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的高校思想政治教学改革思考
2017-12-09徐筝
摘 要: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在灵魂涵养、价值滋养中,昭示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如何在“互联网+”中,占领意识形态教育的阵地,如何结合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认知规律,利用互联网优势,提高高校思政课程及教学效益值得我们积极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互联网优势;思政课程;教学效益;探索实践
当今社会,经济全球和信息化化相互促进,相互影响,互联网已经融入社会生活的时时刻刻与方方面面中,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乃至思维方式。随着第三次技术革命的发展,多媒体快速发展,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部分大学生对传统的高校思政课程表现出不积极的状态。虽然大学里的思政课仍然是学生意识形态知识的基础来源,但思政课程教育需要改进,老师的教学方式也需要改进。新情况下,思政课不能再一味的读课本学教条,只在传统课堂中教导学生,这样难以激发大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尤其是一些上课没有“抬头率”和“点头率”的电脑族手机族大学生。互联网对教育变革也越来越凸显出巨大的影响力。
面对新的形势,如何在“互联网+”中,占领意识形态教育的阵地,如何结合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认知规律,利用互联网优势,提高高校思政课程及教学效益值得我们积极探索与实践。2015年3月召开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2015年12月召开的第二届互联网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发表主旨为“强调加强沟通,扩大共识,深化合作,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演讲。这一系列的举措都为现代大学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在灵魂涵养、价值滋养中,昭示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因此,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至关重要。新的时代下,新的语境中,寻找马克思主义信仰在大学生里正确的“打开”方式,历史的召唤与使命。作为高校思政课程教师,既要在信仰上虔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本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真学真信真懂真用”来教书育人;又要直面大环境,抓住新问题,想出好办法,深入意识形态教育发展,落实意识形态教育建设,战斗在教育的第一线上。
“互联网+”环境使高校思政课程教学面临新挑战。
首先,高校思政课程教师的育人工作面临巨大挑战。“教书育人”是指教师关心爱护学生,传授专业知识,以自身的道德行为和魅力,感染学生,引导学生塑造健康的人格,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探寻自己生命的意义。自古以来,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使者。教师的职业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然而,在“互联网+”环境的教育中,教师的育人功能被弱师生之间的交互侧重于知识和信息层面,部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差,判断能力不足,如果没有教师的正确引导和熏陶,让他们独自面对开放的互联网信息,如何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是摆在我们面前急待解决的问题。学生长期运用各种网络设备辅助学习,对身体健康也是不利的。
再次,高校思政課程学生学习能力面临巨大挑战。传统高校教育中,学生面对相对固定的知识量,知识本身的复杂度不高,教师会引导学生对这些固定的知识进行深入思考挖掘,并反复练习。遇到问题学生会去思考,思考的过程中会发现新的问题,不断学习,不断进步。
在互联网+环境下,面对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学生可以查找的信息很多,遇到问题几乎不去认真独立的思考,而是习惯性的选择求助于网络,首先想到“百度”一下,长此以往,部分学生的学习能力必然会下降。所以在“互联网+”环境下学生的学习能力将面临巨大的挑战。
最后,高校思政课程课堂教学模式面临巨大挑战。随着移动网络等新技术在高校的全面渗透,互联网已经全面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学生利用手机上网浏览信息,在线学习,寻求疑难问题的答案,而且教师在思政课堂上讲的内容在网上基本都能找到,于是出现了怪现象,学生课堂上专心听讲的少了,教师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学生回应的越来越少,师生交集越来越少,师生关系变得越来越紧张。互联网丰富的资源,多媒体化的表达方式,便捷的信息获取方法,弥补了传统教育的不足,给教师和学生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同时,网络上精彩的视频讲解、动画演示,也让课堂上老师的讲授相形见绌。高校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面临巨大挑战。
针对三种挑战,我们提出高校思政课程教学应对“互联网+”环境下的改革途径。
第一,高校思政课程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互联网+”环境下倡导“以学习者为中心”,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发生了改变,由“教学”转变为“导学”,教师的角色由传道、授业、解惑者转变为学习者的向导、参谋、设计者、协作者、促进者和激励者等。思政课程教师要思考如何把“信息”化为“知识”,把“智能”化为“智慧”。教师更应该注重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需要更高层次的教育教学能力,熟练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充分研究教学的各个环节,才能适应“互联网+”环境下的新的教育需求。作为从事高校思政课程教育的教师,要学会适时转变教学观念,跟踪现代教育思想的发展,不断更新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努力适应学习化社会的需求。
第二,高校思政课程学生要转变学习方式。高校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强调知识的接受和掌握,忽视发现和探索,学生学习知识变成直接接受书本知识,学生的学习变成被动地接受、记忆知识的过程,缺乏思考和创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被销蚀,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情,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阻碍了学习型社会前进的步伐。因此,倡导以弘扬高校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为目标的自主学习,是目前高校思政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举措。首先,在进行自主学习的时候,思政课程学生要加强自我管理,清扫学习中的干扰因素,使用固定的学习区域、固定的学习时间,最终养成习惯并且固化。其次,加强合作互助式思政课程学习,学生可以建立学习小组,利用互联网建立讨论组、参加学习论坛、参加学校的社团等方式进行合作互助式学习。通过合作互助增强学习效果,提高学习效率。最后,在自主学习中,思政课程学生针对如何获取和鉴别学习资源,如何运用学习工具,如何制订学习计划,如何评价学习效果等问题要积极与老师沟通交流,在学习实施中遇到问题也要积极请教老师。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师生友谊,而且可以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
第三,高校要转变思政课程教育理念。“互联网+”改善了高校教学资源分布不均、发展不平衡,教学方式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然而,“互联网+”仅仅为高校的服务升级奠定了技术基础,在“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如果能够允许学生通过网络跨校选课,学分互认,并且允许师资人才合理流动,从而实现优质课程资源的共建共享,这种围绕学生和人力资源市场的需求提供的高校教育,将颠覆高校、教师、学生围绕教育教学的关系,重塑高校、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综上所述,“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高校的思政课程教育教学带来了重大机遇和挑战,以科学发展观的角度看,高校教学改革必然产生阵痛和风险,但有利于高校未来的独立生存和健康发展。随着计算机信息化的飞速发展,高校教学也应朝着网络化、数字化和信息化的方向发展,充分结合“互联网+”实施教学。高校思政课程教学应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挖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基础教学质量,努力为社会培养一批具有坚实理论基础和创新能力,同时又德才兼备的先进人才。“互联网+”时代下的思政课程就是一场创新和变革。它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高校思政课程各方面进行深度融合,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对思政课程建设着积极作用。
作者简介:
徐筝(1985-)女,重庆人,川外重庆南方翻译学院思政部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