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胡曲《楚颂》曲式结构与音乐情感表达的探析
2024-04-23王诗泉
二胡是我国民族传统乐器,其传统曲目众多,历史文化底蕴悠久,在世界多元文化交融发展的今天,不断有音乐家在二胡曲目的创作理念、演奏技法和情感表达上进行丰富和革新[1]。作曲家李博禅创作的二胡曲《楚颂》是一首具有典型奏鸣曲式结构的现代二胡独奏曲,此乐曲以霸王别姬历史典故为创作题材,将传统音乐元素与现代音乐作品的作曲特点、理念相结合,引发人们情感上的共鸣,整首作品不仅赞颂了楚王项羽的英雄气概,更是对虞姬与项羽至死不渝、从一而终爱情信念的歌颂。这首乐曲的调式调性转换频繁,作品内涵与情感表达层层递进,演奏者如果在练习时对乐曲曲式的理解不足,常常会在演奏的过程中出错、停顿,造成乐曲演奏的不完整性;如果对音乐情感表达的内涵不能充分解读,演奏乐曲时表达的情感就不够准确深入。因此,本文将对二胡曲《楚颂》的创作背景、曲式结构、音乐情感表达进行分析,以期为把握二胡曲《楚颂》的作品特征提供相应的参考。
一、二胡曲《楚颂》背景介绍
(一)作者介绍
李博禅,1992年生于北京,2018 年任职于上海音乐学院作曲专业,博士研究生,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首位签约作曲家,意大利Berben国际音乐出版社签约作曲家。师从郭文景、叶小纲、刘长远教授。其创作的交响乐、室内乐、民族管弦乐、协奏曲等在国际作曲比赛中多次获奖,如“文华奖”“金钟奖”“塞尔维亚国际作曲比赛奖”等,作为活跃在国际音乐舞台的当代青年作曲家,他致力于中国民族管弦乐器曲目的创新与发展,吸纳西方传统和现代作曲技法,创作出了作品体裁多样、内容丰富的众多作品,其民乐代表作品有《楚颂》《曾侯乙传奇》《弓弦舞》《乡音》《弦歌吟》《古巷深处》等。
(二)创作背景
李博禅的民乐代表作品《楚颂》创作于2014年,最初是以双胡琴与民族管弦乐版的协奏曲形式呈现,一经问世便受到许多二胡演奏者与群众的喜爱,故又将其改编为以二胡主奏、钢琴伴奏的现代二胡作品。二胡曲《楚颂》是典型的奏鸣曲结构,主题鲜明、旋律厚重圆润、节奏感强。在这首以英雄与爱情为主题的现代二胡曲中,英雄主题贯穿始终,乌江边万籁俱寂的悲凉与虞姬的柔情温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此曲听起来既具有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又融合了许多现代演奏技巧和特点[2]。二胡独特的旋律和韵味仿佛将人又拉回到楚王项羽与虞姬患难与共、生死相随的垓下之围当中,慢慢体味英雄与爱情的绝唱“汉兵已略地,四面楚歌。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二、《楚颂》曲式结构分析与音乐情感表达
《楚颂》作为一首现代二胡作品,,曲式结构层次明了,音乐情感表達丰富,并具有浓厚的民族地方特色,因此需要对此曲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本节将详细分析此曲曲式结构和音乐情感表达。
(一)曲式结构分析
这首乐曲是典型的奏鸣曲式结构,全曲可分为五个部分:引子(1—20小节)、呈示部(21—85小节)、展开部(86—166小节)、再现部(167—264小节)以及尾声(265—305小节),曲式结构分析如下表1所示。
引子(1—20小节),d小调,由钢琴协奏引出二胡主题旋律,为呈示部音乐的进入作准备。
呈示部(21—85小节)由主部、连接部、副部、结束部四个部分组成。主部(21—34小节)为的“英雄”主题,调式调性建立在 d 小调上,悲凉暗淡的小调调式旋律与作曲家想要塑造的悲剧英雄人物项羽十分切合,这一部分的曲式结构是一个非方整性开放性乐段,可分为4+5+5三个乐句。第一乐句(21—24小节)是大山型旋律从上主音开始做音阶式上行级进然后又做下行级进,低沉稳定的旋律如同低声叙述着楚汉战争故事,英雄壮志未酬的哀叹之声隐隐环绕在听众耳边。在第二乐句(25—29 小节)中出现的节奏型三连音与跳音连用,将败局已定无力扭转的深深的无力感逐步加强。第三乐句(30—34小节)在旋律上大量地使用音阶式下行给人以一种失望情绪的延续。连接部(35—41小节)调式调性保持d小调,是钢琴独奏的部分。副部(42—67小节)为的“爱情”主题,调式调性转为C大调,与主部主题形成了调式调性上的强烈对比,在音乐情绪上柔美的旋律展现出情深似海的爱情主题,区别于沧桑悲壮的英雄主题。从第42小节的C大调开始,经过两个乐句同头异尾的变化重复,在第57 小节处转变成降E大调,音乐情绪一步步加强,“爱情”主题的情绪逐渐推向高潮。结束部(68—85小节)的调性与副部调性保持一致,为降bE大调,二胡的旋律线条起伏变化不多,尾音停留在bb,音乐情绪和色彩都在一定程度放缓,符合结束部的特点[3]。但在第72—74小节骤然密集的钢琴伴奏和力度极强的研究要求又为接下的展开部拉开了序幕。
展开部(86—166小节)由I、II两部分组成。展开I部分(86—117小节)调式调性转为c小调,在86—117小节中4/4拍、2/4拍、3/4拍、5/8拍频繁进行转换,音符密集度增加,半音式进行增多,突出了战场上激烈厮杀的场面。展开II部分(118—166小节)调式调性转为降e小调上最终又回归到c小调,这一部分的每一小节都有节拍的变化,在第146小节之后节拍在7/8拍、6/8拍的基础上加入3/8拍、3/4拍,音响的厚度增加,同时变化的律动也增加了紧张度,把音乐的情绪推向了第二个高潮。在第154小节处二胡部分结束,后面为钢琴的独奏,音乐将进入再现部。
再现部(167—264小节)由主部、连接部、华彩、副部、结束部5个部分组成。主部 (167—183 小节):调式调性回归到d小调,“英雄”主题变化再现。连接部(184—195小节)是呈示部的变化再现。华彩(196—246 小节)调式调性转变为D大调。副部(247—255小节)调式调性转变为与副部主题“爱情”相同的D 大调。结束部(256-264)D 大调再一次强调了“英雄与爱情”的主题。
尾声(265-305小节),调式调性沿用D大调,以4/4拍、6/8拍、2/4拍、5/8拍的快速切换和最强的力度与速度结束全曲,给人以意犹未尽之感。
(二)音乐情感表达
《楚颂》这首作品是以历史故事霸王别姬为背景进行的乐曲创作。《史记·项羽本紀》记载:秦末,楚汉相争,霸王项羽被困垓下,突围不能出,自知大势已去,不得不和虞姬决别,后楚王项羽自刎于乌江江畔。作曲家李博禅在创作这首乐曲时将中国民族音乐语言与西方创作思维相结合,突出二胡乐器的音色和与独特艺术表现力,将楚汉战争中楚王项羽战场厮杀的英雄气概和虞姬坚贞不渝的爱情作为音乐表现的主题贯穿整个作品。
引子由钢琴伴奏开始,节奏缓慢以较弱的力度演奏,采用五度音程和固定的节奏型,在第6小节开始用八度音程加厚声部织体进入低音区,营造出一副空旷悲凉深沉的感觉。在一个延长单音后钢琴伴奏结束,以“英雄”为主题的二胡旋律开始。
呈示部是“英雄”和“爱情”的双主题,主部为“英雄”主题,d小调调式构成的旋律给人以悲凉暗淡的感觉,以二胡为演奏主旋律,钢琴延续伴奏,暗示了楚王项羽的悲剧结局。副部为“爱情”主题,此时旋律的调性由d小调转为C大调后又转换成bE大调,钢琴伴奏也由之前的低音区转为高音区,以十六分音符连续进行,构造出虞姬温柔甜美的形象以及她对楚王项羽爱情的真挚,歌唱性的旋律也歌颂了项羽与虞姬纯真炙热、矢志不渝的爱情。在进入第57小节后,二胡声部演奏与钢琴伴奏声部为同一旋律,在听觉上生动营造出二人相偎相依的甜蜜画面,让人流连回味,恋恋不舍(见谱例1)。最后的结束部画风突变,钢琴伴奏织体的骤然密集,短暂的爱情甜蜜被楚王项羽即将征战沙场的紧张所替代,此时情绪推向高潮。
谱例1 《楚颂》旋律情感分析
展开部第86—99小节急促有力的钢琴伴奏,营造出一场激烈残酷的战争即将开始,听众被勇士们视死如归、同仇敌忾的情绪所感染。在第100小节之后大量节拍混合式交替变换(见谱例2),描述了楚军在战场上不惧生死、奋力拼杀突围的艰难过程,在二胡双弦演奏技巧中,整首曲子进入了第二个高潮,将楚王项羽的英雄形象刻画得更加丰富。
谱例2 《楚颂》节拍交替变换的展示
再现部的旋律与呈示部相似,楚王项羽和军士们英勇杀敌、奋勇向前的战斗过程还在进行,从第196小节开始的华彩全程二胡独奏,在极快的速度里做力度的强弱变化处理,节拍由十六分音符、三连音交替出现,描绘了楚军在战场上刀光血影、血染黄沙的场景,华彩的结尾部分采用级进上行、模进重复的演奏手法,将战场上惊心动魄的情绪进一步集聚以此推来“爱情”主题的再现,达到了第三个高潮。副部开始调性转为D大调,在双弦技巧升华“爱情”主题缠绵悱恻的情感之后,结束部钢琴与二胡同奏主题旋律,“英雄”和“爱情”的主题得以加强。
尾声整体演奏速度上升到全曲最快,节奏不停变换,钢琴伴奏声部的快速刮奏以及最后3个f的力度记号加上八拍长音颤弓将全曲推向最后的高潮,让人意犹未尽,达到震 撼人心的效果。
结语
李博禅创作的二胡曲《楚颂》融合了中外音乐特色,以奏鸣曲的曲式结构为艺术媒介,二胡独有的音乐语言与钢琴伴奏共同演绎英雄与爱情这一永恒的话题,让中国民族历史和传统乐器展示出独特的自身魅力。
本文从创作背景、曲式结构、情感表达等三个方面详细阐述了二胡曲《楚颂》。从理论方面入手分析乐曲的曲式结构特点和每一部分所要表达的情感,在练习和演奏曲子的过程中要能够把握“英雄”和“爱情”两个主题,准确把握和演绎乐曲中的情绪,将能在演奏时将二胡曲《楚颂》的内在情感、情绪体验高质量地表达出来,让这首音乐作品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本文系泰州地区民歌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研究(2023SJYB2305)的研究成果。
注释:
[1]王宁:《二胡演奏艺术中的意境营造研究》,《音乐生活》2021年第3期,第47—49页。
[2]候嘉:《谈民乐现代作品中钢琴伴奏的演奏要点—— 以〈楚颂〉〈如是〉为例》,《音乐生活》2018年第11期,第84—85页。
[3]陈欧:《二胡演奏音色探微》,《邵阳学院学报》2016年第6期,第92—93页。
王诗泉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讲师
(责任编辑 于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