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运用乡土资源
2024-04-27甘肃省漳县第二中学
●甘肃省漳县第二中学 包 顺
乡土资源,即在社会发展中形成的具有地方特色的自然景观、文物古迹、民俗风情、语言文化等。乡土资源是历史教学资源中最鲜活、最具说服力的教学资源,是历史课程教学中不可忽视的教学资源。在新教育视角下,着力创新课堂教学形式,合理引入乡土课程资源,对构建高质量教学模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为此,本文立足高中历史课程,从分辨乡土课程资源、合理使用乡土课程资源两个层面,论述了乡土课程资源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为推进课堂教学质量提升,传承与发扬乡土优秀历史文化提供帮助。
对历史课程而言,教材中的文字内容只是对历史事件进行了记录和描述,但由于空间及时间的隔阂,学生无法透过书本内容对历史事件有真实感悟,故梳理不出历史事件发展脉络,难以体会其中蕴含的教育因素。而将乡土课程资源运用于历史教学中,是让学生真实体验历史事件发生过程,这种方式往往更具说服力。当学生对自己家乡真实发生的历史事件有清晰认知时,就会有较深爱国情愫。因此,对乡土课程资源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进行深层次探究是极其必要的。
一、以高中历史课程为依据,分辨乡土课程资源
在教学中运用乡土课程资源,能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高中历史教材内容,从中理清历史事件发展脉络,掌握历史发展规律,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强化学生的责任意识。
例如,统编版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中,蕴含了丰富的乡土资源,如甲骨文证实了文献资料中关于商朝时期的历史记载;大量的西周青铜铭文,反映了西周贵族的各种活动。教学中,教师要基于不同乡土资源,向学生介绍其作用。以石器时代文化遗存——甲骨文、青铜铭文等为依托,以图片、视频、影视资源为媒介,着重向学生介绍。在以乡土课程资源聚焦历史重点内容的教学过程中,需注意纵向延伸,横向拓宽,引导学生用辩证思维看待历史发展,使学生对中华文明发展有深度认知。
二、合理引入乡土课程资源
乡土课程资源与课本教学资源不同,教师要针对教学内容进行自主开发。教师引入的乡土课程资源,主要是教师通过查找资料、经过考察等方式获得,并将搜集到的资源与课本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最终形成一套适用于教学、适用于学生学习的资源。而只有通过合适方式引入课堂,才可为教学所用。
例如,在介绍“从三皇五帝到夏朝”时,以“头脑风暴”讨论方式,以“三皇时期的燧人氏——钻木取火,伏羲氏——发明陷阱、八卦、乐器等,神农氏——尝百草,五帝——炎黄部落建立”为探究方向,引导学生借助史料、乡土资源、文献等进行合作探究。或者,在商与西周有关内容的学习中,用思维导图的方式,给学生讲解西周法制的含义、内容、核心、原则以及作用。或者,采用直观教学法,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展示影视资源中关于分封制服饰、礼仪等乡土资源,使学生了解此时期社会特点。
又如,在教学统编版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时,可采用课堂留白教学法,引入学生熟知的影视资源,鼓励学生发言,引导学生查阅资料,阅读历史文献,并在课堂分享。采用这种方式既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也可让学生与历史事件“亲密接触”,激发学习兴趣。
综合而言,乡土课程资源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将其与高中历史教学内容进行融合,既可丰富课堂教学资源,也可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历史事件的发展,让学生看到课本以外的知识,让学生用想象去勾勒历史事件发展,缩短历史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学生用心去感知,真实去探索,必然会真正走进历史,对历史课程产生兴趣, 进而提升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