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探索

2024-04-22蓝耀一

求知导刊 2024年3期
关键词:教学探索双减小学数学

摘 要:主要探讨在“双减”背景下如何开展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以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质量和能力。探究式教学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考与互动,强调学生学习过程的实践性和探讨性。因此,数学教师要把握探究的形式,使之融入课堂教学环节,通过优化学习过程,提升作业品质,从而有效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双减”;小学数学;探究;教学探索

作者简介:蓝耀一(1980—),男,广西壮族自治区马山县白山镇造华小学。

随着教育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现代学生的需求。探究式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意识,是数学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之一。笔者结合教学实际,探讨如何进行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为数学教学提供一些建议。

一、增加学生的实践参与

结合当地教学资源,增加学生的实践参与是“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的重要策略之一。传统的数学教学注重通过板书、多媒体等来展示数学概念,缺乏对教学资源的考察与利用,也缺乏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探究式教学理念下,教师要结合教学实践,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能力,提升数学学习的实效性与趣味性。例如,在“面积”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实地考察了解与面积相关的内容。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农场或农户家中实地测量田地的面积,让学生亲自体验测量过程,并将测量结果呈现出来[1]。这样学生一方面能够直观地认识到面积的概念和测量方法,另一方面能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增强知识运用水平。

数学离不开生活,因此,教学设计必须与生活密切相关,要让学生在生活中进行探究。例如,农民种植了一块农田,学生需要根据实地调查的数据,计算出农田的面积,并推测种植作物的数量和产量。教师通过这样的问题设计,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开阔学生的眼界,加深学生对农村的认知。教师可以利用农田、农具等实物,让学生通过测量与计算,探究面积的计算方法。同时,还可以利用农田图、农田空间模型等资源,引导学生进行图形理解和面积计算。另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实践经验,从而深入理解面积的相关概念和知识。

二、强调问题解决的过程

在探究式教学中,问题解决的过程比答案本身更重要。因此,在数学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明白问题的答案,更要让学生了解问题解决的过程。教师在展示数学问题之后,应该对问题进行分析,让学生了解问题解决的途径。例如,在“混合运算”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一系列与生活相关的问题,并要求学生通过混合运算来解决。例如,某土地需要分成若干块分别种植不同的农作物,要求学生通过计算来确定每块土地的面积和需要种植的作物数量。这样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将混合运算与实际情境相结合,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和运用混合运算。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举例和思考来解决混合运算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思考如何运用不同的运算方式(如加法、减法、乘法、除法)来计算,以及如何灵活运用运算符号和运算规则。教师还可以将当地资源转化成教学工具,如将农场地图转化成混合计算的平台,将农具当作计算符号,将农作物样本当作计算结果等[2]。学生通过仔细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混合运算的应用意义。教师可以将农田划分成不同形状的小块,让学生根据给定条件计算每块土地的面积或农作物的数量,从而体验混合运算在农业中的实际应用。在强调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创新,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提出和分享自己的观点。同时,教师还应该注重对学生解题思路的引导和评价,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混合运算的知识。

三、强化学生的模型意识

建立数学模型就是将现实中的问题转化成几何解析、数据运算、函数的过程,用数据或图形来展示问题的结果。在数学探究中,学生需要运用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对数学模型的分析,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模型,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和运用各种数学模型。数学模型是对实际问题的抽象化,可以帮助学生将数学知识与实际情境联系起来。教师可以通过举例让学生认识常见的数学模型,如比例模型、几何模型、线性模型等。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尝试使用数学模型来解决实际问题,如运用比例模型来计算商品的折扣、运用几何模型来计算面积和体积等。

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现实问题,要求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数学模型。例如,教师可以设置一个关于车辆行驶的问题,要求学生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呈现速度、距离和时间的关系。通过这样的问题设计,学生既能够理解和应用数学模型,也能够体会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参与数学建模活动。数学建模是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通过数学方法进行求解的过程。另外,探究式教学强调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对学生进行分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数学问题,然后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建立数学模型、进行数学推理和求解,并最终得出结论。

四、建立合作学习模式

学生有时会遇到较为复杂的问题,如果采用传统的解决方法,学生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反之,如果采用合作的方式,每个学生只需要负责问题的一部分。这种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沟通和表达能力,使其获得丰富的数学学习体验。这种教学策略能促进小学数学教育的发展和学生素养的提升。例如,在“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借助合作学习模式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在进行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时,学生可以分组合作,每个小组负责收集不同的数据并整理。学生相互协作,分享收集数据的方法,有助于提高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进行数据收集与整理的过程中,可以提出问题并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3]。通过合作讨论和思考,學生可以共同分析数据的特征和规律,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在合作学习中,学生需要相互交流、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结论。通过合作讨论、展示自己的思考过程和方法,学生能够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并学会倾听和尊重他人的观点,形成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在落实合作学习模式时,教师可以扮演指导者的角色。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学习任务,指导学生进行数据的收集与整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合作学习中。此外,教师还可以定期组织讨论和反思活动,引导学生对合作学习进行反思与总结,不断提高学习效果。

五、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

数学教学资源不应局限于教材,教学地点也不应局限于课堂。教师应该充分挖掘生活中的资源,并借助互联网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途径和资源支持。例如,在“有余数的除法”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提供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如实物、图片、表格和视频等。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有余数的除法,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实物(如糖果或饼干)以及相应的分组工具(如小盘子或篮子),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进行除法运算。同时,借助图片、表格和视频等资源,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关于有余数除法的具体例子或实际应用情景,从而加深学生对有余数除法的理解。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生活中的资源进行数学探究。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果园中,让学生将果子平均分成若干堆或放入篮子中,进行除法计算,看每个人能分到多少个水果。通过这样的实际场景探究,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教师可以利用教材和练习册等资源来辅助探究式教学的开展。在讲解有余数除法的概念时,教师可以通过板书展示相应的数学符号和运算过程,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余数的含义[4]。教师还可以结合教材和练习册上的相关例题,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探索有余数除法的特点和解法,帮助学生巩固概念、提高运算能力。

六、科学设计作业形式

作业是巩固和拓展学生知识的重要手段,在“双减”背景下,教师应该科学设计作业形式,将学生生活中的场景融入作业中,拉近作业与学生生活之间的距离,从而减少学生对作业的抵触心理。作业应该注重情境化和实际化,让学生能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例如,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科学的作业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传统的乘法作业往往以填空或机械的运算为主,学生缺乏积极性和思考习题的动力。对此,教师可以科学设计作业形式,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乘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比如购物计算、面积计算等。这样的作业设计会让学生感到生动、有意义,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例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找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例子,并分析其背后的乘法规律。这样的作业形式能够促使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水平,合理安排作业任务,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同时,教师应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找到正确的解题方法,并鼓励学生勇于提出自己的想法。

七、提升课后服务品质

课后服务对学生的学习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课后服务,包括答疑解惑、学习指导和反馈等。良好的课后服务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解决学习中的困惑和问题。在课后服务中,教师可以设置丰富多样的练习和作业。这些练习和作业应当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旨在巩固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并帮助学生将知识运用到实际中[5]。同时,教师在设计练习和作业时,应注重问题的探究性和开放性,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和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和问题都是不同的,因此,在课后服务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辅导。比如,教師可以安排小组活动或答疑时间,指导学生解决遇到的难题,并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组织学习小组,互相交流和学习,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等技术手段为学生提供远程辅导和资源支持,特别是在农村地区。部分地区可能存在交通不便、信息不畅的情况,教师通过手机等工具,可以提供补充资料、在线解答疑问等服务,帮助学生随时随地获取所需的学习资源和教育支持。

八、注重评价和反馈

第一,注重评价和反馈能够为学生提供及时的指导和支持。学生在探究式学习中可能面临各种困难和挑战,在这个过程中及时给予其指导和反馈非常重要。教师应通过一对一评价等方式向学生提供具体的反馈,帮助学生改进问题和提升探究效率。

第二,评价和反馈应以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为目的。给予学生肯定和鼓励,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促使学生更加努力地进行探究式学习。教师要指出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优点和进步,并提供具体的建议和指导,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挖掘他们的潜力。

第三,评价和反馈的形式应多样化,以更好地展现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思维过程。学生是探究式学习的主体,对自己的学习成果有发言权。教师可以和学生共同制订评价标准,让学生评价自己和他人的成果,从而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和互助精神。

第四,评价和反馈应注重学生全面发展。传统的教学评价主要注重卷面得分,但在探究式教学中,学生的数学思维、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样重要。评价和反馈应该综合考虑学生在这些方面的表现,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结语

在“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探究式教学中,教师既要注重教材知识的讲解,又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还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强化课后服务,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教师还应该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以不断提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陈雪.浅谈立足智慧教育环境下小学高年级数学探究式教学[J].新智慧,2023(19):28-30.

张华华.网络环境下发展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课堂的有效路径[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3(4):71-72.

杨安琪.小学高年级数学探究式教学初探[J].智力,2022(32):88-91.

黄金刚.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的实践[J].人民教育,2022(18):75.

龚仙彦.涉藏地区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策略[J].亚太教育,2022(8):49-51.

猜你喜欢

教学探索双减小学数学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基于素质教育视角下的民族高校逻辑学教学探索与实践
高中数学课堂中德育溶合的探索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综合实验的教学探索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