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骨折患者的术中护理配合方法及实施价值研究

2024-04-22赵淑萍黄桂梅

中国伤残医学 2024年2期
关键词:股骨康复训练骨折

吴 青 赵淑萍 黄桂梅

(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手术室,江西 吉安 343000)

股骨骨折是临床上较频发的一类骨科疾病,好发于老年人群,临床研究指出,老年人群骨折中,股骨骨折的发生率为28.71%,其中60%以上的股骨骨折存在外伤史,局部伴有开放伤、大血肿、出血等情况,部分患者伴有膝关节骨折、髋关节脱位等情况[1]。近些年来,该类疾病的发生率逐渐递增,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手术是目前临床上常见的手术治疗方式,可帮助患者及时恢复髋关节功能[2]。但是术后患者需长时间保持卧床休息状态,若操作不当,可能导致术后并发症,为此,加强围术期护理配合,提高护理工作效果意义重大,有利于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身体的早日康复[3]。本研究选取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于2022 年1 月—2023 年2 月收治70 例的股骨骨折患者为对象,将其分为2 组进行护理。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70 例的股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 例。对照组:男女之比为20/15;年龄35~79 岁,平均年龄(58.25±5.14)岁;骨折部位:股骨颈11 例,股骨干8 例,股骨粗隆间16 例;骨折侧向为左侧15 例,右侧20 例;骨折原因为交通事故伤18 例,高处坠落伤9 例,重物砸伤6 例,跌倒伤2 例。观察组:男女之比为21/14;年龄36~79 岁,平均年龄(58.45±5.23)岁;骨折部位为股骨颈10 例,股骨干8 例,股骨粗隆间17 例;骨折侧向为左侧14 例,右侧21 例;骨折原因为交通事故伤17 例,高处坠落伤9 例,重物砸伤8 例,跌倒伤1 例。2 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纳入标准:疾病获得明确的诊断;临床资料完整;知情同意;无手术禁忌证。(2)排除标准:合并伤口严重感染、颅脑损伤、严重脏器性疾病者;中途退出者。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1.2.1 手术方法

对2 组患者均采取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硬膜外麻醉,侧卧位,膝关节屈膝,髌骨下做一手术切口,长度5~8 cm,将股骨干三角开口充分显露,将带锁髓内钉置入,长度为360~420 mm,髓内钉近端保持与大转子定点处于同一水平线上,髓内钉远端与股骨髁之间的距离为2~4 cm,近端置入近端锁钉,在C臂X线机透视下,置入远端锁钉,放置引流管,缝合切口。

1.2.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加强生命体征的监测、病情观察、发放健康知识手册等。

观察组采用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主要内容包括:

(1)术前护理。①医疗器械等物品的准备:包括常规的骨折基础器械物品,还包括下肢骨折牵引床、C臂X线机、吸引器等,均严格灭菌消毒,护理人员术前仔细清点好手术器械物品。②术前访视:术前1 d时间,巡回护士进行术前病房访视,包括术前病情评估、健康宣教、心理护理等内容。③术前评估:收集患者基本信息、健康史、药物使用情况、身体情况、检查情况、对于手术治疗的了解程度、心理状态、社会支持系统等。④术前健康教育:同患者讲解手术室内的基本环境、手术操作流程、术中可能出现的不适反应等,对患者的皮肤情况、文化程度、静脉情况、手术史等全面了解,告知患者手术室操作时间、手术室所处位置、手术室温度等,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巡回护士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的过程中,多数患者存在不良情绪,包括抑郁、自闭、焦虑、悲观等,对手术治疗效果不够信任,害怕手术疼痛感等;为此,巡回护士加强一对一的心理护理,多采取积极、正向的语言交流,讲解医院治疗成功的案例,邀请其现身说教等;告知患者家属多陪伴在患者身边,增加家庭支持的力量,鼓励患者主动配合手术治疗,讲解不良情绪对手术效果造成的影响,介绍院内的师资力量,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与勇气;有关研究指出,家属的行为对于患者的情绪具有显著的关联性,温暖的家庭氛围,便于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达到术前较佳的心理状态,提高术前访视效果,促进护患交流沟通,取得患者的配合。

(2)术中护理。①入室后护理: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应充分体现出对患者的重视与关心,加强全方位、多角度的护理,帮助患者营造良好的室内环境,控制室内合适的空气温湿度,准备好保温毯等,便于提高患者的配合程度;巡回护士耐心询问患者是否存在不适感,仔细核对患者的基本信息,讲解麻醉配合的相关信息,讲解手术流程与不舒适的征兆等,及时消除患者陌生感。②建立静脉输液通道:选择相应型号的静脉留置针,患肢对侧上肢进行输液,便于C臂机的照射;若为高龄患者,易合并基础疾病,选择中心静脉置管输液、动脉测压等,患者耐受力、循环代偿力较差,对术中液体出入量精确计算,保持水电解质的平衡,控制合理的输液速度,以免出现不良反应。帮助患者成功麻醉后,巡回护士帮助医生将牵引床连接,将清洁棉垫置于会阴部位,以免患者压疮、外阴炎等;脚背面垫好清洁棉垫,以免牵引时将脚背压伤;仰卧位于牵引床上,适当垫高臀部,将健肢伸直,轻度牵引,骨盆倾斜,躯干往健侧倾斜30°,便于C臂X线机的透视,准备好吸引器等器械物品。③器械护士的配合:常规消毒铺巾后,将电刀吸引器连接,电钻准备好,严格执行手卫生,戴好双层手套,分开专用器械与常用器械,依照手术操作顺序摆放整齐,便于配合手术医师的操作;选择合适规格的PFN,安装好后,置入髓腔部位,对前倾角进行调节,给予股骨颈螺钉钻孔、进钉、透视、远端锁定等处理,切口缝合之前,对纱布进行清点,将引流管放置。

(3)术后护理。①病情评估分级:选择Autar量表、骨折运动康复评价量表、视觉模拟评分(VAS)量表,总分为100 分,进行病情分级;Ⅰ级为评分81~100分,Autar评分0~10 分,VAS评分低于2 分,选择股四头肌运动、踝关节运动、直腿抬高运动等,术后康复运动具有较高的安全性;Ⅱ级为评分60~80 分,Autar评分11~14 分,VAS评分2~4 分,组织受损严重,骨折愈合不良,主要采取直腿抬高运动;Ⅲ级为评分低于60 分,Autar评分不低于15 分,VAS评分超过4 分,软组织受损严重,内固定恢复不良,主要采取卧床被动运动。②视图结合式的健康教育:依据分级训练情况,制作康复训练流程图,将其纸质版打印并发放至患者手中,讲解康复训练的实施条件、方法、注意事项等;收集康复训练的相关视频,包括股四头肌、踝关节、直腿抬高等训练,每段视频控制在5 min之内,播放至患者观看,提高康复训练认知。

③康复训练:Ⅰ级康复训练。卧床被动训练:手术完成后的首日,即可采取卧床被动训练,仰卧体位,训练四肢肌肉、肢体关节等,对膝关节、肘关节练习屈曲伸直运动,对踝关节、肩关节练习旋转运动,15~30 min,2 次/d,指导患者进行胸腹式呼吸,便于及时调节运动时的呼吸频率。关节主动屈伸:手术完成后的第3~6 周时间,帮助患者练习关节主动屈伸运动,半卧位或者卧位状态,将两侧下肢缓慢抬高,抬高距离床面位置约30 cm,维持4 s,之后沿着胸部的方向,对膝关节缓慢屈曲运动,连续4 s,将膝关节伸直,缓慢放下肢体,两侧交替运动,10~20 min/次,2 次/d。股四头肌收缩:手术完成后的第2~3 天,指导患者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从床上坐起,将毛巾卷置于患侧肢体膝关节下,指导其练习患肢伸膝训练,维持4 s,之后放松,每次20~30 组,2 次/d。Ⅱ级康复训练。术后疼痛评估。依据VAS评分结果,展开康复训练,当评分为2~4 分时,选择塞来昔布胶囊口服,缓解疼痛感,开展娱乐活动、播放轻音乐等,缓解患者注意力,减轻疼痛感;推拿按摩:手术完成后的6 h,对足三里、太冲、阳陵泉、三阴交等穴位适当按压,以产生酸麻感为宜,10 min/次,2 次/d。直腿抬高:手术完成后的首日,卧床被动运动,与Ⅰ级康复训练相同;术后第3 周起,监测骨折恢复情况,若恢复效果较佳,适当进行直腿抬高运动,半卧位或者仰卧位,将患肢伸直,缓慢平直抬高患肢,与床面之间形成20°的角度,之后逐渐将抬高角度扩大,维持4~6 s,10 min/次,2 次/d。Ⅲ级康复训练。术后药物镇痛:当VAS评分超过4 分,口服弱阿片类联合西乐葆药物,采取转移注意力缓解疼痛的方式;耳穴压豆:术后第6 h,即可选择皮质下穴、神门穴,酒精消毒耳廓后,医用胶布粘贴王不留行籽于上述穴位,2 min/次,3 次/d,共计5 d。卧床被动训练:术后首日即可开展卧床被动训练,操作方法与Ⅰ级相同。神经肌肉电刺激:选择神经网络重建仪,仰卧位,将电极贴粘贴于患侧、健侧部位,刺激强度为20 mA,连续5~10 s,20 min/次,3 次/周。

④并发症预防:术后12 h,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依据身体恢复情况,鼓励其下床活动,以免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长时间卧床易发生压疮,指导患者定时翻身,臀肌收缩运动,背部擦拭等,保持衣物、床单的清洁;术后,对手术切口恢复情况严密观察,及时换药,严格无菌操作,以免伤口感染。

⑤饮食指导:手术完成后的6 h,对病情严密观察,若无异常情况,即可进食,术后1~2 d,患者通常食欲不佳,采取易消化、清淡类的饮食,半流食或者流食,少量多餐,之后逐渐过渡至正常的饮食;多摄取富含维生素、钙质的食物,每日多饮水,多摄入粗纤维,有利于病情的早日康复。

1.3 评价指标

术后第2 个月,依据Harris量表,对2 组髋关节功能进行评价,包括疼痛状况(总分44 分)、关节活动度(总分5 分)、关节功能(总分47 分)、关节畸形(总分4 分)等内容,评分越高,表示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越佳[4]。

不良情绪:术后第2 个月,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2 组不良情绪进行分析,临界值分别为50 分与53 分,评分越高,表示不良情绪越显著[5]。

术后并发症:对比2 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包括压疮、感染、下肢静脉血栓等。

术后生活质量: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对比2 组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包括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物质功能、社会功能,100 分为满分,评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佳[6]。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 组髋关节功能恢复评分对比

观察组髋关节功能恢复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 组髋关节功能恢复评分对比(±s,分)

表1 2 组髋关节功能恢复评分对比(±s,分)

分组 例数 关节畸形 关节功能 关节活动度 疼痛状况对照组 35 2·30±0·62 32·28±4·15 2·50±0·81 32·40±3·69观察组 35 3·48±0·66 36·50±4·18 3·66±0·95 36·40±4·15 t 7·709 4·239 5·497 4·261 P<0·001 <0·001 <0·001 <0·001

2.2 2 组不良情绪评分对比

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 组SAS评分、SDS评分对比(±s,分)

表2 2 组SAS评分、SDS评分对比(±s,分)

组别 例数 SAS评分 SDS评分对照组 35 46·36±5·22 45·26±4·58观察组 35 39·85±3·55 38·55±3·63 t 6·101 6·793 P<0·001 <0·001

2.3 2 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 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2.4 2 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观察组GQOLI-74 量表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2 组GQOLI-74 评分对比(±s,分)

表4 2 组GQOLI-74 评分对比(±s,分)

组别 例数 躯体功能 物质功能 心理功能 社会功能对照组 35 77·36±4·22 76·82±4·26 76·90±4·10 76·82±4·66观察组 35 85·23±3·66 85·95±3·24 85·14±3·35 85·96±3·52 t 8·335 10·092 9·207 9·259 P<0·001 <0·001 <0·001 <0·001

3 讨论

股骨骨折是临床骨科较常见的一类骨折类型,股骨粗隆间骨折在临床上更为多见,以老年人群高发,将会威胁到患者的身体健康,降低其生活质量[7]。近些年来,随着我国交通运输、建筑等行业的快速发展,由于高空坠落伤、交通事故伤、跌倒摔伤等导致的骨折疾病患者逐渐递增[8]。且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加剧,老龄人口的递增,老年人群易伴有骨质疏松等疾病,使得股骨骨折的发生概率逐渐递增[9]。临床研究指出,股骨粗隆间骨折人数占据髋部骨折的60%~70%[10]。股骨骨折后,患者将会遭受到巨大的身心痛苦,精神压力较大,身体创伤较高,降低了生活质量,不利于正常生活与工作。

以往临床上针对股骨骨折患者主要采取牵引治疗,但是具有一定的应用局限性,术后易伴有多种并发症,使得患者长时间处于卧床状态,术后住院恢复时间较长,可能导致一定的死亡风险[11]。因此,对股骨骨折患者早日加强手术治疗,便于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预后。近些年来,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创新,外科手术治疗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类疾病中,便于改善患者身体创伤,手术效果显著。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是目前临床上较常见的治疗方式,具有手术耗时短、操作简便、术中出血量少、预后佳等优势[12]。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手术不可避免存在一定的创伤性,术后身体较为脆弱,机体免疫力与抵抗力较低,且老年患者普遍存在多种基础疾病,若护理方式不当,易引发术中风险事件、术后并发症等。本次研究中,对2 组患者均采取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手术,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观察组中,对手术全程加强护理指导,术前与患者主动沟通交流,全面了解患者基本情况、心理状态,加强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健康指导等,提高对手术治疗的认知度,了解不良情绪对手术治疗造成的影响;术前做好医疗器械等物品的准备工作,巡回护士仔细清点好手术器械物品,术前1 d,加强病房巡视,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获得患者的配合;术中护理时,带领患者进入手术室,与患者保持良好沟通的状态,给予充分的关心与重视,询问患者是否存在不适感;术中与麻醉师、手术医师严密配合,准确传递手术操作器械物品,帮助患者摆放合适的体位,抬高臀部,便于手术操作;手术完成后,对患者进行病情评估分级,依据多种量表评分结果,分为不同等级的康复训练模式,鼓励患者术后早期开展康复训练,先从床上被动运动开始,之后逐渐过渡至下床行走等主动训练,促进患者身体的早日康复。

对本次研究结果分析可知,表1 中,术后第2 个月,观察组的髋关节Harris评分,相比对照组明显较高(P<0.05)。观察组中,术后通过对患者进行病情评估分级,确定患者具体的康复训练分级,给予针对性的康复训练,便于提高康复训练的个体性与科学性,提高训练效果,有利于术后髋关节功能的恢复。观察组中,依据视图结合式健康教育模式,同患者讲解康复训练的方法、实施效果、注意事项等,强化了患者的认知度,提高依从性,有利于术后恢复。实际进行康复训练时,包括被动运动、关节主动屈伸、直腿抬高等,有利于肌力与关节灵活度的提高,及时纠正步态,有效刺激肌肉神经,促进肌肉的收缩,强化肌力,恢复运动功能[13]。表2 中,护理后,观察组的SAS评分、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通过术前加强一对一的心理指导工作,事先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加强家属支持的力量等,有利于拉近护患之间的距离,了解到不良情绪对手术治疗的负面影响,有利于改善不良情绪,增强康复信心;选择多种方式转移患者注意力,减轻疼痛感,包括耳穴压豆、药物指导等,改善负面情绪[14]。表3 可知,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86%,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术后通过积极进行并发症预防处理措施,包括药物指导、定时翻身、保持床单衣物的整洁干净等措施,有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身体的好转。表4 可知,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采取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措施,从术前、术中、术后多方面进行护理指导,满足患者个体化需求,包括心理、生理、社会等多方面,避免了常规护理工作的弊端,护理工作具有科学性、个体性、全面性、连续性等优势,及时识别高危因素,护理人员与麻醉师、主治医师等加强合作,将患者作为护理工作的中心,充分体现出医院的人文关怀特征,针对实际情况给予相应的处理,有利于提高护理工作效果[15]。

综上可知,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于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骨折的应用效果显著,可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值得采纳并推广。

猜你喜欢

股骨康复训练骨折
不可忽视的“一点点”骨折
股骨近端纤维结构不良的研究进展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同时伴有Tillaux-Chaput和Volkmann骨折的成人踝关节骨折的治疗
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PFNA和倒置股骨髁LISS钛板治疗的临床观察
切开复位内固定与有限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对比观察
怀孕中期胎儿孤立型股骨短的临床意义
一例犬骨盆骨骨折病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