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政策下发挥博物馆教育功能的路径探析

2024-04-17贾梦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4年4期
关键词:社会教育教育功能发展路径

贾梦

摘 要:文章通过分析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和教育资源、博物馆教育功能的发展历程及现状、新的教育政策下博物馆教育功能发挥面临的契机和挑战,进一步剖析我国博物馆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而探究更好发挥博物馆教育功能的有效路径,并提出了开发具有“公众参与”特征的分众教育活动,探索专业的馆校教育合作体系,以促进“博物馆+”跨界融合提升文化产品的教育附加值,以博物馆教育资源课程化实现协同教育的互补共进等发挥博物馆教育功能的具体策略,以期为博物馆教育功能更好地发挥和实践推行提供借鉴。

关键词:“双减”政策;博物馆;教育功能;社会教育;发展路径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4.04.023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作为人类文明的缩影,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随着时代的发展,博物馆成为人类发展和民族进步的见证者,成为记录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和科技进步的重要场所,履行着以文育人、以文育魂的教育使命。博物馆沉淀着世界历史文化的精华,对提高民族素养具有重要作用,它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通常是与狭义的教育相异质而存在的,是学校教育形式的重要补充。

1 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和教育资源

博物馆是开展文化传承、歷史教育和陶冶情操的重要阵地,博物馆的教育功能较为特殊,作为具有公益性和开放性的社会教育场所,博物馆特有的丰富教育资源能够支撑其成为独立于学校教育之外的、具有系统性的教育系统。另外,博物馆独有的文物藏品是科学价值、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统一,相比于其他教育方式,博物馆教育功能更能全方位、沉浸式提升公众的人文素养、审美素养、精神境界等,具有综合性社会教育功能。

博物馆教育除了具有教育学一般规律外,还具有其独特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博物馆教育坚持以人为本,通过为所有社会受众提供多元化服务、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为受众创造学习、研究、审美空间。博物馆教育还能寓教于乐,发挥其教育资源优势,将教育资源中蕴含的文化、历史和艺术等信息融入具有互动性、参与性和体验感的陈列展览和设计活动中,吸引受众在沉浸式参观和探索中提升人文素养、审美能力和道德品质等。博物馆独有的教育资源和专业人才优势,再加上特殊的宣传、讲解、体验形式,能够通过趣味性、知识性和体验性相结合的教育方式,满足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据中国博物馆观众结构数据显示,未成年观众参观人数占总参观人数的比例逐年增加,17岁以下的观众人数保持相对稳定增长①。由此可见,博物馆对青少年的吸引力正不断增强,他们已经成为参观博物馆的重要人群,博物馆自身所拥有的资源也成为青少年重要的学习资源。

博物馆具有形式多元、内容丰富的教育资源,博物馆的场景空间为其发挥教育功能营造了充满历史厚重感和文化底蕴感的环境,与学校课堂教育环境不同,沉浸式体验的环境和氛围更能提升社会教育效果和效率。陈列展览是博物馆发挥教育功能的主要形式,也是博物馆基础性的教育资源。文物藏品是历史和文化信息的载体,蕴含深厚而丰富的内涵,是博物馆实物性质的教育资源,博物馆的多媒体展示及相关设备设施是其发挥社会教育功能的重要工具,博物馆的工作者既是博物馆发挥其教育功能的执行者、参与者,也因其自身承载的知识和经验而成为“活”的教育资源。博物馆的公共服务场所定位和功能、品牌效应等也是发挥其巨大教育功能和影响力的隐性资源。总而言之,博物馆的教育资源具有情境性、知识性、实物性、系统性、开放性等特点,所以发挥博物馆教育功能就要最大限度发挥博物馆教育资源价值。

2 博物馆教育功能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博物馆具有教育功能、研究功能、收藏功能和展示功能等。早期,博物馆更注重收藏、研究功能,直到19世纪,西方国家才认识到博物馆教育功能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并围绕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开展理论和实践研究,逐渐形成了一系列关于博物馆教育的方法和理念,博物馆的教育理念和功能定位也随着文化转向和深入研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博物馆长期的发展中,博物馆理念从传统的“藏品为中心”逐渐转向“观众为中心”,同时也彰显了博物馆主要功能从研究功能向教育功能的转变。“博物馆的创办初衷,正是教育。”②我国的现代博物馆建设源于20世纪初期,从我国第一所现代博物馆建成之日起,它便与教育紧密联系在一起。张骞创办的南通博物苑以传播知识、启迪民智为己任,开启我国现代博物馆教育的先河。经过一个多世纪的继承与发展,博物馆的教育功能愈发显现,全国大型公共博物馆免费开放政策有力推动公共文化普及,整合各馆资源开展主题参观与互动展览等博物馆教育活动,推动了博物馆与学校教育之间的互动,也发挥了博物馆特殊的社会教育功能。

当前,从博物馆职能方面来说,部分博物馆的教育活动内容多样且零乱,尚未形成体系化、制度化的规范形式,全国各地博物馆学习资源差异较大,社会各界对博物馆教育功能的认识还比较匮乏,其教育功能并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其教育资源优势没有得到有效发挥。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开始探索博物馆与学校教育之间的联结互动,但是由于博物馆和学校之间没有形成有效的协作机制,也没有建立统一的融合教育管理机制,再加上缺少同时具有专业知识和教育知识的高素质综合人才,博物馆教育资源课程化开发和应用方面无法与学校实现教育衔接和延伸,导致博物馆教育无法发挥拓展和巩固学校教育的“第二课堂”作用,无法有效形成教育合力。

3 “双减”政策下博物馆教育功能发挥面临的契机与挑战

近年来,我国就教育行业发出一系列政策倡导,尤其是2021年7月落地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下文简称“‘双减政策”)为传统学校教育带来巨大变革,也为博物馆教育功能的发展与创新提供了契机。

3.1 博物馆教育功能发挥面临的契机

3.1.1 社会对高质量教育资源的需求推动馆校合作走进时代视野

“双减”政策带来的机遇,在于社会教育需求发生了变化。近两年来,学校还承担起学生课后服务教育的重任,在课后服务发展的初期,如何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提供优质的课后教育资源成為学校亟待解决的难题。博物馆汇聚中华优秀历史文化精华,在实体展览与环境氛围的双重熏陶下,博物馆教育对于提高学生审美素养、拓宽学生视野以及为学科知识提供实物支撑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资源优势,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深度开发博物馆的优势教育资源,发挥其教育功能,推动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机融合是时代大趋势下的“双赢”互动。

3.1.2 教培行业遇冷为学生参与博物馆教育活动提供可能

“双减”政策下,教育部门对校外培训机构的强力调整,让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在极度“内卷”的状态下暂时解脱出来。“双减”政策使更多的青少年能够有足够的时间参与到完整的博物馆教育活动中来,为体系化、专题化博物馆教育活动的策划和实施提供了有利的先决条件。对于学校和博物馆来说,应该以前瞻的发展目光看待二者之间的合作关系,避免短视和无体系、无指导的教育活动设计,陷入费力无功的发展困境。在新形势下重新认识和构建馆校关系,推动我国教育向本质回归。

3.2 博物馆教育功能发挥面临的挑战

“双减”政策呼吁教育向人的发展的本质回归,消减各地区教育资源的发展差异,帮助学生全方面、多维度发展。新形势下发挥博物馆的教育功能也面临巨大的挑战。

3.2.1 教育现代化发展对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发挥提出新期盼

“双减”政策的实施是教育现代化理念的重要体现,教育现代化的八个“更加注重”基本理念不仅要求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发挥更加注重人的全面发展,还要通过差异化的因材施教发挥好其知识传授、陶冶情操、提升审美、塑造品格等综合教育功能,要注重社会力量的融合,吸引多方参与,实现多方主体的融合发展和共建共享,教育现代化“更加注重”理念在一定程度上为博物馆教育功能的发挥明确了方向。在强化博物馆教育和中小学教育融合发展、协同工作方面,教育现代化发展要求博物馆要利用自身的社会教育资源为学生的校外教育创设更适宜的环境,开发出更多高质量的系列课程和社会实践活动,以进一步促进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相辅相成。但是,博物馆与学校是两个相对独立的机构体系,学校教育具有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博物馆教育尚未纳入学校正式教育体系之中。推动二者联结互动,有效发挥博物馆教育功能既要从理论角度进行,也要从实践角度寻求二者融合的有机措施,确保教育活动开展的有效性。

3.2.2 新时代对博物馆教育的内涵和外延提出高要求

博物馆的教育功能不仅要随着时间推移不断强化,还要随着时代发展不断进步。“双减”政策背景下,每个个体的成长、发展和个性化学习需求都得到更多重视。智慧化博物馆建设为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发挥提供了助力,如何创新性应用科技产品增强观众体验,如何利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模式开展教育,虚拟现实、体感互动、全息影像、数字展示、裸眼3D等新技术的应用如何与博物馆教育功能相结合,都是博物馆更好发挥其教育功能面临的挑战。除此之外,新时代背景下文化强国建设也被提升到全新高度,增强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继承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成为博物馆教育的重要内容。如何对博物馆教育资源中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历史信息进行创造性传播、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如何立足博物馆教育资源以文化人、以史育人,彰显文化认同;如何区分不同受众选择不同教育资源,并从中提炼本土文化元素,讲好中国故事;如何发挥博物馆教育功能吸引更多的受众,身体力行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不一而足,这些都是博物馆在新时代背景下发挥其教育功能面临的重要课题。

4 “双减”政策下实现博物馆教育功能的策略探析

4.1 区分受众特质,开发具有“公众参与”特征的分众教育活动

如果说我国正规的教育是以学校教育的形式而存在的,那么博物馆教育便是以社会教育、自然教育的形式而存在的。博物馆以实物为载体,注重亲身参与和活动体验,具有天然的科普资源优势,是其他教育形式不可比拟的教育殿堂。博物馆面向的受众是开放的社会群体,其教育对象是广泛的,能够开发的教育内容是多样的。因此,博物馆发挥自身教育功能的前提便是,深入探究受教育对象的爱好和兴趣,针对不同的受众群体,向其提供学校和家庭无法给予的帮助和机会,根据不同群体的特质策划和设计专题活动,通过深挖文物背后的历史文化故事,借助深入浅出、生动有趣的传播方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承载的“精气神”有效地传播给受众。

4.2 借助科普基地优势,探索专业的馆校教育合作体系

2019年起,国家文物局启动博物馆进校园示范项目,馆校结合、多学科的探究式学习方式已经在经济发达地区试点展开,利用学校教育的结构化模式尝试重组博物馆较为零散的学习资源③。2022年,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的《关于利用文化和旅游资源、文物资源提升青少年精神素养的通知》更是进一步明确提出,要推动优质服务进校园,积极服务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和文化素养培育。博物馆教育将文物知识与学科探究相结合,有助于培养青少年政治、文学、艺术、科学探究等多方面素养。当前我国博物馆教育功能体系尚未定型,试点基地的优秀教育经验为博物馆教育体系的建设提供重要参考。除了博物馆进校园系列活动之外,借鉴试点经验,探索博物馆与正规教育机构有机融合的新形式,抓住“双减”契机,明确博物馆的教育角色定位,在实践经验的累积下发展出更为完善的博物馆教育体系,发挥博物馆特色创建自然教育课堂势在必行。

4.3 促进“博物馆+”跨界融合,提升文化产品的教育附加值

目前我国博物馆教育功能的发挥主要依靠馆内教育,其价值功能的发挥是被动的,依靠观众主动参与。随着博物馆教育功能的发展,其教育地点逐步从内到外,探索新的发展空间,其魅力展现也不再囿于地域时空,而是利用自身优势主动进行跨界融合。当前,各大博物馆与传统媒体、新媒体、文创产业、高新科技的不断跨界融合取得了良好成效。例如,数字博物馆的大力发展使观众足不出户便能实现“云逛展”,文物藏品的“动起来、活起来、潮起来”,让文物“触手可及”,而“博物馆+影视”“博物馆+文创产品”的结合更是层出不穷。这些博物馆跨界融合方式,满足社会多元文化需求,使观众从被动的参与者转变为主动的参与者,同时也为博物馆与图书馆、学校教育等其他机构的融合提供借鉴,在政策的支持下走向发展快车道。

4.4 推动博物馆教育资源课程化,实现协同教育的互补共进

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强调,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将生活情境中的问题和资源转化为活动主题,通过探究、服务、体验等方式,形成实践性、跨学科性的课程,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博物馆教育资源课程化并不是简简单单地将学校教育内容搬到博物馆进行讲授,更不是把博物馆的教育资源移植到课堂教学中,而是要打破博物馆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书本知识与历史文化资源的界限,实现理论知识与应用实践的融合,实现教育对象综合素质提升的目标。特别是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博物馆工作者与学校教师更应该建立协作机制,发挥主体作用,对博物馆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研究,推出质量突出、效果更好的综合实践教育课程,并发挥文博工作者的专业优势,承担“校外辅导员”责任,为课程开发和应用提供有力支撑。博物馆教育资源的课程化要立足博物馆的场馆特色,结合博物馆品牌定位确定课程主题,依据博物馆的专题化、系统化展陈,提炼课程开发和建设思路和素材,确定综合实践课程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开发运行、课程评价等,保证博物馆教育资源课程化的系统性、科学性和实践性等,进一步实现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互补共进,提升博物館社会教育功能发挥的质效。

5 总结

博物馆教育在承担公众教育责任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资源优势,在新时代教育改革的推动下,全国博物馆更应明确自身的教育角色定位,进一步推动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协同育人,以发展的眼光积极探寻自身发展模式,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开展形式丰富的教育实践,促进博物馆教育朝多样化、现代化的方向努力,为学校教育提供丰富有力的补充,共同践行全面发展、综合教育的育人理念。本文通过分析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和教育资源、博物馆教育功能的发展历程及现状、新的教育政策下博物馆教育功能发挥面临的契机和挑战,分析我国博物馆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开发具有“公众参与”特征的分众教育活动、探索专业的馆校教育合作体系、以促进“博物馆+”跨界融合提升文化产品的教育附加值、以博物馆教育资源课程化实现协同教育的互补共进等发挥博物馆教育功能的具体策略,深入探究实现博物馆教育功能的有效路径,以进一步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

注释

①钟国文.我国博物馆观众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J].博物馆管理,2021(3):74-84.

②宗争.博物馆教育的死与生[J].时代人物,2019(10):24-26.

③张广林.京津冀又有新动作,博物馆与学校可以这样合作[N].现代教育报,2020-08-15(001).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EB/OL].(2021-07-24)[2022-05-22].http://www.moe.gov.cn/jyb_xxgk/moe_1777/ moe_1778/202107/t20210724_546576.html.

[2]宗争.博物馆教育的死与生[J].时代人物,2019(10):24-26.

[3]钟国文.我国博物馆观众现状分析[J].博物馆管理,2021(3):74-84.

[4]刘曙光.关于2021年国际博物馆日“恢复与重塑”主题的外部解读:兼谈博物馆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国际趋势和中国方向[J].故宫博物院院刊,2021(6):4-10,107.

[5]张广林.京津冀又有新动作,博物馆与学校可以这样合作[N].现代教育报,2020-08-15(001).

[6]秦博,石若,崔嘉宝,等.关于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几点思考[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8(13):140-141.

猜你喜欢

社会教育教育功能发展路径
谈小学阶段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形式的结合与创新
中学技术学科STS的实施研究
促进博物馆的社会教育与青少年教育功能的发挥
围棋教育功能的探索
浅谈社会教育中的古筝教育优化
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教育功能的缺失及其认识论根源
潜移默化,润物无声
保定市特色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研究
民营经济稳定健康发展的路径探析
基于SWOT分析的西安现代物流业发展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