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经典形象,解密父爱深情
2024-04-22朱静怡
摘 要:在初中语文教材中,“父亲”的形象屡见不鲜。然而,历史与时代的“隔膜”使得学生往往难以切实体会到作品中复杂的父亲形象以及父爱的表达。以《背影》与《台阶》为例,对传统中国式父亲形象进行探究,旨在通过分析经典父亲形象,促使学生产生深层次的自主思考,切实感受父爱深情,进而将感悟延伸至现实生活,树立正确的情感价值观。
关键词:《背影》;《台阶》;中国式父亲;父亲形象
作者简介:朱静怡(1996—),女,江苏省昆山开发区青阳港学校。
在传统的中国文学中,以及封建社会长久的“父权”话语体系影响下,父亲总是被看作一个顶天立地的存在——伟岸、威严。初中语文教材的经典篇目中,关于父亲的作品,大都饱含作者浓郁且深刻的情感,富含闪耀的人文精神,对于培养学生的健康情感、塑造学生的正确人格具有极高的价值。
据笔者的不完全统计,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涉及的父亲形象至少有10个,如:《散步》中的“我”,《陈太丘与友期行》中的“陈太丘”,《走一步,再走一步》中莫顿·亨特的父亲,《诫子书》的作者诸葛亮,《回忆鲁迅先生》中的“鲁迅”,《台阶》与《背影》中的“父亲”,《故乡》中的“闰土”,《我的叔叔于勒》中的“菲利普”,《枣儿》中的“老人”……这些父亲年龄、身份、阶层和性格各异,既有独特个性,又具备共性,都具有鲜明的教育意义。然而,由于历史变迁和时代背景的差异,学生与教材之间往往存在“隔膜”,难以切实体会作品中复杂多样的父亲形象以及隐晦曲折的父爱。笔者试图以《背影》与《台阶》为例,探究传统的中国式父亲形象,以期帮助学生展开深层次的思考,树立正确的情感价值观。
一、直面历史嬗变,设置创新情境
(一)因势利导,因课制宜
八年级上册中《背影》一文是朱自清先生写父亲的名篇,文章并未将父爱的温馨与伟大直接明了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而是用平常的笔墨着力于写儿子对父亲由不耐烦到感动思念的情感态度变化。正是在对“错位”的父子亲情的细致描绘中,父亲的“背影”在作者个人生命观感中完成了从高大至渺小而又复归高大的历程[1],获得了经典意义。
课文教学时的情感难点,是父亲在特定背景下内敛晦涩、并不完美的情感表达方式,教师需要因势利导,贴合文本,让学生体会那种复杂难言、欲言又止的“父爱”。这样立体性、多面化的父亲形象是传统父权与历史嬗变冲击对撞之下的文化结果,有别于单一片面的“慈父”或“严父”形象,潜含着作者深重的文化选择与复杂的情感态度[2],更需要教师因课制宜,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发掘和探究,借助点滴细节引导学生慢慢品味。
(二)搭建平台,创设情境
具体分析父亲的经典形象时,父亲的语言、动作、外貌描写必不可少,尤其是父亲攀越月台时那段经典的白描更是重中之重,在此就不做赘述。几读《背影》,几番备课,几次教学,笔者发觉其实父与子、子与父之间那种不善表达、抗拒交流却又心照不宣的情状,与初中阶段处于青春期的学生表现颇为相似。通俗来说就是,子女觉得父亲落伍、过时,即便知道父亲爱我,我偏不听;而父亲则难以摆脱“大家长”的身份,即便知道需要沟通、适时放手,我偏不做。这或许正是当前多数父子关系面临的困境。
有了现实生活的参考,笔者开始思考如何为学生搭建学习平台,让学生自己在情境中去发现、去探究,而非机械地引导学生进行“找动词”“找背影”“找语言”等教师主导的课堂活动。文中的“我”起初对父亲心存诸多不满。于是,笔者出示例句“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并通过补充内心独白的活动,引导学生从文中找一找“父亲”在哪些方面让“我”感到“厌烦”。
(三)欲扬先抑,体悟深情
这样的活动激发了学生的极大兴趣,他们很容易就找到了七起“令人厌烦”的事件,并迫不及待地以作者视角深入文本,补充起了朱自清在此时可能的内心感受。例如,结合第五段中“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一句,学生设身处地,想象朱自清可能的内心独白:“我自己也能照看行李,你何苦多此一举,烦!”诸如此类的“烦”事还有不少:“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学生的补白活动热火朝天:“我会付费讲价,何苦你来,烦!”“你说话真不漂亮,何必多嘴,烦!”“我难道不会自己挑座位吗?烦!”“真是天真!他们只认得钱,托他們只是白托!烦!”
最后朱自清忍无可忍,上对父亲说:“爸爸,你走吧。”结果父亲还想要去干第七件“烦”事情——买橘子。学生想,此时的朱自清内心定然在抱怨:“我去比你去要方便多了,真是烦!”从学生热烈的课堂反响中,不难推测这样的场景必定引起了他们的共鸣,让他们联想到生活中自己的父亲。因此,笔者提问学生:“父亲比我们多了几十年的人生阅历,他们也是从儿子成长为父亲的,他们难道不明白这样会惹我们生厌吗?既然懂得,为何还要这么做?”
学生陷入了沉思,于是笔者引导他们重新审视这几件事,想一想父亲这样“明知故做”的原因:也许是担忧“我”的行李丢失,想让我省事;也许是担忧“我”阅历不深,价钱谈贵了;也许是担忧“我”与脚夫谈得不顺利,想多做些事情;也许是担忧“我”选的位置不好,想让“我”路上舒服、轻松些;也许是担忧“我”大意,路上受凉;也许是担忧“我”路上没人照应,不管有用没用,想让茶房多关照“我”;也许是担忧“我”不愿意去买橘子,想让“我”路上有橘子吃……
通过这样先抑后扬的过程,学生能够深入、自发地领悟到:这一件件“烦”事的背后,实则是父亲对“我”的深切担忧和浓重的爱,他以独特的方式默默地、暖暖地爱着“我”。这正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中国式父亲”形象——事无巨细地为子女筹谋打算、不厌其烦地为他们做这做那,即便不善表达,即便子女并未理解他的用心!至此,通过《背影》一文,学生对传统的“中国式父亲”形象有了初步的感知。
二、贴近人物视角,感受文化脉动
(一)研读教材,贴近文本
《台阶》的写作背景及其所描绘的父亲形象有别于《背影》,《台阶》一文的父亲是农业时代乡村农民的典型形象。卢望军老师曾说:“《台阶》是一篇植根于乡土中国的文章,是一篇反思地方文化、描写农村小人物人生困境的小说。”要理解“台阶”这个意象的表层义不难,课文中提到“台阶高,屋主人地位就高”,台阶既是父亲的物质希望,也是他精神寄托的所在。然而,台阶所象征的农民们祖祖辈辈安土重迁的思想,对于生活在钢筋水泥现代都市的孩子们来说,是很难理解并产生共鸣的。
因此,在教学时,笔者虽沿用了《背影》一课的情境教学法,但“反其道而行之”,并未在课堂伊始就引导学生为父亲贴上“勤劳忠厚”“坚韧谦卑”等人物标签,而是引导学生寻找“父亲”身上让我们难以理解的“老土”一面,如“父亲总觉得我们家的台阶低”,在他心中,“台阶高”就代表“地位高”,实际上是一种“愚昧老土”的思想;“父亲从老屋里拿出四颗大鞭炮,他居然不敢放,让我来”,新台阶建成时父亲却尴尬得手足无措的背后,实际是长久以来的自卑作祟;“我连忙去抢父亲的担子,他却很粗暴地一把推开我:‘不要你凑热闹,我连一担水都挑不——动吗!”,父亲身体不佳却强撑着维护他的权威,这种好面子的行为也是一种儿子难以理解的“老土”。
(二)动之以情,导之以行
父亲不是完人,不论是在文学作品中还是在现实生活中,他都不会是一个只有正面标签的尽善尽美形象,但是这与感受父爱的无私与伟大并不矛盾。笔者认为,直面父亲形象中不完美的一面,更加贴近生活实际,也更利于对学生的情感引导。
《台阶》中的父亲好似一台永不知疲倦的机器,终其一生都在建造台阶,他身上凝聚了传统农民的勤劳、坚韧、积极、不屈,如愚公似精卫,脚踏实地向前。即使是造台阶这件在我们眼中看似“老土”的核心事件,用心体会下也能感受到父亲的“暖”——他一辈子没有地位,也不觉得自己有地位,然而,他这样奋斗一辈子造新台阶,其实是为了下一代,为了“我”能抬起头来。
重新审视我们原先难以理解的两件事,从中不难探究出父亲对“我”的深沉爱意:在新台阶建成的关键时刻,父亲将放鞭炮这件最重要的事情交给了“我”,也把今后的希望和寄托全都交给了“我”;父亲不愿在“我”面前丢了面子,即便老了,他也想一直做孩子心中的英雄。这就是“中国式父亲”的缩影:他们在子女眼中或许显得有些老土、有些愚昧、有些无能,在波澜壮阔的时代背景下默默无闻,努力攀爬,奋斗一生,即便自己无法尽享其成,也想为子孙后代留下最好的一切。在这样的情感引导下,我们可以順势将学生的视野延伸至日常生活,想一想那些父亲曾让自己觉得无法理解的行为背后,是不是也汇聚着深切的父爱,我们是不是应该对父亲多一份耐心、多一些理解。基于此,学生对“父亲”这个牙牙学语时就熟知的词汇有了更深层次的、独特的理解。
(三)感受文化,反思现实
《台阶》所处的单元整体教学关注的是“小人物”,但父亲的“小”与长妈妈或老王不同。父亲的一生都在承载着“台阶高,屋主人地位就高”的地方文化和风俗的重担,艰难前行,但他从未在重压之下屈服。长妈妈的一生都是保姆,老王的一生都是车夫,然而当父亲在做出“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这个决定时,他实现了自我角色的突破——他的精神境界突破了局限,拥有了梦想,并且这个梦是贴近现实且能够实现的。
因此,我们不妨引导学生联想生活,反思现实:人人都有可能面临老去和“落伍”,我们能否像“父亲”一样,为自己规划一个能够实现的人生之梦?对于自己的梦想,我们能否像“父亲”一样,几十年如一日地为之奋斗?在攀登人生的“台阶”时,我们又能否像“父亲”一样,不埋怨、不退却、不放弃?梦想无高低之别,无贵贱之分,“父亲”最终实现了梦想、超越了自我,这就是一种成功,正如我们每个人的父亲,一生都在为扮演好“父亲”这一角色而奋斗。学生或许难以感受传统的乡土文化,也难以理解古老的“慢生活”方式,更难以体会在改革开放后、时代变迁中以“父亲”为代表的农民对于生活方式变更的不适应,但学完这篇课文后,他们对中国式父亲的形象,以及如何与他们自己的“中国式父亲”相处必定有了更深入的感悟。
三、比较父亲形象,唤醒自我思考
“言语作品对审美规范的超越,通常难以依靠单个作者实现。”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与创作环境下,文学作品的审美功能得以不断提升。在笔者的教学构思中,将《背影》与《台阶》两课衔接教学后再进行整合探究,设计了如下问题:“如果电视台要为这两位父亲宣传,要配上两张照片,你脑海中会浮现怎样的画面?”多数学生对《背影》中“父亲攀月台时的背影”的画面印象尤为深刻,而在《台阶》中,“父亲坐在台阶上抽烟”的画面亦令人难以忘怀。随后,笔者出示文中插图,引导学生结合文中相应文字,上台模仿“父亲”的动作与神情,从而品味文中的细节描写,并加深对父亲形象的感悟。
在模仿之后,笔者出示了两张外国父亲高大英俊的照片,并提出疑问,能否用来替换文中的插图,对比之下两者哪个更好。此举旨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得出结论:《背影》中,父亲矮小、肥胖,攀爬月台时显得艰难,而他却坚持要爬,在这种强烈对比下,更能体现他对作者的爱与暖;《台阶》中,父亲疲惫、邋遢,却始终奋斗劳作,为孩子默默奉献,高台阶与卑微的父亲形成鲜明对比,更凸显了他的伟大。
我们借由《背影》与《台阶》两课探究“中国式父亲”的最终目的不只在解析文学形象,更多的是由课堂延伸至生活现实,唤醒学生的自我思考。父亲是一个“小”形象,小在身份平常,也是一个“大”形象,大在父爱可贵。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还有很多的父亲形象,前文已有所提及。其中,莫顿·亨特的父亲身上也有不少值得我们学习的智慧:相比于事无巨细为孩子操办的中国式父亲,在小莫顿·亨特被困悬崖之际,这位父亲并未直接将他抱下来,而是教导他“走一步,再走一步”的方法。鲁迅先生问过:“我们现在如何做父亲?”笔者认为,从教材的父亲形象中取长补短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往而不可追者,年也;去而不可得见者,亲也。”在探究《背影》与《台阶》中的父亲形象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习到了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还打破了经典作品与现实生活之间的“隔阂”,切实体悟到了父子深情,更产生了深层次的思考,并将这种思考延伸至社会现实,真正理解了我们身边那些平凡、普通、并不完美却深爱子女的“中国式父亲”。
[参考文献]
郑昀,徐林祥.在真实语境下开展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J].语文建设,2021(11):8-13.
王爱松,贺仲明.中国现代文学中“父亲”形象的嬗变及其文化意味[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4):77-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