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惠民县新出土佛教造像赏析
2024-04-17王丽丽
王丽丽
摘 要:佛教自东汉时期传入我国之后,经过数百年发展,在南北朝时期已成为我国民众的一种普遍信仰,佛教文化的发展为后世留下了珍贵的艺术瑰宝。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王朝频迭的时代,社会动荡,人民群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人们纷纷寻求精神寄托,佛教得到迅速发展,与我国的道、儒二教并驾齐驱。南北朝时期的惠民县素有“燕津门户”之美誉,交通便利,政治地位显要,是佛教活动的重要地带。从南北朝到唐朝时期,虽历经三次较大的灭佛运动,但由于佛教倡导简单朴素的生活方式,拒绝奢华和浪费,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等,故在当时民众中仍然具有相当的影响力。
关键词:惠民;南北朝;佛教造像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4.04.005
0 引言
山东省惠民县地处黄河下游的鲁西北冲积平原,土地肥沃,粮草丰盈,民风淳朴,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境内已经发现的古文化遗址有60多处,其中最早的有龙山文化遗址两处,距今4600多年的历史。另外还发现有商代晚期的文化遗址、墓葬、盐业遗址等。由于黄河流过境内,大部分境域面积被黄河泥沙深埋,形成南高北低的地形,南北海拔高度相差6~7米,很多古文化遗址被深埋在地下。即便如此,在境内受黄河泥沙淤積影响较小的北半部分仍然不断有古文化遗址被发现,也有古代文物出土,其中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佛教造像时有出土。1997年在孙武街道沙河杨村出土了一批南北朝时期的青石、白石佛像,数量较大,造型多样,既有青州佛造像风格,又有河北曲阳白石佛造像风格。2007年在惠民县淄角镇发现一尊北齐风格的青石佛像,造像精美、铭文完整,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据本地的县志、府志记载,惠民县历史上佛教文化兴盛,庙宇众多。县城内有著名的三学资福禅寺,建于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6)。有前后两寺,约距50米,由著名书法家赵孟頫题写匾额。因时代变迁,都已逐渐损毁,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近几年,在生产和工程建设中不断有新的发现,出土了部分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佛像。本文特将近几年新出土的佛教造像作整理介绍,供学界老师、学者研究参考。文章介绍北朝白石佛造像残件10件、唐代青石造像1件。
1 惠民县出土的佛教造像
1.1 北朝白石菩萨残像(图1)
白石质地,上、下部分残断。高浮雕,背屏式,单体菩萨像。长17.3厘米,宽17厘米,厚5.9厘米。菩萨像面部磨损,五官无法辨认,头戴宝冠,宝缯垂肩,披巾于双肩下垂至腹部十字交叉穿环,上着内衣,下着长裙。菩萨右手下垂持香囊,左手上举持莲蕾。背面有刻字,已经模糊难以辨认。
1.2 北朝白石胁侍菩萨残像(图2)
白石质地,长10.5厘米,宽7.5厘米,厚3.9厘米。高浮雕,背屏式造像,上下部分、右边部分都已缺失。根据菩萨所处背屏的位置,判断可能是位于主尊佛像右边的胁侍菩萨。菩萨面容丰腴,眼睛微闭,鼻子有残损,呈微笑状。头戴宝冠,宝缯垂肩。双肩垂有披巾,披巾于腹部打结下垂,下着长裙,右手上举持莲蕾状物品,左臂下垂并于手腕处残断。造像背面光滑无刻字。
1.3 北朝白石胁侍菩萨与佛弟子残像(图3)
白石质地,长37厘米,宽25厘米,厚8厘米。高浮雕,背屏式造像,应该是一件较大的背屏式多尊像,本件是损毁后的部分残块。右下白色部分是石膏,是为方便展览而修补的。最左边是菩萨像,长披巾下垂,于腹部环中交叉穿过。身着长裙,衣褶繁复,层次分明,雕刻细腻。右手下垂持香囊,左手上举持莲蕾。菩萨背后有一物,似莲花,因残断不好判断。下面有两个佛弟子像。中间一位佛弟子光头,身披袈裟,双手笼袖。右边一位弟子,头顶为宝塔式螺髻,身披袈裟,双手合十。有学者认为应是大螺髻梵王的形象。该造像背面光滑无雕刻纹饰及文字。
1.4 北朝白石胁侍菩萨残像(图4)
白石质地,长35厘米,宽15.5厘米,厚7.5厘米。高浮雕,背屏式造像。本件应是多尊背屏式造像损毁后的局部残块。菩萨面目磨损严重,无法辨认。头戴宝冠,宝缯垂肩,颈饰项圈,衣纹磨损不清晰,似有披巾交叉。着长裙,右臂上举趋于胸前持莲蕾,左手下垂,有缺失,根据多数立菩萨像来看,左手应提香袋。右下白色部分为石膏,是为方便展览而修补的,背面无雕刻纹饰。从手姿来看,立菩萨像中右臂上举趋于胸前持莲蕾,左手下垂提香袋的样式最晚在正光年间(520—525)已经出现,后来此种样式成为立菩萨像的流行样式。
北朝的菩萨从用僧带束发,发展为头戴极为精细的宝冠,额前留发由中分式到留成五个圆形发式以及多种形式的发饰;面相从清瘦逐步发展成丰满;眼睛由凤眼半睁到柳眼微睁;面部由童稚气较重到逐渐成熟稳重。这一系列头部的变化以及能够表达内心世界的眼神和甜蜜的微笑,都被雕刻得出神入化,生动逼真。
1.5 北朝白石佛头像(图5)
白石质地,长8.3厘米,宽4.4厘米,厚4.5厘米。立体圆雕,颈部断裂。高螺髻,长耳,长脸,眉目清晰,鼻梁修直,小嘴,下巴丰满。有专家认为年代应晚于北朝。
1.6 北朝白石佛弟子残像(图6)
白石质地,长12厘米,宽9厘米,厚3.5厘米,背屏式高浮雕。该残件应是背屏式多尊像中的局部,从造型看是侍立在主尊佛像旁边的佛弟子像。佛弟子光头,身披袈裟,双手合十。面目磨损,模糊不清。背面似有文字雕刻,但是磨损严重无法辨认。
1.7 北朝白石飞天残像(图7)
白石质地,颗粒感明显,长19厘米,宽15.5厘米,厚7.7厘米,背屏式高浮雕。飞天头戴宝冠,双肩披巾飘浮,呈俯飞状。背面无文字雕刻。应是位于主尊佛像左边的飞天。飞天,是佛教艺术中一种不受拘限的艺术形象。按其职能可分为供养飞天、伎乐飞天,一般头梳发髻,面部清秀,弯眉凤眼,嘴上翘,露出甜美的微笑。
1.8 北朝白石飞天残像(图8)
白石质地,材质细腻,长9.5厘米,宽10.2厘米,厚3.3厘米,背屏式高浮雕。头部缺失,身体弯曲,呈俯飞状,衣带飘逸。背面光滑无文字雕刻。此飞天像舒展长袖,翩翩起舞,舞姿极为优美而自然,给人一种美的艺术享受。
1.9 北朝白石佛像残片(图9)
白石质地,长10.5厘米,宽14厘米,厚5.5厘米,背屏式高浮雕。右边部分雕刻莲花瓣,应该是主尊佛像的头光部分。左边有一弟子像,脸部缺失,身披袈裟,双手拢袖,下部缺失。背面泥垢坚硬,看不出有文字及纹饰雕刻痕迹。
1.10 北朝白石铭文残片(图10)
白石质地,长10.5厘米,宽10厘米,厚5厘米。残留8个字左右,字迹已不清晰,只能隐约辨认出“智”字。
中国的佛教造像题记主要流行于北朝及隋唐时期,宋代以后较少出现。大体来说,造像题记可分为简略与详细两类。简略者字数一般在几十字或百字,大多刻写在小型造像的基座上。铭文详尽一些的造像题记则多刻写在较大型的造像碑上,其篇幅不亚于一篇碑文。
1.11 “顺天二年”青石药师佛立像(图11)
该佛像为青石质地,立体圆雕,高137厘米,底座高31厘米,长54.3厘米,宽58.3厘米。此尊佛像高发髻,面目丰腴,双目微闭,神态自然安详,左手持药丸,右手持长条状物。双眼部位的线条不清晰,应该是后期磨损造成的。佛像的鼻子、嘴巴小巧,而下颌较宽,脖子较短,大耳朵,时代特征明显。由于面部磨损程度较重,眼睛的纹路不甚清晰。内着僧祗支,外着袈裟,赤脚站立于方形莲花底座上。方形底座正面有铭文,因出土过程中受损,现铭文已不全(图12)。
铭文如下:
顺天二年七月九□光暉为亡父……药师像……王……母……苍生……供养外甥女李……见存母林暉弟光……暉妻己弟妻王妹七娘……还俗□……女真容牛□□林母子同供……
根据铭文提供的信息和佛像的造型,可以确定此像为药师佛像,时间是“顺天二年七月九□”,造像主是“光辉”。
中国历史上用“顺天”做年号的政权有四个,分别罗列如下:
一是唐朝安史之乱的首领史思明建立的“大燕”政权,改元顺天,从759年至761年,历时三年。
二是唐末时期藩镇将领董昌建立的“大越罗平”政权,改元顺天,从895年至896年,历时一年。
三是公元1216年,金代末年山东农民起义军郝定于山东自称“大汉”皇帝,建立政权,改元顺天,历时一年。
四是清朝时期林爽文起义后,用顺天年号,从1786年至1788年,历时三年。
惠民县出土的这件佛像的“顺天二年”年号应该是哪一个政权的呢?笔者进行以下分析。
唐末时期董昌的“大越罗平”政权控制范围在浙江一带、林爽文的政权控制范围在我国台湾,都不在山东境内,可以直接排除。金代末年农民起义军郝定的政权控制范围虽然在山东,但是历时仅一年,并没有“二年”,也可以排除。剩下的只有史思明建立的“大燕”政權。根据史书记载,史思明也确实占领了当时的“乐安”(今山东惠民县)一带。
所以“顺天二年”应该是唐代安史之乱时期的史思明政权的第二年,即760年,是当时唐上元元年(760),距今1200多年。在佛像的出土现场还伴随出土了唐代的白釉玉璧形碗底,也为佛像的年代断定提供了佐证。
铭文中称该佛像为“药师像”,应该是药师佛像。药师佛,又作药师如来、药师琉璃光如来、大医王佛、医王善逝、十二愿王。为东方净琉璃世界之教主。据《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称:于因地时曾发十二大愿,令诸众生所愿皆遂,尤愿众生诸根完具,疾病消除,解脱厄难,因而有“消灾延寿药师佛”之称。祈祷药师佛治病、延命、消灾之法,为大乘佛教信徒的普遍信仰。
造像铭文中还出现了“女真容”三字,笔者猜测有可能是依据供养人家族中的某位女士的面容为模特而雕刻的药师佛像,现因铭文已受到损坏,无法断定,只是一种猜测,不过其他地区出土的唐代药师佛像也确实有这种例子。
2 结语
惠民县这批新出土佛教造像雕刻艺术精湛,以高浮雕为主,间用减地浮雕或线雕阴刻技法,刀法纯熟,雕刻线条流畅,纹理细密。造像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富有灵气。
惠民县地处山东与河北交界地带,出土的佛造像既有河北曲阳一带的风格,也有山东青州一带的造像风格,材质有白石、青石两种。本文介绍的白石造像残件俱为河北曲阳一带雕造,其中10件白石造像残片均出土于一处,年代应为北朝时期,有佛头、菩萨、大螺髻梵王、佛弟子、飞天等形象,是研究惠民县古代佛教文化的宝贵实物资料。出土的唐代安史之乱时期的青石药师佛像,带有史思明政权的年号,尤为稀少珍贵。这些佛造像的出土佐证了惠民县历史上佛教的兴盛,对于研究鲁西北地区佛教发展具有一定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赵彦春.中国佛教艺术[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3.
[2]渥德尔.印度佛教史[M].王世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3]张聪.中国佛教二十诸天图像研究[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18.
[4]李若水.辽代佛教寺院的营建与空间布局[D].北京:清华大学,2015.
[5]马歇儿.犍陀罗佛教艺术[M].王冀青,译.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89.
[6]邓博妍.金代建筑细部装饰研究综述[J].大众文艺,2021(18):72-74.
[7]韧雾.无名匠人的天才创造 易县罗汉像与《药师经变图》:乱世流离伤心史[J].国家人文历史,2021(2):36-43.
[8]平川彰.印度佛教史[M].贵阳:贵州大学出版社,2013.
[9]卢蓬蓬.独乐寺塑像艺术特点之我见[J].中国民族博览,2020(8):206-207.
[10]杨俊芳.辽代佛教造像的民族风格研究[J].美术大观,2019(8):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