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时效性激励护理对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2024-04-22

中国伤残医学 2024年2期
关键词:脊髓型时效性颈椎病

李 丽

(天津市人民医院病案室,天津 300122)

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为颈脊髓受到损害。近年来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数量呈逐年上涨趋势,加之脊髓型颈椎病病情极易反复且难以彻底治愈,所以加大医护人员的治疗和护理压力。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主要症状表现为:其一,颈痛;其二,行走功能紊乱;其三,严重时出现排便障碍或瘫痪。部分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即使接受手术治疗,术后仍然会出现疼痛症状,导致其身心均受到严重影响。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会导致其术后康复速度变缓,降低患者的治疗和护理依从性[1]。常规护理可以对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症状进行一定改善,但是其与时效性激励护理联合更有利于激发患者内在驱动力,让其积极参与康复锻炼,最终加速术后康复[2]。本次研究对时效性激励护理对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回 顾 性 分 析2021 年3 月—2022 年3 月 我 院收治的65 例脊髓型颈椎病症患者的临床资料。65 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中有45 例男患者和20 例女患者;最小年龄32 岁,最大年龄68 岁,平均年龄为(55.48±6.44)岁;最短病程1 个月,最长病程168 个月,平均病程为(26.46±37.74)个月;最短手术时间50 min,最长手术时间为90 min,平均手术时间(70.52±15.78)min;最短下地时间为20 h,最长下地时间为40 h,平均下地时间为(30.25±8.82)h;最短住院时间4 d,最长时间为20 d,平均住院时间(10.42±3.56)d;合并基础疾病类型:合并糖尿病6 例,合并高血压14 例,合并脑血管疾病6 例;29 例患者接受的手术入路方式为前路,另外36 例患者接受的手术入路方式为后路。2 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获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1)纳入标准:经过CT和MRI诊断确诊;临床资料完整者;无手术禁忌证者。(2)排除标准:既往存在神经类系统疾病者;既往有过颈椎手术史者;精神异常者;免疫系统异常者。

1.2 方法

所有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均实施常规护理方法加时效性激励护理方法。(1)常规护理。①术前健康教育:待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入院后,护士向其详细介绍疾病及手术有关知识,使其对手术充满信心;除此之外,根据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文化程度进行通俗易懂的讲解,纠正患者的错误认知之处。②术前术后均需严密监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心率水平、呼吸频率及血压水平等,详细做好数据记录工作,如果出现异常需及时报告。③为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营造舒适的病房环境,定期消毒,保持病房干净和整洁。④术后康复护理: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术后10 d内需佩戴颈托,保持良好的颈部体位,指导患者进行一些简单的动作。保持坐位时需将头部略向前倾,每隔半小时需活动一次颈部。术后根据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具体情况取出颈托,坚持开展颈部功能锻炼,运动强度以不出现疼痛为宜。⑤睡眠和饮食护理:选择高度为7 cm左右的枕头,枕头内的填充物最好选择荞麦皮或者薄绒等,每次睡觉之前均需使用枕头,保持颈椎良好的生理曲度。睡觉之前可听舒缓的音乐或使用温水泡脚,饮食方面需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白天尽量不要睡太久,防止夜晚无法顺利进入深度睡眠。(2)时效性激励护理方法。①精神激励:护士需仔细观察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动作和表情,如果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表现良好需及时予以鼓励,使其逐渐建立信心,最终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运动习惯和睡眠习惯等。②目标激励:为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设置具体的目标,例如具体的锻炼时间和锻炼频率等,鼓励患者能够坚持锻炼。③示范激励:分享成功治疗的案例,激发患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举办病友交流会,让相同病情的病友能够互相分享自身经验,提高其他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治疗和护理依从性。

1.3 评价指标

(1)术后并发症。分析颈部血肿、深静脉血栓以及切口愈合不良等发生率。

(2)依从性:完全依从为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完全配合医护人员治疗和护理,部分依从为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部分配合医护人员治疗和护理,不依从为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完全不配合医护人员治疗和护理。

(3)护理前后疼痛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疼痛症状,总分为0~10 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疼痛感越强,分数越低表示患者疼痛感越弱[3]。

(4)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价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生活质量,选取其中生理功能、情感职能、社会职能及心理健康4 个方面;各项指标评分为0~100 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质量越高,分数越低表示患者生活质量越低[4]。

(5)护理前后颈椎功能评分。采用日本骨科协会评估(JOA)量表评价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颈椎功能,总分为0~15 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颈椎功能恢复越好,分数越低表示患者颈椎功能恢复越差[5]。

(6)护理前后睡眠质量评分。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价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睡眠质量,总分为0~21 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睡眠质量越差,分数越低表示患者睡眠质量越好[6]。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析

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术后出现切口愈合不良1 例,颈部血肿0 例、深静脉血栓0 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54%(1/65)。

2.2 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依从性分析

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出现完全依从50 例、部分依从12 例、不依从3 例,依从性为95.38%(62/65)。

2.3 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护理前后疼痛、生活质量、颈椎功能、睡眠质量评分比较

护理后,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VAS、PSQI评分均低于护理前,SF-36、JOA功能评分均高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2。

表1 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护理前后VAS、PSQI、JOA评分比较(±s,分)

表1 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护理前后VAS、PSQI、JOA评分比较(±s,分)

项目 例数 VAS评分 PSQI评分 JOA评分护理前 65 5·75±1·20 15·75±3·28 8·86±2·37护理后 65 2·43±0·41 6·68±1·39 11·15±1·21 t 21·108 20·527 6·938 P<0·05 <0·05 <0·05

表2 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护理前后SF-36 评分比较(±s,分)

表2 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护理前后SF-36 评分比较(±s,分)

项目 例数 生理功能 情感职能 社会职能 心理健康护理前 65 52·22±6·64 60·23±7·65 55·45±4·40 55·58±4·44护理后 65 68·85±5·10 76·63±5·45 72·26±3·93 80·22±3·42 t 16·014 14·077 22·972 35·446 P<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颈椎病属于临床常见退行性疾病,发病率较高。调查研究显示,颈椎病多发于中老年人群,近年来逐年呈年轻化发展趋势[7]。脊髓型颈椎病(CSM)是因为颈椎椎骨间连接结构发生退变引发的颈椎间盘突出、黄韧带肥厚或钙化、椎体后缘骨质增生、钩椎关节增生、后纵韧带骨化等一系列退行性病变,对供应脊髓的血管或者是神经造成的压迫,进而使脊髓功能出现了异常[8]。CSM在颈椎病中属于比较严重的一种,在全部颈椎病中的占比为10.0%~15.0%,多发于50 岁左右的中老年人群,男性发病率比女性更高,患者的症状主要为感觉障碍、运动障碍、四肢麻木、颈部疼痛,严重者还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9]。当前临床对该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是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临床已经对该疾病的病理发生过程比较明确,且在不断研究中明确了治疗方法。临床主要认为CSM的发生主要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 (1)颈椎发生一系列退行性改变,对脊髓造成了静态压迫,使供应脊髓的血管与神经受到了挤压,从而导致脊髓内部发生了缺血、神经元变性、内环境稳态改变等情况,最终导致脊髓功能出现了异常[10];(2)颈椎关节不稳定会导致椎体节段间运动异常,从而会对脊髓进行持续动态刺激,引发脊髓血管痉挛,脊髓相关功能降低;另外,运动异常还会导致局部炎症反应发生,而炎症因子会进一步损伤脊髓功能。

CSM临床改变主要有:(1)颈椎间盘退变是最早的病变,随着患者年龄增大,颈椎间盘退变会导致水分丢失、椎间隙狭窄、颈椎不稳定,同时因为颈椎不断运动,会引起椎体后缘和椎间盘撕裂、愈合等周期性变化,最终形成骨赘,直接或间接对脊髓造成压迫;(2)椎体反复运动会对椎体后缘与椎间盘产生损伤,但是在颈椎间盘退变后突出时,后纵韧带会产生无菌性炎症,引起局部增生、肥厚,甚至是骨化,间接的对脊髓造成压迫[11];(3)黄韧带肥厚突入椎管:椎间隙狭窄时的黄韧带变得松弛,在颈椎运动刺激下会发生钙化、肥厚、增生等病理改变,弹性消失,加重椎管狭窄、脊髓压迫[12];(4)因为各方面病理改变,脊髓会受到慢性压迫。

脊髓型颈椎病发生颈椎退变后病情逐渐进展,导致脊髓血供不足和脊髓功能异常。对患者的正常工作与生活产生了严重影响,必须及时开展对症治疗。现阶段来看,手术是首选方法,手术能够有效恢复患者的脊髓功能,解除对脊髓的压迫[13]。但是,手术会给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带来一定程度的身心应激反应,导致其术后质量下降。在对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实施手术期间,辅以护理干预具有重要价值。有关资料指出,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术后及时接受康复训练能够加速其神经功能恢复[14]。时效性激励护理通过对患者进行积极的引导与鼓励,充分激发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内在驱动力,鼓励患者能够主动开展康复训练和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饮食习惯等,最终加速其术后康复[12-13]。本研究结果显示,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54%,依从性为95.38%。护理后,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VAS评分、PSQI评分均低于护理前,SF-36 评分、JOA评分均高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学理论研究显示,激励方法相比非激励方法更能改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负面心理情绪,使其主动且积极地面对疾病,完全按照医嘱锻炼。时效性激励护理方法符合现代护理服务理念,旨在以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为中心,提供优质护理服务[15]。时效性激励护理通过影响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思维和情绪,规范康复治疗,减少错误行为所带来的痛苦。时效性激励护理方法能够为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提供积极的建议,丰富其精神层面,减轻对颈椎病的疼痛反应。

除了对患者进行时效性激励护理以外,还要做好以下护理,以加快身体恢复。(1)日常护理。①生活习惯:大多数人在家的时间比较长,因此,预防颈椎病首先应该从家庭当中的小细节开始,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生活体位,暂停某些活动,避免在家里长时间躺着看书、看电视、打麻将、写作等,最好1 h左右就做一次颈椎活动或者是体位改变,虽然某一固定体位太久会对身体产生严重影响,但是因为职业因素,比如外科医生、电脑操作人员、办公室工作人员等都需要长期低头工作,因此,在工作期间应该注意适当的休息,尽量不要长时间处于被迫体位,可以适当改善工作条件,从各方面减少颈椎屈曲程度,各型颈椎病的急性发作期应停止骑自行车、缝纫、编织等活动,家庭环境要避免寒冷或者是潮湿。②选择合适的枕头:枕头对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来说非常重要,枕头位置要正确,睡眠时枕头高度以12~15 cm为最佳,宽度最好是宽及肩下,枕心要富有弹性、柔软、细碎,填充物以绿豆皮、荞麦皮最佳,或者是选择羽毛制的圆枕,直径为15~18 cm为最好,长度大约为40 cm。平卧位时枕头不要放在头后,而要放在颈后,颈部轻度后仰过伸,侧卧时枕头与肩宽等高,睡眠时手不要上举或放在头部,以免影响手臂血液循环。③饮食护理:颈椎病患者主要为中老年人群或身体虚弱患者,故饮食也要与治疗相协调,切忌食用太咸及生冷的食物,中老年人群一般脾胃较弱,因此要通过选择合适的、富有营养的、容易消化的食物以增强体质,提高身体免疫力,这对防治颈椎病有积极的作用。另外,可以指导患者经常食用少量的黑芝麻、山芋肉、胡桃等补肾食品,或者是当归、木瓜等舒筋活络食品,以便达到疏通气血、减轻症状的效果,同时要求患者禁止滥用药酒及温补药。④坚持体育锻炼:指导患者每天做颈部轻柔活动,每个星期至少做1~2次全身锻炼,比如跑步、打球等,长期坚持体育锻炼,改善血液循环,调节肌肉紧张。(2)术后护理。术后密切观察患者呼吸情况,保持呼吸道顺畅,因为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术后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因此,术后要密切观察患者呼吸情况,术后需常备吸痰器、气管切开包、生命体征监护仪、吸氧物品等。(3)术后密切观察患者伤口敷料及引流液变化情况。正常情况下,术后24 h内的引流液量应该小于100 mL,如果引流液存在异常、患者呼吸困难、颈部增粗等,要考虑是否存在活动性出血,及时报告医生处理。(4)预防并发症护理。术后护理时要注意患者是否发生泌尿系统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血栓性静脉炎、肌肉萎缩、坠积性肺炎、压疮等并发症,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预防,尤其要预防压疮发生,对患者进行按摩、观察,定时更换体位,拆线后指导患者逐渐离床活动。(5)心理疏导。颈椎病患者在不同的时期,心理状态存在不同触发期,主要以焦虑、自责、埋怨、否认为主要特点,治疗期容易失望、消极、情绪激动,恢复期容易对康复失去信心,甚至产生悲观厌世、自杀等念头,因此,在治疗期间,护理人员多与患者沟通,对患者的想法及时了解,减轻患者心理压力,为患者营造良好的住院环境,减轻其内心不安。(6)健康宣教。为了提高患者配合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加快身体康复,对其进行有效的健康宣教非常重要,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对患者进行宣教,以达到预期效果。

综上所述,时效性激励护理方法用于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中可加速其术后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配合度,改善生活质量和颈椎功能。

猜你喜欢

脊髓型时效性颈椎病
颈椎病与老年痴呆
游泳 赶走颈椎病
试析如何确保新闻采访的真实性和时效性
颈椎病的简便贴敷疗法
颈椎前后路联合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效果观察
荷载预压加固吹填土时效性研究
浅谈如何提高兽医防控的时效性
当下新闻编辑时效性分析
脊髓型颈椎病前路减压融合术的预后因素分析
防跌倒警示牌在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