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之眼
2024-04-17
王泉庚(美特斯·邦威原董事总裁):穿越周期需五大关键驱动力
在经济下行周期,企业遭遇需求疲软、高端技术进口封锁、传统低端产业链转移海外、投资下降、地域政治冲突局势动荡、预期转弱等多重冲击,存量市场的争夺白热化。企业要应对不确定性,需看到变动背后的五大关键驱动力,才能穿越经济下行周期。
第一,顽强的企业家精神。企业家精神是永不言弃、与不确定性为伍、改变与创造约束条件。正如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富兰克·奈特所说,企业家精神就是无惧风险的胆识。
第二,乐观的长期主义远见。虽然未来是不确定的,但对未来还是要保持积极乐观,没有乐观精神就没有希望,团队就没有动力,组织就会失去各种发展机会。因此,企业家的乐观是无条件的,是一种天赋和使命。
第三,悲观的底线预案。态度上要乐观,做事上要悲观。悲观是一种能力,要始终保持危机意识。在做事上要理性客观分析外部的环境和内部的能力。每年滚动地做好未来战略推演,要有底线思维,要找到企业当下与未来的根本性挑战与瓶颈,做好悲观的底线预案。不能存在侥幸心理——越侥幸,风险就越可能发生。既要拥抱未来,又要活在当下。
第四,创新的产品与商业模式。面对市场的变化,产品也需要洞察顾客需求,不断创新。产品是1,其他都是0。没有1,0就没有意义。企业的长期优势之一,就体现在对产品研发投入的积累上。
第五,强大的组织力与领导力。企业要想做大做强,就必须依靠强大的组织能力。打造强大组织能力的根源是由经营者的领导力决定的。很多企业的业务老是做不成,关键是組织能力不行,本质是一号位的领导力不行。
宋志平(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制造业要主动实现服务化
互联网对制造业来说,不只是提供了一个工具,更重要的是它改变了企业的思考方式和运营模式,催生了制造业的产业变革。其中,制造业服务化就是重大改变之一。制造型企业要从制造向服务的产业链延伸、向市场延伸。制造业服务化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做外包。在全球化大背景下,企业要善于利用资源,学会外包。外包并不全是低附加值的东西,高附加值的东西若不是核心专长也可以外包。美国宇航局制造航天飞机,就是采用外包配件的方式,自己则成为提供设计和标准的系统集成商。耐克、阿迪达斯等,也是采用外包生产的方式。
从卖产品到卖服务。卖服务之所以深入人心,与竞争有关,传统制造业在卖产品的过程中,谁更关注客户需求,谁能为客户创造更多价值,谁就能赢得市场。比如罗尔斯-罗伊斯公司不再卖飞机引擎,而是卖引擎使用时间。
提供一揽子的系统解决方案。制造业可围绕价值提升,为客户进行系统思考,而不是只从某个产品去思考。
深入探索跨界经营,制造业可以与金融、互联网等行业跨界联合,打造更具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在产融结合方面,美国通用电气成功创造了产业与金融的“交叉销售”模式,中国的中石油、国家电网、中粮等企业也涉足金融服务业,形成了具有财团雏形的产融结合模式。
互联网对制造业的影响是极其深刻而又深远的。面对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不断更迭突破,任何企业都不能采取鸵鸟战术,而要顺应趋势,以变应变,紧抓工业互联网的时代机遇,主动“+互联网”,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提升创新发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