺术与生活的通融构成了生活美学的源头,特别是宋代人士的文化修养与美学趣味为后世所追慕。在宋朝,以欧阳修、苏轼、王安石等为代表的群星闪耀的士大夫群体,他们在不同文化艺术领域的开创,留给我们后世极为丰富的文化和精神遗产。

正如《中国美育思想通史》一书中所说,“统观这个时期的美育思想,大致可分为向上、向下两条路向。向上一路,是这一时期美育思想的主流,是以伦理的快感为基础同时又超越伦理,通过对宇宙本体一伦理本体的理智直观,获得天人合一、心与理的情感体验,以此而产生的自由与快感。这一路向可称为为人格美育(即理学美育)。向下一路则关注对经验世界的审美观而产生审美愉悦,包括艺术美育、山水美育等多种形态”。[6]

诚然,这两条路向是相通的,不可偏废。这一时期的士大夫的典型也是同时体现着这两条路向的影响,如苏轼有“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一面,也有“一肚皮不合时宜”的一面;文天祥有早岁寄情山水的一面,也有“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的一面,每一面都是真实的。可以说,正是由于美育思想的这种矛盾的双重性格,才造成了这一时期不同于其他时期的“宋朝之美”的独特风貌。

总之,今天《只此青绿》的走红,唤起了我们对代表古代中国文化高峰的宋代文化的尊崇与向往,“宋朝之美”更带给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和精神灵感,而它们早已作为宝贵的传统文化遗产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在无形中增强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认同。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充分挖掘美育素材,将美育有机融入历史课堂,从而让历史“鲜活”起来,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2年修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2.

[2]教育部组织编写,张海鹏,徐蓝主编.普通高中教科书 历史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第70页.

[3]朱熹.朱子语类[M].安徽教育出版社,卷110,第3550-3551页.

[4]朱熹.朱子语类[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卷110,第389页.

[5]张立文.朱熹的理学精神[N].温州日报,2008-01027(6).

[6]黎靖德.朱子语类[M].北京:中华书局,986年版,第407页.

[7]陈寅恪.邓广铭 宋史职官志考证[M].生活 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277页.

[8]李飞.中国美育思想通史 宋金元卷[M].山东人民出版社,2017年6月版,第266页.

猜你喜欢

天理理学朱熹
文理学人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征稿简则
中医导引法——八段锦(一) 两手托天理三焦
天理与国法:灾异谴告话语中的慎刑之道
YAU’S UNIFORMIZATION CONJECTURE FOR MANIFOLDS WITH NON-MAXIMAL VOLUME GROWTH∗
EnglishReadingTeachingBasedonSchemaTheory
Abstracts and Key Words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朱子深衣”与朱熹
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