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校协同,共促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024-04-17周治华张馨月

新教师 2024年2期
关键词:家校协同机制建设心理健康教育

周治华 张馨月

【摘 要】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关乎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事关亿万家庭的福祉。家庭和学校不仅要提高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更要拓宽家校协同的领域,建立家校协同教育的机制,方能稳妥推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关键词】家校协同 心理健康教育 机制建设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竞争加剧和生活节奏变快,人们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呈现出低龄化的发展趋势。《2022年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显示,全国参与调查的3万多名青少年中有14.8%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风险,其中有4.0%属于重度抑郁风险群体。《2022年国民抑郁症蓝皮书》的数据也显示,中国患抑郁症人数超过9500万,30%是18岁以下青少年,其中50%是在校学生。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已然成为全社会的共识。2023年4月,教育部等17部门联合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更是将加强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上升为国家战略,强调全方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所谓全方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虽然意味着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参与,但也要突出重点,强化首要主体责任担当,从家庭和学校各展优势、各尽其职、密切配合做起。

一、家校协同共促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人们常常把教育等同于学校教育,弱化了家庭的教育责任,使其处于完全配合学校教育的地位。诚如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所指出的,“从最广义的教育来说,它是一个社会过程。所有的人,所有的事物和现象,都在教育着儿童,但其中最重要的是人。在人当中,父母和教师占首要地位”。一个人的身心健康和成长成才,既离不开家庭教育,也离不开学校教育;更为重要的是,离不开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相互配合和相互支持。惟其如此,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实现学生全面发展才是可能的。

(一)实现家校共育的必要基础

无论要通过教育达成怎样的目标,都必须建立在一个常识之上:没有身心的健康,就没有教育的一切。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课题,更应该是家庭教育的首要内容。2023年年初,教育部等十三个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对于家校协同育人的责任予以明确和强调。推动家校协同育人,首先要有志同道合的信念。只有学校和家庭秉持健康第一的理念和共识,共同关切学生身心健康,各安其位、各扬其长,以相互配合的行动共同促进心理健康教育,才能走向教育功能协同,充分发挥教育的整体效应,形成家校共育的格局。

家庭教育是人生接受的第一种教育,是一种先入为主的启蒙教育。人的心理素质是在家庭教育中首先获得成长的,家庭教育所塑造的人的身心素质对人的成长具有重要的奠基意义。然而,家庭教育是在每个家庭中开展的教育,每位家长的文化素养和教育水平参差不齐,家庭教育缺少系统的培训和统一的管理,是心理健康教育系统中比较薄弱的环节。学校教育则是一种专门专业的教育,拥有一批接受过专门训练的教育工作者、齐全的教育设备、丰富的教育资源、专门的教育场所,接受教育部的统一安排和管理,能够按照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设置教育内容。学校具有专门的心理教师和心理咨询室,教师们也都具备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知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性可以充分发挥其对于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作用,弥补其缺点。

学校教育在具备科学性、专业性等优势的同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一方面,学校教育是一种集体教育,这使得教育者在集体的环境中得到成长,但也导致了学校教育很难兼顾到每个学生,很多情况下难以及时发现每个学生的心理变化。同时,由于每个学生性格各异,教师在判断学生的心理是否发生变化、是否出现问题上往往不具备优势。而家庭教育在每个家庭中开展,家庭教育中施教者与受教者所具有的与生俱来的血缘关系使得家长对子女的个性、情绪等有更为充分的了解,能够及时地发现子女心理上出现的问题,往往更能够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同时,基于血缘关系,家庭教育也是一种情感教育,“夫同言而信,信其所亲”。相较于学校教育中施教者与受教者之间单纯的师生关系,家庭教育中受教者对施教者有着天然的信任和依赖,使得子女在父母面前更能表现出真实的自己,在情绪的表现上往往更加随意。因此,在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会更具便利性,教育效果的检验也更加直观。

另一方面,与学校教育相比,家庭教育往往更加生动活泼、形式多样。既包括家长对子女专门的教育,也包括融于日常生活的引导;既有耳提面命的语言说教,更有潜移默化的无言之教,可以随时随地遇物则诲,寓教于生活。因而家庭教育的渗透性更强,对子女心理健康的塑造更加有效,影响更加深刻。而受到有限教育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学校教育的时间和内容往往比较固定,在离开学校的大多数时间,学校教育效果的巩固都离不开有效的家庭教育。因而学校教育的缺陷可以被家庭教育弥补。

(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

追求内心的和谐宁静,是中西方古代伦理思想家和教育家极为关注的问题。在他们中的很多人看来,心灵的康健是一种德性。这种德性使人懂得节用有度,既有自我控制的力量,也有享受生活之美好的能力。因而,心灵的康健是與养成德性和健全人格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当下中国,心理健康教育仍然是与鼓励崇德修身的道德教育不可分割的。家校协同育人,启智润心,多渠道、多形式促进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既是培养时代新人的应有之义,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

“德者,本也。”德是向上向善的精神力量,对于人的成长来说具有基础性的意义。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一项复杂且长期的系统工程,单靠某一方面的力量难以实现,需要动员各方面的力量形成教育合力才能有效落实。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是教育系统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二者共同构成立德树人的力量体系。各级各类学校必须坚持立德树人,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家庭教育也必须坚持立德树人,做到既关注成才更关注成人。只有学校和家庭都坚持把促进德性成长作为教育的首要任务,坚持以德育心、以智慧心、以体强心、以美润心、以劳健心,共同培养孩子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心灵世界、良好的审美情趣,教育才能正本清源,真正回归立德树人的本质规定。

毋庸讳言,就当前的教育现实来说,重知识、轻素质的状况尚未得到根本扭转,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还任重道远。教育实践中“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倾向依然严重,学前教育、基础教育阶段中的超前教育、过度教育现象普遍存在,暴露了教育疏离育人之道、落实立德树人不充分、不到位的问题,严重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2023年10月,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成员李镇西完成了一项覆盖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有效样本达到21 551份的青少年心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在影响青少年焦虑(抑郁)的各种因素中,选择“升学压力”的受调查者占比54.66%,选择“父母期望”的占比43.55%,选择“学校考试评比”占比39.97%。由此可见,一方面,学校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和考试成绩,使德育处于弱化和形式化的地位,疏忽了美育、体育和劳动教育,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另一方面,父母对子女的期望也集中在高分数、高学历,造成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同质化,不仅加重了子女的学习压力,而且导致家庭丢失了应有的亲子关系和亲情关爱,不再是一个心灵可以得到抚慰的地方。因此,全方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从根本上扭转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蔓延趋势,不仅要求学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也要求家庭以自身特有的教养方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说到立德树人,人们想到的通常是学校。这显现出学校教育在现代教育体系中所具有的强大地位和主导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家庭教育可有可无,也不意味着它应该成为学校教育的附庸。必须强调的是,学校是立德树人的地方,家庭也是立德树人的地方。《家庭教育促进法》明确规定,家庭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同时还规定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关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导其珍爱生命。人的一生大约有三分之二的时间是在家庭中度过的,家庭教育是起始教育也是终身教育,既不可或缺也难以取代。家庭生活环境和家庭教育方式对一个人心理的影响最直接最深刻,许多人心理问题的滋生都是由于不科学的家庭教育造成的。从落实立德树人的要求来说,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前置性作用,其他任何教育皆在家庭教育的基础上开展,并始终受到家庭教育的影响。这就要求家庭教育既要配合、支持学校教育,也要坚守自己的特点和方式,与学校教育保持一定的边界和张力。

二、家校协同共促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进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这一时期心智逐渐健全,思维进入最活跃状态,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青少年学生正处在生理和心理逐步发育成熟的过程中,是否养成良好道德情操、生活习惯和健康身心,关系到他们能否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更关系到他们今后能否担负起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的重任。家庭和学校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重要的环境,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是事关国家发展和民族未来的大事。家长和教师都应该认识到,青少年健康成长所需要的,不只是家长或教师某一方的精心引导和栽培,而是家长和教师共同但有差别的精心引导和栽培。在竞争无处不在且如此激烈的现代社会,青少年过早地承受着来自学业、生活、社交等各方面的压力,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也较之前更为多发。家校协同促进心理健康教育,是必要的、迫切的,也是可行的。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推进。

(一)增强家校协同的意识

思想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家校协同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进,首先要在强化健康第一的理念和共识基础上转变教师和家长的传统教育观念,强化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同向同行的合作意识。当前,仍然有相当多的家长错误地认为教育子女是专业人员(教师)和专业机构(学校)的职责,认为家庭、家长完全不需要承担任何教育的职责,更不愿意积极地与学校教师沟通交流,也不愿意向教师寻求帮助。而在学校这一方,也有部分教师认为家长不懂教育、教育理念落后,认为家长不懂得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施教。因此,很多教师只专心搞教学,不愿意主动地与家长沟通交流。除了伴随着考试结束例行召开的家长会之外,许多校内的活动也极少邀请家长參加,家校交流合作的意愿和意识有待增强。

一方面,学校作为专门的教育场所,应当积极发挥其在家校合作中的主导作用,将家校合作工作纳入学校教育工作中,发挥好学校在家校合作中的专业优势,通过建立家长委员会、定期召开家长会、定期组织教师家访等形式积极与学生家长保持密切联系,积极向家长宣传党的教育方针和国家的各种政策、法律,将国家、社会对于时代新人的要求以及家校有效合作共育对一个人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准确地传递给家长,运用专业知识和能力解决家校合作中存在的问题,以提升家校合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另一方面,家庭应当发挥好家校合作中的基础性作用。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与起点,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作为基础,家校合作很难取得较好的效果。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也明确指出,家长应当积极参加家长会、家长学校,主动与教师沟通,了解学生的身心状况,构建和谐的家校关系。广大家长作为家庭教育的主体,应当与学校密切联系,主动获取来自学校对于家庭教育的指导,学习运用信息网络平台,遇到家庭教育的困难时主动向学校教师或专业人员寻求帮助,积极参与学校举办的各项活动,主动了解子女在学校的情况,使得家庭教育更加合理有效。

(二)拓展家校协同的领域

就当前的家校关系来说,教师和家长之间事实上也是存在合作关系的,但这种合作的重点是在学习成绩和考试升学上。家长向教师寻求帮助,或者说教师主动与家长沟通,往往是出于学生学习成绩有了波动,对于学生其他方面的成长发展则关心较少。这样的合作毋宁说是家长和教师的一种“合谋”,目的是驱使学生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考试升学上,其结果就是中小学生太苦太累,远离了丰富的、和谐的、全面的教育生活。这样教育是短视的和功利的,既没有突出德育为先,也没有真正的美育、体育和劳动教育,甚至也没有真正的智育。

人的发展是多方面的,家校合作不应仅仅局限于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应更加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以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家校共育的切入点,从而扩大到素质教育的各个方面,使“五育”的每个方面都发挥育人的功能。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都应当充分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在家校合作共育中,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各有优势、各有职责。学校具有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不仅应该更加系统、有效地向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还应该通过公众号推送心理学相关专业知识、召开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的家长会、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课程与讲座等形式向家长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增强家长开展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与能力,促使家长更加关注子女的心理健康,尽早发现心理健康问题。同时,家庭教育以情感为依托,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塑造子女的心理品质和性格特质。家长应当积极与学校沟通,及时向教师反馈子女的情绪状态和心理上的困扰,积极向学校的专业人士咨询有关问题,推进家庭教育科学化。只有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协调共育,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三)健全家校协同的机制

家庭和学校的协同,既不是割裂和背离,也不是迎合和同化,而是各司其职,相互联动,共同推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全面落实。在家校合作共育的过程中,家校分工不明的问题长期存在,影响了家校共育的成效。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往往基于社会生活来展开,家庭环境、家庭氛围都是家庭教育,人的道德品质、身心素质、劳动能力最初都是在家庭教育中获得发展的。事实上,家庭教育的范围是宽阔的,家庭教育的任务不仅仅是促进子女学习方面的发展。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进入深度转型期,人们的竞争意识加剧,“望子成龙”的思维逐渐成为部分家庭教育的主心骨,家庭教育“学校化”倾向严重,成为学习、刷题、提分的教育,逐渐异化为学校教育的跟班和附庸。

家校协同促进心理健康教育,要推进育人方式的改革,健全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长效机制。学校教育作为专业教育机构,除承担学科知识教育之外,同样也承担着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身心塑造和法治意识的职责,应当积极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积极将专业的知识与国家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准确传递给家长,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目标。教育部门要建立健全家校共育体制机制,建立专门的组织机构,规范家校合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明确家庭与学校在家校共育中的职责,定期检查家校共育的成效。学校应当组织学生入学和定期的心理测试,定期开展家庭访问活动,建立学生个人心理档案,针对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建立预防化解机制。同时,学校可以建立心理健康信息交流平台,在平台中汇总有关心理健康的法律政策、实时动态、成功经验、专家讲座、育人课程等,为家校共育的主体提供更加便捷、全面、有效的信息共享机制,保障家校建立和谐的共育关系。

(责任编辑:王振辉)

猜你喜欢

家校协同机制建设心理健康教育
利用博客平台 强化班级管理
家校协同PK“蒙式教育”
信息化环境下家校协同发展教学策略的探究
高职院校兼职教师校企合作机制建设探析
如何加强高校学生组织机制管理的建设
浅析如何做好民生检察服务热线工作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简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契合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