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与劳动教育融合

2024-04-15柳丽玲

考试周刊 2024年3期
关键词:融合教育项目式学习劳动教育

柳丽玲

摘 要:隨着教育的不断发展,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学科教学的融合已成为新时期下教育改革的重要发展趋势。“向日葵的一生”项目式学习实践研究主要是把小学数学与劳动教育进行融合,让学生通过观察、测量、计算、实践等活动把数学与劳动充分融合,让学生在劳动中获得数学知识,并把所学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关键词:小学数学;劳动教育;融合教育;向日葵;项目式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4)03-0021-04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学科融合成为当前教育发展趋势之一,这种融合有利于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和互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并促使其全面发展。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科融合也具有很大的潜力。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与其他学科密切相关,如科学、劳动教育等。因此,将数学和其他学科进行融合,可以培养出更多具有多学科交叉背景的人才。

劳动教育是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有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对劳动教育重视程度不够,无法将其与数学知识有效融合。基于此,教师要明确自身的责任与使命,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综合素养为核心开展劳动学科融合项目式学习。将项目式学习融入小学数学课堂中,构建科学合理的劳动学科融合项目式学习体系,从培养学生综合素养角度出发设计项目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展示自我、展现自我的机会。

一、 查阅资料,了解“向日葵”的知识

(一)“向日葵”的简介

(二)“向日葵”的奇妙

向日葵中有两种奇怪的元素,这两种生长素可以说是“性格很不和了”,一种十分害怕阳光,一种很喜欢阳光,而怕阳光的却是生长素,它会促进细胞的发育;喜欢阳光的是叶黄氧化素,会抑制植物生长。太阳出来后生长素全都害怕地躲到阳光照射不到的后面去了,而叶黄氧化素为了太阳的怀抱去了太阳能照射到的地方,所以向日葵茎部一边长得快,一边长得慢,在这种反差之下,自然而然就弯曲地向着太阳了。但是向日葵并不是及时跟着太阳转动,有一定的延时,大概在45分钟,因为在生长素与叶黄氧化素的作用下,形成反差从而导致弯曲向阳也需要一定的时间。生长素和叶黄氧化素会因为阳光的出现而致使向日葵向太阳,到了晚上,阳光照射不到向日葵了,生长素的“快乐时光”来临,叶黄氧化素逐渐失去活力,生长素便“大展身手”让白天没长起来的部分加快生长,所以就慢慢地转回去了。

二、 借“向日葵”,整合数学与劳动学科,探寻项目式学习

(一)明确项目式教学目标

小学数学与劳动教育融合项目式学习是基于学生的兴趣爱好、认知能力,将数学知识与劳动教育融合,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设计活动内容,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实践活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教师在开展劳动学科融合项目式教学时,要对项目活动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设计,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获取知识,在快乐参与中收获成功。

(二)设置项目式活动内容

从小学数学课堂出发,结合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及学生特点,围绕“向日葵的一生”展开小学数学与劳动教育融合项目式学习实践,开展如下图所示的项目活动内容。教师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在这些项目活动中,学生不仅需要掌握数学知识,还需要学会动手实践。

(三)整合项目式教学资源

在实施学科融合项目式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多种途径整合学科融合项目式教学资源,将课堂时间充分利用起来,让学生参与到项目式教学中来。

三、 借“向日葵”,连接学生的真实学习,提高学生的能力

项目一:播种前——量一量劳动基地的面积

在了解向日葵的生长环境和生长规律之后,我们先去了解分配到的班级劳动基地,经过一个漫长的暑假,这里杂草丛生,除草是势在必行的。学生使用锄头、铁锹、小铲子等工具进行除草活动。

我们利用准备好的测量工具——卷尺来测量土地面积,通过学生的测量,我们知道这块土地长大约4米,宽大约3米,形状接近长方形。利用长方形面积=长×宽,可以算得这块土地的面积约为12平方米。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使学生对长度单位“米”有了更形象的认识,也巩固了长方形面积计算,更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造力。

项目二:幼苗期——算一算向日葵种子发芽率

在学习《百分数》这节课时,学生已经知道出勤率=出勤人数÷总人数,发芽率=发芽种子数量÷种子总数量。结合小学科学“影响植物种子发芽的因素”,学生已经认识和理解影响向日葵种子发芽情况的因素有阳光、水分、气温等。因此教学《百分数》时组织全班学生分6组进行向日葵种子发芽实验,并让学生将发芽情况记录在表格里面。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每组的种子发芽率有所不同,每组各选一名学生进行分享交流,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通过相互交流来提高自己的科学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发现自己与同伴的差异,并能从他人身上学习到他们的优点。同时,学生之间也能够互相交流、探讨自己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最后通过小组内分享,让学生对影响种子发芽情况的因素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并能通过实验验证和计算得出结论。

项目三:幼苗期——算一算向日葵幼苗种植距离

在种植向日葵种子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些植树问题:

1. 移苗播种时先挖坑,坑与坑之间有间距;

2. 每个坑里只能放一株幼苗;

3. 不能有坑空着;

4. 种植后盖土、浇水。

这个过程实际就是我们五年级所学的《植树问题》。一行一行地栽,并且两端都栽,那么这里一共可以栽多少株幼苗呢?这样既能让学生感受到劳动的快乐,又能帮助学生理解植树问题的三种情况和解决方法。

在班级内交流后,让小组内部进行分享。我们把它叫作“移植向日葵”。大家都觉得很有意思!孩子们自己也想尝试一下这种劳动形式。

当学生真正地参与到劳动中来时,就会发现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他们在种植向日葵过程中也能发现其中蕴含的数学知识和数学问题。

项目四:现蕾期——画一画向日葵生长高度变化图

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提出:“通过动手操作、实践,使学生获得直接经验,发展数感和符号意识,初步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基于以上的认识,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采用“活动—探索”的方式,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去观察向日葵幼苗的生长情况,去探索向日葵幼苗的生长高度。然后运用折线统计图来记录向日葵幼苗的生长高度,并绘制如下折线统计图。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学生亲自实践和探索;二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适当的引导和帮助。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亲身经历收集资料、整理数据、统计分析等一系列活动。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根据折线统计图分析数据,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折线统计图”,并且在此過程中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项目五:开花期——算一算向日葵开花率

向日葵一定会开花吗?向日葵是一种非常好养的植物,喜欢阳光,喜欢水。向日葵不开花可能是光照不足导致的,这个时候要为其补充光照。养分不足的话,向日葵也会不开花,所以它生长期要勤施薄肥,注意它花期要少施氮肥,多施磷钾肥。还要合理浇水,这样它才能开花。

将学生分成两组分别统计开花的株数和不开花的株数,从而计算出开花率,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巩固了数学知识,还通过实例给学生科普了科学知识。

项目六:成熟期——估一估一共能产多少葵花籽

教师在设计数学问题时,可以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通过调查、统计等方法,了解向日葵种子的基本特征。然后结合所学知识提出问题:一株向日葵产籽1000~2000粒,95株向日葵的产籽范围在多少呢?因为1000×95=95000(粒),2000×95=190000(粒),所以,产籽的范围在95000~190000粒。我们不仅可以结合真实情境体验估算的含义,还可以感受大数的认识。不仅能让学生在劳动实践中获得知识和技能,还能让学生在学习数学时体会到劳动的乐趣和价值。

项目七:成熟期——算一算一共能榨多少葵花籽油

向日葵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在我国北方地区种植较多。它不仅可作为观赏植物,还可以作为药用植物。种子含油率很高,有一定的经济价值,而且向日葵种子可榨油供食用。

我们尝试着让学生先了解古代《齐民要术》中的古法榨油,再带学生去实地参观大南食用油工厂,了解现代榨油技术。再让学生探究:10千克的向日葵籽可以出葵花籽油1.8千克,如果要出葵花籽油5.4吨,需要多少吨向日葵籽?在探索中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进一步增强学生热爱劳动的意识。

四、 借“向日葵”,寻找项目式学习价值,促进学生的发展

“数学与生活”是小学数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我们围绕“向日葵的一生”,开展了一系列的项目式学习,让学生在观察、比较、思考、讨论等活动中,了解向日葵的生长过程和生命周期,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

本项目式学习的基本思路是将复杂的数学概念和技能与具体的实例相结合,让学习者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掌握这些概念和技能。在“向日葵的一生”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将学习者引导到向日葵的生长和发育过程上来,通过实例来解释和掌握一些基本的数学概念和技能。具体来说,我们可以从向日葵的种子开始,讲解向日葵的生长过程,包括如何种植、浇水、施肥、晒太阳等,然后讲解向日葵的开花过程,包括如何把握开花的时机、增加向日葵的产量等。接下来,我们可以讲解向日葵的果实生成过程,包括如何把握向日葵的生长规律、及时采摘果实等。

在“向日葵的一生”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应用一些基本的数学概念和技能,比如基本的代数运算、空间想象、统计分析等。通过完成这个项目式学习,学习者可以更好地掌握这些数学概念和技能,并为日后的生活和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 借“向日葵”,开展项目式学习评价,提升学生的素养

项目式学习对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创造力、实践能力等方面有着显著的作用。而开展项目式学习评价,则是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真实的体验,从而更好地评估他们的技能、知识和应用能力。在具体评价过程中,教师要采取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还可以将家长引入评价过程中来。

开展系统的项目式学习评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夯实课堂所学知识,了解自己存在的问题,还能够使学生对自己的劳动实践过程进行更多思考,为后续的研究提供方向。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增强他们的合作能力和实践力。此外,通过项目式的评价方式,可以更准确地评估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提升教育的效果和价值。因此,在教育领域日益重要的多元化考核模式中,项目式学习评价已经成为很好的选择。

总而言之,劳动教育绝不仅仅是体力劳动,而是体力与脑力的相互结合。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要从数学教材中挖掘劳动教育素材,不是劳动教育教材才承担着劳动教育的任务,其他学科同样蕴含着丰富的劳动教育素材,只要教师把劳动教育放在心上,就能结合相应的教育资源寻找到良好的教育契机。如数学课上,种植一株向日葵,观察记录向日葵籽长成向日葵的过程,绘制出成长统计图、写成观察日记。要实现劳动教育与学科融合,就要依托劳动基地,按照生活、生产等方式设计活动方案。根据季节特点,选择一块土地让学生自己种蔬菜或者花草。从测量土地面积,确定行距和株距,到种子购买、施肥除草管理等,全程指导学生分小组收集资料或咨询相关技术人员,做好材料的积累,坚持写观察笔记,记录植物每天的生长状态,观察颜色、形状、气味的变化,学生既动手又多感官参与,科学素养和综合实践能力在无形中得到提升。能够把书本上的知识活用到实践中,才实现了劳动教育与多学科的融合。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劳动教育融合项目式学习是新时代背景下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重视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究活动,以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为重点,提高学生综合素养。教师要积极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充分挖掘数学教材内容,有效利用各种教学资源,结合学科的特点开展项目式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邓李君.“农场基地”融通式劳动教育的校本实践路径——基于项目化学习的视角[J].教育视界,2021(13):8-11.

[2]陈洁华.浅析“五育”并举背景下小学劳动教育的“教”与“学”——以华南师范大学附属龙岗大运学校为例[C]∥广东教育学会.广东教育学会2019—2020年度学术成果集,2020:697-701.

[3]王志宏,秦兴兰.项目式劳动教育课程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德育,2021(3):62-65.

猜你喜欢

融合教育项目式学习劳动教育
项目式学习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中的探究
在初中物理中实施项目式学习
网络信息平台支持下的PBL英语教学实践与研究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研究与实践
基于融合教育视角下国内学前特殊教育发展对策
农民工子女融合教育:教师的角色与使命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
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的融合教育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