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促进初中生阅读能力的阅读系统设计与实证研究

2024-04-29薛梦鑫魏金玉潘以锋

信息系统工程 2024年2期
关键词:阅读能力

薛梦鑫?魏金玉?潘以锋

摘要:在计算机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如何有效融合信息技术和阅读教学,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教育研究者关注的核心问题。基于此,总结了阅读教学相关策略,以提升学生阅读能力为目标,构建阅读系统,以期通过技术手段促进学生阅读能力提升,并通过对阅读系统的设计开发与评估等研究,为学习者进行阅读能力培养提供一个平台。以湖北某校30名初一学生为研究对象,依托阅读课程进行为期六周的准实验研究。通过收集和分析问卷数据发现,学习者的阅读能力显著提高。通过访谈分析发现,大部分学生对此次教学和系统反馈积极。

关键词:阅读能力;阅读系统;系统设计开发

一、前言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发展,阅读介质正发生改变。最近的调查显示,人们花在屏幕上阅读的时间现在几乎等于花在阅读印刷文本上的时间[1]。数字环境极大地改变了阅读习惯和行为[2]。Scott McQuiggan提出现在学生的学习和互联网、信息技术等息息相关[3]。当今,学生们对于大量知识的需求很难单纯地依靠传统、单一的课堂教学满足,我们需以豁达的心态、创新的思维去看待新的教学形式,将信息技术和阅读教学进行融合。本研究从阅读能力的含义出发归纳提升阅读能力的方法,以此为基础设计开发阅读系统,并在中学用该系统进行实验,验证系统的可用性,以期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培养阅读能力。

二、文献综述

(一)阅读能力的内涵

国内外研究者对阅读能力的概念界定是不同的。例如弗里德认为阅读能力主要包含七个方面,即了解事实并发掘细节的能力、理解感悟思想的能力、理解文章逻辑顺序的能力、推理的能力、理解文章关系并运用检验的能力、用阅读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评价文章的能力[4]。王松泉在《阅读教材论》一书中从阅读能力发展的层级结构角度分析阅读能力结构主要包括:认读能力、理解能力、评赏能力、借鉴能力四项基本能力[5]。当前,国内外研究者主要将阅读能力界定为五个层次:认知能力、理解能力、鉴赏能力、评判能力和迁移能力。

(二)阅读策略的相关研究

阅读策略的使用是提高学习者阅读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不少学者提出了阅读策略。例如,常用的阅读策略有解码生词、划重点、总结、提问、预测、澄清。提供支架一直是帮助学生进行高阶认知活动的有效策略,尤其是阅读,支架可以由教师、同伴或计算机提供。李金云(2019)和李胜利(2019)提出创设安全适宜的支持性讨论环境、设置深度研讨的框架与问题类型以及搭建探索性谈话学习的教学支架也能有效提升阅读能力[6]。

(三)阅读系统的相关研究

本研究以“阅读系统”“阅读平台”为主题在中国知网检索,以“Reading System”“Reading Platform”为主题在Web of Science数据库进行检索,选取相关文章,发现当前的阅读系统种类繁多,依据系统功能及侧重点将已有的阅读系统分为三种类型:

1.文本阅读类

该类系统主要以文章阅读为设计目标。它们的特征是嵌入更多互动媒体,将学科教育和信息技术结合,生动形象地展现知识本质,有利于学习者对文章的理解和掌握。采用包括HTML5、CSS3、JavaScript等技术实现,主要有Adobe Digital Editions、iBooks、BookRoll以及Kindle等。

2.交互阅读类

该类系统主要提供交互功能。这类系统促进了课堂上的互动,能充分地发展学生能力。

此类系统主要包括UMU平台、“考拉”阅读平台、“一米”阅读平台等。例如优慕公司研发的互动式教与学平台—UMU 互动学习平台,它主要适用于移动学习、会议、培训、学校授课等场景。

3.在线注释类

该类系统主要侧重于注释和讨论等功能。此类系统可以让读者对文章进行注释讨论,同伴进行协作学习。主要包括Peruall、Hypothes.is、 Acitvely Learn 等。

梳理发现,已有的相关平台设计目标主要是用于阅读并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但是现有平台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现有平台主要是分享阅读材料和提供各种基本功能,难以促进阅读能力各方面的提升,难以实现对学习者阅读能力的长期培养,而且交互功能不全面,难以促进学生认知发展和互动交流。因此,为了解决以上问题,研究者应注意以下两点:第一,设计系统功能时,应对阅读能力的培养进行针对性设计,全面提升阅读能力。第二,提供有效的互动环境,在系统功能中始终考虑真实交互。

三、阅读系统的功能分析

阅读系统要实现阅读能力的培养,就要基于相关培养方法来设计系统功能。本研究依据阅读能力的内涵和相关培养策略进行系统的功能设计,具有针对性,适合阅读能力的长期培养。根据国内外研究者对于阅读能力的定义,阅读能力是多种能力的集合,它的发展是层次递进的过程。本研究将阅读能力定义为五个层级:认知能力、理解能力、鉴赏能力、评判能力和迁移能力。基于此,本研究结合相关策略设计系统功能,以提升学习者的阅读能力,如图1所示。

(一)认知能力

认知能力是指运用词汇、语法、句法及语言学方面的知识储备感知、辨识文字符号与篇章结构获取材料中的主要信息及基本意义的能力。研究发现认知能力可以通过唤起、补充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设置问题、提炼关键词句等策略进行培养。针对认知能力的培养,系统功能设计如下:第一,允许读者对文章生僻字词进行标注解释,帮助读者获得更深入、更广泛的理解;第二,利用视听多媒体展示图片、视频等,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第三,依据文章进行问题设置,例如,对关键字、主旨句和文章标题等进行提问。

(二)理解能力

理解能力是指在感知材料的基础上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了解阅读对象的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的能力。研究发现:在阅读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能帮助学生用形象直观、条理清晰的“图形”呈现总结、归纳和整合后的文本内容。思维导图的有效运用,可以帮学生高效地厘清文脉、分析文本,进而挖掘文章的深层内涵,掌握作者的情感表达[7]。问题链是阅读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学支架,好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对文本的探究兴趣,设计层层深入的问题链能引发学生深度思考,提升理解能力[8]。因此,对于理解能力,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及设置层层深入的问题支架等策略培养。针对理解能力的培养,系统设计如下:第一,提供思维导图,让学习者梳理文章逻辑和内容;第二,依据文章内容设置由易到难、具有层次性的问题。

(三)鉴赏能力

鉴赏能力是指对文章中有表现力的语言、情境和形象等进行感受与欣赏。研究发现:对于鉴赏能力,可以利用可视化工具,让学习者在鉴赏过程中感受语言的奥妙等进行培养。针对鉴赏能力的培养,系统设计为学习者利用思维导图梳理文章的优美词句、作者的态度倾向。

(四)评判能力

评判能力是指学习者对文章包含的思想情感、价值观及语言形式等作出反思与评价的能力。研究发现:对于评判能力,梳理文章内在逻辑能有效促进批判性思维发展,这也是提高评判能力的有效途径。基于此,系统功能设计为提供思维导图,让学习者梳理文章中的观点和依据。

(五)迁移能力

迁移能力指运用所读信息材料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研究发现:修改故事结尾这种开放性问题既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发挥,展示出学生理解的广度和深度,培养其思维的创造性和批判性,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提升学生的迁移能力。因此,针对迁移能力的培养,系统功能设计为系统提供相关资源,让学习者对文章结尾进行合理修改。

四、阅读系统的设计开发与评估

(一)需求分析

本研究是针对初中生进行的系统设计开发。通过了解中学生对阅读系统的需求,总结出存在的问题有:第一,在初中阅读教学中发现,部分学生的阅读只是为了解决问题,不关注阅读意义,阅读兴致不高;第二,部分学生认为自己没有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不知道如何有技巧地阅读文章。

(二)系统设计开发

依据上述的系统功能设计,本研究将阅读系统主要划分为六个功能板块,以提升学习者的阅读能力,如图2所示。依据六大板块对阅读系统进行开发,阅读系统的功能界面如图3所示,其中,左页面是文章内容,右页面是相应的任务要求,学习者阅读文章并完成右边的学习任务,以提高相应的阅读能力。

1.生僻字注解

理解字词是阅读的基础。阅读第一步就是要理解生字词的含义,它是学习者理解文章的基础。生僻字注解提升认知能力,依据生僻字注解板块,系统功能部分设计为生僻字词。这一功能需要学习者解释文章中的生僻字词,同时需要联系文章内容解释字词的意思。

2.资源展示

背景知识不足和阅读策略不佳是阻碍阅读有效性的两个普遍困难。资源展示板块能帮学习者丰富生活经验,使他们获得与文章相符合的理解,从而提升学习者的认知能力。资源展示部分,系统会提供文章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资源。学习者在阅读前,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观看资源展示部分的内容,有助于学习者理解文章内容。

3.问题

问题支架是帮助学生进行高阶认知活动的有效策略,尤其是阅读[9]。问题板块主要提升学习者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依据问题板块,系统功能设计为基本问题和理解推理。如图4所示,基本问题是让学习者大致浏览文章,找出文章关键词、主旨句等相关信息。在理解推理部分,系统会根据文章内容设置相关问题,学习者需要理解文章内容,推理出问题答案,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4.可视化

依据可视化板块,系统功能设计为思维导图和观点依据两部分。可视化为学习者提供思维导图工具,以支持学习者绘制文章逻辑结构、梳理文章词句、作者的态度倾向等以及梳理文章的论点、支撑论点的相关论据。思维导图是让学习者根据文章体裁绘制不同类型的思维导图,例如,学习者需要绘制记叙文的时间、地点、人物、原因、经过、结果六大要素,绘制说明文的说明顺序、说明对象和说明方法等。观点依据是让学习者写出或借助思维导图绘制文章中的观点及依据。

5.讨论区

基于讨论的教学方法经常应用于各种协作阅读策略中,以培养解释、高阶提问、探索和论证的技能,这对提高阅读成绩特别有益[10]。讨论区主要是提升学习者评判能力。依据讨论区,系统设计为课文答疑和课文标记两部分。课文答疑是让学习者对文章提出疑问或解答疑问。课文标记是让学习者标记出自己有疑问的地方或认为重点的部分。同时,每个功能区也有讨论部分,便于师生探讨每部分的学习任务。

6.拓展

依据拓展,系统设计为故事结尾和阅读自问。故事结尾是系统会修改文章部分内容,让学习者联系文章内容对故事结尾进行修改。阅读自问是提供相关文章,让学习者根据文章标题和内容提出相适应的问题。

(三)使用评估

1.实验设计

为了检验系统的使用效果,本研究在某中学的阅读课程中对30名学生进行了六周的实验。整个实验借助系统帮助教师进行阅读教学,课上,教师正常对学生进行教学,课后学生借助系统完成阅读任务。在这六周,前两周给相关人员培训系统使用方法以及进行前测,学生每周需要在系统中完成一篇文章的任务以及进行后测。最后,学生根据对系统的使用感受完成相关问卷和访谈,以便我们了解学生对系统的满意度和阅读能力的培养情况。

2.结果分析

如图5所示,通过对比发现,学生阅读测试结果的正确率整体呈上升趋势。前两次的正确率下降可能是由于学生对于阅读系统的不熟练造成的,但是从整体上来看,学生的阅读正确率是呈上升趋势的,说明学生通过使用阅读系统,阅读能力有了一定的提升。

问卷调查侧重于验证阅读系统的使用效果和满意度。本研究主要参考的问卷是 Kuo‐En Chang(2010)(Chang K, Lan Y, Chang C, et al.,2010)所使用的WHS 态度问卷,该问卷主要是验证学习者对于阅读系统的满意度,以及阅读系统的效果,问卷包含15道题目[11]。通过问卷发现,多数学生对系统很满意:首先,从使用效果看,多数学生认为阅读系统的使用较简单,多数学习者认为系统功能使得自身阅读能力有所提高。其次,根据满意度,多数学生对阅读系统的评价很高,希望继续使用。

本研究从参加实验的 30 名学生中随机访谈10名,结果显示有8名学生明确表达了喜欢使用阅读系统进行阅读,并且认可这种方式对于阅读能力的提升是有效的,原因是通过反复到文章里找内容、解决问题、探讨以及完成阅读任务等促进了他们的思考,板块功能也有助于他们掌握阅读方法,促进阅读能力的提升。

五、结语

本研究通过整理分析有关阅读方法构建了面向培养阅读能力的阅读系统,对该系统进行初步教学实验之后,进行评估和分析。结果表明该系统有助于提升中学生的阅读能力,帮助中学生掌握阅读方法,辅助教师的教学。在使用系统时,教师只是向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并监督学生的行为,充当管理者和学习促进者的角色,更有利于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本研究通过深度访谈发现学生很满意该系统,认可该系统可以提高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Gartner Inc.. (2013). Survey analysis: Consumer digital reading preferences reveal the exaggerated death of paper. Retrieved on September 3, 2013, from http://www.gartner.com/ resId?1651116\.

[2]Liu, Z. (2012). Digital reading: an overview. Chinese Journal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5(1), 85-94.

[3]Scott McQuiggan,王权等译.移动学习:引爆互联网学习的革命[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6:6.

[4]娄阿利.9~12岁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发展特点及培养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1.

[5]王松泉.阅读教材论[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7.

[6]李金云,李胜利.指向深度学习的整本书阅读研讨:性质、定位及其核心教学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2019,39(02):79-85.

[7]董俊芳.例谈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语文建设,2022(23):66-68.

[8]王晓荣.搭建阅读支架,促进思维能力发展[J].语文建设,2023,514(10):65-68.

[9]Clark, K. F., & Graves, M. F. (2005). Scaffolding student's comprehension of text. Reading Teacher, 58(6), 570–580.

[10]Kiili, C., Laurinen, L., Marttunen, M., & Leu, D. J. (2012). Working on understanding during collaborative online reading. Journal of Literacy Research, 44(4), 448-483.

[11]Chang K, Lan Y, Chang C, et al. Mobile‐device‐supported strategy for chinese reading comprehension [J]. Innovations in Education and Teaching International, 2010, 47(1): 69-84.

作者单位: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责任编辑:张津平

猜你喜欢

阅读能力
语文阅读能力阶梯式方略探讨
论朗读在大学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
小学生阅读能力在语文教学中的培养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数”山有路“读”为径
培养小学生英语课外阅读能力要注意“四性”
提高高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策略
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刍议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