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何夕中短篇科幻小说中的传统文化因素

2024-04-27刘亚健

今古文创 2024年13期
关键词:科幻小说传统文化

【摘要】何夕的中短篇小说具有鲜明的传统文化因素:神话传说与中国传统古诗文的化用,为其作品增添了中国特有的文化语码;人物的传统思维方式和文化品格,又使小说的情感抒发与中国言志传情的文化传统找到了契合点;而作品中体现的儒道两家的传统哲学,更是在思想层面上沟通了现代与传统。总体来看,何夕小说中的传统文化因素一方面有利于本国读者的理解和接受,促进科幻本土化发展,另一方面在世界科幻文学中体现了本民族特有的文化审美,推动了世界科幻文学的多样性发展,对中国科幻文学的民族化、世界化都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何夕;科幻小说;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4)13-0028-05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4.13.009

基金项目:本文系内蒙古师范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编号:2022JBXC004);内蒙古师范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CXJJS22024)“鲁迅科幻文学理论建设及转向研究”阶段性成果。

随着国内科幻热潮的出现,中国科幻小说逐渐繁荣,引起了广泛关注,尤其是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因素也逐渐引起许多读者和研究者的重视。科幻小说①属于“舶来品”,最早源自西方国家。亚当·罗伯茨曾在《科幻小说史》中论述过,西方科幻小说的突出特点为内在的科技—唯物主义与宗教—神秘主义的辩证关系。②除了对科技的合理想象这一科幻小说所共有的特点之外,西方科幻小说偏爱描绘末日场景与“复活”主题、注重塑造“救世主”形象、追求史诗感和悲剧感,宗教和神学传统的影响十分突出。与重视宗教传统的西方科幻小说相比,中国科幻文学经常从文化传统中寻找资源,更多地表现出与历史现实的紧密关联。有研究者曾论述过:中国科幻作家总会有意无意地选取中国本土的意象来表达思想。那么,这种“中国本土意象”的运用就使得中国科幻小说具备了传统文化因素或者说是“本土化”特征。这种传统文化因素集中体现了作为多民族集合体的中华民族的文化语码、价值观念和文化精神。

何夕从1991年发表处女作《一夜疯狂》始,迄今发表了26部小说,中短篇小说占了25篇,《光恋》《平行》《伤心者》《人生不相见》等短篇小说获得中国科幻文学最高奖项——银河奖,与刘慈欣、王晋康、韩松并称科幻圈新生代作家群中的“四大天王”。何夕的科幻小说常常被归类为所谓的“软科幻”,主要原因便是他很少进行复杂的世界观的构架,也不像刘慈欣那样穷尽笔墨对未来的新技术做出大致合乎科学原理而且震撼人心的描述,他的描写主要集中在人物及其感情世界上,细腻而优美的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往往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如果说刘慈欣、王晋康等科幻作家的写作是主“理”的,意在表现科技、营构情节、叩问宇宙的奥秘,那么何夕的创作则是主“情”的,意在观照人生、追求人情,挖掘人性中的美好与光明。何夕的创作具有浓郁的个性,而传统文化因素则对其创作特色的构成起到了重要作用。

近年来,相关的研究虽然也有涉及科幻小说的本土化特征,但存在不少缺憾:目前的研究大多以时间为轴,着重研究一个时间段内——如中生代或新生代——科幻作者群体的本土化特征,缺少对单一作家成体系的集中研究;或是集中研究某一作家,但并未将重心放在其传统文化因素的构成和意义上。因此,以何夕为例,进行单一作家的中短篇科幻小说中传统文化因素的集中研究有其必要性。本文将以何夕的科幻中短篇小说为研究对象,从本土神话和传统古诗文、传统思维方式和文化品格以及中国传统哲学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试图对其科幻作品中的传统文化因素进行探究。

一、中国神话传说和传统古诗文

何夕的很多小说中都涉及了神话传说,一些宗教故事也时有提及;传统古诗文的引用与化用也很常见。这使得他的小说具有很强的文学性,有些甚至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意境。按照在作品中起到的不同作用,它们大致可以分为两类:

(一)点缀符号

在小说中,此类神话传说大多只是单纯地起到情节推进甚至点缀作用,对于人物塑造和主题展现方面作用较少,有时候即使将它们换掉,也并不妨碍故事情节的演化发展。这类点缀符号多是现代科技符合古代神兽或神仙的某一或多个特征,并与小说中的某物具有高度相似性,因此,作者往往将其名称直接拿来作为给某个事物命名的语言外壳。比如《我是谁》中数字化世界的智能管理系统,它通过大数据分析因而能够得知每一个人的喜好和经历,这种知晓一切的特性与我国神话传说中的神兽“谛听”十分相似,也正因如此,作者才用“谛听”来命名这个系统。

同样,《田园》中写到的高大得如同参天古木的禾苗,何夕将它与来源于《山海经》中“木禾”做了比较,这二者之间在体型和产量上也具有明显的相似性。主人公对于“木禾”的执着追寻与研究,也在客观上间接起到了一定的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在《六道众生》中,何夕更是直接将佛教的术语“六道”直接拿来嵌入题目,以佛教世界观中的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六道来泛指与人们处在六个不同维度的奇异世界;并以结尾的时空循环对应“六道轮回”的观念。而在《汪洋战争》一文中,反叛军领袖引用了《孙子兵法·计篇》的内容,强调作战需要一定技巧,与兵法中的精神一起影响了后文中写到的战争走势及结果,推动情节的发展;同样,《田园》中,《山海经》里记载“木禾”的文字引发了何夕的无限兴趣与追求,情节在何夕的追求过程和产生的一系列后果中逐渐展开。

上述这类意象虽然在小说的叙事方面并没有十分突出的作用,但从接受的角度来看,接受者面对着比较熟悉的神话传说与古诗文,相对容易满足自身的期待视野,在心理上无疑会更顺畅地接受与理解作品的形象和意蕴;同时,作品本身也因此带上了一抹异于西方的民族色彩。

(二)有机成分

不同于上一类,何夕小说中还存在着一类数量较少的神话传说和古诗文的引用与化用,属于直接关系着核心情节演进和叙事方式以及情感基调的有机成分。

《盘古》即是很好的例子。这篇小说主要讲了主人公何夕③、楚琴和陈天石发现了地球生命随着宇宙生灭循环的秘密,他们为了阻止宇宙的循环而培育出了胚胎发育长达一百二十亿年的“盘古”,最后盘古为了后续生命的延续,毁灭了自己。作者为神话中不知从何而来的巨人赋予了充满科幻感的来源,并且也为他开天辟地的行为提供了合理的解释。小说中,各方势力围绕着盘古展开了种种行动,基本情节围绕着保护盘古展开,同时穿插了几位科学家从矛盾、犹豫到坚定不屈的态度变化过程的细致描写,比较成功地塑造了丰满而立体的人物形象。不难发现,这是把盘古开天辟地神话放在现代科技背景下,利用新编或重述的手段将人们原本熟悉的传说陌生化,打破接受者的期待惯性,造成期待指向的受挫,从而使作品更具可读性;文末还附上了一则摘自《开辟演绎》的盘古开天地的古籍文献,与作品的叙事形成对照,在同一文本内提供了不同的叙述声音。很显然,在《盘古》中,何夕对神话传说的把握与利用更加充分,不仅将其视为行文中的点缀,而是真正把它作为了小说的核心构成成分。所以,《盘古》中所体现的传统文化因素更为内在和有机。

而传统古诗文深化情感的作用从“何夕”这个笔名就能够窥见一斑。“何夕”来自杜甫的《赠卫八处士》的前四句:“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夕复何夕,共此烛灯光。”而何夕的创作也确实不辜负这首情谊绵长的赠别诗,几乎全部都与情感有关,并以“言情”为一大特色。曾获中国科幻文学最高奖项——银河奖的短篇小说《人生不相见》最有代表性。小说主人公何夕与于岚这对相爱的人在如何处置里海星上移民失败的实验样本——先行者的问题上,陷入了情与法的痛苦挣扎中,最终他们选择了相反的道路:何夕返回地球,假装不知道于岚偷偷收养了先行者后裔星兰与秋生;而于岚则带着他们继续隐居在里海星,永远离开地球。两人虽然相爱却不能一生厮守,心中有情却不得已斩断情丝。

其实,同样来自杜甫诗作《赠卫八处士》诗句的题目早已暗示了这悲剧性的结局。在文章结尾,何夕与于岚两人隔着屏幕,泪水纵横,同时轻轻吟诵起“那已经刻入彼此灵魂的诗句” ④——正是《赠卫八处士》。这部分对诗作的引用,配合上何夕精致细腻的笔锋,使整个作品的感伤情绪与离别愁绪在朦胧的诗美中达到顶点,小说的情感在此刻达到高潮,整篇小说因此颇具传统诗词的意境之美,感人至深而又难以句诠。

二、小说人物所体现的传统思维方式和文化品格

何夕小说中出现的带有传统思维方式和文化品格的人物大致可以分为四种:中国式母亲、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十分熟谙东方计谋的战争领袖以及具有含蓄美、古典美的东方女性。

首先,是可称为“中国式母亲”的女性。她们大多文化水平一般但却任劳任怨,深受中国“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传统观念影响因而十分重视子女的教育,为了后代不惜牺牲自己的所有,对儿女有着无条件的爱。这一典型便是《伤心者》中塑造的母亲形象夏群芳。主人公何夕的母亲夏群芳与千千万万中国的普通母亲一样,没有什么特别。她节俭,买菜也和小贩讨价还价,当年受到的教育有限,她并不清楚自己的儿子每天都在研究些什么,以她淳朴简单的眼光来看,数学那就是写写算算;她看不懂儿子写的书,在她眼里,何夕书中大量的数学符号就像“迷信人家在门上贴的桃符” ⑤;夏群芳无条件地以自己的孩子为荣,看见儿子在看书便认为儿子在学习,看见儿子努力学习便会觉得很欣慰,她觉得自己的儿子无比优秀,“那些不会用人的单位是有眼无珠,迟早要后悔死的” ⑥;她也有着小小的虚荣心,一般人的虚荣心是为自己,可一个母亲,尤其是中国式的母亲的虚荣心却大多是为了她的孩子。夏群芳时常在想,“有一天等何夕读完硕士后找个好工作一定要气气当初那些不识好歹的人” ⑦。

何夕出书后,因其思想超前不被人理解,所以书也没有人购买,夏群芳为了宽慰他,便每天偷偷摸摸地去各个图书馆藏书,回家后在何夕面前假装书被卖了出去。在何夕疯了之后,夏群芳更是未曾有过一丝抛弃他的念头,反而以比之前还要浓烈的爱来照顾他,陪伴他。作者对夏群芳看到患失语症后的何夕的心理描写极其精彩:

从看到何夕的那刻起,她的目光就变了,变得安稳而坚定。何夕就在她的面前,她的儿子就在她的面前,他没有被飞机撞,这让她觉得没来由地踏实……不过这有什么关系呢,何夕生下来的时候也不会说话的……何夕现在就像他小时候一样,乖得让人心痛,安静得让人心痛。⑧

一個母亲面对打击时心境的坚韧以及对孩子深厚的爱,在这一段心理描写中展示得淋漓尽致。结尾,本已失语二十多年的何夕,在去世时叫出的两声“妈妈”,将全文的情感推向高潮,回味悠长,不由令人想到唐代诗人孟郊那传颂千年的《游子吟》,从古至今感怀慈母的传统在这里得到了续接与深化,侧面辉映出一个感人至深的中国慈母形象。

其次,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在何夕的小说中也较为常见。例如《缺陷》中被导师和实验伙伴打击的林欣、《平行》中只有一个学生的托尼教授、《光恋》中为了证明自己理论而负债累累的何夕与吴明等。不过,最具典型意义的,还是《伤心者》中的何夕。他的学识深厚,对数学的理解超前当时社会一百五十年,直接影响了一百五十年后何宏伟计算出大统一场理论方程式,但他也因此无法被当时社会所理解,导师不支持,女友离他而去,求职无门,出书也没人愿意买,最终在一连串的打击下崩溃,精神出现极大问题并导致失语症。这是特定社会背景下中国知识分子的尴尬境遇,即底层的理想主义者却遇上了20世纪90年代后的市场环境。作品还将主人公的个人悲剧“上升到了一个发展中国家的基础科学在国际市场化浪潮中覆灭的民族悲剧,而正是在这里,中国当代科幻接续上了从晚清到‘五四以来的救国传统,并通过个人命运的戏剧化悲剧展示了出来”,何夕这一人物“继承了中国文学‘怀才不遇的青年形象,并与‘五四以来的科学救国传统和中国当下经济环境融合” ⑨。

再次,熟谙东方计谋的战争领袖在何夕的小说中也出现过。在小说《汪洋战争》中,拉旺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并不依赖武器,具有很大的个人魅力,善于煽动民众,依托民众进行作战。在小说中,拉旺登场之初,便以关于军队纪律的谈论和读《孙子兵法》的行为向读者展示了他作为一个军事家的智慧,接下来将反抗军的名称由“团结阵线”改为“地球团结阵线”、将暂时把本部迁移到月球的联邦政府军叫作“月球佬”的行为更是显示了拉旺深得中国传统计谋的精髓:前者利用类似“天下大同”的口号将不同的反抗军势力团结到一个阵营之下,后者则充分利用了舆论,将联邦政府军排除在地球民众之外,动摇其统治的合理性。这两件事都将中国传统思想中游戏文字的思维发挥得淋漓尽致。最后,在联邦政府败退月球,提出和解的情况下,拉旺以西楚霸王项羽为例,向手下讲述了不可因沽名钓誉而宽恕敌人的战争道理,更体现了东方计谋的多变与狠辣。可以说,拉旺身上的传统文化色彩具有高度的复杂性,身上既有爱护人民、追寻理想等传统文化的优秀成分,同样也具有阴险狡诈、摆弄文字的糟粕部分。

因此,作者在塑造人物的过程中展开了对传统文化与传统思维的观照与反省,其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也显示出了一定的矛盾性与深刻性。

最后,何夕小说中也涉及具有含蓄美、古典美的东方女性,但和小说里那些受现代文明浸染的时代女性相比,这类女性对于作品的作用并不十分突出,更多时候只是作为一种点缀符号。在《万能时代》中,邱先定制的仿真机器人妻子凯莉,就具有东方的柔情与韵致,然而这个角色只出现了很少的篇幅便退场了,而且她外在的美丽是用来与内心的冷酷做对比,对小说的叙事与主题并没有显著影响,只是单纯地起点缀装饰作用。

三、中国传统哲学思想

何夕很多科幻中短篇小说的主题都深受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影响。而这其中,又以儒家和道家的思想最为典型。

(一)崇尚自然和谐的道家思想

首先,他的不少小说都反映了追求天人合一的思想,主张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并存。比如《田园》和《异域》,都反映了人类对自然无休止的索取和掠夺,企图改变自然规律,最终造成了无可挽回的恶果。《六道众生》中也饱含着这样的思想,并以自然与人的矛盾冲突构织情节。一百五十年前,地球因过度增长的人口而不堪重负,于是地球上的五位官方科学家组成“五人委员会”,利用可以跃居其他五层平行物质空间的“众生门”进行了移民。结果,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人类的频繁干预,这六层平行物质空间越来越不稳定,长此以往,将有崩塌的可能性,人类违背自然规律的行为得到了自然的懲罚。再加上“五人委员会”中可以任意穿梭于六层空间的郝南村的叛变,使各个空间都处于危机之中。此时,自然与人欲之间的矛盾也显现出来,郝南村便是为满足个人私欲而违背自然意志的反面代表。小说中江哲心博士也曾说过:“佛陀本来就只给人类准备了‘人道这一层世界,我们挖空心思做的这一切完全是逆天而行,只能是饮鸩止渴。” ⑩这可以说是小说在生态角度的主题之一。结尾何夕在摧毁其他不稳定空间后,发现自己以及人类陷入了时间的循环,自然的惩罚,还远远没有结束。可以发现,人与自然规律的矛盾是作品的核心,通过这一核心所要传达的思想,正包含了天人合一的传统道家思想。

其次,就像庄子的齐物思想,道家思想中蕴含着的生命相互平等、尊重生命规律的思想在何夕的小说中也有体现。不论是《蛇发族》中为保护菲星人不惜以自己和同伴的智慧为代价的何夕,还是《人生不相见》中为了保护先行者后裔甘愿终生远离地球的于岚,都或多或少带有着这样的思想。而《十亿年后的来客》及其姊妹篇《达尔文陷阱》更为集中地展现了这种生命之间相互平等、尊重生命规律的思想。《十亿年后的来客》中,雷恩教授创造出了本该在自然界演化十亿年才会出现的八进制生命体,并将自己与之同化,妄想以八进制生命体取代现存的四进制碳基生命(主要是人类),最终被何夕与铁锒等人阻止。雷恩不仅认为八进制生命体比四进制生命体更优越,更有存在的价值,还妄图违背生命演化的规律,使八进制生命体提前降临,结果遭到了失败。作者借何夕之口,说出了生命平等的结论:“生命不应该分出高低贵贱。每个生命体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它有自己的尊严。” ?

作品中的另一配角苏珊虽然被八进制生命体同化,但她在紧要关头想到自己的女儿,作为一个母亲,她不允许自己的女儿被八进制生命体同化替代,强烈的母爱克服了生物保存自身的本能,使她最终做出决定,救下何夕,并以生命为代价将雷恩的实验室摧毁。这段情节展现了四进制生命体仍具有八进制生命不具备的特性与优势,侧面阐释了生命相互平等,尊重生命规律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也深化了作品的思想感情。

而在《达尔文陷阱》中,何夕设置了一个反面人物山迪昂万。科学家韦洁如原本只打算把恒温动物转化为变温动物的“蛇心”试剂用于畜牧业,帮助牲畜抵御极寒天气,为牧民增加收入,节省开支,虽然违背了生命规律,但目的单纯,不至于造成严重后果,因此也无可厚非;但她的技术被山迪昂万和赤那两个种族主义者利用,他们妄想将除印度尼西亚、蒙古国人之外的其他人种,尤其是华人,变为智力低下、可堪奴役的低等民族,山迪昂万无视生命的平等,擅自改变生命规律,最终作茧自缚,死在了“蛇心”试剂之下。韦洁如和山迪昂万,从正反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地体现了生命相互平等、尊重生命规律的道家思想。何夕将科学技术问题用道家传统哲学思维进行观照,利用传统“齐物”思想与现代“平等”思想的某种连通之处,使现实问题带上了历史的厚重感,传统思想也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现实性,中国传统哲学在现代社会的意义与价值得到了重新思考。

(二)充满忧患意识的儒家思想

何夕的中短篇科幻小说除了道家思想的影响之外,还带有浓郁的儒家思想。孔子提出“仁”的伦理观念,孟子认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孔孟代表的儒家思想常常充满了忧患意识,入世观念很重。因此,何夕的小说中常常带有很浓重的现实意味。就像《异域》与《田园》,虽然两篇小说中不乏道家思想的影子,但儒家思想的影响仍旧相当明显。无论是加快农作物成熟时间以提升产量的西麦农场,还是以增大个体的单产量来提升整体产量的“木禾”,都反映了中国的基本问题:粮食问题。众所周知,中国曾长期为粮食问题所困扰,吃饭问题曾经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困扰着国家与人民。出生于1971年的何夕,对于那段离自己很近甚至亲身经历过的饥饿时光一定难以忘却,因此作品中时常会带有诸如此类的吃饭问题的影子。

除过粮食问题,人口危机也在何夕的小说中留下了印记。《六道众生》虽然是一部通篇以道家崇尚自然的思想结构情节的小说,然而其出发点与立意却紧扣现实,“迎合了90 年代之后,中国社会复杂的环境人口压力的现实语境。何夕在后记中指出,这篇小说用以纪念即将到来的‘世界六十亿人口日” ?。这正是关怀现实的儒家思想对其创作的深刻影响。

儒家思想带给何夕的不只是对现实的关怀,还有浓郁的家国情怀。2003年夺得银河奖的小说《伤心者》中,已经暗含了对中国这个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化大环境下显露出的科学危机,隐约委婉地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的担忧;在《故乡的云》中,作者的家国情怀更加直接地展现出来。主人公何夕是一位战争孤儿,地球联邦被叛军攻占时,他被发射到宇宙中,最后被菲星人收养长大。而菲星帝国的目的则是借他来寻找地球位置意图发动侵略。虽然他从未在地球上生活过,父母也是被地球叛军杀死的,但他还是对自己的故乡充满思念。最后,白发苍苍的何夕终于找到了地球,尽管他那么思念地球,但为了地球不受侵略,他还是瞒报了地球的坐标,只是在茫茫宇宙中远远地望了一眼,“赤子从远游中归来只是为了看一眼魂牵梦萦的故乡,他怎么忍心献祭那些美丽的山冈和海洋” ?。他死后,菲星人按照宇宙惯例将他的尸身推出太空舱外,却惊奇地发现他的尸体奇异地树立起来,面向地球的方向。主人公心中浓郁的家国情感与怀乡的遗憾使他的遗体竟然违背了科学规律,也震惊了菲星人最强大的战士猫。

何夕的父亲何纵极也深受儒家家国情怀的浸染,他本是地球联邦的首任议长,但叛军打败了联邦军,即将攻占首都。在紧要关頭,何纵极拒绝撤退:“东方人的成败观早已主宰我的心灵。统一的大同世界是我毕生的梦想,我很愿意在这个梦中死去。” ?最终,他与妻子从容赴死。由此可见,儒家思想中的家国情怀,大多是作者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材料,为人物性格的形成与情节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依据与遵循。

四、结语

目前,新一代中国科幻文学受现代西方叙事模式与情节结构的冲击颇大,再加上中国文学自古以来的“文以载道”理念,使科幻文学受国外和现实的束缚过大,离本国的文化传统越来越远。所以,以何夕为例,分析前辈科幻作家作品中的传统文化因素,提倡科幻文学的本土化、民族化,十分必要。具有鲜明民族性倾向的本土化科幻作品,在世界科幻文学之中,本身便体现着独特的审美价值,同时也是文化多样性的具体体现;而且,由于其运用了中国人特有的文化语码、意象以及文化思维,可以造成更广泛的阅读接受,极大程度地推动了本土科幻文学的发展,对提高文化自信也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传统文化中超越世俗的理想价值也常常会附着在小说的叙述或主题之中,从而为读者提供来自文化传统中正面的价值导向。

因此,不论是对于科幻文学的创作者还是发行者来说,提高科幻文学的传统文化因素,走本土化发展道路,不失为新时期科幻文学发展的一条可行之路。

注释:

①原文“Science Fiction”,我国1949年之前都直译为“科学小说”,1949年之后受苏联影响,依据俄文将“科学小说”译为“科幻小说”,因此,“科幻小说”这一译名在我国也逐渐被广大读者与研究者接受,遂成为这类文学的正式名称。

②(英)亚当·罗伯茨著,马小悟译:《科幻小说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页。

③书中主人公,并非作者。实际上,何夕小说中的绝大部分主人公都叫何夕。

④⑤⑥⑦⑧何夕:《人生不相见》,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年版,第350页,第27页,第3页,第3页,第31页。

⑨?郭凯:《平行世界中的独行者》,《科普研究》2012年第6期,第87页。

⑩???何夕:《达尔文陷阱》,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年版,第51页,第305页,第135页,第129页。

作者简介:

刘亚健,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科幻文学。

猜你喜欢

科幻小说传统文化
科幻小说如何让“故事新编”
论《三体》系列情节的逻辑起点
以克隆人科幻小说为例看克隆人的存在困境
“图书馆+书院”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探析
就陕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谈几点看法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科技文化视阈下的文学研究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