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科学核心素养培育的大单元教学研究

2024-04-17贺丹丹

新教师 2024年2期
关键词:大单元教学小学科学核心素养

贺丹丹

【摘 要】在倡导核心素养的背景下,本文从小学科学核心素养的教学现状、小学科学大单元教学的概念及重要意义、大单元教学实践的实施策略等几个方面,对当下小学科学大单元教学进行探讨研究。

【关键词】核心素养 小学科学 大单元教学

一、小学科学核心素养的教学现状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推进,以及素质教育理念的提出,教师应当树立符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科学教育观。但目前的教学现状仍有不足。

第一,大单元教学意识不强。部分教师的教学预备活动停留在单课时教学设计的层面上,在没有把握单元主题的前提下,这些教师的大单元教学意识不强,不会对教材进行再组织、再设计,而以大单元教学知识体系实施教学的研究则更少,导致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缺乏系统性,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缺乏针对性,学生评价缺乏过程性。

第二,缺乏长期发展目标。部分教师制订的单元教学目标局限于短期目的,未聚焦于学生长期发展目标。一个好的教学目标包括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以及掌握这些知识和技能以后所体现的思维、態度、情感。这些目标应该是长期的、连续的,不仅贯穿整个教学单元,甚至要贯穿整个学期或学年,才能实现小学科学教学从知识传授到知识建构,从理论学习到实践操作,从浅层学习到深入学习。

第三,思维意识不够开拓。一些教师在进行单元教学设计时,局限于教材和教师教学用书,延伸性查阅各类辅助资料较少,拓展性实验课程较少,运用科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实践较少,缺乏自主探究及课外实践的意识。

第四,评价方式比较简单。目前小学科学学科的评价方式多为考试成绩评价、实验操作评价、作品评价等,较为传统和单一。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学评价更提倡从整体的目标、发展的眼光、自主探索和实践的角度去设计评价内容,使评价内容具有探究性、整体性、综合性的特点。

二、小学科学大单元教学的概念及重要意义

小学科学大单元教学可让学生从多维度接触并理解本单元教学的知识内容,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逐步培养学生用科学的眼光去看待世界、用科学的思维去解决问题的意识,有效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同时,大单元教学也有助于教师建立并完善自身知识结构。通过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教师不仅能够丰富知识内容,还有助于更好地塑造整体的思维结构,进一步提高专业素养和整体素质,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三、小学科学大单元教学实践的实施策略

1.单元集体备课设计。

科学课程的每一单元都有核心内容,在单元内部每节课之间都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站在整个单元的角度来设计,我们会发现,原本内容很少的课程可以扩展一下为下节课做准备,原本内容很多的课程可以侧重重点教学,不再是“教一课主抓一课”,而是通过找出相连课程的实际连接点,去粗取精,实现教学的合理过渡。

例如,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简单电路”单元的学习主题是“电”这个核心概念,主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分类、推理等科学研究方法研究简单电路,认识和理解电的具体表现形式。本单元指向的科学核心概念是“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核心学习内容是“电磁相互作用”。通过梳理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本单元以“电流”这个关键的科学概念贯穿整个单元,而且衍生出相关具体概念,如闭合回路、电源、开关、用电器、导体和绝缘体等。本单元内容围绕“简单电路”的元件组成和连接方式渐进式、有层次地展开。因此,本单元的四节课《点亮小灯泡》《导体和绝缘体》《电路暗箱》和《生活中的电》内容上是相互关联、相互递进的。单元起始课《点亮小灯泡》,主要通过探究认识闭合回路,引入电流的科学概念,后面的几节课再帮助学生巩固和完善建构闭合回路和电流的科学概念。“电流从电池的正极流出,经过用电器,再流向电池的负极,形成闭合的回路”,“闭合回路”的科学概念是学生判断通路、断路、短路,以及利用检测器检测判断物体是否导体、判断暗盒是怎样连接的基础。因此在本单元备课时,教师应该抓住“电流”“闭合回路”这两个主要科学概念(即教学的关键连接点),进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2.有效整合大单元教学目标。

《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对学科的教学总目标及每个学段的目标的要求是细致而又有层次的。科学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目标进行适当的调整,要体现教学目标的层次。从最基础的每课时的教学目标,发展到统整设计大单元教学目标,教师要做到科学研究方法、科学探究实践意识和科学态度的有效整合,还需要充分挖掘教材所蕴含的科学观念、科学思想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

例如,教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植物与环境”单元,在分析《课程标准》、教学内容以及三年级学生具体学情的基础上,教师在设计单元教学目标时可围绕“生物能适应其生存的环境”这一核心概念,融合“植物”主题相关科学概念、课程中需要用到的研究与观察的方法,激发和保持学生在探索过程中的好奇心和热情。针对这一课,笔者设计了如下单元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分析、分类、推理等科学研究方法,认识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空气、水分、温度等条件;了解这些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2)能综合分析植物的生存条件及其形态特征。

(3)通过探究、查阅资料等方法,发现一些植物适应环境的本领,初步建立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的科学观念。

(4)通过探究,认识到植物的形态与其生长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能根据事例概括不同环境中的植物适应环境的本领。

(5)能总结出“生物的生存离不开环境,生物能适应其生存的环境”的论断。

(6)通过认识环境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态度和保护植物的意识。

(7)初步体会从科学的角度认识自然与环境,乐于参与合作探究。

3.整合教学内容,设计探究活动。

针对小学科学的教学特点,在大单元整体教学方式运用中,教师应该根据科学课程的特点,系统梳理教材知识结构,并利用大单元整体教学整合的理念,结合教学实际,对教材内容进行梳理,形成对教材的整体规划意识,保证学习内容编排的合理性,从而有效设计探究实践活动。教师可以以主题式项目化学习展开单元整体教学。

例如,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植物的一生”单元的教学中,教师可整合本单元教学内容,以项目式学习的方式整合设计“小小种植家”项目化学习活动,将本单元分为种子聚会、种菜小达人、品绿探究、赏花享果四块内容。

整个项目活动,融合了多学科的知识,有效整合学校、家庭、社会等教育资源,拓宽了学生学习的空间和视野,引导学生经历完整的单元项目化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学习成果,开放科学思维,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科学素养的发展,同时更好地达成了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和实践效果。

总而言之,在小学科学核心素养培育的要求下,教师可通过对课程大单元集体备课设计、有效整合教学目标、合理调整顺序结构等形式,以教材为例,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堂为平台,运用大单元教学方式进行小学科学教学实践,为学生创设多样化的学习环境、建构系统全面的知识体系,逐步培养学生能够用科学的思维去解决问题,有效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作者单位: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教育考试中心 责任编辑:苏少伟)

猜你喜欢

大单元教学小学科学核心素养
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浅谈以“类化”思维改进中职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
基于大单元教学的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有效策略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谈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简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锐意进取,不断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