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农村三产融合发展成效及问题对策
2024-04-24浙江省统计局310007钟彦琰严诚霞
浙江省统计局(310007) 钟彦琰 严诚霞
近年来,浙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成效显著,体验型、循环型、智慧型等农业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快速兴起,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提供了有力支撑,但在发展过程中仍面临一些需全省上下凝心聚力着力解决的新问题、新挑战。
1.产业融合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1)产业基础稳固提升一是产业融合的新型主体初步形成。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主体超六成已成立7 年以上,生产经营较为稳定;从生产活动类型看,八成以上主体参与种植业生产,守稳农业基本盘。二是经营主体负责人年龄结构稳定,文化程度较高。受访的经营主体负责人中,超半数年富力强,年龄在31~50周岁的占52.1%;学历在大专及以上的占56.8%。三是农民合作社成为带动农户就业增收的主力军。受访农户参加的经营组织中,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和农业龙头企业分别占46.9%、29.1%、19.6%和19.3%,53.4%的农户表示加入的组织为其解决了就业问题。
(2)现代农业推动产业升级 围绕城乡产业聚合、三次产业融合,统筹推进布局优化、业态培育、平台打造,新产业新业态齐头并进。一方面,通过进一步向上下游延伸,逐步实现全产业链化,农业标准化、产业化、品牌化发展步入快车道。2021 年末,全省已创建10 个国家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建成单条产值10亿元以上的示范性农业全产业链80 条。另一方面,农业功能由单一生产向休闲观光、农事体验、文化传承、健康养生等横向拓展。涌现出浙江东郁广陈果业、台州绿沃川等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的现代农业企业,形成融种源研究、种植培育、产品加工、休闲观光为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新模式。
(3)产业融合助推乡村振兴 一是政策助推农业“接二连三”发展。湖州南浔区大力支持“企业+农户”“全产业链+农户”型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引进和发展,每年安排不少于200 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的建设用地用于农产品加工和冷链物流项目的落地建设,并给予用地基准价优惠;对成功认定的省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的牵头企业,区财政给予100万元的奖励。二是政策助推乡村大花园建设。桐乡市对成功创建嘉兴市级、省级、国家级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基地、最美田园、美丽农场等的主体,分别给予数额不等的一次性奖励。三是政策激活资源助推乡村振兴。磐安县推出“共享农屋”政策,鼓励将“共享农屋”改造成农家乐或特色民宿,发展“吃住游”一体的乡村旅游业。
(4)产业融合模式多样显实效 以创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为抓手,形成六种模式,促进农业产业链延伸、功能拓展、价值提升。一是农业内部融合。慈溪市正大示范园建立“稻蟹共生”模式,每亩年可增收1 200 多元;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探索蔬菜种植、鱼虾养殖立体种养模式。二是产业链延伸。淳安县临岐示范园在做大中药材种植基础上,发展道地药材精深加工,建成浙西唯一的中药材交易市场,目前千岛湖中药材交易市场年交易额已突破3.5亿元。三是农业功能拓展。缙云县舒洪黄龙示范园建立“生态循环种养殖+农业休闲旅游+中小学生学农基地”三位一体发展模式,通过植入旅游、研学等功能,放大农田和农产品价值。四是新技术渗透。仙居县仙台示范园建有院士团队入驻的市级以上研发平台和产业基地有13 个,示范园科技成果转化推广超过百万亩;电子商务带动的农产品销售占比超40%。五是多业态复合。德清县三林示范园通过引进不同主体,发挥乡村多样化功能,渔业养殖与数字技术结合,丝绵加工与乡村民俗旅游业结合,建设乡村创业平台。六是产城融合。海盐县望海示范园围绕生猪产业,推进实现“良种繁育—生态养殖—透明工厂—肉品加工—冷链物流—文化旅游—美食品鉴”全链条集聚发展,打造健康美食小镇。
2.“六大短板”亟须破解
(1)产业规划统筹不够,县域范围产业融合程度较弱 一些地方缺乏对特色农业资源的统筹引导,在探索培育产业融合的经济、文化、生态功能方面认识不深、力度不大,产业融合项目的规划和开发相对不足,农产品加工业布局偏少,农业观光项目与当地的自然文化景观联系不紧密,未能将农村的生态、健康、文化等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据初步统计,2021 年全省85 个涉农县(市、区)中,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低于5 亿元的有27 个县,占31.8%,其中,山区26 县中有13 个。乡村旅游经营收入低于5亿元的有55 个,占64.7%,其中,山区26 县中有15个。
(2)农旅结合特色不鲜明,农业多功能开发融合深度不够 现有的农旅项目观光设计创意开发不足,一些生态农业、休闲农业和观光农业同质化现象较普遍,区域特色、产业特色、文化特色、服务特色不够鲜明,与文化、教育、康养、体育、科研、会展等功能融合处于单点探索阶段,从“卖产品”到“卖风景”“卖文化”的延伸不多。农业观光项目多限于餐饮等传统模式。
(3)龙头示范效应不强,产业融合规模主体带动作用较弱 大部分经营主体规模不大,经营项目涉足领域较单一,生产、加工方式不够集约,整合资源、集成要素、拓展提升市场的能力较弱,创新性不强,能支撑起农业与数字技术融合、农业与园区融合、农村与城镇融合等创新融合模式的主体较少。各类新型主体多而不强,2021年,全省共有示范性家庭农场7 702家,占全省家庭农场的7.7%,其中省级示范2 002 家,仅占2.0%。农民合作社4.1 万家,其中县级以上示范社6 259 家,占15.3%。较强综合实力的国家级农业重点龙头企业77 家,占省级及以上龙头企业的15.2%。
(4)企业研发投入不足,产业融合科技创新发展后劲不强 2021 年,全省涉农规模以上工业和服务业企业R&D 经费内部支出只有54.4亿元,与营业收入之比分别为0.87%和0.03%,远低于2020 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和服务业。同时,大部分企业研发活动资金的筹措是自力更生,渠道相对单一,2021年占比高达98.2%。
(5)农企利益联结不紧,产业融合对农民增收带动效应偏弱 一些企业、合作社与农户之间利益联结主要为土地租赁、农产品原料买卖,以技术、服务、资金、资产作为利益联结纽带的联结方式不多。2021 年,有23.8%的农业产业化组织未与农户开展订单合同、按股分红等利益保障合作。调研显示,有32.6%的受访农户认为农业经营组织的主要帮助在于提供种子、化肥和农药,仅有30.0%的受访农户认为解决了农产品销售问题。50.2%受访农户表示,从加入的农业经营组织中每年平均获得收入不足3万元,低于2021 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 247元);35.6%的受访农户表示家庭收入来源不能依靠种植或相关产业,而需要外出打工。
(6)政策帮促精度有待提升,产业融合要素支撑相对较弱 一是农业企业能够享受的补贴、税费等优惠政策较少。调研显示,45.8%的经营主体认为政府对一二三产业融合的政策支持力度不大。湖州某蚕业公司反映,公司推广机器人养蚕,但目前的机器人购置补贴都是针对工业企业,农业机器人不能享受,削茧机等机械产品也没有相关补助。二是农产品冷链物流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调研显示,32.1%的经营主体表示需要“基地、园区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凤桥水蜜桃是嘉兴首个国家级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但因智能分选线和冷库等基础设施落后,分级品控不到位,精品打造和品牌提升不足,同时面临着“放不久、走不远”的困境。三是农村电商发展不足。调研显示,有75.8%的经营主体电商平台销售额占总销售额不到20%,尚有35.8%的经营主体没有开展电商渠道销售。2021 年,全省开展网上销售农产品的村仅占22.0%,有电子商务配送站点的村为62.8%。
3.高质量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农村产业融合提档升级
高质量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必须坚持以农民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为核心,以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为关键,围绕“六个聚焦”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体系提档升级。
(1)聚焦精深加工,加强县域全产业链统筹布局 强化规划引领,发挥当地农业资源禀赋优势,画好产业融合的路线图、产业图、招商图,落实新编县乡级国土空间规划不少于10%的建设用地指标保障乡村产业发展,打造农产品标准化原料基地,做好产业融合发展的引导服务。
(2)聚焦休闲体验,加强农业多功能深度融合 整合特色农产品产地资源,深入挖掘当地农耕民俗等文化内容,提炼特色人文历史元素,推进田园综合体项目建设,进一步开发农业的生态、康养和教育等功能,促进农业功能与社会生活功能相结合。
(3)聚焦专业服务,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力 为农户提供良种引进推广、种养技术、农用机械、产品营销、商品化处理等服务,带动农民开展标准化生产,因地制宜探索农机装备共享、农民租用等模式,提升农业规模经济效益。
(4)聚焦自主创新,加强龙头企业创新引领发展 鼓励龙头企业实施品牌战略,在“做大做强”基础上“做优做高”,加强对涉农企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加大政府资金向农业科技创新活动倾斜,进一步放宽农业科研项目的立项条件,引导更多社会资本流向农业科创领域,拓宽农业科创投入途径。
(5)聚焦惠农富农,加强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 支持企业将资金、设备、技术和农户的土地经营权等要素有机结合,增加农户参与产业融合的机会,推动价值分配向上游农户倾斜,引导鼓励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组建产业化联合体,构建让农民分享加工流通增值收益的利益联结机制。
(6)聚焦精准帮扶,补强产业融合政策和基础设施短板 充分利用中心镇、特色小镇资源,因地制宜配套电商、冷链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部门协同,针对产业融合发展中的“政策堵点”和“流程衔接点”共商解决方案,为不同主体提供个性化帮扶优惠服务,提高政策覆盖面,增强政策实施精准度和匹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