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德语课堂教学情境创设探究

2024-04-25邓良芳

文理导航 2024年13期
关键词:情境创设

邓良芳

【摘  要】2018年9月1日,德语正式进入高中课程。在《普通高中德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标》》中仅“情境”一词就出现107处,这充分说明,基于德语核心素养的高中德语教学必须重视课堂教学情境创设。本文在深入研究《课标》的基础上,结合兰州外国语高级中学(以下简称我校)具体教学案例,坚持情境创设五项原则进行教学情境创设,探讨更加科学的情境创设方法,为学生解决与德语运用相关的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关键词】高中德语;情境创设;主题式教学模式

一、问题的提出

德语《课标》中明确了中学德语学科的课程性质和基本理念,其中也包含了德语课程的设计依据、德语课程结构的设计、德语课程内容的确定。中学德语课程设计要围绕主题范围创设贴近真实的交际情境,将相互依存的主题范围、知识内容、言语技能和学习策略这四个要素融合地贯穿于整个德语教学过程,使学生掌握德语语言应用,获得审辩性思维,具备跨文化沟通、解决问题、自主学习、协同合作及多元视角与探索创新的能力。

在此背景下,我校所有德语教师积极学习《课标》,并在课堂教学中不断探索实践。从2018年探索使用主题式教学模式组织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本文将就我校德语学科开展的主题式教学模式下的高中德语教学情境创设实践展开说明。

二、主题式教学模式下的高中德语教学情境创设概念辨析

在介绍主题式教学模式下的高中德语课堂教学之前,笔者梳理以下两个概念。

(一)主题式教学

主题一词起源于德国,原指乐曲中最能表现音乐特征的主旋律,后来被引申为文本的“立意”或“主旨”。从建构主义角度而言,主题意义是在个人与文本、个人与他人、个人与自我的积极互动中建构形成的,具有很大的开放性和多元性。德语《课标》中确定,教师课程设计要围绕主题范围展开,要为学生运用恰当的学习策略、学习语言文化知识、掌握言语技能创设贴近真实的交际情境,将相互依存的主题范围、知识內容、言语技能和学习策略这四个要素融合地贯穿于德语教学过程中。在主题式教学模式下,教师需要立足学科核心素养,在课前确定主题,然后再根据主题设计话语活动。

(二)真实的交际情境

著名的语言学家和语言哲学家许国璋先生曾说:“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符号系统,当它作用于人与人的关系的时候,它是表达相互反应的中介;当它作用于人和客观世界的关系的时候,它是认知事物的工具;当它作用于文化的时候,它是文化信息的载体和容器。”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学习的不是语言符号本身,而是通过学习语言去学文化、学习语言的应用,因此,教师在德语课堂教学中要创设一个立足学生生活实际、能让学生运用德语解决真实问题的情境。在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的德语课堂上,教师以引导者的身份传授知识,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我校多语种教研组在探索使用主题式教学模式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十分关注生活中的真实问题解决,具体思路如下。

课堂结构。教师确定主题,引导学生课前收集、整理主题相关资料并通过讨论、学习、思考理解语言材料中的知识;在课堂上,教师创设真实的交际情境,并布置交际任务,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完成交际任务并展示、分享活动成果。其中,生生互评、教师点评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在课后,教师、学校积极创造条件,调动资源让学生将课堂所学用于实践中。

课堂实施。教师立足德语学科核心素养确定课堂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创设真实情境,设定真实交际任务。学生在课堂多样的话语活动中完成语言准备和真实问题分析,在小组合作中完成交际任务并展示任务成果。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能有效促进德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

三、高中德语教学情境创设探究案例

教师立足德语学科核心素养,以课本为出发点,认真思考课本内容涉及的话语主题、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能应用在哪些真实情境中。下面以外研社引进教材《开心学德语》A2第15课为例,浅谈主题式教学模式下高中德语教学情境创设的基本思路。

(一)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和情境创设

《课标》要求语言的学习和使用须在篇章层面上展开,做到“理解、分析和构建多类德语书面和口头文章”。中学德语教材和英语教材一样,教学内容以 “单元” 为单位。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要按照单元主题进行整体教学设计。基于学科核心素养,教师从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个方面确定单元整体教学目标。

(二)课时小情境

本单元各个板块之间知识比较分散、缺乏有机的联系,不利于学生进行建构。经过分析单元语篇发现,它们都指向核心话题:职业和职业生活。因此,笔者基于此主题情境又设计了几个连贯的小主题情境:多姿多彩的职业生活→我的职业梦想→为梦想而努力,这几个小主题语境分别对应单元课时。

小主题语境1:Buntes Berufsleben(多姿多彩的职业生活) 第1课时。

小主题语境2:Mein Traumberuf(我的职业梦想)        第2课时

小主题语境3:Vorbereitungen auf die zukünftige Berufswelt(为梦想而努力)第3课时。

教师需注意的是:在整合单元资源时要认真分析文本资源的内在逻辑,然后将其有机组合,为达成小主题情境交际任务服务。

(三)真实情境创设案例介绍

众所周知,创设带有问题性质的场景能形成促进学生学习、思考和行动的教学情境。教师要重视话题的完整性、关联性,关注最后的语言形成,即语言的应用。

本单元课程任务:校园电视台本期录制一期节目,重点围绕“职业和职业生活”。学生在学完本单元之后,需分工合作完成节目策划和录制。

第1课时 多姿多彩的职业生活:教师通过图片、视频创设情境,学生在观看小视频的过程中认识不同的职业,并在课程结束时运用所学知识介绍一个感兴趣的职业;第2课时 我的职业梦想:教师通过“职业梦想”卡片创设情境,学生在阅读卡片的过程中认识不同的职业,并在课程结束时仿照卡片内容描述自己的职业梦想;第3课时 为梦想而努力:学生通过自主对话展示各自的职业梦想和自己为其付出的努力,并探讨梦想实现的途径。

四、教师创设真实问题情境的手段和原则

为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必须充分研读课标、研究教材,整合、拓展教材内容,并使用丰富的手段创设教学情境。

(一)问题教学情境创设的手段

主题式教学模式下的情境要能帮助学生进入一个指向“生活中实际问题解决”的真实“问题”情境(真实目标、时间、地点、人物、活动等),让学生的学习真实发生。

(二)教学情境创设必须遵守的原则

《课标》中明确了教学情境创设要坚持的五个原则,即真实性、生活化和社会化相连、接近性、合作性以及冲突与和谐统一的原则。

以下为坚持这五个原则创设教学情境的具体示例。

1.真实性原则

情境的设计要立足中国国情,给学生展示真实的生活环境。在进行购物教学时,除日常购物外,教师还可布置任务,让学生调研春节节前采购。这一情境符合中国国情,接近学生生活,且调研内容真实存在。一方面,學生在调研时能收集信息,另一方面,也能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2.生活化和社会化相连的原则

例如,2022年初,北京冬奥会在北京举办。作为世界上唯一举办过夏奥会和冬奥会的城市,北京倡导的简约开幕式、完备的组织、令人印象深刻的场馆都给我们带来很多震撼。关于运动、竞技体育,你有哪些了解?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中学德语教学要求词汇教学必须在一定情境中进行。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要遵循生活化和社会化的原则,一方面要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能引发学生兴趣,另一方面也要与社会生活有联系。在涉及体育的教学中引入北京冬奥会这件社会生活中的大事,能激活大家的集体记忆。通过这个情境创设,“体育”这个语义场的相关词汇被联系起来。

3.接近性原则

例如,家庭是一个社会的基本组成部分。学生观察、描述图片并思考其反映出来的问题。(隔辈抚养、独生子女家庭是中国常见的现象。教师创设情境时尽量选择能够体现中国特点的家庭照片,带学生进入家庭主题。)

目前使用的虽是德语引进教材,但教师要明白,中学德语教学需培养具有中德跨文化沟通能力、交际能力的接班人。故情境设计既要贴近学生生活,也要以学生已有的社会生活知识为基础。这样的情境创设可使学生了解德语语言国家的情况,同时能结合自身实际,讲述精彩的中国故事。

4.合作性原则

在创设情境时,教师要考虑充分利用小组合作,让小组成员之间交流、协作,共同克服困难,以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在本示例中,社团纳新情境模拟虽涉及爱好、特长,但在整个活动中学生自主分工,承担不同的任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合理设计情境,让学生通力合作共同完成任务,能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并提升学习兴趣。

5.冲突与和谐统一的原则

例如,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有很多耳熟能详的故事,如守株待兔、愚公移山、画龙点睛等,请大家发挥想象,如果“愚公”生活在现代,他还会不会“移山”?(此为《 课标》示例)

德语课堂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也要训练学生的思辨能力。愚公移山的成语故事大家都很熟悉,学生可以先试图去讲讲这个故事,然后列出一些正反两面的论据,并联系当下实际,讨论愚公移山这一故事,探讨其现实意义和精神价值。

《课标》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落实“以主题为主线”“以情境为依托”“以语篇为载体”“以应用为目的”的外语课堂教学活动观,通过科学创设情境去培养、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合适的情境再配上适切的话题,能引发学生真实的交际行为,使其真实表达,让学习真实地发生,这就要求教师在生活、工作中,尤其是在跨文化交流的点点滴滴中多观察、勤思考,做一个有心人,不断积累生活中的各种真实情境,为教师在中学德语课堂上创设真实的话语活动情境做好准备。

猜你喜欢

情境创设
初中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的研究
联姻网络,让语文课堂精彩飞扬
浅谈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
初中英语情境教学法的设计与分析
纳情境教学之川,汇素质教育之洋
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的情境创设分析
小学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的误区及对策
情境打动孩子心灵,提高阅读感悟效果
幼儿在体育游戏时情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情境创设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