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日温都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栗斑腹鹀保护现状及建议
2024-04-24张静姜卫东李方祯崔楠敖门达来胡日查
张静 姜卫东 李方祯 崔楠 敖门达来 胡日查
1.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保护总站 2.内蒙古沙日温都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3.内蒙古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栗斑腹鹀(Embrizajankowskii)是一种小型草原鸟类,为单型种,无亚种分化,属于雀形目鹀科鹀属,俗称红肚麻。其主要特点是腹部具有一心形的栗色大斑。雄、雌鸟均具暗褐色虹膜;暗褐色圆锥形喙,上喙颜色较深,下喙较浅;雌性体长147.58±6.8 毫米,胸前栗色大斑面积较小,且颜色较浅,头部有暗褐色纵纹;雄性体长155.92±4.98毫米,胸前栗斑颜色较深,头部无明显纵纹;鸟翼细薄,喙边缘稍微向内弯曲。
栗斑腹鹀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濒危。现存栗斑腹鹀繁殖种群主要分布于吉林省大岗和内蒙古东部地区,适宜的繁殖生境面积仅280 平方千米,个体数量9800 ~12500 只。根据最新的调查研究,在内蒙古6 个旗县(市)16 个乡镇中发现了13 个栗斑腹鹀的繁殖地,其中通辽市扎鲁特旗的生境规模最大,其次是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和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目前,已知的分布于内蒙古的繁殖种群也存在数量持续下降、分布区面积不断缩小等问题。因此,迫切需要对栗斑腹鹀开展研究和保护工作。
一、沙日温都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栗斑腹鹀分布和保护现状
沙日温都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总面积37.11 万亩。保护区地处大兴安岭南麓,是阿鲁科尔沁旗中西部重要生态功能区、水源涵养区及马鹿等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的主要栖息地。初步查明,有陆栖脊椎动物239 种,其中两栖爬行类动物7种、鸟类177 种、哺乳类动物51 种;国家重点保护脊椎动物37 种,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5 种,即金雕、大鸨、秃鹫、栗斑腹鹀、乌雕,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的有19 种。
1.分布情况
2021 年5 月,保护区管理局工作人员在野生动物监测过程中,首次在核心区的西伯利亚杏灌木林中发现栗斑腹鹀。经初步监测,2021 年在保护区内共发现栗斑腹鹀20 对,集中分布在核心区的东山、白石砬沟、阿给吐、朝鲁坝、安庆沟、西南沟、沙那拉等区域。
2022 年7 月,笔者在保护区进行实地考察时,在西伯利亚山杏-线叶菊草原植被区2500 平方米的范围内发现栗斑腹鹀3 只,并有筑巢和捕食过程。
2.保护现状
(1)加大科研监测力度,为保护栗斑腹鹀提供科学数据。2021 年,巡护人员首次发现栗斑腹鹀后,保护区管理局结合野生动物调查监测工作,设定了栗斑腹鹀监测样地,利用红外相机、单筒望远镜、单反相机等对辖区内栗斑腹鹀开展监测,基本掌握了栗斑腹鹀在保护区的分布范围和种群数量。同时,要求护林员每天对管护区域进行不少于4 次的野外巡护,定期定点拍摄巡护视频和照片并及时反馈,确保监测到位。
(2)建造人工蓄水池,保障栗斑腹鹀饮用水源。由于保护区年降水量较少,为保证野生动物饮用水源充足,保护区管理局筹集资金在野生动物活动频繁的朝鲁坝、西南沟和东山设立3 处人工蓄水池,同时在蓄水池中放置树枝和石块,以便鸟类落脚饮水。除收集天然降水外,保护区管理局还会在干旱时期定期对蓄水池进行人工补水,保障栗斑腹鹀饮水充足。
(3)减少人为干扰,保护栗斑腹鹀栖息地。为减少周边农牧活动对保护区生态环境的影响,保护区管理局按照相关规定,对沙日温都林区实行全年禁牧,围封总长度达6 万余米。林区各护林站实行24 小时值班值守制度,压实责任。并在关键路口设立哨卡,发现偷牧、夜牧、盗挖野生药材、采挖山野菜等情况,及时劝阻、教育或移送公安机关进行处理。
(4)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周边群众资源保护意识。保护区周边共有4 个乡镇、20 余个嘎查村。保护区管理局连续5 年组织人员对周边所有乡镇、嘎查村开展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宣传工作,包括在集市、超市、广场等地发放宣传单、野生动植物保护手袋;林场制作野生动植物保护蒙汉双语音频,走街串巷在周边农牧区进行宣传;在辖区周边几个重点嘎查村,挨家挨户发放宣传单、禁牧条例、告知书等,做到“到村必进街、进街必入户、入户必见人”。
二、栗斑腹鹀濒危原因分析
栗斑腹鹀在历史上曾是一种常见的鸟类,但分布区狭窄,仅分布于俄罗斯、朝鲜和中国的黑龙江及内蒙古东部与吉林交界一带。在过去的50 年里,其种群数量锐减,特别是20 世纪70 年代以来,俄罗斯和朝鲜已经多年没有该物种的记录。中国的栗斑腹鹀也从很多繁殖地消失了,包括黑龙江东宁,吉林延边、四平、洮南、同峪、松原,内蒙古突泉等地。由于种群数量的快速下降,栗斑腹鹀现已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濒危物种。
威胁鸟类生存的主要原因有栖息地丧失、偷猎、外来物种入侵等。其中,栖息地丧失约占60%,偷猎占20%,外来物种入侵占12%,其他原因占8%。有研究者认为,栖息地丧失和破碎化导致鸟类局域灭绝概率和物种多样性减少风险增加。生境丧失导致大的连续的栖息地被分割成多个片断,这种破碎化会进一步限制种群分布,降低种群生存力,使物种更容易因环境变化、种群随机性和基因漂变而灭绝。栗斑腹鹀分布区狭窄,对现存种群遗传多样性、种群间基因流水平、种群遗传结构、近亲繁殖情况、栖息地破碎化和退化对栗斑腹鹀繁殖和巢寄生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内蒙古东部地区分布的栗斑腹鹀是一个栖息在不同生境斑块中的集合种群,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在现有的繁殖分布区、一些越冬分布区、潜在分布区和历史分布区,由于栖息地丧失和破碎化等原因导致栗斑腹鹀个体数量剧减,并且已从大部分历史分布区消失。
陈艳东、崔煜菲等认为,由于受到天敌捕食影响,栗斑腹鹀种群数量减少;陈乐勇等对栗斑腹鹀种群数量的研究发现,放牧会破坏栗斑腹鹀繁殖生境,加速栗斑腹鹀的灭绝;崔煜菲等认为栗斑腹鹀繁殖率低是其种群数量减少的重要因素。
综上所述,栗斑腹鹀濒临灭绝的外界原因有栖息地的丧失和破碎化、天敌捕食、放牧影响等;自身原因主要为繁殖率低。
三、栗斑腹鹀保护建议
基于栗斑腹鹀的分布和保护研究现状,以及保护区的自然资源和基础设施状况提出以下保护建议。
1.加强对栗斑腹鹀的监测调查
根据现有文献资料,我国学者对栗斑腹鹀的关注始于1966 年,傅桐生、陈鹏对其分布及其繁殖习性进行了探索。随后的文献记载处于空白阶段。直至2002 年,高玮、王海涛、程瑾瑞等再次对栗斑腹鹀的分布、繁殖以及种群数量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刘晓燕2012—2019 年在对栗斑腹鹀的巢生境偏好研究中发现,已找到的381 个栗斑腹鹀巢主要分布在贝加尔针茅(49.50%)和西伯利亚山杏(32.90%)两种生境类型,还有一部分在蒙古黄榆下(16.50%),仅有一小部分分布在大油芒下(1.10%),说明栗斑腹鹀对贝加尔针茅这一生境有明显的偏好。冯国晨等认为,栗斑腹鹀的繁殖栖息地多分布于3 级道路两侧,以植物种子为食,喜欢在植被盖度大、杏树相对多、贝加尔针茅和大油芒密度大、食物资源丰富的区域内营巢。
保护区管理局工作人员虽然在2021 年监测到了保护区栗斑腹鹀的相对数量,但其具体空间分布、生物学、生态学、行为学等方面的数据仍然是空白,这对栗斑腹鹀的有效保护是不利的。且现有的文献对于内蒙古东部除已知样地之外的栗斑腹鹀分布情况、适宜繁殖生境面积和质量报道则少之又少,需要进一步探究。因此,建议当地林草部门及保护区管理机构组织开展栗斑腹鹀专项调查,详细掌握栗斑腹鹀种群数量、生境等基础数据,研究制定相应的保护实施方案。
2.加强保护区建设
保护区属于森林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为自治区仅有的大兴安岭南部山地山前台地森林、灌丛、草原类型。近年来,在保护区发现的栗斑腹鹀等珍稀濒危野生动物保护难度大、科研价值高。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些珍稀濒危野生动物资源,地方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该保护区的政策扶持力度,通过不同渠道争取保护资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强化专业队伍建设,更加科学规范化管理保护区及各类自然资源,为栗斑腹鹀等野生动物营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
3.重视对栗斑腹鹀栖息地的保护和管理
栗斑腹鹀一般会选择在植被盖度高、较为隐蔽的西伯利亚山杏和贝加尔针茅灌丛中营巢,可以通过人工种植西伯利亚山杏和贝加尔针茅等植被,营造适宜繁殖的环境,提高繁殖成功率。
另有研究表明,牛羊对栗斑腹鹀巢的践踏,以及部分牧民由于保护意识不强,捡卵、捕鸟等行为也对栗斑腹鹀的生存和繁衍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危害。因此,在保护区应严格禁牧,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干扰,从而保护栗斑腹鹀栖息地和繁殖地。
栗斑腹鹀的巢 高润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