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心理健康主题班会开展路径分析

2024-04-22杨福强

求知导刊 2024年3期
关键词:开展路径主题班会

摘 要:首先分析了初中阶段学生的心理特征,其次分析了初中心理健康主题班会的开展价值,最后分析了具体的实践策略,目的是帮助教师为学生开展科学合理的心理健康主题班会活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基于此,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应深入研究与心理健康相关的主题班会活动开展模式,聚焦主题性、体验性、情感性,为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关键词:初中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开展路径

作者简介:杨福强(1983—),男,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和平中学。

心理健康主题班会是教师依托心理学的理论,聚焦学生心理发展及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教学活动。它是教师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方式,基于相应的教学主题形成系统且富有层次的班会内容,能够激发学生参与主题班会的兴趣与积极性,以富有特色的主题活动对学生良好言行举止的养成以及心理素养的提升起到积极的作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与发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指出,学校应该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将适合学生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有机渗透到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这要求教师发挥自身的专业特长,积极创新,积极实践,基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特点,有计划、系统、循序渐进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人格及素养的全面发展。

一、初中阶段学生心理特征分析

(一)学生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

初中阶段的学生不管是身体、自我意识还是行为模式都在逐渐成熟,他们的心理和精神状态和成年人更接近。但是这一阶段的学生心理又没有完全成熟,容易感到困扰、不安,产生自卑、焦虑等一系列情绪[1]。如果他们在出现了这些情绪之后没有进行科学合理的排解,就很可能影响心理健康。因此,在这一阶段对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这也是所有一线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应该关注和研究的重点内容。

(二)学生处于产生叛逆心理的主要时期

初中阶段的学生身心逐渐发育和成熟,个性相对张扬,在面对事情的时候,能经过自己的所想、所看、所悟,生成一定的自我看法。如果这些看法与他人的看法相悖,他们可能会产生逆反心理。这种反抗倾向是初中生心理发展中的典型表现,他们不自觉地对家长、对教师、对学校产生一种抗拒态度和行为。如果教师不对他们加以引导,可能会让他们走向错误的道路,阻碍他们今后的可持续发展。

(三)学生处于担当意识和责任感形成的萌芽时期

初中阶段的学生逐渐摆脱幼稚的思维方式,朝着成熟的方向发展,同时意识到自己应该肩负起一定的责任。如果受到积极的影响,学生的这种担当意识和责任感能更加快速形成[2]。因此,在这一阶段,教师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教育,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让他们形成较成熟且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模式及思想观念,促进学生心智的良好发展,将他们培养成具有独立人格和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人才。

二、初中心理健康主题班会的开展价值

(一)有利于提升心理健康教育质量

心理健康主题班会的开展目的是让学生在特定主题下实现情感的共鸣及思想的碰撞,让学生基于自身的心理基础,进行自我探索、自我反思及自我教育。这样的教育形式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积极的心态,塑造其优秀品质;另一方面关注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观体验,能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减轻心理负担[3]。基于特定的心理健康主题班会的开展,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表现,从心理学视角去分析、判断学生是否存有心理问题,从而及时、准确地捕捉学生的心理动态。若发现学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教师就可以运用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对学生进行群体教育或者个性化教育,从而切实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让学生能够以健康的心态应对初中生活和学习方面的压力。

(二)有利于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要

心理健康主题班会与传统的心理课在内容和形式上虽有相似之处,但将二者深入比对之后便可发现,心理健康主题班会有更强的操作性。其既重视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又重视班级学生整体的心理水平及差异。这种教育教学模式具有灵活性、开发性和渗透性等特点,比较贴近学生的内心,能为学生创造开放、包容的空间,从而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例如,以“每一个生命都很重要”为主题开展心理健康主题班会,有助于学生走出心理困境,获得个性化发展[4]。总的来说,开展心理健康主题班会有助于教师以全面的视角看待学生,给予学生多维度的支持与鼓励,或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让他们开展一系列的主题活动,从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满足学生个性化需要,助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三、初中心理健康主题班会开展路径分析

(一)心理健康主题班会要注重主题性

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应该积极探索主题班会的特征,尽量设计多元的主题,同时注重主题的针对性和实践性,既要关注初中阶段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又要关注他们的品行和情感,从而帮助他们形成积极健康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实现良好心理品质的塑造[5]。比如,教师可以依据心理课的六大主题“情绪与情感”“认知与思想”“人格与个体差异”“精神疾病与精神健康”“学习与行为”“社会与文化因素”来设计相应的班会主题,整合、优化相关的主题内容,指引学生在富有特色及针对性的主题班会活动中实现情感、素养与价值观的发展。

比如,在针对“给学习加点调味料”这一教学内容开展心理健康主题班会时,教师应基于“学习与行为”这一大主题开展主题班会活动,让学生掌握自我调节的策略,缓解学习压力。对此,教师可以设计“缓解焦虑”的心理健康主题班会活动,并基于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主题班会进行创新。比如,教师可以引入生活化元素,让学生思考自己在初中阶段存在什么学习压力或不良情绪。在学生描述了学习方面存在的压力与不良情绪之后,教师可以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学生出现压力以及抑郁、恐懼、焦虑、紧张、忧虑等情绪的客观原因,引导学生正视自己的情绪问题,随后通过主题班会的方式,让学生掌握自我调节的方法。教师可以先从专业的角度告诉学生缓解焦虑的方法,如深呼吸、放松等,也可以帮助学生制订适合他们的学习计划,从而减少他们的学习压力。随后,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深化对这种调节方法的运用。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扮演心理教师和学习压力大的学生,让学生向“心理教师”倾诉自己的学习压力,而“心理教师”要基于学生的心理困境,运用所学知识,为对方提出缓解心理压力的方法。这样的活动有助于学生掌握缓解学习压力的方式方法,充分发挥学生在主题班会课中的主观能动性,增进学生之间的沟通与联系,使学生的学习活动朝着更科学、系统的方向发展,同时帮助学生将在主题班会中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中。

(二)心理健康主题班会要突出体验性

突出体验性是心理健康主题班会的关键,这需要心理教师从专业的视角分析班级学生的心理状态,而后以情境为载体,指引学生在情境中实现经验的构建。这样能够让心理健康主题班会活动的开展富有特色,让学生获得深刻的体验与感悟,受到积极的指引。

例如,在基于“情绪ABC”一课的内容开展心理健康主题班会的时候,教师要先明确该课教学目标在于让学生掌握情绪ABC理论的基本概念。基于此,教师可以“我的烦恼纸团”为主题开展班会活动,先让学生将步入初中生活后的烦恼写在纸上,而后将纸揉成纸团,一个一个往前传递,最后将烦恼纸团一起放入讲台上的一个纸箱里。之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上讲台,拿出箱子里的烦恼纸团,拆开分析其中提到的情绪问题。而上讲台的学生要结合纸团中的描述,分析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样的情绪问题,并以自己的视角对这一事件进行解释和评价,为对方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在班会课结束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一个烦恼纸团上提到的具有代表性的事件绘制成绘本,并将绘本的主题定为“情绪ABC案例”。基于此,各个小组的学生需要基于烦恼纸团上的典型内容完成绘本创作,并且将情绪ABC理论寓于具体的事件中。这样能够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应用,加深他们的思考,深化他们的自我探索,帮助他们在后续的生活及学习中积极运用情绪ABC理论来解决成长中的烦恼,增强他们抗挫折的能力,助推学生全面发展。

(三)心理健康主题班会要体现情感性

心理健康主题班会要体现情感性,意味着班会要贴近学生内心,激发学生的情感。基于此,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机会,让学生进行分享,从而让学生的积极情感得到延展。对此,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组内互动,同时表达自己对学生的关注、理解、认同和鼓励,以积极正向的情感唤醒学生的表达欲望,让他们阐述自己的心理问题,以此实现对他们的心理引导。

比如,在针对“我好,你也好”这一课的内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时候,教师可以基于校园霸凌现象开展主题班会活动。对此,教师可以确定主题班会的内容为防校园霸凌,引导学生与他人建立正向、积极、友好的人际关系。在主题班会上,教师可以向学生播放影视作品中有关校园霸凌的片段,要求学生观看后进行小组讨论,说说自己观看视频后的感想。在学生讨论的时候,教师要注意观察班上的學生,了解他们对校园霸凌现象的看法,若发现学生存在错误的思想观念,要及时纠正。在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后,教师可以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而后根据学生的表现,进一步分析这些学生的心理状态。之后,教师可从专业的视角,向学生讲解如何防止被欺凌、如何与他人建立友好的人际关系等,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欺凌他人是错误的。在主题班会结束之后,教师还可以根据自己对班上学生的观察,就存在的学生欺凌他人或者学生被欺凌的问题,与班主任积极商量,有针对性地设计后续的访谈、观察及教育活动。为了让主题班会的效力持续发挥出来,教师应该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在课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访问、调查等方式,了解周围人对校园霸凌的看法,让周围人表达自己经历过的或者看到过的校园霸凌事件,也可以让周围人就“如何防治校园霸凌现象”说说自己的观点。教师可鼓励学生将调研结果以视频、演示文稿、书面报告等方式展示出来,从而发挥学生的群体力量,让更多人认识校园霸凌,学会以正确的手段维护自己的安全,共建健康和谐的校园环境。这样的主题班会比较能凸显心理健康教育的情感性,发挥价值与作用,从而加深学生的印象,使心理健康教育更具有针对性。

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阶段的教育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内容,教师不能忽视。开展主题班会是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学生能在心理健康主题班会中接受心理健康教育,了解更多的心理学知识,并基于各项实践活动,将所学知识迁移应用到生活中,更好地成长。

[参考文献]

吴卫国,何冬平,黄凤平.中小学心理微主题班会融合课程实施模式探索[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3(23):28-32.

洪慧芳.心理健康主题班会课的内涵与操作探析[J].江苏教育,2023(8):7-10.

王艳庆.浅谈主题班会如何助力于初中心理健康教育[J].考试周刊,2021(84):7-9.

张婧.主题班会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J].新课程,2021(37):227.

李高田.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体验式主题班会融合模式的构建[J].学周刊,2019(26):167.

猜你喜欢

开展路径主题班会
深化小学阳光体育运动开展问题研究
家具设计课程项目化教学开展路径探讨
和谐社会背景下校园党建工作的开展路径解析
开展群众文化的路径研究
多元文化教育背景下的国际学校主题班会模式研究
论“两学一做”的逻辑力量
思想政治教育在主题班会中的创新应用
怎样开展主题班会
巧用主题班会,开展德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