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24小时江南的烟火与书卷气
2024-04-25冯冯
冯冯
“城在水中立,水在城中行”,说的就是绍兴。它历史悠久,水泽密布,桥横船影,黛瓦白墙,满足人们所有关于江南水乡的想象。烟雨濛濛时,撑伞游走于绍兴的街巷桥边,伴随着乌篷船的阵阵摇橹声,关于江南的故事,渐渐从画卷中苏醒。
09:00—11:00
鲁迅故里,有骨的江南
木心先生曾说,绍兴是“有骨的江南”,这里面必定少不了鲁迅先生的铮铮傲骨。到绍兴,自然要去鲁迅故里看看,它包括了鲁迅祖居、鲁迅故居、三味书屋这三大台门宅院建筑。所谓“台门”,是绍兴一带传统民居特有的称谓,指平面规整、纵向展开的院落式组合的独立住宅院,多是旧时大户人家聚族而居之所。细雨笼罩下,这些阔大幽深的宅院愈显岁月沧桑,走进其中,仿佛走进了一段迷蒙过往。
鲁迅祖居,即周家老台门,无疑代表了鲁迅祖上的煊赫荣光。它建于清乾隆年间,是目前绍兴保存最完好的清代台门建筑之一。老台门整体坐北朝南,黑瓦白墙,四进院落廊屋贯通,布局严谨。雨天穿行其间,见檐下雨丝成帘,听雨打芭蕉淅淅沥沥,恍惚间也得了些文人意趣。
可惜到鲁迅父亲这一辈,周氏家族已趋衰败。鲁迅的父亲住在半里之外的周家新台门,这里便是鲁迅出生和成长的地方,即鲁迅故居。推开竹丝台门,穿过一进又一进的院落,天井隐于翠竹之间,雨水将青石板砖冲刷得发亮。行到宅子最后面,粉墙围绕的菜园就是百草园,鲁迅儿时的乐土。回想着多年前背过的课文,和眼前两相比照,仍有“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角落也立着“高大的皂荚树”,墙上依旧藤蔓缠绕。最惊喜的是,那堵“短短的泥墙根”竟原样保留了下来,令人遥想当年那个顽童蹲在墙下翻砖玩虫子的画面,似有无穷趣味。
从新台门往东约七十米,就是三味书屋,它位于塾师寿镜吾的居所寿家台门内,乃是三开间的小花廳。内里陈设基本如鲁迅文字所写,质朴方正,从匾额下方需对着行礼的松鹿图,到东北角那张刻了早字的书桌,无不留有耐人寻味的踪迹。鲁迅自十二岁起在此读书,直到十八岁挥别故乡,去往更加广阔的天地,终成一代文坛巨匠。那段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岁月,则被永恒定格在他的文字中,散发着穿越时空的温情,令人动容。
11:30—12:30
八字桥,水韵江南
从鲁迅故里步行约半小时,就到了八字桥。这座石梁桥,始建于南宋年间,历经不同朝代修缮重建,千年来始终横跨在三条河道的交汇处,为两岸往来提供着便利。
远观八字桥,会发现它实际由石梁长桥与两岸落坡组成,桥岸相斜,状如八字,故得名“八字桥”。这种三桥同体的奇特结构,专为跨越三河而设计,因地制宜规划得合理巧妙,且桥体稳固不失简洁之美,反映出宋代绍兴地区造桥技艺的成熟,让人不得不折服于古人的智慧和才干。
沿石阶缓缓上桥,古老的石砖上满是风雨侵蚀的印记,一蓬蓬野草从砖缝中生发出来,和河道中飘摇的水草两相呼应。立在桥上看两岸高低错落的民居,黛瓦白墙、苔藓斑驳,乌篷船不时从桥下穿过,樟柳被雨丝染得绿油油的,甚至呼吸的空气都是潮润润的。
过桥信步走过枕河人家,扑面而来的是生动的市井烟火气。阿婆提着菜篮同邻人谈笑,老伯支着摊子在屋门口卖炸臭豆腐,饿了正好可以来两块,搭配隔壁小店的桂花酒酿和茴香豆。藤蔓凉棚下晾着衣服,花猫窝在墙角打盹,河堤边养着些盆栽,这时节月季开得正好,大蒜的青苗也蹿了一寸高。无论身处哪个位置,都能望见那沉静矗立的八字桥,它已经和此处的生活融为一体,从容、厚重,无惧岁月悠悠如水而逝。
13:00—15:00
书圣故里,人文江南
在八字桥品尝地道绍兴小吃后,继续前行半小时,就到了书圣故里。它涵盖四街六弄,采用前街后河格局,众多历史古迹如明珠散落其间,比如明代名士刘宗周、黄宗羲讲学的书院,书圣王羲之和学界泰斗蔡元培的故居等等,是对绍兴“没有围墙的博物馆”这一称誉的极佳诠释。
蕺山街是书圣故里的精华所在。这条不过三百米长的老街,据说曾是王羲之生活过的地方,因而关于这位书圣的传说遗迹比比皆是。
烟雨微凉的天气,先在街边的黄酒坊浅酌一碗绍兴黄酒,再逐一探访:从入口处王羲之洗砚的墨池,到王羲之以明珠为戒捐出的戒珠寺,再到王羲之为老妪题扇而出名的躲婆弄、题扇桥,最后走到斜桥弄的王羲之陈列馆,似乎处处都有这位大书法家飘逸的身影和隽永墨香,乃至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能引发思古幽情。
雨势骤大,我躲到最近的一家店铺避雨,就这么歪打正着地走进了小有名气的“青藤书画社”。主人茹琴是绍兴烙画的非遗传承人,据她介绍,烙画源于明末清初,又被称为火笔画、烫画,是用火笔在纸面烫烙出褐色的痕迹来作画,讲究“意在笔走,落笔成形”,对火候、执笔力度的要求很高,尤其是需要烫烙出浓淡不一的印痕,使画面更具立体感,再以国画技法上色。她边说边挥动着手中的火笔,不一会,一只昂首挺胸的喜鹊已然立于枝头,不仅勾勒出了根根分明的针叶,还渲染出毛茸茸的感觉,栩栩如生,令人大开眼界。
雨重新变小,我买下一把烙画山水折扇当手信,告辞而去。离开时回望,蕺山顶上的古塔立于烟雨中,如一支沾满浓墨的毛笔,在天地间乘兴挥毫。
15:30—17:00
兰亭,醉忆江南
参观完书圣故里,循着那一缕墨香继续寻去,约四十分钟车程,便到了王羲之在城郊的园林,大名鼎鼎的兰亭。
最初它是汉代驿亭,故名“兰亭”,东晋时成为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园林居所,因那篇被后人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在此诞生而名载史册。此后千年历经兴废,现在的兰亭是明清旧址,以曲水流觞为中心,由鹅池、流觞亭、御碑亭、王右军祠、兰亭碑亭等古建筑和碑刻组成,整个园林不大,胜在布局典雅,建筑疏密有致,较好地还原了《兰亭序》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的清幽意境。尤其是从喧闹的城市踏入其中,顿觉心静神远,胸怀一舒。
游兰亭,“曲水流觞”是重头戏。小巧的流觞亭前,一条“之”字形的曲水清澈见底,将人的思绪带回千年前的那场名士雅集。
那是个“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的春日,时任地方官员的王羲之邀请谢安、孙绰等交好名士共四十余人,在自家的兰亭园林集会。众人在弯曲的溪流边席地而坐,开始了曲水流觞的小游戏,即将盛了酒的觞放入溪中,自上游浮水徐徐漂下来,酒觞到谁的面前打转或停下,谁就要即兴饮酒赋诗,作不出的需罚酒三觥。
据史载,此次雅集共成诗三十七首,汇集成册即为《兰亭集》。作为主人的王羲之被推荐为诗集写序,王羲之趁着酒意正酣,遂用鼠须笔在蚕茧纸上挥毫疾书,一气呵成《兰亭集序》。虽然全篇仅二十八行,三百余字,但语句潇洒旷达,字字流丽飘逸,妙至毫颠,被历代书法界奉为极品,甚至有人怀疑王羲之下笔时得了神人相助。虽是无稽之谈,却可以想见此帖是何等的优美绝伦。
可惜的是,《兰亭序》的真迹早已失传,一说它成了唐太宗的陪葬品,后人只能通过摹本和刻本来领略它大致的风采。但这并不妨碍兰亭因此成为古代文人墨客的热门“打卡地”,留下多处碑亭古韵,甚至在时隔一千多年后的今天,它极致的江南风雅,仍能深深击中人们的心弦。
18:00—20:00
安昌古镇,烟火江南
最后的目的地是绍兴四大古镇之一的安昌古镇,驱车约一个小时抵达。路上雨奇迹般地停了,露出些淡淡的日影,古镇看日落的计划总算没有完全“泡汤”。
安昌古鎮始建于北宋,重建于明清,街河相依,是典型的江南水乡。一条古运河穿镇而过,河北岸是商市,南岸是民居。河上石桥众多,有“碧水贯街千万居,彩虹跨河十七桥”的美誉,其中最出名的是福禄桥、万安桥、如意桥,据说古镇人家嫁女儿,都要走全这三座桥,图个吉祥意头。
黄昏的古镇散发着恬淡安详的气息,暮色从古朴的翻轩骑楼投到顶棚长廊,再落到河面,泛着浅浅金光,又被悠悠而来的乌篷船橹摇碎,荡起层层涟漪。
正值晚饭时分,岸边一排排竹架子上挂着的风干腊肠、腊鸭映入眼帘,个个油光发亮,飘散着浓郁的酱香和烟熏气,令人垂涎。熏腊肉制品正是安昌古镇一绝,既然来了,自然要寻个餐馆解馋。要一份腊鸭、腊肠双拼,简简单单切片蒸熟,那一口原汁原味的油香醇厚,肥瘦相间回味无穷,非常下饭。
吃饱出来,慢悠悠地在旧石板街上闲逛,右手边是鳞次栉比的传统老店作坊,售卖本地土特产,令人目不暇接。左手边是临河的露天茶座,下方则是垂柳轻拂的河道,妇人蹲在河边洗着衣服,从古至今皆是如此,仿佛岁月真的会在一个地方停滞不前。
夜幕降临,亮灯的古镇仿佛变身般,呈现出另一番绚丽景象。缤纷的灯光勾勒着瓦檐翘角,裹着大红灯笼的摇影,一齐随着夜色跌入河中,别有一番旖旎。
到水乡,自然是要坐乌篷船的,这种据说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小船,是江南水乡不可或缺的一抹灵动。它两头尖翘,船篷半圆漆黑,乘客坐船中,船工在船头一下一下地摇着橹,伴随着粼粼水声,会有微微的晕眩感,却是很舒适的节奏。闭上眼,感受着它行在水中的韵律,一摇一晃,穿过桥洞,缓缓驶向另一端的码头。这一刻,我既是过客,亦是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