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艺人才培育视角下艺术院校思政课程的价值锚点探寻

2024-04-19韩璐

大学教育 2024年1期
关键词:思政课程

韩璐

[摘 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培育造就大批德艺双馨的文学艺术家和规模宏大的文化文艺人才队伍”的发展目标,为培育新时代的文艺人才指明了方向。思政课程作为艺术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其育人效能的发挥应在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相关重要论述的前提下,基于文艺人才培育的视角,探寻既能彰显课程自身育人效能又能助力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培养的“共赢性”价值锚点,进而在角色意识、创作观以及规范意识这三重锚点支撑下,依托融通专业课程、打造特色教学团队与开展红色艺术实践教学的现实路径,切实为文艺人才培育不断提供价值增量。

[关键词]文艺人才;思政课程;价值锚点;艺术院校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24)01-0082-09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繁荣和发展新时代文艺事业的新目标,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培育造就大批德艺双馨的文学艺术家和规模宏大的文化文艺人才队伍”[1]。这一重要论断对文艺人才队伍建设的突出强调,凸显出这一群体在新时代文艺事业中的重要地位与关键作用。文艺工作者是推动新时代文艺发展与创新的主体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在重要讲话中聚焦这一群体的使命担当与品德修养问题,既有“努力做到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职责锚定,也有“做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人”的殷殷嘱托。这些重要论断为新时代文艺人才的培育指出了明确方向、提出了要求。思政课程作为艺术院校人才培养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应在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相关重要论述的前提下,基于文艺人才培育的视角,探寻既能彰显课程自身育人效能又能助力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培养的“共赢性”价值锚点,使思政课程自身的内涵式演进趋向与外迁式影响特质在文艺人才培育这一共同目标下实现协调一致。

一、艺术院校思政课程培育文艺人才的三重价值锚点

如何真正实现思政课程的育人效能,是明晰其本質属性、目标导向与总体路径后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习近平总书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2]等重要论断确立了思政课程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诉求与基准。而明确方向与实质的下一阶段则是推动总体要求的具象化,使之在具体条件下与特定主体相连接,这一过程即为探寻与确立价值锚点。这些锚点需兼具稳定性与深刻性,从而能够为具体语境下的思政课程育人效能提升提供长期价值。

处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与“服务文艺事业发展”两大目标的交界点,如何将育人使命置于新时代文化强国战略中进行审视是艺术院校的思政课程亟待回应的重要问题。而在诸多有关人才培育、文化创新的理论中,文化自觉理论为探寻文艺人才培育视角下的艺术院校思政课程价值锚点提供了理论支持。所谓文化自觉理论是指人们对自身所处文化体的自我觉醒、批判性审视与创新性构建。文化自觉是文化主体自信、自省、自强状态的体现,因而构成了文艺创新的基本要件与文艺人才的核心素养。在唤醒自觉、形成内驱力这一教育目标层面的共识达成之外,基于思政课程自身特质及新时代文艺人才队伍建设要求,文艺人才的文化自觉培育则需叠加现实反思、问题批判与创新导向等内容,进而形成角色意识、创作观、规范意识这三重价值锚点。

首先,具有清晰的角色意识是进行育人价值锚定的前提。做出人生选择、锚定个体价值往往始于对自我角色与身份进行省思。自我角色认知混沌必然导致个体价值评价体系的矛盾化、异变化,使之无法有效应对外部环境的持续变动并对抗由他人选择和行为带来的干扰。可以说,开展育人价值锚定的前提是帮助个体找到自我价值的锚点,科学回答“我是谁”“我应当成为什么样的人”等问题。因此,角色意识的培育应当成为贯穿于艺术院校人才培育全过程的一条红线。其中思政课程应立足于社会主义事业全局与文化强国战略的宏观视角,指明文艺人才的成长方向,致力于为这一群体画像;专业课程则应聚焦于职业规划与发展,做好针对性引导与解惑,为这一群体的长期职业发展领航。二者合力的成果就是培育出一大批在时代大潮中能够实现自我角色准确定位的高素质文艺人才。同时,从现实角度看,有的文艺从业者仅将自己视为文艺产品的生产者,强调自身创作行为的经济属性,忽视其文化属性、意识形态属性,因此产生了作品内容一味迎合用户需求、低质低俗乃至与主流价值观相背离的严重问题。教育问题往往是现实问题的投射,而开展教育改革则是应对现实痛点的良方。从根源上杜绝文艺乱象、推动文艺市场高质量发展有赖于文艺人才身份自觉意识的培育。明确角色才能勇于担当使命,进而产生创作高质量文艺作品的内驱力,由此与第二个锚点“创作观”贯通起来。

其次,具有正确的创作观是进行育人价值锚定的关键。文化自觉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个体文化自觉不仅体现于对文化现实问题的反思与批判,更要体现于在把握文化整体内涵与面貌的基础上进行文化创新,赋予其现代性与时代性意蕴。可以看出,角色意识的树立是为角色自身的文化形象“正名”的过程,而创作观的树立则是由“正其身”走向“笃其行”,以自我的感悟、思索为文化发展注入鲜活生动的全新元素。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创新是文艺的生命[3]。创新创作能力既是艺术院校人才培育成效的试金石,也是艺术院校人才培育体系聚焦的关键。艺术创作行为的实现有赖于创作之“道”与“术”的传授,而创作观显然属于“道”的范畴,解决的是剥离具象的艺术表现形式后存留何种思想、观念与态度的问题。但以往的艺术教育中,存在着看重创作技巧传授而忽视思想内核塑造的倾向,进而产生了精巧包装下的陈词滥调、脱离群众生活的悬浮作品等现象,加剧了人民对优质文艺作品需求与现实供给之间的矛盾。而思政课程能够从理论的视角讲清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创新的基本观点,讲明创新实践是主体精神与自由精神的集中体现;能够从现实的视角讲解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1]重要论断的深刻意义,使学生明确想成为文艺事业发展的“第一资源”,就必须发挥好创新这一“第一动力”;能够从历史的视角讲好党的文艺事业诞生于人民革命历程之中、服务于人民中心原则、扎根于人民立场之上的精彩故事,使学生深刻领悟社会主义文艺工作者这一角色所承载的历史使命。正确的创作观能够为学生的艺术生涯发展提供贯穿全程的明确指引,使之行有所止、言有所戒,进而自然关联到第三个锚点“规范意识”确立的问题。

最后,具有明确的规范意识是进行育人价值锚定的基石。对文艺从业者规范意识的呼唤与强调是当前高度市场化的运营方式叠加于文艺发展版图之上所产生的新情况、新问题。在文艺产业快速市场化的过程中,行业实践往往存在于行业规范之先,因此容易出现一些游离于监管之外的文艺失范行为,如抄袭融梗、低俗擦边等现象。针对这类问题,一方面要依靠加强制度建设、全程监管来杜绝,用制度和治理来规范市场行为;另一方面要从提升全行业职业道德水平的视角提升育人实效,用教育的方式预防个体职业失德失范行为的产生,而这正是艺术人才培育的重中之重,也是思政课程应当着力回应的“现实之问”。文艺人才职业规范意识的培育首先有赖于引导其开展相关法律法规等内容的学习,更为重要的是聚焦于其职业自律思维的培育。基于前瞻性与未来性的视角,根据文艺产业发展的趋势,督促学生超越“不禁止即合理”的道德认知局限,代之以“灵魂铸造者”的高度职业自觉与自律,不仅要在文艺创作与职业活动中严于律己,更要在日常生活中规范个人的言行举止,始终牢记传播真善美的职责。规范意识之所以是文艺人才培育的基石,正是因为在崇德尚艺与媚俗失德之间不存在中间地带,对文艺失范现象的“一票否决制”已充分说明规范意识的缺位将会使文艺人才培育的全部投入化为乌有。

二、三重价值锚点支撑下的艺术院校思政课程育人价值确立

在涵盖角色意识、创作观、规范意识的三重价值锚点支撑下,聚焦文艺人才培育的艺术院校思政课程发展方向愈加清晰,即以培育德艺双馨的文艺人才为根本目标,以培育学生的身份自觉、价值自觉、规范自觉为教育着力点,在引导学生坚定艺术理想、坚守人民立场、遵循职业规约的过程中,有效彰显课程的育人效能。

(一)定角色:唤起学生作为文艺工作者的身份自觉

增强当代大学生的使命担当精神是高校思政课程教学的中心任务,使学生明晰新时代青年历史使命的内涵则应成为办好思政课程的起始环节。“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2]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论断明确指出了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历史任务,要办好思政课程必须着眼于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积极探讨引导“强国一代”的青年树立使命感与责任感的有效办法。而艺术院校思政课程的创新与发展则要在此基础之上,以实现文化产业与文艺事业向好发展为目标,引导学生明晰文艺工作者作为时代记录者、书写者、歌颂者的职业使命,进而产生躬行从艺的强大内驱力。

首先,唤起学生作为艺术传承者的身份自觉。角色意识的树立是个体明辨是非、担当尽责的前提,也是思政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思政课程教学应引导学生找到个体成长与时代发展的交汇点,在历史发展坐标上锚定自我角色,从而将小我有机融入大我之中。作为未来的文艺工作者,肩负着传承文艺瑰宝、在艺术领域精耕细作的职责使命,艺术院校的思政课程应通过教学使学生明晰艺术传承的特殊性及艺术传承者的職责。可以看到,由身份自觉的缺失而导致的重技轻艺、有匠气而无匠心等现象对我国艺术教育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在教学中应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讲清作为社会意识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艺术,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是特定社会经济关系、阶级关系的反映。而将艺术传承理解为一种非意识形态属性的技能教育则是明显的误读,也是对艺术社会功能的矮化与否定。在讲清艺术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本质属性的基础上,还应讲清艺术传承有别于其他文化形态传播的特殊性。艺术传承往往既非实体的物的留存,也非抽象的意的传递,而是一个依托传承者将艺术形式与内容“活化”留存的过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6年发布的《关于建立“人类活珍宝”制度的指导性意见》曾这样形容艺术传承过程:表演与创造行为是无形的,其技巧、技艺仅仅存在于从事它们的人身上[4]。作为传承链条上的一环,艺术院校学生承担着艺术瑰宝活态传承的职责使命,其个体追求决定了艺术发展的高度,其个人素养决定了艺术演进的厚度。习近平总书记曾勉励广大文艺工作者要“自觉坚守艺术理想,不断提高学养、涵养、修养”[5]正是基于文艺工作者的素养是决定文艺事业发展状况的关键因素这一考量。通过思政课程教学唤起学生作为艺术传承者的身份自觉,可以有效防止艺术教育与艺德教育相背离趋向的出现,使学生产生自觉担当、完成职业使命的内驱力,为学艺过程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其次,唤起学生作为内容创作者的身份自觉。对于优质文化内容产品的需求是当前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实现这一需求的满足有赖于我国文化产业有序向好发展所带来的优质产品供给。文化产品的有效供给依托于一支高素质的内容创作队伍,而艺术院校学生是构成这支队伍的重要后备力量。尤其在内容创作与互联网深度融合的趋势下,各类创作行为大规模转移至网上,大批在校大学生成为互联网内容产业的生力军。互联网内容创作因其具有传播维度广、速度快、即时反馈等特点,能迅速为创作者带来知名度和经济效益等回报,同时也因行业规范不健全、维权确权难而成为抄袭、媚俗等不良行为大量滋生的土壤。要有效整治行业乱象、持续推进内容产业的健康发展,必须从提高从业者素质和加强从业队伍管理入手。在此过程中,专业思政教育不应缺位。应从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根本目标的角度讲清文艺发展为了谁的问题,进而使学生明确新时代人民群众对优秀文艺作品的旺盛需求是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催生内容产业等众多新业态的根本动力。在此基础上,应引导学生充分认识作为内容供给端的操守与责任,从更好地满足人民需求、传播主流价值观的角度思考创作问题。同时,在网络内容产业规范尚不健全的当下,应从职业道德的角度对学生加强引导与教育。既要从理论层面讲清遵守职业道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也要从现实层面讲明违背职业道德、急功近利的危害,使学生明确即便在一定时期内行业规范的确立滞后于行业实践,但从长远来看,内容产业形成明确、完备、有效的职业规范与职业道德是必然的趋势。越早在职业活动中确立自律的内心规约、自觉遵守道德与法律的要求,越能在竞争激烈的新兴业态中获得发展空间。积极引导学生树立基于个体发展维度和产业发展维度的内容创作观,是艺术院校思政课程教学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厚度与温度兼备的必由之路。

最后,唤起学生作为时代号角手的身份自觉。文艺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必然会被打上鲜明的历史烙印,同时也以多种形式担负着反映历史、记录现实、激荡潮流的职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深刻把握民族复兴的时代主题,把人生追求、艺术生命同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愿望紧密结合起来”[6]。当代青年生活于蓬勃发展的新时代,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亲历者、见证者,更应成为这一伟大进程的记录者和号角手,勇于担当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7]的职责使命。艺术院校思政课程要积极引导青年学生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及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来看待文艺工作者的使命,鼓励他们从祖国日新月异的发展中、从人民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激发创作灵感,以文艺为手段勾画出奋斗不息的人民群像。通过思政课程教学,使学生能夠从实现强国梦这一奋斗目标的高度来看待文艺工作者的职责,重新对自身职业理想的树立进行审视,将“为己而学”的目标提升至“为国家而学”“为时代而歌”的层次,摒弃浮躁的创作观,坚持潜心出精品。此外,应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角度,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以文艺为手段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全面、立体地展示历史的中国和现实的中国,增强艺术作品的国际传播力。同时,文艺工作者作为时代的号角手,还承担着传播真善美、引导人们向美德聚拢的职责,因此更要把崇德尚艺作为一生的功课进行认真研习。而艺术院校思政课程作为艺德教育的重要抓手,应引导学生明确社会道德规范的要求,并自觉在职业活动中予以践行;还应合理引入艺术领域道德失范的典型案例,剖析其产生原因和潜在危害,使学生能够明是非、辨善恶。总之,通过思政课程教学,唤起艺术院校学生作为时代号角手的身份自觉,有助于其在创作活动中突破一己悲欢的视角,进入到记录和书写群体记忆的全新层次,进而引导学生确立从现实中寻找美、歌颂美的创作路向,还能在创作过程中将作品的价值内核作为关键性问题进行考量,自觉规避错误的、片面的创作观,扣好艺术生涯的“第一粒扣子”。

(二)明价值:引领学生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观

价值引领是高校思政课程的核心功能,即通过价值观的塑造,使学生明晰价值判断的标准,并能进行正确的价值选择。对艺术院校而言,“文艺是为谁服务的”是学生在从艺道路上需要反复思考的关键问题,也是思政课程教学应着力讲清的内容。艺术院校思政课程应在引导学生深刻领会“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立场”[6]这一重要论述的基础上,从文艺创作的目的、源头以及评价标准三个层次讲清人民与文艺的关系,从而使学生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观,理顺职业活动中的价值排序和价值判断等问题,在扎根人民、服务人民的过程中实现职业价值。

引导学生树立以服务人民为根本指向的创作观。代表哪个群体的利益、为谁服务是文艺创作活动中不可回避的起始性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将使创作目的存在本质区别,也会使文艺作品或潮流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风貌。艺术院校思政课程价值引领功能的发挥,首先应体现在教育引导学生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创作观。在教学中,应采用历史视角与现实视角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通过回顾近现代社会主义文艺的发展历程,讲清正是在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影响下,文艺界对“我们的文艺是为什么人的?”以及“如何去服务?”等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后,我国的文艺事业才翻开了全新的一页。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艺与以前的文艺相比,呈现出完全不同的面貌,究其根本是由于前者旗帜鲜明地站在为人民服务的立场上,坚持深入群众汲取营养、服务群众送艺下乡,使文艺工作的方向问题、道路问题得到解决,因此坚持文艺服务人民的创作目的就是守护文艺工作者的初心使命。另一方面,通过对当下文艺事业发展的现实挑战和主要矛盾进行剖析,讲清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多方面需求中,必然包括对能够启迪思考、温暖心灵的文艺作品的需求,而现实存在的优质文艺产品供给不平衡、不充分的现象影响了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也是当下文艺事业发展与文艺创作活动亟待解决的主要矛盾。思政课程要引导学生以时代发展的视角审视文艺与人民需求的相互关系,讲明文艺工作者在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求中担当的角色与作用。在此基础上,积极鼓励学生用更多生动鲜活、触动灵魂的文艺作品来记录美好生活,歌颂努力自强的中国人民,以中国文艺人的审美视角来把握、解读伟大的新时代,创作出更多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

引导学生树立以人民生活为源头活水的创作观。对优秀文艺作品的思想源流及内容源头缺乏准确的把握,会导致创作和审美上的失准和失焦,进而产生无源之水般的空洞之作,或是曲高和寡的玄虚之作。艺术院校思政课程教学应以讲清人民情怀是优秀文艺作品的内在机理为重心,引导学生树立以人民生活为源头活水的创作观。向群众取经就是找对了艺术创作的源头活水。反之,以一己悲欢来揣度群众感受,则是犯了本末倒置、一目之士的错误。此外,思政课程教学应以经典文艺作品为例,讲清人民的生活是文艺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矿藏。纵览我国的艺术发展史,经典作品里无不汇集了一众鲜活的群众形象,内容或赞扬或批判或悲悯,无一例外地充满了对人民的关切。深入挖掘源于人民生活的丰富素材是进行创作的必由之路。在我国文艺发展史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歌剧《白毛女》,就是鲁艺师生有感于下乡采风而得的民间传说,经过艺术加工赋予其阶级教育的意蕴。迄今为止,《白毛女》所产生的革命教育效果是其他剧目无法超越的,而这一经典的诞生就是坚持“文艺必须永远与人民在一起”这一基本立场的证明。通过讲解,使学生能够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人民需要艺术,艺术也需要人民”[8]的经典论断,坚定地与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坚持虚心向群众学习、向生活学习的信念,在汲取营养的基础上厚积薄发。树立以人民生活为源头活水的创作观有助于解决好文艺创作的内涵建设问题,确保文艺创作的人民属性与社会主义属性。

引导学生树立以人民评价为标尺的创作观。文艺作品的评价与评价主体、评价标准相关,即属于“谁来评价”和“以谁的标准为尺度”的问题。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在评价文艺作品的过程中,主体必然是文艺作品的接受者即人民群众,文艺作品的价值取决于人民群众的主体感受。因此,对文艺作品的评价标准是看其是否有利于人民群众的需要和利益。只有符合人民根本利益的作品才是符合历史发展的规律与趋势的、具有积极意义的作品。把握住人民评价这一标尺,就是真正明确了优秀文艺作品的特质。一是思政课程应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视角,讲清在价值评价中人民标准的权威性,使学生自觉与一己悲欢式的狭隘标准划清界限,端正作品的价值观。二是思政课程要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梳理我国文艺发展史,讲明人民标准是如何引领文艺事业走上日新月异、生机勃勃的发展之路的,使学生在创作心态上自觉对人民群众敬重、热爱,端正作品的情感观。三是思政课程还应敢于向负面现象“亮剑”,以当前文艺创作中存在的调侃、丑化人民群众的现象为例,引导学生对这类作品进行理性的批驳与反思,在内心建立起明辨文艺创作是非曲直的法则。讲清人民评价是文艺作品的唯一标尺,就解决好了文艺工作的价值实现问题。

(三)立规约:引导学生恪守以正确的义利观为内核的职业规范

所培养的人才能够将对艺术理想的追求转化为职业生涯发展的不竭动力,并在职业活动中坚持行有所止、行有所依,是艺术院校思政课程教学效果的重要体现,也是其在实践层面上的价值体现。思政课程既要赋予学生“怎么看”的理论视野,也需提供“怎么办”的实践指导,尤其在文艺创作与市场经济深度交融的当下,如何实现艺术价值与经济效益的统一、处理好职业活动中的义利关系是艺术院校学生不能回避的现实问题。思政课程应当在系统讲述传统文化的义利观、马克思主义的义利观以及社会主义道德的义利观等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如何摆正艺术创作中的义利关系,进而在艺术实践中实现义与利的辩证统一。树立以正确的义利观为核心的职业规范意识是确保学生在职业活动中能够辨是非、守规则的关键,同时也是确保我国文艺事业和文化产业健康向好发展的重要环节。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义利观为基础,引导学生明确义在利先。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为思政课程建设提供了深厚力量。思政课程要实现自身的创新发展,应积极从中汲取养分,发掘教学资源。而义利之辩作为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中的重要问题,在古代典籍与历史典故中均有着丰富的记述与阐释。从讲解传统文化中的义利观入手,可以使学生在明确义利问题源流的基础上,从文化传统的角度领会树立正确义利观的必要性。作为一个将道德理想视为至高追求的文化体,在义与利发生矛盾时,我们一贯主张重义轻利、以义制利,比如《论语·子罕》中的“子罕言利与命与仁”就是这一立场的体现。由此可见,义在利先是我国传统伦理的基本要求。这一价值取向是中国人独特的精神世界以及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的体现。思政课程要讲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意蕴中的义利关系,使学生明确正是在这种推崇义在利先的价值取向引领下,出现了无数勇于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的英雄人物和先进事迹。思政课程要引导学生感受、体悟义在利先这一为国人所坚守的道德准则所具有的现实力量,同时引导学生思考作为文艺工作者不仅要在职业活动中坚持义在利先,还有责任将传统文化中的义利观在作品中予以展现,使这一传统伦理思想中的宝贵成果在新时代得以传承、弘扬,从而将义利关系的探讨从理论层面转化为如何通过优秀的文艺作品倡导社会风尚、发挥文艺作品现实关怀价值的问题,实现思政课教学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

以马克思主义的义利观为指导,引导学生明晰义利关系。讲清马克思主义的义利观,是在文艺创作活动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确立好文艺作品社会主义属性的关键一步。思政课程要引导学生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来分析、看待义利关系。在马克思主义的论域中,个体对于利益的追求具有合理性。马克思主义对于人的本质的思考的出发点是现实的人而非抽象的人,而现实生存着的人必然是有需求的人,这种需求首先体现于物质层面,且贯穿了社会生活的全过程,是个人发展的基本动因。马克思主义不仅认同为满足个人需求而对利益进行合理追求,还将满足个体需求作为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共产党宣言》中的经典表述“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9]就点明了在马克思主义的视野中,满足人的需求是社会发展的目的所在。同时,在马克思主义论域中,义与利并非天然对立,二者能够统一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进程中。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指的是社会全体成员的发展,即每个人都得到发展,而非仅有一部分人得到发展。这一目标的实现有赖于一种新的社会形态即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保持高度一致,利与义的诉求被有机整合于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与发展的进程中。通过在教学中讲清马克思主义义利观的内涵,可以使学生明确个体对幸福与发展的追求具有合理性,讲清这一点可以更好地保护文艺工作者的创作热情,激发其创作意愿。学生在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义利观的前提下,能够在文艺创作的过程中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在艺术作品中自觉描绘、歌颂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从此意义上可以说,只有讲深、讲透马克思主义的义利观,才能确保文艺作品凝聚人心、启迪思想作用得到更好发挥。

以社会主义道德中的义利观为指南,引导学生实现义利统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主线与核心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和公民三个层面体现了新时代的道德要求,又将三个维度整合统一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业的实现进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蕴含着對义利之辩的当代解答,即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要积极实现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统一、价值追求与物质追求的统一。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就是既强调从物质利益上满足人民需求,又注重从思想上培养其品质与修养的过程,最终培养和造就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思政课程要从整合、协调和引领全社会价值观念的角度,向学生讲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主义建设全局中的地位与作用,并在此基础上讲明文艺工作者所肩负的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职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发扬中国文艺追求向上向善的优良传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活泼体现在文艺创作之中”[6]。文艺工作者不仅应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身体力行者,还应当是社会主义道德观的宣传者、倡导者。以艺术为载体,启发人们对人生选择、价值判断进行思考,在全社会弘扬崇德向善的精神、强化价值认同,画好“最大同心圆”。而打动人心的文艺作品能在获得大众认可的同时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思政课程要使学生明确文艺作品的社会价值与市场价值并不是根本对立的,二者辩证统一于文艺创作的过程中。只有坚持以社会价值为文艺创作的首要考量,重视作品的思想性、时代性,以服务人民出精品为根本目的,才能创作出口碑票房俱佳、在艺术和市场上均获得成功的作品。

三、锚定文艺人才培育视角下思政课程价值的现实路径

价值锚点为特定目标的实现提供逻辑与现实层面的支撑点,其更多提供的是面向事物未来发展的开放性框架,而具体细节则需要身处其中的我们以审视与理性的态度进一步填充。从艺术院校思政课程的发展现状来看,仍面临着打通与专业教育的壁垒、凸显思政课程共通属性之外的特有属性等显见的现实难点。而在锚定思维的指导下,基于开放探究性与现实可能性的双重视角,艺术院校应在确立价值锚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思政课程教学效能提升的策略,从而畅通培育文艺人才这一核心议题由认识框架发展为行动框架再到现实运行的逻辑进路。

(一)打通思政课程与专业教育的壁垒,真正实现“同向同行”

首先,将文艺人才培育贯穿思政课程始终,把思政课程讲“通”。部分艺术院校的思政课程讲授长期以来往往存在着宏观有余而聚焦不足以及专业课程内容和育人模式相脱节的问题,极易产生育人模式相冲突、育人效能低的负面影响。针对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两张皮”的问题,应当在重申育人共同目标的基础上,积极打造思政课程教师与专业课程教师的育人共同体关系,建立科学高效的分工协作模式:思政课程教师作为学生思想上的引路人、信仰上的铸魂者,应承担起引导学生扣好“第一粒扣子”、增强学生“四个自信”的职责使命;专业课程教师作为学生职业认知的启蒙者,其一言一行对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走向产生较大影响,应坚持以言传身教感染教化学生,以个人较高的职业道德水平在学生的内心埋下明德守规、力争上游的种子。此外,还应通过建立教学资源的共建新模式,实现思政教育资源与艺术教育资源互通的共享。

其次,在教学内容中凸显文艺特质,把思政课程讲“活”。把课程讲深、讲透、讲活,是思政课程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提升学生获得感的关键,而只有选用从学生实际出发的鲜活案例并进行生动讲授,才能达到以理服人、以理感人的效果。艺术院校学生处于职业意识的萌芽期与职业发展的起步期,尚缺乏将思政课程所讲授的宏观战略、远景规划与自身职业活动相对应、相结合的能力。由此可见,只有在思政课程的讲授中立足现实与时代,合理引入文艺发展进程和身边的现实案例,在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道理的同时掌握运用道理的方法。教学实践证明,只讲理论而不讲清其背后生成的机理、蕴含的历史与实践智慧,所讲理论是扁平僵化的,无法引发学生对新时代文艺工作者这一角色的思考,更不能用所讲理论有效指导此后的文艺创作实践活动。

最后,教学评价要整齐划一,全面展现育人效果。教学评价是育人效果的直观体现,也是驱动教学改革的风向标。打通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壁垒,在实现教学内容与教学实施的互融互通之外,必然包含统一教学评价标准的内在要求。新的教学评价体系要以发挥多元评价主体的最大作用为目的,整体评估学生在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学习、实践中的总体表现,围绕角色意识、创作观、规范意识的三重价值锚点,科学设置评价细则,由思政课程教师、专业课程教师以及辅导员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到评价过程中,从而激励学生以始终如一、内外兼修的态度自觉遵守与践行新时代文艺工作者的职业操守。

(二)打造专兼结合的授课团队,真正实现“同声共讲”

首先,艺术院校的思政课程教师要加强艺术专业知识学习,把思政课程讲出文艺味。不断学习是思政课程教师的基本要求,只有广泛涉猎、潜心研究才能成为理论讲授的能手,用学识与涵养说服学生,树立起可敬、可信的良好形象。因此,加强艺术相关知识的学习、深入了解学生群体特质及行业生态应成为艺术院校思政课程教师的必修课。与纵深型、专精型的学习模式不同,思政课程教师对专业知识的涉猎应围绕课程自身内容,将重点放在把握专业特质、概览行业面貌、厘清人才需求等方面,进而推动教材体系向服务于文艺人才培育的教学体系的转变。而富有文艺味的思政课程能够实现以时代为观照、以行业为观照,立足文艺发展实际,在解答文艺人才自身发展之惑的基础上,激励他们积极思考并尝试回答时代宏大视域下的文艺发展命题。

其次,挖掘文艺经典中的德育资源,让专业课程讲出思政味。文艺经典中蕴藏着丰富的德育资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将文艺视为人类进步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记载了党领导人民百年奋斗光辉历程的红色文艺经典是革命文化的精神血脉,蕴藏着不竭的精神伟力。新时代文艺工作者的重要使命就是以多种艺术形式为手段,继续讲述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精彩故事,因此艺术院校专业课程教师应深入了解文艺经典所蕴藏的精神价值与德育价值。一方面,专业课程教师应在教学中深入介绍专业领域内文艺经典的创作历程及精神价值;另一方面,应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创作实践,以作品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与人民立场,并通过优秀文艺作品激活红色文化的生命力,传承党的先进文艺思想与优秀传统。

最后,打造专兼结合的授课团队,以特色课程助力文艺人才培育。将思政课程教师与专业课程教师组织到同一课程中、打造协同育人的“大课堂”是实现“同声共讲”最直接的途径。在达成育人锚点共识、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后,思政课程教师与专业课程教师同讲、同研一门课的现實条件已具备。打造专兼结合的授课团队,有利于思政课程教师与专业课程教师灵活参与到各类课程教学中,为讲授增加新的视角与维度。这一教学团队还能按需开发特色课程,突破现有课程体系的框架,增设富有时代性、实效性的新内容,更好地适应文艺事业发展的新形势与新要求。教学团队的组建为思政课程教师与专业课程教师有效沟通、互通有无搭建了平台,有助于教师突破教学惯性与既定模式,以跨学科的视角为学生提供职业发展的科学指导。

(三)创设红色文艺主题实践活动,真正实现“同题共答”

首先,以红色文艺实践作为思政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的主题。如何培养出能够“创作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的文艺人才是艺术院校面临的核心问题,作品是文艺工作者思想境界与专业素养的凝结和体现,是创作者的立身之本。思政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是科学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活动,是课堂教学内容的实战应用,旨在通过自主探究性活动,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造能力。而基于文艺人才培育的总目标,艺术院校思政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应围绕感悟红色文化、开展红色题材文艺创作这一主题展开。通过组织学生参观红色革命遗址、纪念馆等场所,引导学生在深入了解革命先辈英雄事迹的同时,直观感受红色文化的历史底蕴和深远影响;通过红色志愿服务的形式让学生亲身参与到红色文化实践中去,进一步深化学生对红色文化的理解与认同。此外,组织开展围绕思政课程内容的红色文艺作品征集与展示活动,发挥学生优秀作品的示范效应,激发学生更大的创作热情,进而形成红色文艺创新创作的群聚效应。

其次,发挥思政课程的育人主渠道作用,为专业课程教学实践提供思想支撑。凸显专业课程教学实践的德育价值是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而由于对课程思政内涵有误解,一些专业课程教师没有领会课程思政育人自然融合、润物无声的本质特征,在教学实践中出现了强融入、“贴标签”的现象,令专业教育与思政元素呈现“两张皮”的状态。这一问题的化解有赖于思政课程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发挥,思政课程教师既要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与专业课程教师共研共商,确保在统一育人目标指导下打造课程的鲜明特色,在育人过程中各放光彩;也要在专业课程教学实践中积极提供背景史料、理论观点等方面的支持,协助专业课程教师与学生打造出富有思想深度、教育意义与艺术水平的高质量文艺创新作品。

最后,探索长效合作机制,共创思政品牌实践项目。挖掘红色文化的当代价值、攀登新时代的文艺高峰是文艺事业发展的重要目标,其实现既需要依托有力的扶持激励机制,也需要探索有效的传播机制,还需要充分发挥文艺创作生力军即艺术院校师生的力量,为新时代的文艺创新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立足服务于人民的文艺需求与社会主义文艺创新两大核心使命,艺术院校首先应积极整合自身资源,探索与文博单位、文艺团体及地方政府等主体的长效合作机制,在思政实践基地建设、主题文艺作品创制、演出服务以及公益培训等领域开展深入合作,努力打造一批兼具育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思政品牌实践项目,让学生在近距离洞察社会、观照时代的过程中,体悟红色文化的深层魅力与丰富意蕴,进而将实践体悟转化为以文艺服务人民、助力社会发展的不竭创作灵感。

作为“强国一代”的青年大学生,承载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目标的美好愿景。作为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文艺事业要以新时代为起点再出发,建设富有创作激情、德艺双馨的文艺队伍为文艺事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保障。艺术院校思政课程应贯通人才培养体系,与艺术教育一起形成融入式、嵌入式、渗透式的协同育人效应。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为指导,艺术院校思政课程建设方能找准方向,以解决艺术人才培养中的难点与盲点为目标,为学生搭建起内化—认同—践行的学习闭环,使德艺双馨、崇德尚艺成为学生不思而得、不虑而知的内心法则,更能成为其毕生的职业追求。

[ 参 考 文 献 ]

[1] 党的二十大文件汇编[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22.

[2] 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N].人民日报,2020-09-01(1).

[3]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

[4]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建立“人类活珍宝”制度的指导性意见[EB/OL].(2021-07-26)[2023-06-02].https://unesdoc.unesco.org/ark:/48223/pf0000?129520/PDF/129520engo.pdf.multi.

[5] 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6] 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12-15(2).

[7] 习近平致中国文联中国作协成立70周年的贺信[N].人民日报,2019-07-17(2).

[8] 习近平回信勉勵乌兰牧骑队员[N].人民日报,2017-11-22(1).

[9]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51.

[责任编辑:庞丹丹]

猜你喜欢

思政课程
基于“互联网+”的高校思想政治教学改革思考
高校思政教育教学中法治观培育的路径创新
现代职教理念在思政课程中的运用
大学城网络空间与高校思政课程有效整合探析
基于MOOC理念思政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究
浅谈独立学院思政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
“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专兼结合的制度创新
“互联网+”环境下高校思政课程教学的创新与思考
对高校思政课程创新的探索
传统节日德育资源在思想政治课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