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诗文吟诵的魅力

2024-04-29徐奎英

《学习方法报》教学研究 2024年35期
关键词:钗头凤沈园小园

徐奎英

摘要:自古以来,诵读教学都是语文教学的有效方法之一。为了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古诗诵读的独特魅力,需要根据古诗类型的不同去针对性地开展诵读教学。

关键字:古诗文 吟诵 魅力

苏东坡说:“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特级教师于漪也说:“要反复诵读,要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读出感情,读出气势。如出己之口,如出自之心。”

因而自古以来,诵读教学都是语文教学的有效方法之一。为了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古诗诵读的独特魅力,则需要根据古诗类型的不同去针对性地开展诵读教学。

写景类古诗。在意境中诵读这一类型的古诗,诗中所描绘的更多是诗人亲眼所见的美好景色。所以整首诗无论是用词,还是意境,更像是一幅画一般。写景类古诗大部分有着多姿多彩的颜色,山水画般的意境。比如,在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描写了早莺、新燕、乱花等景色,通过诵读能够感受到早春西湖秀美风景扑面而来。李白的《渡荆门送别》当中“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勾勒了一个天上云彩构成的海市蜃楼画面,使学生在朗读中感受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辛弃疾所写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诗人用拟人的手法,写青蛙也似懂得叙说丰年,以此渲染夜景的美好和丰收的喜悦。蛙声一片,稻花飘香,不仅诉诸读者的听觉,并且诉诸读者的嗅觉,加之前两句的视觉形象,构成一幅立体的生活图景,给予学生多方面的审美享受。[1]

叙事类古诗。在故事中诵读叙事类型的古诗更像是对一则小故事的记述。诗人用简短生动的文字为我们呈现出整个故事的经过,并且将故事中的人物、经历都进行了惟妙惟肖的描写。通过对话语、表情、动作的审视去寄托诗人的情感与思想。在讲授陆游的《游山西村》时,引导学生体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句流暢绚丽、开朗明快的诗句。学生在诵读中仿佛可以看到诗人在青翠可掬的山峦间漫步,清碧的山泉在曲折溪流中汩汩穿行,草木愈见浓茂,蜿蜒的山径也愈益依稀难认。正在迷惘之际,突然看见前面花明柳暗,几间农家茅舍隐现于花木扶疏之间。诗人顿觉豁然开朗,其喜形于色的兴奋之状,可以想见。再比如北宋秦观的《行香子(树绕村庄)》一词中,一开始“绕树”两句,写所见烂漫春光。词人先从整个村庄写起:村庄的周遭,层层绿树环绕;村子里的池塘,水已涨得满满的与池岸齐平了。显然这是春到乡村的标志。接着“倚东风”两句,是描写词人乘着温和的春风,兴趣正浓地信步漫游村庄,欣赏着春天的风光,表现了词人喜爱乡村景色的情感。“小园”二句,写词人在漫游中为一座春意盎然的小园所吸引,看上去园子才那么一点点大,但却像收入了全部春光。那么,有哪些春色呢?“桃花红”三句,写红色的桃花、白色的李花和黄色的菜花,正是这些绚丽的色彩和浓郁的香味,构成了春满小园的诱人图画,学生在诵读中感受田园风光,这样的画面呈现,让学生陶醉其中。[2]

抒情类古诗。在感悟中诵读这一类型的古诗,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虽有一定的理解困难,但在了解诗人基础之上,感受诗歌的情感,难度也不大。教师在引导学生诵读之前可先介绍诗人在创作古诗时特定的时代背景或是作者的生平。比如,在学习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这首古诗时,教师可向学生介绍诗歌创作的背景。辛弃疾21岁时,就在家乡历城(今山东济南)参加了抗金起义。起义失败后,他回到南宋,当过许多地方的长官。后来,他长期不得任用,闲居近二十年。公元1188年,辛弃疾与陈亮在铅山瓢泉会见,即“鹅湖之会”。此词当作于这次会见分别之后。陈亮是辛弃疾志同道合、惺惺相惜的一生挚友,在抗金中都是主战派,同时又都是壮志难酬。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诗歌呈现的情感,就会相对容易些,学生也能从中感受诗人在诗中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情感。再比如,陆游的《钗头凤》这首诗描述了一个感人的爱情悲剧。据史料记载,陆游年轻时娶了唐婉为妻,两人恩爱万分。然而陆游的母亲对唐婉颇有意见,最后强迫二人分开。十年后,陆游重回故地,在沈园却意外遇到了许久不见的唐婉。再次见面,往昔夫妻恩爱的画面再次浮现在陆游脑海中,陆游一时间感慨万千,在沈园的墙壁上创作一首《钗头凤》。对于封建礼教,陆游身在当时的时代无力反抗。他透过自己的作品将所有悲伤、无奈的愁绪发泄出来,也使《钗头凤》流传千古。了解作品的背景之后,学生再吟诵这首词的内容,“红酥手 ,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学生可在诵读中想象陆游往昔与唐婉偕游沈园时的美好情景;吟诵“东风恶,欢情薄”,学生感受两人离异后的无限悔恨,感情沉痛;吟诵三个“莫”字,学生更是能感受陆游无奈叹息之情。[3]

通过对背景和内容的把握。可以很快确定整首词的基调。在此基础上学生读诗更容易理解诗中所蕴含的哀怨和无奈,凄凉和悲伤。

《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明确提出审美创造是指学生通过感受、理解、欣赏、评价语言文字及作品,获得较为丰富的审美经验,具有初步的感受美、发现美和运用语言文字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涵养高雅情趣,具备健康的审美意识和正确的审美观念。吟诵古诗文在感受诗文本身的魅力之外,更多的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徐蓓春.个性化作文教学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意义[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4).

[2]马召开.初中语文经典古诗文诵读教学初探 [J].西南北:教育,2020(15).

[3]李东启.基于初中语文古诗文诵读教学研究 [J].成长,2019(7).

猜你喜欢

钗头凤沈园小园
作 品:乡村旅游风景绘画
——小园台榭听蝉鸣
吴闻章
孙剑
读唐婉《钗头凤》(世情薄)词
一转身,就是一辈子——陆游和他的《钗头凤》
宁死不屈的小英雄汤小园
梦栖沈园
沈园情
钗头凤
去火星恋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