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茯苓胶囊联合克拉霉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2024-04-24陈瑞
陈 瑞
(十堰市郧阳区人民医院,湖北 十堰 442500)
在引起女性不孕症的原因中,慢性盆腔炎是重要原因之一。该病具有发病原因复杂的特点,患者存在病原菌感染、免疫系统功能出现异常、炎症迁延不愈、患急性盆腔炎后未获得彻底治愈等情况均可能引起慢性盆腔炎[1]。慢性盆腔炎治愈难度大,极易复发,给患者生活与身体健康均造成严重不良影响[2]。西医临床针对慢性盆腔炎主张使用抗生素治疗,虽有一定获益,但患者长时间使用易出现细菌耐药现象,并易出现较多不良反应[3]。近些年,中医在慢性盆腔炎治疗研究方面获得进展,并体现出独到优势。本文选取就诊于我院的慢性盆腔炎患者114 例,分入对照组与治疗组,分别给予不同治疗方案,探讨研究慢性盆腔炎治疗中联合应用桂枝茯苓胶囊与克拉霉素的总体效果及对血液流变学产生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病例来源于我院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来源时间为2020 年4 月—2022 年4 月,从中选取114 例参与研究。选取标准:(1)临床表现与《妇产科学》[4]对慢性盆腔炎的描述一致;(2)存在腰骶部、下腹部疼痛,且疼痛症状反复发作;(3)采取妇产科常规检查显示子宫体存在压痛;(4)采取腹部B 超检查显示盆腔内有积液或炎性包块;(5)年龄最小20 岁,最大50 岁;(6)患者及家属自愿参与研究,并签署同意书。剔除标准:(1)精神状态不正常;(2)肝肾功能不正常;(3)既往对桂枝茯苓胶囊或克拉霉素过敏;(4)就诊期间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将114 例患者随机分入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57 例,年龄最小22 岁,最大47 岁,平均(33.54±4.12)岁;病程最少6 个月,最多4 年,平均(2.16±0.44)年。治疗组57 例,年龄最小21 岁,最大48岁,平均(34.13±4.08)岁;病程最少7个月,最多3年,平均(2.12±0.38)年。以上一般资料两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已上报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并获得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的治疗方案为克拉霉素单药:克拉霉素缓释胶囊(国药准字H20051661)由广州柏赛罗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提供,采取口服方式,每次2 粒(0.25 g/粒),每日1 次。治疗组采取的治疗方案为桂枝茯苓胶囊联合克拉霉素:桂枝茯苓胶囊(国药准字Z10950005)由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提供,采取口服方式,每次3粒(0.31 g/粒),每日3 次,均于餐后服用;克拉霉素缓释胶囊用法与对照组一致。两组均将1 ~2 周作为1个疗程,均持续治疗3 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1)临床治疗效果:于两组治疗3 个疗程后予以评估,结果包含三个等级;如患者腰骶、下腹疼痛、腹部坠胀消失,给予腹部B 超检查显示双侧附件、子宫均正常,且盆腔内的炎性肿块消失,则评为痊愈;如患者腰骶、下腹疼痛、腹部坠胀获得明显改善,给予腹部B 超检查显示双侧附件、子宫基本转为正常,且盆腔内的炎性肿块基本消失,则评为好转;如患者腰骶、下腹疼痛、腹部坠胀、腹部B 超检查结果均无改观,则评为无效;总有效率为痊愈率与好转率相加之结果[5]。(2)血液流变学:共包含4 项指标,分别为血沉、全血黏度低切、高切及红细胞比容,检验仪器采用血液流变学分析仪,检验时间分别为治疗前及治疗3 个疗程后。(3)症状体征改善时间:对比两组下腹坠胀改善时间、盆腔肿块消失时间,给予白带常规检查,记录检查结果复常时间,时间为治疗3 个疗程后。
1.4 统计学分析
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 描述,组间独立样本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多个样本均数比较采用方差分析,采用LSD 法进行比较;计数资料以率表示、以χ²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治疗效果
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49%,对照组77.19%,治疗组在两组中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评估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例(%)]
2.2 血液流变学
对比两组治疗前4 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治疗前后4 项血液流变学指标,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治疗后4 项血液流变学指标,治疗组在两组中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评估对比两组治疗前后4 项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结果(±s)
组别时间血沉(mm/h)红细胞比容(%) 全血黏度高切(mPa·s) 全血黏度低切(mPa·s)治疗组治疗前27.26±4.1545.08±1.847.02±0.7511.83±0.07(n=57)治疗后16.61±0.0540.02±1.354.47±0.487.52±0.11对照组治疗前27.29±4.0345.11±1.926.98±0.7211.84±0.05(n=57)治疗后22.04±3.8843.15±1.575.52±0.649.72±0.13 t 值/P 值(治疗组治疗前后)19.373/0.00016.740/0.00021.621/0.000249.569/0.000 t 值/P 值(对照组治疗前后)7.085/0.0005.966/0.00011.442/0.000274.495/0.000 t 值/P 值(组间治疗后)-10.565/0.000-11.413/0.000-9.909/0.000-97.535/0.000
2.3 症状体征改善时间
对比两组经过治疗后症状体征改善时间,治疗组下腹坠胀改善时间、盆腔肿块消失时间与白带常规复常时间,治疗组均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评估对比两组经过治疗后症状体征改善时间(d,±s)
表3 评估对比两组经过治疗后症状体征改善时间(d,±s)
组别例数下腹坠胀改善时间盆腔肿块消失时间白带常规复常时间治疗组575.13±2.129.61±5.145.59±2.68对照组578.56±2.3313.25±5.678.81±2.37 t 值-8.221-3.591-6.795 P 值0.0000.0000.000
3 讨论
临床诊断慢性盆腔炎主要依据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病史,如腰骶、下腹部痛、下腹坠胀、月经紊乱、继发性不孕,给予触诊可触及炎性包块等。现代医学研究发现[6],慢性盆腔炎发病原因主要为患者生殖系统免疫功能降低,并伴随多种病原菌感染,导致炎症反应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目前,针对慢性盆腔炎患者,西医治疗药物主要为抗生素药物,但如长时间使用,患者易出现肠道菌群紊乱,并出现细菌耐药及其他不良反应,不利于治疗[7]。
我国传统医学中未发现慢性盆腔炎这一病名,认为该病属于“妇人腹痛”“不孕”“月经不调”等范畴。中医学理论认为,该病发病与患者气血不足、胞脉空虚,热毒湿浊入侵,导致气血瘀滞、湿热在盆腔内蕴结有关,故而在选择治疗方案时,应将活血化瘀、清热解毒作为首要原则[8]。本文结果显示,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在两组中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治疗后4 项血液流变学指标,治疗组在两组中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经过治疗后症状体征改善时间,治疗组下腹坠胀改善时间、盆腔肿块消失时间与白带常规复常时间均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结果表明,针对慢性盆腔炎患者采用桂枝茯苓胶囊联合克拉霉素治疗在改善临床效果与血液流变学指标中均有理想收益,并对症状体征缓解具有促进作用。分析原因为,慢性盆腔炎是盆腔急性炎症进展的结果,是由于病原菌在盆腔创面定植,引发炎症反应所致;患者病情较轻,则病灶局限于局部;患者病情如较重,可能导致病灶及周围组织发生血液循环障碍,使盆腔内器官受到炎症病灶浸润,进而感染整个盆腔[9]。
慢性盆腔炎发病后,患者血清中炎症因子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均会发生改变。由于CRP、IL-10 及TNF-α 均属于高敏感度血清炎症因子,故而在发病后数小时内,即可检测到明显的相关水平变化;同时,受局部循环血液流量、血液供应发生改变的影响,患者全血黏度高切、低切、血沉、红细胞比容等血液流变学指标也会改变[10]。作为一种红霉素衍生物,克拉霉素属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新类型,对细胞核蛋白50S 亚基的形成及蛋白质的合成均有阻碍作用,抗菌活性及耐酸性均较红霉素更强,且生物利用度高,进入患者体内后,能维持血药浓度的稳定性[11]。桂枝茯苓胶囊的主要药物组成有茯苓、桂枝、牡丹皮、白芍及桃仁等,功效主要为清热解毒、活血化瘀、除湿益气。现代药学研究发现,该药物还具有明显的抗菌、抗炎功效;其中的桂皮醛、桂皮油/白芍素等成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病原菌的增殖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桃仁具有显著抗炎作用,能抑制炎症反应发生,并能阻碍血小板聚集与黏附,从而起到改善患者微循环,调节血液流变学的作用[12]。
综上所述,针对慢性盆腔炎患者联合应用桂枝茯苓胶囊与克拉霉素治疗获益高、效果好,经过治疗后,患者机体的血液流变学指标获得有效调节,下腹坠胀、盆腔肿块与白带异常等症状体征均获得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