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的“读—写—评”一体化实施路径分析

2024-04-27马佳娜

考试周刊 2024年17期
关键词:学习任务群高中语文教学一体化

作者简介:马佳娜(1994~),女,汉族,浙江萧山人,杭州市萧山区第三高级中学,研究方向:高中语文课堂教学。

摘  要:“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理念的提出不仅为文学文本阅读和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而且为“读—写—评”一体化教学的有效实施提供了路径参考。因此,文章基于对新课标提出的这一任务群概念的认识,对基于此任务群的“读—写—评”一体化实施意义进行了阐述,在此基础上着重对其实施路径和实施中的注意事项进行了总结,以期为高中语文教学效能的提升、高中语文教学改革进程的加速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文学阅读与写作”;学习任务群;“读—写—评”一体化;高中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4)17-0010-04

自《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概念以来,其被赋予了极高的期望。与此同时,也对教师的教学工作以及学生的学习活动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要求教师转变“重阅读、轻写作”的传统教育观念,而且要求阅读、写作同步发展,并通过自我评价、生生互评、师生互评,推动高中语文教学向新的方向发展。而这为“读—写—评”一体化教学的实施提供了重要依据。因此,基于此任务群展开“读—写—评”一体化教学十分必要且重要。

一、 “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概述

在新课标背景下,现阶段的高中语文教学工作将文学类文本进行规范化划分,包括小说、戏剧、诗歌、散文。学习任务群是由多个学习项目组成的,主要是整合学科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情境、内容、方法和资源,以此引导学生提升学科核心素养。在高中语文学习活动中,学习任务群主要对过于零碎的语文学科知识进行综合统筹,并非单纯的内容整合,同时也包括学习方法和资源等多方面整合。同时,学习任务群采用任务导向式学习形式,强调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完成相应的学习项目,深入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是高中语文教学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主要是引导学生阅读散文、戏剧、小说、诗歌等优秀文学作品,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文学作品鉴赏能力,并开展文学作品的写作和评论活动,加大学生文学素养和表达交流能力的培养力度。同时,高中语文教学工作“文學阅读与写作”任务群涉及的范围较广,贯穿高中语文的整体教学过程,包括多个时期、不同题材的优秀文学作品,与多个学习任务群具有密切联系。

二、 基于“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的“读—写—评”一体化实施意义

“读—写—评”一体化教学模式是将阅读、写作、评论整合为一体的语文教学模式,几方面内容相互作用且具有一定联系,属于新课标背景下较为常用的高中语文教学模式。“读—写—评”一体化教学模式以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强调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通过在语文教学工作中强化阅读重点,重视写作练习,逐步开展相应的评论工作,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活动提供了明确方向,此类学习活动课贯穿于整个高中语文各个阶段的学习活动中。“读—写—评”一体化教学模式实现了阅读、写作、评论等学习项目的相互融合,进而实现了教师和学生的全面评价应用,以此提升整体教学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从多个角度开展语文教学活动,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将一体化教学模式和情境教学有效地结合起来,为提升学生阅读、写作能力提供了新的方向,也为培养学生评论、交流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总之,“读—写—评”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符合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工作的需求,对全面提升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三、 基于“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的“读—写—评”一体化实施要求

(一)阅读方面

阅读是学生通过语言文字获取知识、了解世界的重要途径,因此高中学习活动中阅读对学生积累知识和培养基础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的“读—写—评”一体化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通过精读文本内容和区分文体特征开展相应阅读教学工作。精读文本内容要求学生对文学作品进行全面细致的阅读,并反复进行揣摩,深入感受文学作品的艺术内涵,进而深刻感受作者所表达的思想内容。精读文本内容可使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概括总结,并在关注文本语言形式的基础上提升自身语言思维能力。教师在实际教学活动中通过精读活动引导学生进入相应教学情境,提升教学效率。而针对不同文体特征开展阅读教学,要求教师重点关注小说、散文、诗歌等文体的艺术特点和表现形式,标注相应文体的教学重点,灵活开展教学工作,进而提高学生对不同文体的认知程度。

(二)写作方面

写作活动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是考查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重要途径。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工作中,“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主要从文学写作和文学评论两方面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文学写作是综合了学习性写作和文学类写作的写作训练,更为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积累程度和自我感知类写作能力的提升。学生在开展文学写作训练时,应充分激发自身创新想象能力,并从文学作品的创作视角出发,从多个角度进行文学作品的赏析和二次创作。文学评论是学生对文学作品具体感受的直观表现。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对具体的话题、观点进行深度阅读,并总结自身理解情况,最终完成评价工作。此类循序渐进的指导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结合“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的具体要求,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三)评论方面

在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中,多数教师并不重视评论方面的教学工作,与新课标的教学要求并不相符。而现阶段的“读—写—评”一体化教学要求阅读、写作、评论相互作用,并形成一个整体,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对评价方面的教学主要针对评价主体和评价方式。学生是学习活动中的评价主体,教师处于指导地位,可引导学生进行文学作品阅读、创作之后的讨论和评价,以此积累学习经验。学生应了解多元化评价主体的多种看法,及时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以此对多方评价结果进行总结,补充自身评价结果。当前高中教学工作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状况,因此需要根据实际学习情况选择合适的评价方式,进而促进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四、 基于“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的“读—写—评”一体化实施路径

(一)以学习任务群为基础,开展读写训练活动

在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中,阅读教学训练能够促进学生写作方法、素材以及基础语言知识的积累,以此为学生的写作学习提供大量资源。学习任务群是整合统筹学习内容、方法、情境等,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以此为基础开展相应读写训练活动,能够帮助学生充分利用学习资源,提升自身写作能力。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对课内外文本进行阅读赏析,进而开展多种写作训练活动,实现学生阅读、写作能力的共同提升。一方面,高中学生并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课外阅读,因此应深入挖掘教材文本价值。应以教材文本为范本,进行经典作品的仿写,加强写作手法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积累相应的写作经验。学生通过模仿、独立思考、创新写作的过程,拓宽思维视角,培养自身核心写作能力。另一方面,在写作训练过程中,“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包括文学创作和文学评论,学生在阅读相应文本后产生的感想、认知情况的表达是学生写作训练的重要内容。教师通过相应的评论写作训练引导学生将积累知识的方法迁移至写作活动中。

(二)深入写作能力训练,促进学生阅读能力培养

在教学活动中通过相应写作训练,为阅读活动提供有效支撑,更好地开展阅读活动。首先,应培养学生随写随读的阅读习惯,在文本阅读过程中,充分利用旁批、重点标注等阅读辅助方式,理清阅读活动的基本思路,以此培养学生的文学作品艺术鉴赏能力。同时,随写随读习惯能够提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并有效激发学生的自学能力。其次,学生完成对文学作品的初步阅读工作,并通过旁批、重点标注等手段对文本内容具有一定程度上的理解和掌握,进而根据学生的自身学习特点开展深度阅读,并对文学作品进行深度挖掘和研读,以此提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在此基础上,教师借助微写作活动促进学生的深度阅读,提升教学工作效率,并聚焦于某项特定内容进行写作训练,完成对文学作品的深度认知。最后,在完成深度阅读的基础上,教师可引导学生针对某一具体方向或关键点进行深度挖掘,要求学生向更高要求出发,对同类型文本进行拓展阅读,实现写作、阅读训练的升级。

(三)贯彻执行评价活动,增强评价效果

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工作对评价活动的重视程度不足,对整体教学工作产生一定不良影响。“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对课堂评价活动较为重视,且并不局限于教师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同时也包括学生之间的评价讨论和自我反思,以此汲取有效的学习经验。同时,评价环节也是“读—写—评”一体化的关键环节,贯穿于高中语文读写训练活动的整体过程。“读—写—评”一体化并非几项学习活动的罗列,而是相互渗透、融合,最终形成一个整体。在实际的阅读活动开始之前,教师应引导学生明确阅读目标,有针对性地进行阅读预习,阅读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阅读思路,并鼓励学生之间进行集体讨论,阅读后进行有效评价活动,引导学生得出属于自己的独特观点。而学生在写作活动中,针对相应问题开展构思活动,通过讨论活动完善写作思路,最终提升学生的写作、阅读效率。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善于运用多种评价方式,如诊断性评价、整合性评价、自我反思性评价等,从多个角度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将多种评价方式融入评价活动中,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 基于“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的“读—写—评”一体化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一)避免受到教材内容的限制

在现阶段的高中语文教学工作中,教师需要综合考虑教材内容和学习任务,同时要避免受到教材内容的限制,整合课内外学习资源,完成学习活动的延伸。若语文教学活动仅限于课内教材,则会限制学生的学习思维,对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全面提升具有不利影响。“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的“读—写—评”一体化拓宽了学习文本选材的范围,最大限度地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量,符合新课标教学要求。但部分学校在实际的语文教学工作中,受教学课时、教材文本等因素的影响,学习文本的选择受到一定限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教材为主要选择对象,并跳出教材内容的限制,以此实现学生全方位能力的提升。同时,教师应细致剖析教材文本特点,整理语文教材的整体教学观念,并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设置单元学习任务,提高整体教学工作质量。

(二)注意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

高中学生的思维能力正处于成长阶段,并具有一定的逻辑能力,思维空间相对理性化,整体学习活动需要教师进行合适的引导。在一体化教学活动中,教师主要以培养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为教学目标,通过分析相应的文字符号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的“读—写—评”一体化实施需要注意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确保学生的阅读、写作、评价能力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匹配,整体学习活动逐步深入发展,最终实现教学工作质量的提高。

(三)注重“讀—写—评”一体化融合

“读—写—评”在高中语文“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教学工作中是一个整体,任何一个学习项目无法脱离另外两方,才能够有效提高整体教学工作质量。为避免“读—写—评”一体化流于形式,首先需要明确“读—写—评”学习项目的地位,以此设置教学重点,有效促进教学目标的完成。阅读、写作的训练学习是教学工作的主体,两者的有效融合能够发挥出取长补短的作用,改善实际教学状况。同时,阅读和写作的训练学习是相互兼顾的,不能厚此薄彼,避免教学工作失衡,影响教学效果。而评价活动是语文教学工作的工具,合理利用评价活动能够使学生实现良性发展,积极发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引领作用。“读—写—评”能够形成有效联动,并在相互转化、相互渗透的过程中促进教学质量提升。因此应根据阅读、写作、评价三者之间的连结点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促进三者一体化融合,推动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充分利用教学资源

由于基于任务群的“读—写—评”一体化教学在实施过程中采用的形式是单元整体教学,所以需要教师将课内与课外资源充分整合,有效联结,实现共融互通,从而全面提升高中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而这就需要加强课下学习沟通交流平台的建设,通过交流平台,将浅层、简单的问题设置为课后作业,让学生在课下自主完成。同时,不仅要注重课内教材的深入学习,也要提高教材学习活动延伸程度,并达成课内外学习内容的有效联通,利用课外活动促进课内学习效果的提升。教师在开发和利用教学资源的过程中,需要聚焦于文本核心内容,并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开展相应活动,以此最大限度地提高整体教学工作质量。

六、 结论

“读—写—评”一体化教学是一种全面性、整体性、强联结性的教学方式,基于“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理念,对“读—写—评”一体化教学实施路径进行探索是新课标的要求,是高中语文阅读、写作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举措,是培养高中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方式。为促进基于此任务群的“读—写—评”一体化教学的有效实施,应基于任务群积极开展读写训练活动,应深入写作能力训练,提升阅读能力,高效落实评价活动,以评促读、促写。另外,在“读—写—评”一体化教学实施过程中,需充分考虑教材内容、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及教学资源等,真正落实“读—写—评”一体化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

参考文獻:

[1]张伟.“形式”与“意味”的转换——文学阅读与写作的任务落点[J].中学语文教学,2023(1):29-35.

[2]于瑜.论“文学阅读与写作”学习任务群的特征[J].语文建设,2022(7):37-39.

[3]尚师想.基于深度学习的文学阅读与写作教学策略研究[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1,6(17):47-48.

[4]石姝蓉.基于项目式学习的“文学阅读与写作”实践探究[J].语文教学之友,2021,40(7):10-12.

[5]胡斌.单元学习任务前置教学模式中课的教学设计——以高中语文统编教材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为例[J].课程·教材·教法,2022,42(5):73-79.

[6]陈伟海.核心素养视域下的“文学阅读与写作”教学实践与思考——以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下册第六单元为例[J].语文教学通讯·A刊,2021(6):52-54.

[7]孙爱蓉,程琢.部编本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学习提示”使用建议——以“文学阅读与写作”学习任务群教学为例[J].教师教育论坛,2020,33(10):8-11.

[8]黄磊.高中语文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教学策略分析[J].语文课内外,2021(18):200.

[9]余树财,赵清芳.“阅读与写作”单元任务驱动教学推进策略——以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第一单元为例[J].语文建设,2022(17):43-46.

猜你喜欢

学习任务群高中语文教学一体化
基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作文教学初探
表述与实现:从“语文课程目标”到“语文课堂目标”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群文阅读教学
从学情认知“思辨”教学内容
关于新课程理念下高中语文教学有效性的解析与研究
浅析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克里米亚完成入俄“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