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明鲁荒王陵保护研究

2024-04-17刘一莹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4年4期
关键词:邹城市

刘一莹

摘 要:明鲁荒王陵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子朱檀及其嫔妃汤妃、戈妃的陵墓。文章介绍了明鲁荒王陵概况,探讨其保护意义及现状、问题,从保护修缮、防渗治理修缮、消防三个方面研究明鲁荒王陵保护,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明鲁王墓;邹城市;明鲁荒王陵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4.04.010

明鲁王墓由鲁荒王陵、鲁靖王墓、鲁钜野王墓组成,地处山东省邹城市东北部。邹城市,山东省辖县级市,秦置邹县,县治邾国故城;置平阳县。两县隶属薛郡①。元和元年(84),南平阳县、高平县复归山阳郡②。1992年撤县立市。邹城市位于山东省西南部,总面积1616平方千米,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邹鲁文化的发祥地,也是儒家学派代表人物孔子和孟子的故乡。

1 明鲁荒王陵概况

1992年,明鲁王墓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定为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25日被国务院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鲁荒王陵位于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市区东北12.5千米处,中心店镇尚寨村北,九龙山南麓山③,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子朱檀(1370—1389)及其嫔妃汤妃、戈妃的陵墓。荒王陵墓园位于九龙山南端第一座山峰南麓,当地称“龙头”,向东1.5千米为卧虎山,向西1.5千米为玉皇山,向南5千米为朱山。墓园前有白马泉、九龙泉等,古白马河上源,白马河环绕陵区由东北往西南而西北流淌。鲁荒王陵选址格局符合中国传统风水学的“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的四神方位,为藏风聚气、风水上佳宝地。

陵区分导引、陵园、陵寝三部分。建有内外城墙,外城墙南北长1200米,东西宽800米,总面积约为96万平方米。其陵园南北长206米,东西宽80米,占地面积1.648万平方米。陵区共有三个墓冢,中为朱檀墓,西侧60余米处为次妃戈妃墓。正妃汤氏墓目前位置不详。陵园主要建筑有御桥、陵门、二门、享殿、明楼、地宫,其中朱檀墓地宫分前后两室,出土各类文物1300余件,是目前山东省出土文物最丰富的明代墓葬。

2 明鲁荒王陵保护的意义

明鲁王墓中的鲁荒王陵为明代营建的第一座亲王陵墓,其选址和建造为朝廷制定亲王陵墓制度提供了实例,为明代亲王陵寝体系奠定了基础。

鲁王是明代诸亲王中传世最长的一支,明鲁王墓群是鲁王世系的重要遗存,表现出时代特征,反映出独特的历史变迁。

鲁荒王陵是目前山东省发掘最完整、出土文物最丰富、陵区占地面积最大、地宫距地表最深的明代墓葬,为研究明代亲王陵寝制度及演变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资料。

明鲁王墓的选址、方位选择、环境处理手法等所反映出的风水格局对研究明代风水观念和堪舆理论具有重要价值。

明鲁王墓出土文物众多,包括珠宝、玉器、瓷器、漆器、木器、金属器皿、冕服等多种类型,为中国古代科技史研究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

3 明鲁荒王陵现状及问题分析

3.1 陵园内部和围墙的现状

过御桥进陵园,陵园为长方形,后部为圆形墓冢,象征“天圆地方”。陵园四周建有高3.7米、宽0.7米、基厚1.4米的围墙,为冰盘檐式砖石结构,墙体用40厘米长的青砖砌成。陵园中间设一隔墙,分前后两进院落,前院稍大于后院,呈后高前低。

南墙有三门,称“陵门”,中门独高,侧门较矮,翼然并列,系门洞式斗拱建筑(图1)。第二道门称“祾恩门”,与南门建筑在一条中轴线上,为四楹三门式木结构歇山单檐建筑,墙壁外侧为青砖建成。

2022年2月,邹城市文物保护中心委托山东省古建筑保护研究院和山东省文物工程公司对围墙进行实地调研,发现围墙局部失稳,墙面抹灰老化、空鼓、脱落严重,墙帽损坏严重,瓦件碎裂、缺失严重,瓦底灰、捉节夹垄灰、灰背层均脱落严重,墙基两侧的树木距墙体过近,对墙体、墙基均造成较大威胁。三门屋面生长杂草、灌木,瓦件残损,灰背层被破坏,松散有裂缝,墙面抹灰老化脱落,墙体青砖酥碱,地面青砖碎裂,地面凹凸不平。这些病害对建筑的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为确保文物安全,2023年9月,山东崇文文物保护工程有限公司对陵园及围墙进行修缮(图2)。

后院中部的享殿称“祾恩殿”,是祭祀朱檀的殿宇。台基东西宽33米,南北长20.4米,殿前有长10米、宽15米的月台,周围镶有玉石栏杆。享殿为陵区主体建筑,清代倾倒后,1987年有关部门对基础进行了简单的清理维护,现尚有26根柱础,为明代遗物。

陵园后是方城明楼,明楼为歇山重檐斗拱建筑,建在方城之上,四面辟门。通高13米,方城高7.5米,砖石结构,下为线条雕刻粗犷有力的须弥座,顶部是正方形平台,东、西、北三面设石阶以通上下。

朱檀墓地宫在地表下26米,墓道长50米,墓室长20.6米,分两重门,前室后室,两室有甬道相连,前室南北长8.05米,东西宽5.25米,高4米,顶部为东西起券。甬道的券顶较矮,高1.9米,长1.95米。后室为棺室,南北长5.45米,东西宽8.2米。前室中部随葬品有庞大的木雕彩绘俑群,共432个,分别为仪仗俑、车、马等。后部中央设御案一张,案上放盝顶宝匣3只,内置木制贴金的“鲁王之宝”印。后室中部朱漆金丝楠木棺椁在棺床之上。东侧放置两个戗金漆箱,装冠、冕、袍、靴和玉圭、玉带等,两侧桌放置文房四宝和琴棋书画等物。

朱檀墓西60米处为王妃戈氏墓,地面有建筑,无史料记载,墓室比朱檀墓浅,距地表8米,墓室为砖砌券顶,长15.2米,宽4.3米,高4.13米,有前后室,两侧及后壁各有一龛室,放置随葬品。墓门高2.3米,宽1.3米,厚0.2米,为双扉枢轴式,有两道石门,自来石支顶。

3.2 明鲁荒王陵祾恩门和享殿的现状

根据《鲁荒王墓》考古報告:内城前、后两进院落之间以中门相通,共三个门洞,中间门洞较宽,约15.2米,两侧门洞宽约3米,中间门洞即为今祾恩门所处位置。祾恩门即鲁荒王陵墓园中门,面阔三间,进深两间,绿琉璃瓦单檐歇山顶,为典型门殿建筑类型。

鲁荒王陵享殿位于中门之后中院的中心偏北位置,前出月台,坐北朝南,为陵寝组群中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建筑,用以安放鲁荒王神牌、进行祭祀仪式。现享殿仅遗存台明及月台部分,殿身不存,是内城仅存的建筑遗迹。

据《鲁荒王墓》考古报告:20世纪70年代考古发掘时,享殿基址是墓园内城仅存的建筑遗迹,方向与墓园一致,为186度,整体呈“凸”字形,北大南小,北侧基址东西长31.4米,南北宽14.4米,南侧基址东西长15.6米,南北宽10米。台基附近保存10根石柱础,均外方中圆,大小几乎一致,高49厘米,下部方形,边长约75厘米,上部圆形,直径约52厘米。

祾恩门存在屋面漏雨、瓦面下滑等病害,影响整体结构安全。享殿遗址的柱础由于长期外露,存在风化侵蚀剥落、雨水冲蚀现象,各柱础所受病害影响程度不同;现基址上种植灌木,其根系对遗址有一定影响。

3.3 明鲁荒王陵墓室现状

由于墓室为砖砌结构,戈妃墓砖墙表面无任何其他保护措施,朱檀墓地仗层受渗水溶蚀影响逐步剥落,导致渗水从砖缝渗入,墓室顶部渗水。

朱檀墓和戈妃墓后室墙体及地面存在大量凝结水,抽风机已无法正常工作,墓室内湿度极高,鲁荒王陵(朱檀墓和戈妃墓)主要存在裂隙渗水、地表集水及墙砖风化病害,地下水位高于墓室顶部、墓室内外温差大、内部长期处于高湿状态是影响墓室长久保存的主要原因。

4 明鲁荒王陵保护修缮

4.1 墙帽、屋面维修工程

2023年9月,邹城市文物保护中心委托山东崇文文物保护工程公司对围墙墙帽、三门屋面进行全部揭瓦维修。

4.1.1 瓦件拆卸

屋面揭顶卸瓦时,尽最大可能保护原来的瓦件。将可以使用的筒瓦、板瓦、滴水等瓦料附着的灰、土铲除扫净,并按规格形制分类存放,同时对已风化酥碱、缺角、断裂的瓦件做好照片记录及数量统计。各种类型的瓦件经过挑选后再用,对瓦件进行轻微敲打、扫净,有裂纹、声音不好的捡出不用。

屋面揭顶卸瓦后,记录建筑苫背层的做法、厚度。灰背层由于自然因素,存在裂缝、空鼓酥裂、局部低洼存水等病害,铲除苫背时注意保护下方墙体。拆除瓦顶过程中,配合照相记录工作。重新装瓦前,将新瓦及旧瓦分开集中安放,檐头瓦件按同种规格、花饰重新编组安放。

4.1.2 苫背和佤瓦

苫背层自下而上依次为掺灰泥背、月白灰背。掺灰泥背约七八成干后,上抹青灰背一层,厚约20毫米,白灰、青灰、麻刀的重量比为100∶8∶3。在刷青灰浆赶压的工序中,在灰背上散铺一层麻刀,应扎到灰背密实、光滑、硬结为止。青灰背干至八成时,表面应注意打拐子防止瓦面下滑,然后开始佤瓦。佤瓦分中、号垄、排瓦当。屋面的分中需找出中间一趟底瓦瓦垄的中点,做出标记。确定中间一趟底瓦和两端瓦口之间赶排瓦口,瓦口位置确定后,瓦口钉连檐,这一步为排瓦当。

佤瓦,先审瓦,还应沾瓦,用生石灰浆浸沾底瓦的前端,沾浆的部分占瓦长的2/5。黑活筒瓦使用捉节夹垄灰作法,捉节灰夹垄灰及熊头灰使用月白灰。佤瓦时瓦要摆正摆平,瓦翅跟线。瓦与泥的接触面达100%。抹好佤瓦泥后还要在佤瓦泥上浇一层白灰浆,相邻瓦垄的瓦翅互相交错叠压。佤瓦后,整个屋顶刷浆提色。瓦面刷青浆,檐头、当沟刷烟子浆。

4.2 墙体墙面维修工程

对墙体裂缝采取压力灌注细水泥浆方式加固。先清理干净裂缝,用水湿润裂缝,然后用黄泥或砂浆封堵裂缝表面,沿裂缝设置和固定灌浆嘴,灌浆压力一般控制在0.2兆帕左右,灌浆顺序自下而上,灌一段距离应停顿10分钟左右,直到不进浆为止。灌浆距离表面1厘米时,用细水泥浆加原色砖粉(砖粉粒径不大于100目)补抹严实,最后做旧,保持与周围墙面颜色一致。

4.3 油饰维修工程

现场勘察,三门门扇及门框表面油饰老化脱落,按原做法重做门表面油饰,地仗为一麻五灰做法,具体做法如下。

4.3.1 地仗操作工艺

地仗操作工艺顺序:木基层处理→汁浆→清理→捉缝灰→打磨→修整清理→扫荡灰→打磨→清理→使麻→打磨→清理→压麻灰→打磨→清理→中灰→打磨→清理→细灰→磨细钻生→打磨→清理。

4.3.2 材料配比

油浆:油满∶血料∶水=1∶1∶20。

捉缝灰、通灰:油满∶血料∶砖瓦灰=100∶114.4∶157。

粘麻浆:油满∶血料=1∶1.2。

压麻灰:油满∶血料:砖瓦灰=100∶288∶211。

中灰:油滿∶血料:砖瓦灰=100∶288∶303。

细灰:油满∶血料:砖瓦灰=100∶700∶656。

4.4 地面维修工程

重做三门地面,具体做法如下:

①清除地面青砖和旧垫层;

②素土找平夯实;

③垫层:用3∶7灰土两步,虚铺15厘米,夯实后达到12厘米,找平灰土垫层用铁拍子将表面拍平;

④结合层:在垫层上铺20毫米厚掺灰泥,灰泥比例为3∶7;

⑤地面墁砖:结合层铺好后用麻刀灰和麦秸灰墁300毫米×155毫米×60毫米青条砖,最后用1∶3白灰砂浆勾缝。

在台基及月台周匝铺青砖散水。粗墁,八锦方做法,泛水3%。青条砖规格为310毫米×150毫米×70mm停泥砖;素土夯实,三七灰土垫层一步,20毫米厚1∶3白灰砂浆结合层,墁青条砖,M5.0混合砂浆勾缝,缝宽≤3毫米。地面墁砖时将砖块逐行按线摆正,用水平尺和拐尺检验砖块是否方正,边棱接缝是否严密平直。随时用木墩锤击,将砖缝挤严,令四角合缝,砖面平整。墁砖地面干后,打扫干净。

清理室内地面,重做灰土垫层,按传统工艺恢复原青方砖、青条砖地面。青方砖规格为420毫米×420毫米×70毫米,方砖错缝十字缝细墁,三七灰土垫层一步,掺灰泥坐底,泥上浇熟石灰浆,青白麻刀灰勾缝,缝宽≤4毫米。所用砖块经过砍磨加工。

单块砖挖补时,灰缝砌体,使用錾子,先剔砖四周灰缝再剔里侧砖。完成剔凿后,将砖渣或灰浆清理干净。剔凿應从单块到单层再到多层。砌筑、灌浆方法与相应墙体做法相同。最后一层采用背灰、挂灰,进行镶嵌补砌。对酥碱深度较浅的青砖,要清理干净酥碱表面,效仿地面钻生做法,可于酥碱青砖表面涂刷桐油一道,以防止青砖进一步酥碱。

4.5 防渗治理修缮

朱檀墓主要渗水来源为侧山体地下水和上部回填土孔隙水,沿孔隙、裂隙渗流进入朱檀墓;戈妃墓主要渗水来源为地表水,在地表低洼处汇集并沿回填土孔隙渗流进入戈妃墓。朱檀墓病害以渗水泛盐为主,约占病害总面积的3/4,主要分布在内室和前室中;红漆层的鳞片状起翘与剥落约占病害面积的1/8,主要分布在前室、内室和前室的石门部位;片状剥落、残缺、浅表新裂隙、人为污染、表面溶蚀约占病害面积的1/8。戈妃墓墙壁上的病害主要是水锈结壳、水渍痕迹;地面上的病害主要是微生物病害,大多分布在栏杆、横栏及栏杆下侧;棺椁上的病害为颜料缺失脱落、片状剥落。墓园周边排水口被碎石及腐烂的枝叶堵塞,排水不畅;明楼城墙西北角开裂,有变形加剧的趋势;地宫进口处两侧因排水口堵塞,地面排水不畅,回灌至地宫,积水导致地面有轻微的沉降。

2020年,邹城市文物保护中心委托山东省文物工程公司在墓园围墙外侧修建排水沟,及时排导北侧坡体面流,防止雨水在墓室北侧滞留、下渗;完善墓园内集水、排水沟;整平墓室顶部及周围低洼处,防止低洼处积水、下渗。在墓室上方地表铺设50厘米黏土防水层,阻止地表水汇集、渗入墓室。在墓室及围墙之间布设管井降水系统或修建止水帷幕,保持墓室周边地下水位低于墓室底面,阻止地下水渗入墓室。在墓室内部清除现有泛盐、水锈结壳,对墙体渗水处细微裂缝采用超细水泥、石灰或环氧砂浆灌浆封堵;增加墓室通风扇数量,降低墓室内空气相对湿度;戈妃墓入口与展览室连接处做好引水、防水处理。在墓室上方设置自动雨量计,了解降雨量与地下水位升降间的关系。

明鲁王陵现有保护措施主要有发掘坑回填、围墙、排水沟、集水井及抽排水设施、通风扇、监测、监控设施。

4.6 消防

消防水池在荒王陵博物馆东北侧,该区域位于文物保护单位的建设控制地带以外,地势平坦,无高大树木及地下其他管线。装配式箱泵一体化不锈钢消防水箱及泵房尺寸为长19米、宽8米、高3米(泵房尺寸为长8米、宽5米、高3米),有效容积为291.2立方米。

注释

①后晓荣.秦代政区地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231-232,234.

②周振鹤.中国行政区划通史:秦汉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

③王志民.山东省历史文化遗址调查与保护研究报告[M].济南:齐鲁书社,2008:539.

猜你喜欢

邹城市
县域基层儒家文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研究
邹城市生态气候资源分析研究
邹城市举办“三个课堂”应用教学展示研讨活动
邹城市市场监管局全力保障学校及幼儿园食堂食品安全
山东省邹城市飞行画室学生作品展示
山东省邹城市第二中学
邹城市食品安全现状及其规范化档案管理研究
邹城市召开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示范区建设项目评审会
山东邹城市蜂农有了“身份证”
秋天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