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公藤多苷联合醋酸泼尼松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2024-04-21张佳佳
张佳佳
肾病综合征是由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异常增加造成的,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是由肾脏本身病变导致,继发性是由糖尿病、肝炎、骨髓瘤或药物中毒等疾病引发[1]。肾病综合征主要临床特征是蛋白尿及水肿,可并发血栓、继发性感染、乏力、高脂血症等,随着病情进展会引发急性肾衰竭及重度感染等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2]。临床针对肾病综合征通常采用醋酸泼尼松治疗,醋酸泼尼松属于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抗过敏及抗炎作用强,可抑制结缔组织增生,降低毛细血管与肾小球基底膜细胞通透性以减少炎性渗出,改善临床症状。但该病治疗周期长,长期应用激素类药物会产生耐药性及不良反应,整体疗效欠佳,需要联合其他药物提升临床疗效[3]。有文献指出,雷公藤多苷具有较强的免疫抑制及抗炎作用,作为中药制剂能发挥疏通经络、祛风解毒的作用,联合糖皮质激素可抑制其不良反应,适用于肾病综合征的治疗[4]。本研究观察雷公藤多苷联合醋酸泼尼松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6月—2021年8月钟祥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肾病综合征患者7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试验组男21例,女17例;年龄35~70(52.17±4.94)岁。对照组男22例,女16例;年龄34~69(52.32±4.85)岁。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可比。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选择标准 纳入标准:(1)经临床检查确诊为肾病综合征且符合临床特征;(2)与患者及其家属完成沟通事宜,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伴精神障碍,意识模糊,难以配合治疗者;(2)先天性肝肾功能不全者;(3)对本研究所用药物存在禁忌证或过敏反应者;(4)近期应用过与本研究相关药物者;(5)中途退出者。
1.3 治疗方法 2组患者均给予利尿、消肿、纠正水电解质失衡等基础治疗,保持低盐、低蛋白饮食,坚持运动锻炼。对照组给予醋酸泼尼松片(安徽金太阳生化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口服,初始剂量每天40~60 mg,连续用药4~6周,再调整剂量为20~40 mg,连续用药8~12周,再调整剂量为5~10 mg,维持用药6~12个月。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雷公藤多苷片(远大医药黄石飞云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每天1~1.5 mg/kg,于三餐后服用,连续用药6~12个月。
1.4 观察指标与方法 (1)肾功能指标:治疗前后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5 ml及尿液样本,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24 h尿蛋白定量(24 h-UPro)及血清白蛋白(Alb)、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2)炎性因子:治疗前后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5 m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3)治疗前后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5 ml,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纤维蛋白原(Fib)及核转录因子κB(NF-κB)水平;采取血管生成素样蛋白3(ANGPTL3)免疫组化试剂盒检测ANGPTL3水平。(4)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反应、肝损伤、白细胞计数下降、血小板减少等。
1.5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24 h-UPro≤1 g,肾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有效:临床症状有所改善,24 h-UPro>1 g,较治疗前下降≥50%,肾功能明显好转;无效:临床症状、24 h-UPro及肾功能指标均无变化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2 结 果
2.1 治疗效果比较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37%,高于对照组的78.95%(χ2=4.537,P=0.033),见表1。
2.2 肾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前,2组患者24 h-UPro及Alb、SCr、BUN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12个月后,2组24 h-UPro及SCr、BUN水平均低于治疗前,Alb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降低、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见表2。
表2 对照组与试验组治疗前后生化指标比较
2.3 炎性因子比较 治疗前,2组患者hs-CRP、IL-6、IL-8及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12个月后,2组患者hs-CRP、IL-6、IL-8及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1),见表3。
表3 对照组与试验组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比较
2.4 Fib、NF-κB、ANGPTL3水平比较 治疗前,2组患者Fib、NF-κB、ANGPTL3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12个月后,2组患者Fib、NF-κB、ANGPTL3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1),见表4。
表4 对照组与试验组治疗前后Fib、NF-κB、ANGPTL3水平比较
2.5 不良反应比较 试验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53% vs. 15.79%,χ2=0.115,P=0.734),见表5。
3 讨 论
肾病综合征发病机制复杂,主要因各种因素导致肾小球基底膜发生病理性改变或损伤,提高肾小球滤过通透性,降低肾小球重吸收能力,血浆中白蛋白经过肾小球的数量所有增加,进而形成蛋白尿[5]。当人体内蛋白质大量流失会引发低蛋白血症,导致免疫力下降,同时会伴发水肿、乏力及凝血功能障碍等,甚至引发急性肾功能衰竭,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影响[6]。目前临床针对该病无特效治疗药物,主要采用抗炎、免疫抑制及抗脂质过氧化等治疗措施。醋酸泼尼松是临床常用的糖皮质激素,具有较强的抗炎、抗过敏作用,通过抑制巨噬细胞及白细胞功能而降低炎性因子释放量,减轻炎性反应,同时抑制细胞免疫,稳定溶酶体酶,减少急性炎性渗出及蛋白尿漏出,进而改善临床症状[7]。中医认为肾病综合征病机是脾肾亏虚,受外邪入侵导致脾肾失调所致。雷公藤多苷是纯中药制剂,具有疏经通络、祛风解毒的效果,其成分中含有三萜内脂、生物碱等活性成分,可通过提高下丘脑兴奋性调节垂体—肾上腺轴发挥抗炎作用,改善肾小球通透性,进而减少蛋白尿,减轻水肿,同时抑制氧自由基活化,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进行免疫抑制,可避免肾病进展,改善肾功能[8]。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24 h-UPro、SCr及BUN水平均低于对照组,Alb高于对照组,表明联合用药可提高血浆蛋白水平,减少蛋白尿漏出,对肾功能改善有促进作用。试验组hs-CRP、IL-6、IL-8、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提示在雷公藤多苷和醋酸泼尼松的双重抗炎作用下可充分抑制炎性反应,防止炎性因子对肾小球造成持续损伤,改善肾小球通透性,雷公藤多苷还能抑制T细胞功能,减少白介素释放以延迟变态反应[9]。试验组Fib、NF-κB、ANGPTL3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联合用药能发挥多重药理机制进行免疫调节,抑制NF-κB激活可阻止肾小球系膜细胞凋亡,减轻肾损伤,减弱ANGPTL3表达可阻断肾小球内皮细胞黏附和迁移过程,改善肾小球滤过功能,促进蛋白质重吸收。2组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雷公藤多苷与醋酸泼尼松联合用药几乎不会产生相互作用,未增加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雷公藤多苷联合醋酸泼尼松应用于肾病综合征治疗中效果显著,能有效缓解炎性反应,减轻肾损伤,改善肾功能,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声明无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