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向深度学习的中小学信息技术项目式教学研究

2024-04-22安晓琴

名师在线·下旬刊 2024年2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项目式教学深度学习

摘 要:新课标倡导真实性学习,要求教师利用真实问题或项目任务驱动学生深度思考与探究,帮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发展核心素养。项目式教学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能够改变学生低效学习的现状,有利于增加学生的学习深度。文章从深度学习视角简要介绍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项目式教学的实施原则,并深入探讨了项目式教学思路和策略。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项目式教学;深度学习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1737(2024)06-0020-03

新课标强调教师要围绕核心素养制订课程教学目标,有效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与技能。现阶段,部分信息技术教师并未及时转变教学理念,沿用落后的教学方法,存在低效教学、无效教学等问题,难以帮助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学科核心素养。而项目式教学以项目为载体,引导学生完整经历计划制订、资料搜集、协作交流、成果创作等过程,能够进一步增加学生的学习深度,高效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因此,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应依据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灵活运用项目式教学策略,让深度学习真正发生。

一、面向深度学习的中小学信息技术项目式教学原则

(一)情境性

深度学习强调学生带着批判性态度学习新的知识,并能够在新的相似情境中迁移应用知识。新课标明确指出,信息技术教师要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开展学习、探索与实践活动。因此,信息技术教师要遵循情境性原则开展项目式教学活动,围绕学生的知识能力、学习特点等创设项目情境,利用情境调动学生的探索积极性,帮助学生高效掌握知识和技能[1]。

(二)主体性

在项目式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方针开展项目探究活动,又要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做好组织、管理、辅助、启发等工作,高效顺利地完成项目式教学任务。一方面,教师要用新知辅助者、活动组织者替代以往的课堂控制者、知识灌输者等角色,将学生作为项目探究的主体,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经验与想法制订、实施项目探究计划。另一方面,教师要采取科学的辅助学习方式,如创设情境、提供支架等,协助学生解决项目探索中遇到的难题。

(三)建构性

深度学习强调整合新知识与原有知识,逐步更新与完善认知体系。现阶段,一些信息技术教师没有引导学生分析新旧知识之间的关联,学生只能零散记忆碎片化的知识,影响后续的迁移运用,同时也难以实现深度学习目标。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依据建构性原则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利用真实情境激活学生已有知识,引導学生深层次加工新知识,高效整合与掌握新旧知识[2]。在项目式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纳入考虑范围,灵活设计项目任务与教学流程,采用搭建脚手架的方式为学生提供指导,鼓励学生挖掘与分析新旧知识的内在关系。

(四)社会性

学习是个人与他人及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只有加强师生、生生交流与协作,才能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地理解知识,增加学生的学习深度。因此,在项目式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讨论与协作,表达、倾听个人观点与他人意见,深度理解学科知识点。同时,教师要采用搭建脚手架或其他方式与学生进行交互,密切关注、及时指导学生的探索过程。

二、面向深度学习的中小学信息技术项目式教学策略

(一)选择项目主题,激发学习动机

信息技术教师应深入分析学科核心素养的维度构成与单元教学内容,依据班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合理设计项目主题,利用趣味性、综合性的主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帮助学生在项目探究过程中逐步掌握核心知识,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3]。

1.激发兴趣

学生是否能够利用课堂知识解决真实问题,是评判检验学习效果的重要标准。如果项目主题与现实生活相脱离,学生将无法体会信息技术的实用性,难以真正重视项目探究过程,从动机上阻碍深度学习的发生。对此,教师要紧密结合现实生活设计项目主题,灵活引入真实的生活问题,鼓励学生围绕问题开展项目探究活动,系统掌握零碎的知识。同时,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具有差异化的兴趣特征,教师要深入分析班级学情,综合考虑学生的兴趣喜好与学习风格,设计能够激发学生探究欲望的趣味性主题,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项目探究过程,高效习得相应的知识与技能。例如,在学习“Word文稿”知识时,教师可设计“讲卫生,人人有责”为主题的项目任务,引导学生采用调整字体、调整字号等方法对宣传单进行美化。这一项目主题紧密联系学生日常生活,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2.挑战开放

在项目式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依据学生的综合能力与教学目标合理控制项目主题的难度,确保与班级学情相符合。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师要设计能够引发学生认知冲突的项目主题,尝试引入具有挑战性的问题,鼓励学生综合利用学科知识与其他技能方法进行探索解决,有效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与合作交流能力。同时,为了实现深度学习目标,教师要设计开放性的项目主题,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尝试制订个性化的探究方案,避免学生形成思维定式。例如,在学习“数据表”知识时,教师可设计

“尝试制作数据表”这一开放性的项目活动,为学生提供自主选择的机会,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制作班级学生身高分布、校园植物种类等不同主题的数据表,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明确项目目标,指导项目实施

和传统教学模式相比,项目式教学的开放性、灵活性较强。如果缺乏明确的项目目标,容易出现偏离教学主题等问题,影响学生的学习深度。对此,教师应结合学科核心素养、教学内容与班级学情,合理制订项目教学目标,为项目探究活动的实施提供依据[4]。在具体实施中,教师要紧密联结三维教学目标,从知识建构、迁移应用、合作交流等维度进行细化处理,确保项目目标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例如,在学习“演示文稿”知识时,教师设计“介绍自己的家乡”为主题的幻灯片制作任务。为了保证项目式教学的高效性与有效性,教师要围绕项目主题确定项目目标:

(1)了解演示文稿的特点与优势;(2)掌握自选图形插入、超链接设置、自定义动画的效果设置等方法;(3)与小组成员密切交流与协作,共同完成资料查阅、幻灯片制作等任务。

(三)创设学习情境,生动呈现项目

信息技术课程涉及的部分概念较为抽象,技术操作要点相对复杂,只采取语言描述方式,难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对此,教师要围绕单元重点知识与项目任务主题,灵活创设项目情境,采用趣味化的方式引出项目任务。

1.多媒体情境

在项目式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图片、视频等形式创设可视化情境,能够生动、直观地展现信息技术学科魅力,让学生产生项目探究的欲望。例如,在学习“艺术字”知识时,教师可采用图片、视频等形式向学生直观呈现提前收集的素材资源,引导学生认真观察“艺术字”图片,感受字体字形变化之美。之后,

教师通过问题引出项目任务:艺术字是如何制作的?你想要制作精美的艺术字吗?

2.生活化情境

利用学生较为熟悉的社会热点话题引出项目任务,能够让学生充分了解信息技术的实用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因此,教师可结合项目主题创设生活化情境,紧密联系学科知识与日常生活,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探究完成项目任务。

3.问题情境

问题能够激发学生思维,调动学生探究欲望。因此,教师可设计驱动性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在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基础上为后续的项目实践提供指导。在具体实践中,教师不能盲目提出问题,而应将项目目标、主题内容等纳入考虑范围,设计贴近教学内容且能够引发学生认知冲突的问题。同时,教师要精心控制问题的难度,确保问题与班级学生的认知与能力水平相符合,利用问题驱动学生深入思考与探究,实现“做中学”的目标。

(四)组建合作小组,实施探究活动

1.合理分组

为了全面满足班级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要合理组建学习小组,尽量在同一小组安排不同性格与能力水平的学生,有效互补学生优势,引导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同时,教师要遵循“组间同质”的原则调控小组,确保各小组具有基本相同的学习能力。在顺利构建学习小组后,教师应引导各小组划分成员角色,依据各成员的兴趣、特长,合理分配任务。

2.制订计划

在开展项目探究活动之前,各小组应深入分析项目主题任务,分享各自的意见和思路,协作制订实施计划。项目计划要具备完整的要素,包括步骤流程、分工安排等,尽量细化各个环节的实施要点,制订详

细、具体、可行的计划方案。在制订计划时,教师要引导各小组利用若干个子任务分解项目,明确各子任务的实施流程与负责人,通过依次完成各子任务,逐步实现项目探究目标[5]。例如,在学习“演示文稿”知识时,教师可向学生布置以“介绍家乡”为主题的幻灯片制作任务。各小组需认真分析项目目标与主题内容,结合小组成员的特长优势,制订项目实施计划。第一,收集资料。收集有关家乡文化、风景、气候、人口等方面的文字、图片及视频资料,整理、筛选出可用的资源。第二,梳理思路。采用交流讨论的方式確定介绍思路,明确幻灯片的制作风格与展示要点。第三,制作幻灯片。结合收集到的资料信息与讨论结果,初步制作幻灯片,采用超链接方式插入精美图片,

全面展现家乡之美。第四,修改完善。小组成员共同审核初步制作的幻灯片,交流分享各自感受,提出修改意见,及时进行完善。制订明确的实施计划,能够保证项目探究的有序性。

3.辅助支持

各小组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会遇到多种多样的难题,教师应及时进行指导,协助学生解决难题,高效推进项目探究活动。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不要直接向学生告知解决方法,而应提供对应的资源或工具,鼓励学生自主解决。第一,学习资源。部分学生没有深入掌握知识或技能,教师可为他们提供课件、视频等学习资源,引导学生认真观看,熟练掌握相关知识及应用技能。第二,学习工具。为了降低学生的探究难度,教师可为学生提供信息检索平台、思维导图等学习工具,指导学生结合探究需求灵活使用。第三,学习帮助。教师在提供资源、工具等辅助条件的基础上,

要动态了解各小组的探究进展。如果出现意见不统一、偏离计划等问题,教师应及时给予指导。

(五)展示项目成果,评价学习效果

1.成果展示

各小组按照项目主题自主选择成果展示形式,如宣传彩页、调查报告、演示文稿等,选派代表向全班同学介绍探究过程与成果亮点。班级学生认真欣赏其他小组的作品,在发掘作品亮点的基础上提出个人建议。各小组可汇总分析同学们的建议,并按照自己的想法改进作品。

2.多元评价

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要依据项目目标合理制订评价标准,综合采取多元化评价方式,重视探究过程与最终成果。第一,过程性评价。教师要认真观察记录学生的行为表现,包括交流积极性、探究专注度等,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第二,总结性评价。教师要汇总分析各小组的项目完成情况,提炼探究过程中出现的个性问题与共性问题,指导学生自我反思与调整。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项目式教学能够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因此,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要深入分析教材内容与学生情况,合理设计项目主题,利用项目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密切关注与调控各组学生的探究过程,帮助学生高效掌握核心知识与关键技能。

参考文献

崔寅.项目教学法:信息技术课堂深度学习新路径[J].小学教学研究,2021(17):30-31.

王虹.采用微项目,让深度学习自然发生:以《走近数据分析》一课为例[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21

(21):28-30.

吴海树.基于项目式教学促进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深度学习[J].生活教育,2021(3):113-115.

于鹏飞.深度学习理念下的小学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实践与思考:以Micro:bit“智能温控仪”为例[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21(11):64-66.

张文兰,刘照阳.信息技术赋能项目式学习的有效路径[J].中小学数字化教学,2023(2):5-8.

作者简介:安晓琴(1984.1-),女,甘肃武威人,

任教于武威第十二中学,一级教师,本科学历。

猜你喜欢

信息技术课程项目式教学深度学习
民办本科高校新闻专业项目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论项目教学在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新课程下的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讲授法简析
初中生物项目式学习活动的探索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大数据技术在反恐怖主义中的应用展望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方法探索
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岩石图像处理的可行性研究
基于深度卷积网络的人脸年龄分析算法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