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学生视角 多样方法并存

2024-04-16陶雨

考试周刊 2024年1期
关键词:字源随文识字识字教学

陶雨

摘 要:识字对中低年段的学生来说是语文学习难点。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中掌握好本课的生字,对教师来说就是教学中的重点。为遵循中低年段学生的心理特征,应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把识字教学的环节设计得更有趣;在此基础上,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使孩子掌握各种识字方法,为今后的识字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中低年段;识字教学;随文识字;识字游戏;字源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4)01-0005-04

识字对中低年段的学生来说是语文学习难点。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中掌握好本课的生字,对教师来说就是教学中的重点。但是,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生字的教学与课文内容的教学分别独立开来,使得生字教学被分割成一个单独的板块。在实践中证实,这样的教学方式,很难让学生有效掌握生字。为让中低年段的学生有效地掌握生字,教师在教学过程设计时必须遵循本年段学生的心理特征。立足于学生的终身发展,设计有趣的教学环节,让学生学会识字方法,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 中低年段识字教学中采用多样方法的重要性

(一)促进认知发展

学生的学习方式因人而异,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需求和特点,采取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对那些倾向于视觉学习的学生,可以运用视觉展示的方法,通过展示图片、图表、演示实验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加深记忆印象。而对那些倾向于听觉学习的学生,则可以采用听觉讲解的方式,结合语言表达,详细解释知识点,引导学生通过听觉接受知识。

除了视觉和听觉学习,一些学生更喜欢通过活动参与来学习。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活动,让学生动起来,将学习和运动结合起来。例如,通过课堂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参与到实践活动中,进行操作,体验知识的应用,这样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此外,与他人的合作学习也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可以互相交流、协作,共同解决问题。教师可以安排小组讨论、合作项目等活动,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多样的学习方法不仅可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学生感到学习是有趣和有意义的时候,他们会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积极探索和思考。这种积极性能够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提高学习效果。

(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识字教学是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能力的重要环节,如何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成为教育者们面临的难题。然而,通过多样的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

其中,使用故事是一种常见的丰富识字教学内容的方法。通过阅读故事,学生可以融入情境,感受故事情节的起伏和精彩,不仅增强了他们的阅读和理解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情感和想象力。同时,故事还可以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使他们更主动地参与到识字活动中。

游戏也是一种具有趣味性和吸引力的教学形式。通过设计各种识字相关的游戏,可以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和巩固词汇,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例如,可以设计识字翻牌游戏,学生需要记住卡片上的词汇,然后在记忆时间结束后进行匹配。这样的游戏既能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又可以激发他们对识字活动的兴趣和乐趣。

音乐和动画也可以成为丰富识字教学内容和形式的有效工具。通过制作和播放与识字相关的歌曲和动画,可以帮助学生记住和理解单词的拼写和意思。同时,这些音乐和动画也可以增加学习的趣味性,使学生更愿意参与到识字活动中。例如,可以通过唱歌学习字母发音,或者利用有趣的动画故事教授新的词汇。

(三)综合能力的提升

多样化的方法可以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除了注重识字技能,还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合作能力、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以故事讲解为例,学生可以参与角色扮演,通过模拟对话提高口语表达和社交技巧。通过分组合作,学生可以相互学习、交流,培养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设计创意的识字游戏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通过综合能力的培养,学生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学习和生活挑战,提高整体素质和竞争力。这些多样化的方法为学生提供了全面发展的机会,应该在教育中得到更多的应用。通过多元化的教育方式,可以培养出更具综合能力的人才,为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 随文识字

斯霞老师曾提出:字不离词,词不离句。这里斯霞老师所倡导的就是随文识字。随文识字在小学语文的学习中是重要的识字方法之一。它能为学生的识字创设情景,让学生在抽象的生字与具象的课文内容之间建立联系。

以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的《狐假虎威》一课中的生字教学为例:

(一)基于学生学情,较为容易与生活经验产生联系的生字:扯、嗓

【课堂实录一:教学“扯”与“嗓”】

出示课文内容:于是他扯着嗓子问老虎:“你敢吃我?”(标红“扯着嗓子”)

教师与学生配合读:于是他(教师)——扯着嗓子问老虎:“你敢吃我?”(学生)

扯:请学生做扯的动作。

师:扯要用手,所以扯字有个提手旁。做动作时用了很大的力氣。(齐读:扯)

师:嗓子是喉咙里的发声器官。(齐读:嗓子)

师:那扯着嗓子又是什么样子呢?谁来扯着嗓子问问老虎?(指名读)

学生朗读时做扯脖子的动作,朗读声音响亮。

师:这位同学读课文时把脖子用力扯得很长,所以他的声音也格外响亮。(再请生读)

师:是啊,扯着嗓子就是拉长脖子,发出响亮的声音。(齐读:扯着嗓子)

在学习“于是狐狸扯着嗓子问老虎”时,教学“扯”和“嗓”。教师先请学生做扯这个动作,说明扯需要用到手,所以扯有个提手旁,让学生建立字形与字义之间的联系;再让学生感受在做扯这个动作时需要用很大的力气,让学生建立字形与字义之间的联系,告诉学生“嗓子”就是发声器官;再问学生“扯着嗓子”是什么样子呢?结合之前学习的“扯”,学生会做出扯脖子的动作;让学生边做动作边“扯着嗓子问一问老虎”,学生会自然大声地问。教师适时评价,学生做出了用力扯长脖子动作,所以声音很响亮。此时,全班学生就能在文本的情境中理解“扯着嗓子”就是“大声说话”的意思,从而掌握“扯”和“嗓”两个字。

(二)基于学生学情,较难与生活经验产生联系的生字:纳闷

【课堂实录二:教学“纳闷”】

出示课文内容:森林里的野猪啦、小鹿啦、兔子啦,看见狐狸大摇大摆地走过来,跟往常很不一样,都很纳闷。

师:森林里的小动物们看到狐狸是什么反应?(停顿)大摇大摆的狐狸跟往常——很不一样。如果你是森林里的小动物,你看到这样的狐狸,心里会想什么?

生:咦?今天的狐狸为什么和平时不一样呢?

生:今天的狐狸好奇怪哦!

师:是呀,小动物们和你们一样感到很奇怪,都很——(标红:纳闷)

生:纳闷。

师:纳闷就是感到奇怪。

生“开火车”读:纳闷。

在文中出现“纳闷”一词前就创设情景:大摇大摆的狐狸跟往常很不一样。如果你是森林里的小动物,你看到这样的狐狸,心里会想什么?总结学生的回答,引出“纳闷”一词:小动物们和你一样感到很奇怪,都很——纳闷。此时,学生已经基本能从文本情景中理解“纳闷”的意思。教师再出示“纳闷”一词,运用“开火车”读的方式,强化字形与字音之间的联系。最后,教师总结,“纳闷”就是“感到奇怪”。

一般来说,学生接触到生字,感到陌生的主要是字形。而随文识字,则能帮助他们在情境中产生陌生的字形与熟悉的字音、从生活经验中掌握的字义之间的联系,从而做到在情境中识字;再通过在情景中朗读,在情境中运用,让生字短时间、高频率地出现,从视觉、听觉和理解三个层面上实现对生字的掌握。

(三)基于单元整体,让学生对本单元生字形成初步印象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更强调单元的整体性,所以在开始课文内容的教学前,教师将本单元的生字词罗列出来,让学生初步感知本单元的重点生字词。每个单元都有一个精神内核贯穿始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主题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在出示生词前创设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情境,再结合每篇课文的内容讲述导语,将生词将生字词与课文关联,带学生齐读生词。在词语中注入情感,在对情感的感知中建立对生词的初步印象,用浓烈的情感,让学生产生深刻的印象。

三、 游戏识字

(一)生字开花

“生字开花”属于汉字归类学习游戏。英语中有词根词缀学习法,汉字中同样也可以通过偏旁来学习生字。这种方式通常用于形声字的学习,往往同一个声旁变换不同的部首,会得来一系列汉字。他们的字义与部首有关,读音又基本相同。我们将这样的汉字进行归类整合学习。

以清、晴、情、睛为例,在学习这一类由“青”发散出来的汉字时,教师可以制作一张图表,中间是“青”,四周发散出“清、晴、情、睛”几个字,组成一個生字花。在“清”旁边出示水的图片,让学生从偏旁“三点水”与水有关的旧知,发散到“清”就是“清澈”的意思的新知上。在新知与旧知中建立联系,从而更好地掌握新知,识得“清”这个字。同样的,用太阳的图片把“日”和“晴朗”联系起来;用心脏的图片把“竖心旁”和“心情”联系起来;用眼睛的图片把“目”和“眼睛”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偏旁与字义的联系中,建立起以“青”为中心的生字关系网。接着教师还可以向学生提问:你还知道哪些字,可以放进这朵生字花里?学生会想到:请、蜻等一系列汉字。此时学生不仅掌握了“清、晴、情、睛”这四个生字,他们还学会了这种归类整合的识字方法。当学生说出汉字的偏旁部首是以前没有学过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补充说说这个字的意思,并提示字义有时和偏旁部首有关。经过反复练习后,学生也会掌握更多偏旁部首所代表的含义,在此类识字学习中,触类旁通。

生字开花可以很好地给繁杂的汉字归类,让学生有条理地学习生字。学生在已有的偏旁意义的旧知与生字旧知之间建立联系,通过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探索、解决新的问题。

(二)巧用字卡

识字教学不仅仅是教学生认识生字,还需要在课堂接近尾声时,带领学生巩固和检验本节课所学的生字。课前让孩子准备生字卡,在一堂课的最后,利用生字卡做游戏,巩固和检验所学内容的游戏。

同桌两人合作,一人随机说本课的生字,另一人将对应的字卡拿出来,按顺序摆放在课桌上,直到所有生字全部摆出。一人再随机说本课的生字,另一人将对应的字卡收回原处,直到所有字卡全部收回。第二轮同桌两人互换角色,重复第一轮的步骤。同桌两人比赛,看谁做得又快又整齐。

学生说的过程,就是在回忆本课生字,学生找与收的过程,就是在检验和巩固本课的汉字。回忆、检验、巩固,每次都是在加深学生对生字的印象。教师巧妙运用生字卡,让在游戏过程中学生在不知不觉牢牢掌握生字。如果游戏过程中遇到找不到汉字,学生之间还可以互助完成游戏。这样,学生还能在自己与同学之间教与学的活动,加深对生字的印象。游戏中再加入竞技元素,比比谁做得又快又好,更能够激发学生的胜负欲,从而促进他们的学习热情,加深对生字的掌握。

四、 溯源识字

溯源识字就是从字理的角度学习生字。汉字原先表示的是什么意思?是怎么一步步演变成现在的样子的?通过对这些问题的了解,结合图片,学习生字。这样的方法主要用于象形字、指事字和会意字的学习。

(一)象形字:以“日、月、水、木”为例

“日、月、水、木”均由它们所表示的事物的形象演变而来。在教学时,教师将它们的形象图片展示出来,与字形做对比。学生就可以理解这几个汉字是如何演变来的,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很好地掌握象形字。

(二)指事字:以“本、刃、上、下”为例

“本”的原意是树根,短横指在木的下面,指明了树根的意思;“刃”的本意刀最锋利的地方,一点指在刀最锋利的地方,表明了“刃”的意思;短横只在长横上,表达了“上”的意思;一点指在长横下,表达了“下”的意思。通过字形与字义的结合,让学生掌握指事字的生字。

(三)会意字

会意字是生字教学的难点。会意字与形声字的结构较为相似,学生识字时,容易将会意字与形声字混淆,从而带入形声字的理解方法来记忆会意字,识字不得法。教师在教学会意字时,应格外注重让学生理解生字的含义。巧用图片,让学生在字形与字义之间建立联系,掌握生字。

1. 以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的《古诗三首》一课中的生字教学为例

【课堂实录三:教学“酒”】

翻看课前预习单:很多同学在易错字一项中,提醒了“酒”字。

师:字形上很多同学提醒了“酒”(指名)你想提醒什么?

生:酒字右半边的一横不能少。

出示:酒

师:怎样记住这一横呢?在甲骨文中酒字右边是一个酒瓶的形状,(出示酒瓶图片对比)旁边的三点水是瓶中倒出的酒液。我们来看这个酒瓶,里面的一横就代表酒瓶里装着的酒液。所以这一横可不能少(标红“酒”中的一横),否则就倒不出酒啦!

教师范写,学生书写。

“酒”是一个学生书写时错误率极高的生字。笔者通过预习单,了解学生学情,大多数同学在本课生字“酒”上做出提醒,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设计本环节,重点教学“酒”这个字。预习单可以让教师更清楚地了解學生的学情,从而设计更具针对性的教学环节。教师通过图片与字形的结合,让直观学生知道“酒”就是从酒瓶里把酒倒出来,再结合风趣的课堂语言,让学生记住,右半部分“酉”中的一横就是“酒瓶中的酒液”。此时学生就能牢记“酒”这个字,再在书写过程中巩固记忆。

2. 以“看、休、串、明”为例

一手搭在眼镜上,就是看的时候会做的动作,表达了“看”的意思;人靠在树上就是在休息,就是“休”字的由来;一根竹签串起两个东西,就是“串”的由来;太阳和月亮在一起会非常地明亮,就是“明”字的由来。

把看似复杂的汉字简单化,把看似特殊的汉字一般化,让学生在看图的过程中快乐学习,在丰富有趣的体验中掌握汉字。在教学中巧妙地追溯文化之源,为孩子多角度展现字词的古今形态、造字规律、演变历史、文化链接等,帮助孩子形成系统的知识链,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在生字教学中,教师应该摆脱一味追求增加学生识字数量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改变将生字教学割裂成独立环节进行的教学步骤。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设计更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生字教学方法,让学生掌握学习生字的方法,构建生字网,为学生长足的发展和终身学习铺路。

参考文献:

[1]黄波.趣味识字教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1.

[2]许嘉璐.汉字五千年[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字源随文识字识字教学
求“源”有度,识字有“法”
探寻字源妙处多
随文识字学词丰富语言积累
低年级随文识字教学三部曲
低年级随文识字的策略研究
低年级随文识字教学的几点经验
试谈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
谈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
《识字7》(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浅谈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