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行政事业单位如何做好国有资产管理工作
2024-04-26孙海艳
孙海艳
(通辽经济技术开发区区域经济合作服务中心,内蒙古 通辽 043001)
0 引言
行政事业单位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国有资产数量也在不断增长,这对单位履行职能,提高管理效率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做好国有资产管理,能够对单位现有资产做出科学使用,将资产的使用效率发挥到最大化,降低单位财政风险发生概率,增强自身的管理能力。 但实际上,部分行政事业单位依旧存在一定的资产管理问题,导致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质量不高,影响单位健康发展,需要各单位结合实际需求,转变理念,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和体系,加强资产监督,在信息化的支持下全面增强资产管理有效性。
1 行政事业单位开展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1.1 摸清资产底数,避免资产流失
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存在对国有资产各项信息掌握不全面,资产信息不透明的情况,甚至部分单位无法对资产的实际情况进行核实,从而导致单位资产安全存在较大隐患。 各单位通过加强资产管理,采用动态管理的模式对资产动向进行监督和管理,从而能够及时掌握资产的实际情况,为单位后续工作提供支撑[1]。 同时,完善有效的资产管理能够确保单位各项资产的优化使用,确保资产安全。 因此,需要根据资产实况制订相应的监督措施,完善资产保护措施,加强对资产购入、保管、调拨及处置等程序的管理,提高资产保护能力,避免引发资产流失风险。
1.2 提升单位公共服务水平
行政事业单位的主要职能是为社会大众提供各项公共服务,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可以实现对单位内部所有资产合理配置,充分发挥资产价值,使其为单位公共服务活动开展提供基础保障,促使各项活动能够高效开展。 同时,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可以帮助单位更好地履行部分管理职能,从而全面提升单位公共服务水平。
2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不足
2.1 资产管理意识相对薄弱
当前,部分单位管理层和职工并没有认识到国有资产管理对实际工作的重要意义,因而从管理层到基层职工,对资产管理都缺乏正确的认知,缺乏信念感和使命感,导致国有资产浪费严重,使用效率偏低。 行政事业单位通过财政拨款购置的国有资产都是无偿提供给单位使用,单位内部人员不用考虑资产的成本和资金来源,因而无法在单位内部形成良好的国有资产管理氛围。
2.2 资产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国有资产管理已经成为各单位管理的重点环节,但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缺乏监督管理制度,因而在资产使用、配置及报废处置等环节不规范,导致资产管理流于形式。 日常管理要求中必须具有科学完善的管理流程及日常操作规范,但从实际情况来看,部分单位并没有健全的管理制度和流程。 国家先后针对资产管理出台了相应的制度,但部分单位在日常管控过程中经常存在资产管理流于形式的问题,也没有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订完善的制度内容,对固定资产没有及时登记,缺乏有效监管[2]。 部分通过调拨而成为单位资产的国有资产,因为获得形式不同,并没有及时录入系统,存在账实不符的情况。部分单位针对新购置的物料资产和外界所捐赠的资产等并没有在第一时间进行登记,导致财务账目中存在账实不符的问题。 此外,部分单位存在资产配置不合理的问题,资产配置没有按照自身单位相关费用标准规定进行配置,缺乏完善的管理系统,因而在资产配置中经常出现重复购置或者所购置的资产与单位需求不符的情况,最终造成资产浪费,管理难度更大。
2.3 国有资产使用和处置不合理
行政事业单位想要提高资产使用效率,达到资产效益最大化目标,就必须重视资产使用和资产处置的合理。 部分单位在实际工作中没有完善的资产管理制度,因而资产的使用及后续的处置环节都存在不当行为,不利于资产管理。 部分单位并没有真正重视资产的优化使用,因此在资产购置中不了解实际资产情况,单位内部闲置资金较多,无法真正提升资产使用价值。 还有部分单位虽然想办法盘活闲置资产,以达到提升资产使用效益的目的,但在资产盘活中更多使用租赁等简单的方式,盘活形式相对单一,最终造成国有资产使用价值难以真正提升。此外,在资产处置过程中,随着行政事业单位发展,部分国有资产已经无法使用,且维修成本过高,需要进行报废处置,相关资产使用人对资产处置流程不了解,仅将报废资产放置到仓库,缺乏完整的处置程序,不仅会造成资产浪费,还会因为手续不全导致后续的资产回收中不能找到实物资产,给资产处置带来麻烦。 各单位在实际管理中,因为历史遗留问题,有部分资产实物已经不存在,但长期挂账,单位内部一直存在资产和实物信息不一致的情况,严重影响单位决策和管理,阻碍单位履行职责。
2.4 国有资产的清查不彻底
行政事业单位由于需要资产作为基础提供服务,在长期的管理中,单位内部国有资产已经形成庞大的规模,数量和种类都比较多,并且在单位各部门之间使用,因此单位在资产清查盘点中存在较大困难。 尤其是年度清查盘点较为烦琐,因此单位内部更多人员不重视年度清查盘点。 部分行政事业单位中会有部分外包及劳务派遣的人员,专业能力和技术不强,并且单位本身缺乏相应的资产进出管理制度,导致清查无法带来应有的效果。 此外,部分历史遗留问题造成财务部门账务与实际账务无法吻合,从而造成年度清查困难[3]。 由于单位内部清查工作难度较大,且相对复杂,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并且在清查的周期内单位内部的资产还会进行变动,给原本就繁杂的清查工作带来新的难度,因此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在实际年度资产清查盘点中都存在形式化严重的问题,往往仅针对一些重大设备和项目进行清查,在实际盘点工作完成后,单位人员对内部国有资产整体规模依旧不了解,不利于加强资产管理。
2.5 缺乏先进的信息化管理系统
行政事业单位虽然已经采用信息化管理,但因为对国有资产管理不重视,在具体的工作中并没有投入充足的资源优化资产信息化系统,导致实际工作中受到限制较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与财务软件无法对接。 在具体的工作开展中,各单位大多是采用人工进行数据录入进行资产信息管理,资产管理系统开发应用不足,且与单位资产采购等联系不足,更多是由人工负责各项资产工作,信息化应用不足,因而资产管理效率偏低。
3 行政事业单位做好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要措施
3.1 增强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意识
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充分改善自身资产管理意识不深刻的问题,单位管理层应当以身作则,积极学习相关政策要求,并根据单位实际情况制订完善的管理制度,以此为根据开展国有资产管理工作。 同时,结合实际需求对相关管理人员进行专业教育和培训,使其全面掌握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性,结合政策要求,明确资产类型、价值和数目,充分发挥国有资产管理的作用[4]。 在具体的培训环节,应当有针对性地选择培训内容,帮助相关人员能够更快更准确地掌握国有资产管理的意义,确保各项工作可以落到实处。 此外,国有资产管理需要单位对各岗位工作职责进行落实,因此需要制订相应的岗位责任制度,构建完善的工作流程和标准,采用科学规范的考核方式,将资产管理的职责在各职工身上落实,确保单位资产管理工作开展能够合法合规,真正发挥价值作用。
3.2 制订健全的资产管理及监督机制
首先,结合单位现状对现有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进行优化。 我国针对国有资产管理已经制定了相应的法规,行政事业单位需要在此基础上制订符合实际的制度流程,确保国有资产得到有效使用。 其次,做好外部监管工作,制订完善的外部监督机制。行政事业单位应当保障在外部监督下确保自身的资产管理工作安全合法。 同时,加强单位财务审计和资产评估,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各项问题和风险,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监督和管理。 同时,在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中,行政事业单位还需要加强社会监督,积极鼓励群众参与单位资产管理监督工作,并及时公开资产管理信息,确保信息透明,从而促使国有资产管理在全面监督下得到更好的管理和使用[5]。 最后,做好风险防范和管理。 各单位在资产管理中需要结合实际制订相应的风险防范和管理措施,并及时发现其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做好对资产额度使用管理和监督,确保国有资产的管理完全符合制度要求。此外,行政事业单位还需要重视廉政建设,做好内部反腐工作,构建完善的管理机制,对现有的资产管理程序进行优化,做好权利规范,强化单位内部控制,并加强对内部违规行为的处罚,维护单位内部廉洁公正。
3.3 做好资产的日常管理及报废处置
国有资产只有做好日常的管理,确保各项管理流程合理,才能将资产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 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而言,应当结合实际做好资产的盘点,定期或不定期对资产进行对账,确保资产管理科学。若是在资产盘点中发现了资产盘亏的情况,则需要根据相关制度要求及时查找原因,并做好应对整改,确保资产账实相符。 同时,需要全面掌握单位闲置资产的实际情况,一旦某个部门需要,应当及时进行调拨,这样不仅能够发挥资产的价值,还能促使资产管理工作处于较高的动态管理水平。 行政事业单位在资产报废处置过程中需要充分掌握资产的性质,针对确实无法修复或者需要淘汰的资产及没有修复价值的资产则需要严格按照资产处置流程进行报废。 对部分资产盘亏及资产的不合理损坏等,需要对资产进行检查,若是确定已经超出了使用年限,资产已经损毁或者无法正常提供服务,且是因为不可抗力造成的,行政事业单位需要结合具体的报废流程进行处理,并且及时上报财务进行核销。
3.4 全面清查国有资产存量情况
针对行政事业单位中出现的资产清查问题,需要单位管理层及全部人员重视,并对此进行反思,及时进行整改。 首先,制订完善的资产清查制度,为单位全面资产清查工作开展提供依据,促使资产清查有计划进行,并在规定期限内完成,及时发现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并对其进行改进,且针对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及时做好清理。 行政事业单位应当明确只有完全处理了历史遗留问题,才能全面摸清“家底”,采用合理可行的方法有效解决历史遗留问题,避免这些问题继续存在,给单位资产清查造成阻碍。 其次,需要引进专业的信息化设备完成资产的全面清查工作。 单位应当指定专业人员负责资产清查,并在各部门派遣人员的配合下,充分开展资产清查工作,及时查明资产获得方式、现实状况及账面价值,保障财务账面和实际账面一致。 在信息化手段的支持下,可以实现清查彻底且不重复,从而提高资产清查效率[6]。 最后,全面分析资产清查结果,并对资产清查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梳理,找出产生问题的原因,若是因为内部人员私自挪用资产,则需要加强对人员的管理。 若是资产被随意报废,则需要加强制度管理,根据资产实际情况制订完善的报废流程。 此外,还需要开展相应的研讨会,对各部门所拥有的国有资产的合理性进行分析,明确资产在各部门的配置是否合理,并形成有效的资产动态管理机制,提高资产使用效率。
3.5 优化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
首先,构建信息系统。 在单位内部形成完善的数据库,对国有资产济宁整合,不仅能够减少资产管理人员的工作量,还能有效提高资产管理效率。 通过信息系统可以实现对各种数据的集中处理,因此通过信息系统管理资产购置、使用和调整,并基于信息系统实现资产的统计汇总和分析,帮助管理者更加全面地掌握资产的流向和使用情况,避免资产滥用和资产浪费。 其次,在信息化的基础上进行数据分析,在信息系统中对资产进行标记,从而及时查询国有资产的实际情况,减少单位内部的账实不符问题,提高资产管理效率。 最后,在信息系统的支持下,相关资产管理人员能够实现在线办公,做好对国有资产的实时监管,并根据单位情况构建资产预警系统,做好对国有资产的动态监督,实现资产的有效管理。
4 结论
综上所述,想要确保国有资产充分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就必须保障资产管理科学合理,要求各单位及时全面对资产管理工作进行优化,分析资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和历史遗留问题,并从管理理念入手全方位加强资产管理,完善相关制度流程和系统,做好资产清查工作,掌握单位实际资产情况,实现对资产的合理配置,从而保障资产完整,为单位管理和运行提供更好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