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浸润怡成长,内生发展美人生
2024-04-27何洁冰
何洁冰
面对新时代育人目标,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怡海小学提出了“怡美教育”的办学理念,着力锻造以“爱与暖”为核心文化的怡美教师团队。
为了让每一位教师体验到专业发展带来的成就与价值,学校通过“怡美三环”文化浸润、“怡美三单”研修运行、“怡美三式”团队增值,积极探索从外在引领到自我内生的逻辑路线,精心搭建教师专业发展平台,并辅之以多元化、发展性评价方法与激励机制,从而唤醒教师對职业的归属感、成就感和价值感,促进教师队伍可持续发展。
“怡美三环”文化浸润——激发教师的归属感
首先,认同文化。为了加深新入职教师对怡美文化的认识,学校利用不同时间节点开展相关系列培训,包括暑假前的“新教师欢迎会”、暑假期间的“怡美文化小点心品尝会”、开学前的“怡心怡情新教师培训”,让教师们在开学初就达到思想上的同频共振。
其次,融入文化。学校重视教师在校生活体验,定期约请新入职教师开展“暖心沙龙”,定期组织开展形式活泼、内容丰富的“怡美文化微课程”,如礼仪、插花、朗诵、书法、阅读、专业写作及教学风格凝练等,让教师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一环。
最后,创新文化。行政人员和教师共同编写《怡美教师工作手册》,以简洁的流程图表将学校重点工作可视化;实施全员管理模式,将每位教师合理、有序地分配到各个管理岗位;举办民主型会议,让每位教师轮流主持,共享智慧;开展学校建设创新金点子征集活动,让教师成为学校文化创新的参与者、助力者和受益者。
“怡美三单”研修运行——提升教师的成就感
其一,以“清单”锚定教师专业发展的诉求。“个人清单”是教师们根据自我需求、特长等私人制订的“专业发展规划”, 提出专业主张,寻找新的增长点和突破口。每个教研组也要提出自己的“学科教研清单”,确定共同的成长规划。
其二,以“菜单”规划不同层次教师的培育。学校邀请学科专家定期到校听课,对教师进行个性化专业诊断和指导,实施针对性培养。通过“架梯子”“找路子”“压担子”“树杆子”,帮助教师实现由新入职五年内的“怡跃教师”,到成熟经验型的“怡能教师”,到名师骨干型的“怡智教师”,再到教育家思想家型的“怡航教师”的进阶。
其三,以“订单”为靶向,支持教师研修的创新。学校各部门针对工作任务提出项目需求与分工设想,骨干教师组团接单,自主规划方案,行政部门进行审核调整,学校进行成果验收并实施评价与绩效考核。这让教师们变被动为主动,成为各类课程与工作的开发者与建设者。
“怡美三式”团队增值——增强教师的价值感
其一,科学认识差异。学校定期组织各团队主管进行交流,科学地分析每一位成员,帮助其确立发展目标。由于学校长期推行“爱与暖”的核心文化,各团队成员间形成了相互补台、相互协作的局面。
其二,跨学科共同体。为打破学科壁垒和年级界限,进行扁平化管理,学校设置了师生成长规划、阅读提升素养、跨学科赋能三个专题项目工作组。教师们在教研和反思的过程中由“接受型”转变为“开拓型”,由“单一型”转变为“复合型”,由“经验型”转变为“科研型”,提升了跨学科课程的设计与教学能力。
其三,多元评价机制。学校始终秉持多元、动态、生长的评价理念,校内评价与校外评价双线并进,同时开展质性评价(即注重学习反思)。还专门制定了《“怡美教师”专业质量标准》,从专业信念、职业道德、育人水平、学科能力、个体研修、协同攻关六个方面确立了教师专业质量衡量细则,为教师成长指引方向。
在“怡美教育”的办学理念下,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成效显著,培养了一批教学能手和学科名师,成就了一大批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