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将劳动教育融入科学教学

2024-04-20李玉秀

小学科学 2024年11期
关键词:劳动教育小学科学教学实践

李玉秀

〔摘    要〕  五育并举的教学理念中提到,学校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其中劳就是劳动。在小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开展劳动教育对他们养成正确观念、提升综合素养有很大帮助。科学课程也是学生认知世界的基础,还能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为此,本文将提出一些有效的劳动教育融入科学教学的方法,希望能够为小学科学教师提供借鉴。

〔关键词〕  小学科学;劳动教育;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317    (2024)  11    133-135

《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劳动教育要关注学生劳动价值观、劳动实践技能的培养。小学科学教材里面蕴含着很多趣味又有意义的劳动教育内容,把这两者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可以让小学科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并激发学生的实践兴趣。所以小学科学教师要采取相应的方法将劳动与小学科学进行结合,达到育人效果。

一、将劳动教育融入小学科学教学的意义

(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加入劳动教育,其实就是让学生在科学学习过程中不仅能够进行理论学习还能进行实践探究。在实验探究中学生能够自己动手尝试,这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对于科学知识的理解,还能够让他们在进行操作时提高动手能力。小学科学教学也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能够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在生活中。

(二)增加科学教学趣味性

劳动教育是学生成长历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在与科学的融合教学过程中,学生会尝试种植、制作、拆卸等各种各样的劳动项目。学生会发现劳动和科学是紧密联系的,每个物品或者知识点的背后都有科学知识的支持,这就让科学教学变得更有趣味性了。

(三)促使學生养成劳动习惯

良好的劳动观念是小学生主动进行劳动的重要基础,是促使学生发展自身劳动能力的重要指引。将其融入科学教学中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思想,让他们更加热爱并且尊重劳动。比如说科学教学中会让学生参加一些很有趣的活动,像栽植、观察植物等等。这些活动会帮助学生锻炼动手能力,让他们深刻地感受到劳动成果是不容易得到的。

二、将劳动教育融入小学科学教学的原则

(一)实践性

劳动教育和科学教学结合起来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科学知识。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实践体验即遵守实践性的原则,让他们亲身体验劳动的快乐和科学的奥妙。比如说,在教学有关植物生长的相关内容时,就可以带着学生一起参加种植活动。学生会亲自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并且更加深入地掌握科学知识。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学习科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二)探究性

现在的小学生不是那种只会被动听课的孩子,他们都有强烈的探究欲望,喜欢自己动手尝试解决问题。想要他们更好地探究科学知识,劳动教育融入小学科学教学就要遵循“探究性”的原则,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比如说,在教学电路的连接的时候可以为学生准备一些材料,引导学生自己探究电路的连接方法,从而更加深入地了解电路的基本知识。这样的学习方式能帮助学生不再教条地接受教师的教学,提高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三)趣味性

要想让学生爱上学科学,那趣味性原则可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趣味化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等综合能力,还能够让学生在玩耍中真正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比如说教师要讲解动起来与停下来的内容,可以考虑用竞赛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热情。因为竞赛能够激发学生的斗志,让他们更加努力地去进行物品的制作,让整个课堂的氛围更加轻松愉快。

(四)综合性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融入劳动教育,还需要遵守一个综合性原则,也就是说要将不同学科的知识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例如,如果教师要教授环保方面的内容,可以引导学生了解环保知识、地理知识等,让学生通过综合性的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这样做能够让学生学到更多知识,为学生带来更加完整和有用的知识体验。

三、将劳动教育融入小学科学教学的策略

(一)挖掘教材内容,渗透劳动教育

现在的小学生有些缺乏劳动意识,所以教师要在教学内容中渗透劳动教育。小学科学教材里其实很多内容都和劳动教育有关系,只是没说得那么明显而已。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认知能力,通过深入研究教材还可以发现隐藏的劳动教育资源,就可以围绕这些素材量身打造教学方案,将科学知识和劳动教育有机地融合起来。这样学生不仅能学到科学知识,还能在劳动过程中体会到收获。

如《栽小葱》是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教材中的内容,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向学生传授一些关于植物生长方面的知识。比如说植物生长需要的水分、养分、温度等方面的知识点,让学生了解栽种小葱需要哪些条件。然后可以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如让学生进行小葱的栽种实践。实践操作中学生可以利用简单的工具,如铲子、耙子等,进行松土、栽种、浇水等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体验劳动的过程。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告诉学生,我们日常吃的大米、蔬菜等都是农民伯伯像这样种植出来的,他们的辛苦劳动才让我们吃饱穿暖,进而培养他们的劳动精神。不仅是培养劳动精神,通过动手操作,学生能够更加了解书本上以及课外的有关种植的科学知识,能够让学生总结这个动手活动中的收获,加深对科学学习内容的理解。

(二)开展科学实验,践行劳动教育

在劳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通过实践领会科学知识的机会。科学实验在小学科学教育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它不仅跟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更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精神。教师需要在科学实验中很好地融入劳动教育,引导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科学实验,来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以及劳动习惯。

《浮力》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的内容,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一个实验。可以为学生准备一个盛满水的盆还有石头、橡皮球、木头球等不同类型但是大小相同的物品。在实验中,学生需要把这些不同的物品投入水中,观察这些物品的状态。学生会发现石头沉底了,木头做的物品会浮在水面上。学生就可以知道大小一样但是质量不一样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状态是不同的。教师也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方法来折一个纸船,比一比看谁折的纸船装的东西是最多的。通过上面提到的实验,学生更好地通过自己操作来理解浮力的概念,而比较不同物体的沉浮状态,学生还可以进一步了解物体的质量和形状与浮力之间的关系。

(三)开展竞赛活动,促进劳动教育

小学科学要和劳动教育有机结合,就需要教师不断尝试实践,学生也要积极参与。学生如果能够踊跃参加和学习,就会发挥科学和劳动教育融合的最大效果。竞赛是激励学生积极性和参与的主要方式之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创新教学模式,开展各种有趣的科技竞赛,激发学生劳动热情的同时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科学教师可以在学校举办科技竞赛活动,让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比如,可以举办“我是小小发明家”的科学竞赛,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还有自己在课堂上学过的知识,创建出自己最满意的发明作品然后参与竞赛。在这样的竞赛活动之中,可以提高他们的劳动积极性,深刻理解“劳动创造机会、劳动创造成功”的道理。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制作一些实用的小工具,比如指南针、过滤器、沙漏等等。在制作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不怕失败地不断地尝试,通过努力一点点将自己的作品制作出来。等学生提交完了自己的作品,教师就可以邀请学校领导、科学教师和学生代表一起来评选优胜作品,给予这些优秀的学生奖项。这些学生可以在讲台上为大家分享他們在发明过程中的劳动步骤以及感悟等等,让其他同学也加入劳动的行列中来。这样的竞赛活动还能够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激发他们学习科学的热情,进而实现促进学生科学学科素养与劳动精神培养的综合目标。

(四)结合生活实际,深化劳动教育

无论是小学科学教学中的理论知识,还是探究活动中的实践技能,都与日常生活生产存在紧密联系。小学科学与劳动教育的有机融合可以通过利用生活化的工具和场景来引导学生探究。教师可以采用各种具有生活化特色的工具和实例,如将日常生活中的材料或将生活场景融入教学。这样学生不仅能够了解自然规律以及科学知识,还能够学习一些实用的劳动技能。

比如《生活中的电》这个小学科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的课时,就与生活息息相关。在教学中,教师就可以为学生介绍一些生活中用电的场景,比如电灯、手机、电视机等,这样的生活情境能让学生体会到电在生活中的实际作用。在对比没有电,不仅不能用手机看视频,沟通交流也只能靠飞鸽传书,这样的日子实在有点难过。教师就可以为学生讲述电的历史,如科学家本杰明·富兰克林就是通过一次放风筝实验发明了电,然后不断探索发明了避雷针。这些成就都是在富兰克林主动劳动中完成的,是劳动促使他发明了电,为我们现在丰富多彩的生活奠定了基础。这样结合生活实际就能够让学生更加理解劳动的重要性。

(五)完善评价机制,落实劳动教育

评价机制对于劳动教育和小学科学教学的深度融合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评价机制没有完善,那么教师就无法真正了解劳动教育是否融入科学教学中去。这就会让小学科学的教学质量无法提升。因此,教师就必须建立起一套科学且合理的评价标准,来保证劳动教育真正地融入小学科学教学中去。比如将科学性、适度性等原则加进评价体系中。

如适度性原则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来正确评估劳动教育的渗透情况。教师也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劳动教育是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重点难点知识。在实际操作中,需要循序渐进地融入劳动教育,避免急功近利导致学生对劳动教育产生抗拒心理。而科学合理的原则能让教师更好地判断渗透内容是否可靠,渗透时间是否合理。这样的判断可以为教师在后续科学教学中融合劳动教学开展活动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指导。这也有助于在评价之中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让他们有序地发展良好的劳动品质,从而培养正确的劳动观念。也就是说,教师需要认真地评估劳动教育渗透的素材以及时间,以此来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学习,并促使他们成为拥有劳动精神的人才。

四、结语

根据本文的分析来看,在今后的小学科学课堂中教师要重视劳动教育的作用,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如挖掘教材内容、开展科学实验以及竞赛活动、结合生活实际、完善评价机制等来将劳动教育融入小学科学教学当中,最终实现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崔超.小学科学课程融入劳动教育的实践探索[J].甘肃教育,2023(23):39-42.

[2]朱盈之.劳动教育融入小学科学教学的研究[J].智力,2023(32):13-16.

[3]刘卫东.小学科学课中有效开展劳动教育的实践研究[J].新智慧,2023(22):4-6.

[4]胡艳梅.小学科学与劳动教育有机融合的实践策略[J].考试周刊,2023(31):7-11.

猜你喜欢

劳动教育小学科学教学实践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谈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简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锐意进取,不断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