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大观念的英语单元长周期作业设计探究

2024-04-27吴淑凤

考试周刊 2024年17期
关键词:大观念单元作业初中英语

作者简介:吴淑凤(1981~),女,汉族,福建福州人,福建省罗源第一中学,研究方向:中学英语教育教学。

摘  要:新课标指导下的初中英语教学要在大观念的统筹下展开规划设计。大观念是高度整合的上位概念,大在核心价值。有了大观念的指引,教学能从不同视角和维度出发展开探寻,才能真正生发学生主动探究意识,实现学科素养升级。单元长周期作业作为一种独特的作业形式,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发挥的促进作用无可替代。为了更好地发挥英语学科育人作用,构建高质量的作业体系,教师在大观念的牵引下,结合学生认知特点和现实需求,展开立体化设计规划,激发主体探知欲的同时,让单元长周期作业成为高品质课堂的助推力。

关键词:大观念;初中英语;单元作业;长周期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4)17-0103-04

在单元整体教学层面上,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主动理解学科核心概念,让离散的事实相互联系并产生特定意义,这就是所谓的大观念。作为学科的核心,大观念不仅是一种崭新的教学理念,更是践行新课标、达成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路径。将其融入教学设计尤其是作业设计中无疑是必要的。作业是教学的有机体,对其进行统筹设计规划时要以核心素养为导向。课程教育改革下的单元长周期作业已经成为学科“新宠”,它是一种以单元目标为纲,以语篇内容为基础,关联学生现实生活,进行持续连贯设计的作业形式。作业形式和属性决定了它可以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为学科核心素养提升提供崭新路径。初中英语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在大观念理念的指引下,对单元长周期作业的功效、价值有明确认知,充分发挥其操作性强、独特新颖、对学生有吸引力的特点,让学生沉浸在作业中,培养高阶思维,实现能力提升以及英语核心素养培养。

一、 以多元呈现,聚焦主体诉求

受传统认知的影响,作业设计的出发点较为单一,呈现出来的功能、目标范畴较窄,仅仅是为了巩固课堂知识和技能,作业的功用和价值没有完全凸显。抄写默写型的作业只专注于巩固课堂所学的语言知识和技能,无法从宏观视角出发,对知识展开统筹规划。真正意义上的作业呈现一定是以学生的诉求为出发点的。单元长周期作业设计亦是如此,它不是教师准备一些基础性的抄写、背诵作业让学生完成,而是要在综合考量主题学习诉求的基础上,以多元化、趣味化的形式布设作业。单元长周期作业设计在很多方面都没有强制性的要求,学生可以在指定时间段内自主弹性完成,可以个人独立完成,也可以小组合作探究完成。知识结构呈现出结构化、系统化,很好地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求。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能否激发其参与热情、聚焦他们的诉求,考验的是教师的教学智慧。学习仁爱版英语七年级Unit 3 Getting together后,教师对本单元涉及的相关主题和内容进行系统梳理分析。接着,教师设计了一个作业征集活动。“According to the three topics involved in this unit, choose one of your favorite topics, according to the relevant knowledge points, design an assignment.”教师给予学生充足的学习自主权,他们的积极性得到有效调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设计能力参差不齐,部分学生设计的作业是低效的甚至无效的,所以教师要对这些作业进行有效筛选。小组长先筛查一遍,选出三到五份最优秀的作业,然后教师与小组长一起,再次进行筛选。教师设计的训练任务是以知识检测为主,学生设计作业,能最大限度体现他们对知识的认知和需求,兼具趣味性、知识性。教师践行民主思想,倾听学生的声音,不仅让作业呈现出丰富性,还最大限度地调動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他们的主体价值得到凸显。作业设计不能只是教师教条地将其展示出来,而是要让学生从文本中找寻突破对接点,结合自己的学习认知、体会,加以勾连,设计作业启动方案,让作业充满“童趣”。

初中阶段的学生思维灵活多变,需求呈现出多元性。教师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借助不同形式的展现方式,给学生带来更多触动,启迪他们的智慧。学生参与到单元长周期作业设计中也是凸显学生主体价值的体现,对提高学生参与度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 以支架构建,彰显作业趣味

学生兴趣的激发,只是作业设计的一个层面。在兴趣的支撑下,作业完成效率才能得到保证。但并不是有了兴趣就可以的。要想顺利完成作业,需要从学生的学习需求出发,提供支架,帮助他们在知识构建的基础上,实现学习方法、技能、思维的提升。因此,在进行单元长周期作业设计的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一个具有普适性的生活化背景,让学生在多种问题、思维导图以及具体情境的熏陶感染下,萌生新的认知和体验。不同类型的活动支架才能支撑起学科体系构建,让作业向着良性方向发展、推进。整体支架构建是必要的,但整体性作业项目一定是由各个不同类型的子项目支架组成的。无论是宏观视域还是微观视域,教师都要关注,由表及里地推进学习支架构建,让作业探索充满奇趣,实现思维认知外化。

单元长周期作业支架构建过程中,支架形式的选择极其关键,它是长周期作业成功的关键。学习仁爱英语七年级Unit 2 Looking different后,教师紧扣单元核心知识点和一般现在时的运用这一语法要求,设计了以“The one and only”为主题的长周期作业。首先呈现作业情境。“There are no two identical leaves in the world, people are the same, even twins, they will have a slight difference...”在情境的引领下,学生的情感被唤醒。接着教师展示不同人物的图画,让学生在细致观察的过程中,结合相关知识描绘人物。具体操作步骤如下:观看图画,为人物起名——绘制思维导图,搜集所需词汇——按照导图模板,进行书面表达。这个过程中,教师先以其中一个人物为例子,引导学生先进行活动体验,在合作探究中完成表达,最后进行展示交流。在实践体验中,学生对操作流程和步骤有了清晰感知。思维导图辅助下的写作模板,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获得了阶梯式的支持支架,这对英语核心素养的生成有积极帮助。

思维导图能够将各种零散的知识串联起来,实现资源融合。其在激发学生联想和想象、拓展学生思维方面发挥的作用不可估量。教师巧妙设计,将思维导图融入单元长周期作业中,彰显文本逻辑属性的同时,聚焦知识体系构建。

三、 以自由组合,深化知识迁移

单元长周期作业是一项复合型作业,具有针对性、周期性、综合性。作为一种崭新的作业展现形态,单元长周期作业的设计处理需要一定方法技巧,它需要在学科属性的基础上,以课内知识为切入点,创优展现形式,借助内容的关联整合,实现知识迁移内化。作业设计可切入视角层次丰富,展现形式灵活多变。且学科不同,单元内容存在较大差异,可选择形式更加宽泛。英语本身属于外来语言,学习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学生构建起来的知识体系是崭新的、独一无二的,作业设计自然有更多可选项。教师要抓住有利契机,对单元长周期作业进行分层设计,规划出一条科学有效的路径,让学生从自身需要出发,自主选择、自由组合,在实践中实现知识迁移运用。

学科、学习内容不同,作业训练的侧重点存在差异。无论作业呈现形式如何,长周期作业的目的是不变的,就是要让学生在实践中完成认知升级、能力转化。学习仁爱英语七年级Unit 1 Making New Friends后,教师综合考量教学内容特点,从全面性、针对性视角出发,设计分层作业。教师将作业进行归类,展示多种作业,如夯实基础知识的作业:“Use the pictures and words that appear below to link together the ones that have the same meaning.”又如能力提升型作业:“Please prepare a short self-introduction according to the knowledge in the textbook and show it on the stage.”这项作业对学生来说就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开动脑筋:“In addition to the textbook related to self-introduction, what do you know about self-introduction expression? Collect some, make a card, and compare with the textbook.”学生根据自身能力特点,选择相關作业。不同难度系数的练习题,学生每一项选择两三道。在自由组合中,一套个性化定制的作业就完成了。这些作业难度系数不一,但都是学生自主选择的,体现了他们的意愿和倾向,所以在完成过程中学生能够倾尽全力。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学生还有一次“返厂”机会,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做题情况,更换一道自己难以完成的作业。自由组合的长周期作业设计充满情趣,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认知逐步深入,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

单元长周期作业能够从不同维度对学生展开训练,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保障。教师在设计作业形式时要有巧思,参照文本内容,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延伸拓展,以分层设计彰显教学智慧,让他们真正体验学习的快乐,实现素质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

四、 以成果分享,增强学习自信

作业设计、实践过程是重要的。然而学生完成情况如何,还需要在成功分享、展现中检验。单元长周期作业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在实践中不断积累、校正的完整过程。为了形成更具针对性的学习反馈,学生每完成一项作业任务,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将作业成果呈现出来。成果分享不仅仅要将优秀学生“成功”的案例展现在学生面前,而且要秉承公平公正的原则,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或许中等生、后进生的学习成果存在诸多瑕疵,但只要他们用心完成每一个作业步骤,即使不完美,也是一种进步。成果分享让作业设计妙趣横生,学生完成作业的热情度以及学习自信心均得到提升。

英语作为一门典型的语言学科,听说读写是最基本的学习方式。展示学习成果时,教师也可以从这几个视角出发,进行切入。学习仁爱英语七年级Unit 8 The Seasons and the Weather后,教师引导学生写观察日记,时间为两个月。“The weather varies from season to season. Please start today by recording the weather and writing down your feelings.”学生对这项任务非常感兴趣,很快进入思考状态。观察日记看似简单,但要想写清楚实在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学生结合上学期以及本学期积累的知识点,进行表述。两个月的时间比较长,教师以一个星期为单位结合课堂学习的进度,引导学生展示学习成果。因为要进行分享展示,学生显得比较激动,写日记时也更加认真。“The weather was fine on May 20th. It was a beautiful day. The temperature was 22℃. I woke up at 7:00...”“The weather was fine on June 15th. Today is really too hot. The sun shines brightly at noon. But there is a heavy rain in the afternoon...”七年级学生在表述的过程中或多或少地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整体来说,他们能够抓取关键信息,将天气、季节相关信息阐述清楚。分享展示不仅仅是一种媒介,更是帮助学生内化知识的有效途径。教师抓住学生的认知基础和兴趣点,以观察日记为具体体现形式,让学生获得了多重感知,表达能力、思维能力都得到了有效锻炼。

单元长周期作业形式灵活多变,分享学习成果时,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权和展示空间,打开创意心门,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心,让作业成果分享成为一道亮丽独特的风景线,实现学习路径拓展。

五、 以多元评价,塑形学科素养

无论何种类型的作业设计,评价是必要环节。作业评价并不是要给学生贴上一个“标签”,而是要给学生一个真实可信的反馈,让他们对自身优势和短板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在此基础上,学生才能更进一步地把握知识本质,拓展思维并将认知推向崭新台阶。大观念下的作业评价不仅是记录学生语言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更应该通过评价实现对学生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以及学习策略的引导,真正达到以评促学、以评促教的目的。评价主体必须呈现多元化,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可以参与到评价中。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有更丰富深刻的感知和体验,他们更有发言权。为了进一步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作业评价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教师要在大观念的指引下,促使学生主动参与评价,让作业设计充满智趣。

多元主体参与评价,能够大大拓展作业维度,让学生从“自我”的小圈子里跳脱出来,对自身有更精准清晰的认知和把握。学习仁爱英语七年级Unit 7 The birthday party后,教师结合单元主题以及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了一个以“Birthday Surprise”为主题的活动。活动情况如下:“Suppose youre the owner of a cake shop and you get a letter asking you to help her best friend Lucy have a special birthday party for Lucy, who is turning 12, how would you plan this birthday party?”接收到活动后,作为蛋糕店“老板”,“你”一定会采取相应措施。且需要团队的力量才能完成这项任务。作业设计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学生设计了多种方案,不同小组的方案融入了创意因子,自然也存在差异性。为了进一步发挥作业功用,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展示分享,学生信心十足,展示过程就是学生思维认知升级的过程。当然,学生展示必然要伴随着评价活动的跟进。融入评价的过程中,教师先从自我评价着手。学生设计完作业后,一定有自己的规划和思路。让学生进行阐述、展示,也是尊重他们主体地位的体现。“My idea is simple. Since I wanted to surprise Lucy, I had to start with her hobbies and design birthday parties...”一开始学生的自我评价都是底气十足。接着教师发动学生进行生生互评,教师进行总结性评价。最后,学生结合接收到的评价信息,再次进行反思、评价。经过这一系列的操作,学生浮躁的心逐渐沉寂下来,对自身的认知、评估也更加精准。

单元长周期作业关涉范围较广,作业体现形式不固定,评价工作量巨大。教师个人的力量有限,难以做到全方位覆盖。初中生已经有了自己独立的认知。教师完全可以放手,在评价标准的制定、过程的展现中,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其中。

六、 结语

改变当前以单一知识灌输为基点的作业模式,转向以问题解决、知识迁移、项目学习、高阶思维为特征的全面性、可持续性训练,已经成为当前教育教学的现实需求。单元长周期作业是在大跨度时间基础上设计的一项“长期”任务,打破了学科边界,让作业有了更多可能性。大观念统筹下的单元长周期作业对课堂教学转型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契合了新课改理念。初中英语教学引入单元长周期作业是教师教学智慧的体现,也是培养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必然路径。教师聚焦主体诉求,从学习支架搭建、作业优化组合、学习成果分享、多元评价等视角出发,展开深度挖掘探索,让作业设计呈现出丰富性,为学生构建了一个系统完整可持续的作业体系,教学向着多重维度延伸。

参考文献:

[1]盛春花.素养导向的英语单元长周期作業设计探索[J].教学与管理,2023(12):46-49.

[2]姜茜.基于大观念的初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分析[J].中学课程辅导,2023(35):54-56.

[3]王清.基于大观念的初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路径[J].亚太教育,2023(21):135-137.

[4]王新静.指向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英语单元作业设计研究[J].考试周刊,2023(12):94-98.

[5]王荣.“双减”背景下初中英语单元作业类型的设计研究[J].校园英语,2022(50):52-54.

猜你喜欢

大观念单元作业初中英语
大观念视角下小学英语语言能力的培养策略
基于大观念的小学语文整体教学设计探索
大观念统领下单元学习任务的开发
基于数学“大观念”,实施整体性教学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如何让初中英语教学更有效
初中历史与社会单元作业设计探究
数学单元作业:在设计中统领数学知识
浅议单元作业的有效设计
中学数学单元作业与试卷的整体设计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