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翻译学下《氓》的英译研究
2024-04-27吴天宇
吴天宇
【摘要】《氓》作为诗经的第一首诗歌,具有丰富的文学色彩和艺术价值。同时因为《氓》的翻译难度较大,英译本较为稀缺,关于其英译本的研究也较为稀少。本文以生态翻译学为理论视角,通过其中的三维原则对许渊冲先生《氓》的英译本进行研究。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诗歌;《氓》;三维理论
【中图分类号】H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标号】2096-8264(2024)15-0106-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4.15.032
一、生态翻译学和《氓》的翻译
生态翻译学是中国学者胡庚申提出的一种新的翻译理论。它是以翻译学和生态学两大学科为基础的跨学科翻译理论,并将翻译研究纳入生态学的有机探索体系。生态翻译学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这一新兴理论对翻译实践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可以解释很多翻译现象。生态翻译学作为一种新的翻译理论,其灵感来源于古老的生态智慧,是在翻译领域相关学科发展和翻译研究取向推进的刺激下产生的,对翻译理论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生态翻译学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而是从生态学角度对翻译理论的一种补充。它体现了从一门学科向多学科融合发展的趋势,其发展顺应了历史演变的潮流。近年来,生态翻译学的研究不断完善,其理论体系也在不断完善。生态翻译学是新兴的翻译研究方法。人们开始关注生态学与其他学科之间存在的逻辑关系,并产生了许多分支科学。
2001年,胡庚申在攻读翻译学博士期间开始从生态学的角度探索翻译理论。10月,胡庚申做了题为“从达尔文的适应和选择原理到翻译研究”的讲座。讲座中,他根据达尔文“物竞天择”的基本原理,论述了翻译活动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提出了建立“翻译的适应性选择理论”的初步设想。许多学者对他的翻译研究新视角表现出极大的关注和兴趣。
2001年12月,胡庚申从适应与选择的角度重新定义了翻译,阐述了译者适应与译者选择的关系,并从适应与选择的角度对翻译过程、翻译原则、翻译方法进行了新的阐述。至此,他初步形成了翻译的适应性选择理论的基本框架,论述了翻译活动中译者对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和对译文的选择,为更加系统地构建翻译适应与选择理论铺平了道路,从而为生态翻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文献研究表明,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从生态学角度进行系统的翻译研究此前从未有过报道。因此,2001年胡庚申开始的相关研究标志着国际翻译界开始了生态学视角的翻译研究。
2008年,胡庚申首次对生态翻译学的内涵进行了阐述与解读。中国古代文化中蕴含大量关于自然,生命,生存等生态方面的思想,基于我国古代丰富的生态智慧,我国翻译界的学者得以提出将生态理念与翻译学相结合的创新研究方法。“在相关的研究中形成了‘翻译生态环境‘翻译生态系统‘译者适应‘译者选择等一系列术语与概念”(胡庚申,2008:12)。生态翻译学可以看作是喻指和实指,看重生态翻译系统的整体性,并以生态翻译学为视角,对翻译的内容、过程、原则、方法等行为进行全新的阐述和研究。在此基础上,胡庚申(2008)提出生态翻译学理论注重翻译过程、翻译原则、翻译方法、译评标准的创新。其中,翻译原则包括多维度的选择性适应与适应性选择,而翻译方法则是应用三个维度,包括语言维、交际维和文化维。人应该具备保护自然的意识,不能破坏随意改变自然。对应到翻译中来,只能通过关注文本的内部结构使文本的翻译变得更加优秀,而不是擅自改变,进行个人的创作。“只有尊重原作者及其产品原文,我们的译文才能在目标语和文化中获得持久的‘来世生命”(王宁,2011:14)。生态对人有限制作用,对应到译者,生态翻译学的原则也对译者加以限制,逐渐消减译者为中心的思维方式,并努力构建新兴的翻译研究范式。
胡庚申(2011)进一步强调翻译生态环境和译者中心的問题。他指出,翻译文本的产生离不开良好的翻译生态环境,而译者独立于翻译的生态环境,译者作为独立的个体,需要依存主体意识和主导作用进行文本的翻译。但这也导致译者成为可能破坏生态翻译环境的矛盾的总和。因此,译者需要做出一定的适应和选择,适应生态翻译环境,在生态环境中选择合适的身份。尽管在翻译中引用了生态学的概念,将翻译环境中的生态喻指为自然的生态,但一切的研究还是需要符合翻译学的研究规律和翻译的实际结果,不能一味照搬生态学中的一切概念与准则(苗福光、王莉娜,2014)。生态翻译学与周边的环境密不可分,因此生态翻译将具备系统化的特征,并且能和文学、地理学、教育学等学科相互交融,实现跨学科的发展,最终达成可持续发展(果笑费,2015)。
综合来看,生态翻译学自身具备的独有的生态范式和生态结构,逐步健全了生态翻译学的核心内涵与体系,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解释力,能为翻译研究提供强大的支撑与解读作用(罗迪江,2017)。
运用生态翻译学理论,学者在很多方面进行了研究,如束慧娟(2010)运用生态翻译学对上海世博会的公示语进行翻译的研究。而对于诗歌方面,陈月红(2015)提出了生态翻译学为诗歌英汉翻译提供了崭新视角。中国传统诗歌具有很多丰富的意象,包括大自然中的意象和社会中的意象,存在文化层面的差异。因此翻译时要注重以下几点:在英译时将无实际意义的词(包括虚词等)去除,模仿汉语诗歌的句型结构,展现原始自然之美;认识到英汉诗歌用词的差异性,要适应原诗中的意象词汇并且使用恰当的方式将原句原汁原味地表达出来,更注重韵味。这样翻译更能保护诗歌中的翻译环境不被破坏,体现自然观中的天人和谐。在人文关怀下的生态翻译,更能体现不同文化中语言承载的生态文化内涵,顾及不同语言地区的文化差异。通过翻译诗歌,更能传播我国文化,有助于认识到不同国家在生态、文化、历史方面存在的差异,能提升我国的世界文化影响力,并为全球的生态对话发展贡献力量(陈月红,2022)。
《氓》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第一首诗,诗歌运用赋比兴的手法,运用了对比、顶真等一系列的修辞手法,回忆了女主人公曾经拥有的甜美爱情以及婚后生活的痛苦哀怨,深刻表现了古代妇女因为爱情被压迫的历史情况,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与历史成就。因为《氓》翻译难度较大,英译本较少,导致关于《氓》的翻译研究较少。杜佳星(2014)从目的论的角度分析《氓》的英译本。石进芳、吕晶(2020)通过翻译质量评估模式验证了许渊冲先生《氓》译本,得出其译本准确表达了原文蕴含的内容及主人公的情感,内容质量高。因此,本文采用许渊冲先生的《氓》英译本,通过生态翻译学中的三维翻译方法对译本进行研究。
二、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对语言的形式进行适应性的转换,要在不同的层次,和不同的方面进行。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需要对源语的内容进行深刻并且正确的理解与解读,再通过合适的译法展现出来。因此,在生态翻译学中,生态整合适应选择度最高的翻译是效果最好的成果。下面举例说明《氓》英译本中的语言维的适应性转换。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描绘出了一副男子在默默生气,女子在旁轻声细语地安慰的场景。可以看出,男子因为不能即刻迎娶女子而生气,而女子则给他担保,只要男子找到媒人即可成婚。因此此句的翻译不宜过于冗长,要比较精练,更能凸现男子的心急和女子的认真态度。若将“秋以为期”按字面意思翻译成“I will marry you until the Autumn”则过于烦琐,且不符合诗歌韵律。许渊冲先生将此句译成“Try to find love,I pray.In autumn be the day!”许先生很巧妙地运用“the day”,展现出诗歌应有的精练和《氓》四言诗的韵律。“为期”指到某天为期限,而“the day”强调具体的某日時间,那一日,符合英文表达中对于具体一天的指代,可以表现出女子心中将婚姻看得很重,很清楚地记得自己和男子成婚的具体日期,能让男子相信她是真心成婚的。此译法也考虑到诗歌的朗诵韵律,pray与day以/e?/押尾韵,读起来朗朗上口。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此句许先生译为“Mans fickle to excess,Capricious,pitiless”。
首先,使用了英语词组to excess,表示过量,符合英文的表达形式,而fickle一词很好地形容了男子在爱情中的多变和薄情寡义,fickle to excess简明有力地描绘了男子的态度变化无常,通俗易懂。而“二三其德”,许先生选择直接使用两个形容词概括,“capricious”和“pitiless”,意为“反复无常的”和“毫无怜悯心的”,是对上一句的重复和加深,再次巩固了读者心中男子暴怒、无情的形象。该句的翻译简洁明了,短短三个形容词就将男子的形象概括得栩栩如生,让读者感到憎恶。并且此句以/s/押尾韵,读起来轻松顺口。因此,此英译本实现了源语和译语的适应性转换,既保留原文原汁原味,又符合英语读者的阅读习惯。
三、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因为源语和译语涉及不同国家文化,所以存在许多的差异性。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需要先理解清楚源语中的文化含义内涵,再从译语中寻找合适的对等物,来体现对应的文化。《氓》作为春秋时期的作品,涉及很多当时的社会风俗与文化,因此翻译过程较为困难,下面举例说明《氓》英译本中的文化维的适应性转换。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此句就涉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占卜和卜卦。但若简单翻译成占卜的表面意思“an event that is experienced as indicating important things to come”,英语读者也不能很好地在头脑中有具体的形象,且十分冗长。西方在进行祷告时,信徒手上都会拿着十字架以表虔诚。同理,古人在进行占卜时也会手拿器具表示对神灵的尊重。因此许先生将此句译成“Both reed and tortoise shell,Foretold all would be well”。将占卜的过程译成“reed”和“tortoise shell”,目的是把占卜抽象的概念实物化。将占卜的人刻画成手中拿着蓍草和乌龟壳的形象,可以展现出一个人虔诚占卜的场景。在中国古代,人们认为用乌龟壳占卜是向天求助,而用蓍草则是向地求助,两者均握在手中则是一同向天和地求助。这样的译法可以有效地传播表现中国传统的占卜文化,也能让英文读者更容易理解。占卜的结果译成“foretold”,仿佛是先知一般透露了一切安好,更能让英语读者信服占卜的结果。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该句涉及两个意象,斑鸠鸟、桑葚,而斑鸠和桑葚作为诗歌里的意象,有独特的含义。斑鸠象征着美好忠贞的爱情,桑葚寓意忧郁与忧愁,象征男女之间甜苦相交的忧伤爱情,这些意象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涉及隐喻,因此翻译的时候需要格外注意。许先生将此句译为“Beware,O turtledove,Eat not the fruit of love!”许先生将桑葚的文化含义表现出来,桑葚是the fruit of love,爱情的果子,劝诫女子不要像斑鸠鸟那样沉溺于桑葚的果子,鸟吃多了会上瘾,更别说人沉溺在爱情的果实中,别过于沉迷以至很晚才醒悟,后悔莫及。因此,许渊冲的译本成功将《氓》原文中晦涩难懂的文化知识通过文化维的转换,展现给英文读者。
四、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交际维度上,译者需要将转换的侧重点放在交际的层面,需要着重注意原文想表达的交际意图是否能在译文中得到体现。因此在翻译中,译者需提前了解原文中是否涉及交际层面,是否有交际的意图,有何交际目的,并在此进行适应的转换。
《氓》原文共六段,许渊冲先生以“I”将全篇视角给到诗歌中的女主人公,以第一人称的视角翻译,可以拉近与读者的距离,使文章内容更加真实,易于表达抒发情感以及描写。
前两段涉及对婚前生活的回顾,内容比较和缓。第三段中开始有对女子的劝告,感情逐渐强烈起来。“于嗟女兮,无与士耽”一句,看似是在表达自己的后悔,则是劝告所有女子不要与男子沉湎于爱情之中,后悔与愤恨之情溢于言表。“It will intoxicate.Do not repent too late!”对仗工整,感叹语气强烈,符合交际的语境,给予所有还没落入爱情陷阱中的女子警告与劝诫,让读者看到一个深受婚姻之苦的女子的苦楚。
第四、五段则在描述婚后生活男子和家里人的性格,他们的表现使女子失望之极,到第六段女子情绪大爆发,聚焦到交际层面,强调了女子的失望透顶,以及对爱情希望的彻底磨灭。“信誓旦旦,不思其反”“He pledged to me his troth.How could he break his oath!”强调句语气强烈,既然给了承诺,他竟然亲手打破了自己的承诺!愤怒之情和憎恨之情在此句中深刻地表达出来,有效地控诉了男子的虚伪面孔。而最后一句则表达女子对爱情的失望至极。“反是不思,亦已焉哉”“He's forgot what he swore.Could I say any more?”用一個疑问句,将这个问题抛给读者回答,既然自己亲手毁了自己的承诺,那我还有什么能说的呢?不仅是对男子失望,更是对爱情的失望,这种失望已经到达了顶峰,也跟读者产生了共鸣。全文阐述了女子悲惨的爱情,女子通过自己的经历,劝告世人不要相信婚姻爱情,离开爱情的牢笼,而此译本则有效地实现文本的交际目的。
五、结语
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诗歌具有极强的文化色彩。当今世界发展迅速,各国的交流需要通过大量的翻译实践来实现。诗歌的翻译较为困难,因此,在对诗歌进行翻译时,译者需遵守生态翻译学的三维原则以及翻译转换方法,精确地掌握原文的含义、源语和目标语的文化内涵,才能产出高质量的翻译,为传播我国的诗歌文化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陈月红.生态翻译学研究的新视角——论汉诗英译中的生态翻译转向[J].外语教学,2015,(02):101-104.
[2]陈月红.生态翻译学“实指”研究的生态关怀:现状与展望[J].中国翻译,2022,(04):13-21+190.
[3]杜佳星.从目的论的角度评析许渊冲《诗经·国风·卫风·氓》的英译[J].江苏外语教学研究,2014,(3):93-95.
[4]果笑非.论翻译生态学与生态翻译学:研究对象、方法和走向[J].外语学刊,2015,(01):105-108.
[5]胡庚申.生态翻译学解读[J].中国翻译,2008,(06):
11-15+92.
[6]胡庚申.生态翻译学的研究焦点与理论视角[J].中国翻译,2011,(02):5-9+95.
[7]罗迪江.胡庚申“生态翻译学”的方法论特征及其意义[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6):109-114.
[8]苗福光,王莉娜.建构、质疑与未来:生态翻译学之生态[J].上海翻译,2014,(04):77-82.
[9]石进芳,吕晶.《诗经·氓》的英译质量——基于豪斯模型的评价[J].山西能源学院学报,2020,(06):77-79.
[10]王宁.生态文学与生态翻译学:解构与建构[J].中国翻译,2011,(02):10-1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