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2024-04-22王飞

名师在线·下旬刊 2024年2期
关键词:创新思维能力创新精神高中化学

摘 要:一名合格的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创新思维能力在学生成长发展中的价值、意义。在完成基础知识、技能传授的同时,教师应加强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成长为新时代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坚实的基础。基于此,文章以高中化学教学为例,先分析了高中化学教学现状,然后探讨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意义和策略,以期为其他教师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高中化学;创新思维能力;创新精神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1737(2024)06-0050-03

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说,创新是进步发展的灵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随着素质教育的持续深化,

高中化学教师应当与时俱进,积极改革、创新教学理念和模式,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工作落到实处。教师要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解题效率。此外,当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创新思维能力时,教师还要同步培养学生的多种优质思维品质,这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大有裨益。由此可见,

探讨高中化學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教师必须重视起来。

一、高中化学教学现状

在高中学科体系中,化学学科占据着一定的地位,是学生获取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的重要载体。就现阶段高中化学教学情况来看,以下特征较突出。

第一,教学体系趋于完善,包含高中所需的基本化学知识,包括原子结构、化学键、化学反应以及有机化学等,对化学基本概念、原理进行了系统介绍,为学生后续深入探索化学知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

第二,教学手段、资源更加丰富。近些年,信息技术蓬勃发展,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应用也更加广泛。许多教师将信息技术利用起来,作为辅助教学的工具。此外,网络资源的应用也为化学教学提供了海量的素材,在一定程度上充实了化学教学内容,也丰富了教学形式。但是,当前的实践教学还存在教学模式单一的情况,既限制了教学有效性的提升,也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产生了阻碍。

二、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意义

(一)与教育改革发展趋势契合

随着时代的发展,全国各地教育教学领域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化学作为高中学科体系中的一部分,自然也要顺应时代趋势,改革、创新教学方式和手段。受陈旧观念的影响,部分教师依旧用说教、灌输的方式授课,学生往往是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基本上没有自我展示的机会。久而久之,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充分发挥,思维也难以得到有效拓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新时期高中化学教学的基本要求。锻炼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是化学知识本质与特点的重要体现。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与时俱进,以新理念为引领,引导和鼓励学生实践创新,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和综合能力[2]。除此之外,在改革创新中,教师积极采用现代技术,能够引导学生参与到化学问题的观察、分析和解决过程中,这与当前学校教育改革发展趋势契合,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二)能够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现阶段高中生不可或缺的一项能力、素养,对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质量的提高有重要作用。此前,部分教师将重心放在成绩、分数上,一味地讲解公式理论或实验结果,忽视了过程分析的方法。学生长时间处于这种教学模式下,会感到乏味、枯燥,很容易打击学习积极性和热

情。久而久之,学生便不愿意参与其中。对此,教师必须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和思维,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除了带领学生学习理论知识、推导化学公式外,还应进行化学实验的演示和操作,让他们真正投入这个过程中。这样既能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参与度更高,又能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质疑能力及创新能力,使学生在不断质疑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强化化学学习实效。

三、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策略

(一)优化教学内容,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化学是一门内容较广泛的学科,而一堂课只有四十分钟,如果教师全部用来讲授知识内容,不但会增加教学压力,还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学生难以消化、吸收这些内容,导致学习效果不尽如人意。一名合格的教师应当对化学学习中必须掌握、选择性学习的内容有一定的把握,将重心放在学生必须掌握内容的教学上。对于选择性学习的内容,教师可以将

更多的时间、空间交给学生,鼓励学生自主挖掘、探索,拓展学生的探索思路,为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助力。

一方面,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给学生介绍关于化学的发展历程、化学家的真实经历等,通过新鲜、有趣的故事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他们踊跃参与其中。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引发学生思考,发散思维,达到锻炼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目的。以“元素周期律”这一课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与以往所学的元素周期表结合起来,探寻元素规律。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教师还可以给学生介绍元素周期表的来源、发展历程,让学生对初中阶段、高中阶段化学元素知识之间的差异有一定的了解,明确重难点[3]。

细心研读教材可以发现,教材内容还涉及中国化学发展史,这不但有利于学生学习化学专业知识,还可以拓宽学生的眼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对学生创造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也大有益处。

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适当渗透化学实验,这是帮助学生深化化学知识理解的利器,教师要对实验的价值、优势做到心中有数。以“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这一课为例,其中涉及一项实验,即焰色反应,旨在让学生明确焰色反应的原理,检验钾、钠和其他金属化合物,不同的金属物质产生的火焰颜色也是不同的。在实验期间,学生可能会被其他因素干扰,如风会导致火焰颜色模糊、长度不足等。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将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自主思考,谈一谈可以用哪些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学生通过思考、探讨,得出了答案,即可以用挡风板来挡住风。这样引入化学实验,能令学生获得新发现,在优化实验效果的同时,

实现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注重氛围营造,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对高中生来说,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质疑、提问和思考能力。在开展化学教学时,教师要有意识地营造民主、宽松的氛围,鼓励学生质疑、猜想,并将其表达出来,这样能够切实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具体而言,教师要严格遵循《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的要求,将以生为本理念落实到位,明确、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搭建自主思考、自我展示的平台。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建立健全、良好的沟通、交流渠道,创设创新、开放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大胆质疑、提问,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质疑能力的目的。以“有机化合物”这一课为例,教师可以根据“认识有机化合物”“乙烯与有机高分子材料”“乙醇和乙酸”等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课堂导入,为学生打造和谐、宽松的化学课堂。在课堂上,学生可以直抒己见、畅所欲言,积极阐述自己的观点。如教师可以结合“生活中的有机化合物判定”展开思考、表达,鼓励学生通过“有机化合物的概念、功能”等进行质疑和猜想。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不再紧张、畏惧,而是能够积极表达,通过化学思维、创新思维来质疑和猜想“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概念、评判标准”等,实现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需要注意的是,在此期间,教师要扮演好引导者这一角色,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指导学生,保证课堂活动顺利开展。

(三)加强实验操作,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实验教学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有极强的操作性,往往能将抽象理论转变得具象、直观。在此期间,教师的实验演示是至关重要的,学生应认真观察,并记录。当然,在必要时,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参与化学实验。通过化学实验,学生能切实体会到化学的魅力,对化学学习更感兴趣,更愿意投入其中,为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创造良好条件。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核心素养理念也更加深入人心,现阶段的高中化学教学重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其中就包括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实验探究活动的开展,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思维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高度重视实验环节,可以在其中注入一些创造性元素,激活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探索化学知识,在实践中激发学习灵感,为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做好铺垫[4]。

以“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为例,这一课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相关知识。在教学时,为了使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与电极电势的关系、介质以及浓度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影响有更深刻的理解,教师设置了实验演示的环节。在此之前,教师需要准备好相关仪器、工具,包括低压电源、盐桥、导线、砂纸、电极、酚酞溶液、红石蕊试纸等。一切准备就绪后,课堂教学进入实验演示环节。在此期间,教师将“电极电势与氧化还原反应实验中Cl4层颜色的变化”当成探究对象,让学生做好观察、记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深入思考、探讨化学成分的变化,对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极为有益。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验演示环节,教师应当对实验节奏有精准的把握,切忌过快,要给学生提供足够的观察和思考时间,为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提供契机。

(四)开展合作探究,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学生来说,一个人进行化学原理的思考和探究,通过化学现象的表象总结化学定理、方程式和反应规律,有些枯燥、乏味。同时,在此期间,学生可能会遇到问题。此时若无人共同商讨、探究,学生的思维就很容易受到限制,不利于解决问题。为了降低学习的难度,帮助学生建立创新、创造的自信心,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让他们开展小组合作探究活动。这不但有利于培养学生团结意识和协作能力,而且可以促进学生思维的交流和碰撞[5]。显然,小组合作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有极大帮助的,值得被广大教师关注。

以“分散系及其分类”为例,本节课包含三大重点,即氢氧化铁胶体制备、胶体的性质、胶体的应用,要求学生深刻理解、掌握。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对胶体有更全面、充分的认知,产生探究意识和创新思维,教师对学生进行了科学分组,让他们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以下探究任务。

(1)认真阅读课本,试着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

并对其进行分享、评价,改进不足,优化、完善实验方案,为实验操作提供指导。这个过程能够帮助学生树立绿色实验的意识,使学生在观察、记录中更直观地感受胶体,在深化胶体认知的同时,产生优化实验的创新意识。(2)展示稀豆浆,让学生联系初中阶段的化学知识,就“稀豆浆属于胶体还是浊液”展开小组讨论。通过了解得知,大多数小组认为,与豆浆相比,稀豆浆的粒子直径较小,可能属于胶体,也可能属于浊液。这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联系胶体性质,试着探究验证稀豆浆属于胶体还是浊液的方法。教师通过这一探究任务的设计,可以检验学生对胶体性质的理解程度、掌握情况,引导学生将物质性质作为入手点,锻炼学生类比、推理的创新思维能力。(3)利用信息化设备,给学生展示制作豆腐的视频。接着,教师可以让各个小组就稀豆浆转化成豆腐应用的化学知识、原理进行思考和探究。在小组讨论后,学生得出了结论,即豆腐的制作用到了豆浆胶体的聚沉现象。这不仅体现了化学与生活的内在关联,能够培养学生的化学应用意识和能力,还激活了学生从生活现象中发现化学问题的创新思维。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新时期,创新思维能力已经成为检验人才的重要标准之一,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成了各个阶段、学科教学的重中之重。化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对学生创新思维、探究能力等的培养有重要作用。作为学生化学学习道路上的引路人,教师要深刻认识到化学学科的优势,将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放在课堂教学的重要位置,采取多样的教学策略、措施,创设优良氛围,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发展学生的化学素养和综合能力,为学生的成长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张明霞.创造性思维在高中化学解题中的实践探析[J].新课程,2021(12):95.

王宇.高中化学思维课堂构建策略探讨[J].中外交流,2021,28(2):220.

曹吉刚.浅谈高中生化学思维能力的培養策略[J].课堂内外(高中教研),2022(2):103-104.

吉春平.“思维导学式”高中化学教学策略研究[J].教育实践与研究,2022(26):52-54.

王笑花.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引领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开展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3(20):125-128.

作者简介:王飞(1972.1-),男,江苏扬州人,

任教于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高级教师,本科学历。

猜你喜欢

创新思维能力创新精神高中化学
高中化学高效学习之复述策略
NOBOOK虚拟实验在高中化学的应用
分类法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途径
刍议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谈体育教学中如何注重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高校大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大创项目对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的作用研究
浅议如何做一名优秀的小学数学教师
浅谈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