谪落凡间亦如何
2024-04-17沈振华
沈振华
李白“诗仙”之名流传千古,他笔下许多充满瑰丽想象的诗作更是千百年来无数人传颂的经典。在他的众多作品中,《将进酒》无疑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首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向我们展现了一个超凡脱俗的宏伟视角。何人能够登得如此之高?何人能够望得如此之远?何人能够将宇宙尽收眼底?唯有“神”,唯有“仙”,这“神仙”就是李白。他观察世界的视角不是凡人的仰视,而是俯视。李白这位仙人凭借超凡的想象力,让读者领略到了从未见过的景象,将超凡入圣的天才视角借给凡人,让人感受到从未有过的意象冲击与心灵震撼。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的精彩程度丝毫不输首句。这一句则从空间的伸张拉扯迅速转到时间的急剧收缩,这种时间上的收缩带给人的是无法抑制的悲伤。早晨还是青丝万缕,充满生机与朝气,但暮霭袭来,青丝变华发,朝气退却,暮气沉沉。一天之内,原来蓬勃向上的力量瞬间急转而下,变为千斤重负压在心头。
这种常人难以承受的急剧变化会给普通人带来崩溃和绝望,但是在文采脱俗的“仙人”心中,这种落差没有打倒他,他也没有丝毫的却步。在“朝如青丝暮成雪”的某一瞬间,他也许会有些许消沉,但骨子里的豪迈立马将他从这种消沉中拉出来。就算是坠落到凡间,那又如何,“仙”始终是“仙”,即使落到最低处,引发的反弹也是最强烈的。前一刻“我”可能消沉,但这一刻,“我”要享受现在、享受当前,所以下一句“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横空出世。接下来,句句都是“仙人”的豪迈不羁——“天生我材必有用……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假使没有次句与首句这样的失衡错位,没有在统一的整体结构中展现出的极大化的思绪拉扯,那么,李白的豪迈也许会稍有逊色。
这样跌落凡间的情节又恰恰和李白的生平相吻合。一般认为这首《将进酒》的写作背景是李白在天宝十一年(752年)游梁、宋,与友人岑勋、元丹丘相会时所作。此时距李白被唐玄宗“賜金放还”已有八年之久。回想唐玄宗天宝初年(742年),李白由道士吴筠推荐,被唐玄宗招进京,命其为供奉翰林。由于玉真公主和贺知章的交口称赞,玄宗看了李白的诗赋,对其十分仰慕,便召李白进宫。李白进宫朝见那天,玄宗降辇步迎,“以七宝床赐食于前,亲手调羹”。玄宗问到一些当世事务,李白凭半生饱学及长期对社会的观察,胸有成竹,对答如流,深受玄宗赏识。彼时,他正站在云端,能望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彼时,他的才情被赏识,心中“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愿望似乎就在眼前。但短短时间,因权贵的诋毁,他在天宝三年就被排挤出京。朝暮之间,他“跌落了”,对应了他的那句“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掩卷沉思,这首诗的背后,是李白起起伏伏的人生,甚至可以说是他整个人生的一个缩影——曾在云端,却遭遇贬谪,跌落人间,但仍然笑对人生。像李白这样有着旷世文采与济世抱负的人,一生却因种种原因,始终不得志,很难说他不曾有过遗憾。但他的人生以另外一种方式而流芳百世,他的才情在诗歌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千百年来,后世千千万万人,整个中华民族,甚至整个世界,都应该庆幸世上少了一个“李尚书”“李侍郎”,而多了一位豪迈奔放、清新飘逸的“诗仙李太白”。
(作者单位:浙江省台州市玉环龙溪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王振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