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内涵、关联及实践连接
2024-04-14高楠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战略高度,对中华文化传承发展、中华文明、实现“两个结合”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作了全面系统深入阐述。这既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次新的定位,也是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重新审视和再出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重要资源,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又是“第二个结合”事业的延续和新的起点。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肩负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中新的文化使命担当,还需要从维护国家统一的战略高度,站在文化演进历程、民族复兴的立场上审视、明晰这一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内涵、关联及实践连接的可能实现,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突出特性,促进“两创”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两创”
一、引言
文化对人的影响潜移默化且深远持久,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了坚实的文化基础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提供了宝贵的文化资源。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华民族共同体”,既是习近平民族观的鲜明体现,也是5000年文明史铸就的民族传承和新时代的丰富内涵。中华民族共同体,重在以共同的思想文化凝聚价值共识,因此,“中华民族共同体”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研究提供了适恰的视角。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通过“以文化人”凝心聚力,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提供强大的内生动力。
二、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的内涵解析
从理论之维看,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在形成中有效承接了中华文脉。中华民族共同体是经济、政治、文化、利益和命运共同体:历史上,中国疆域内各民族经济上紧密联系,无论农耕、游牧抑或渔猎,在碰撞与交融中共存于统一的“天下”之内。①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构建科学完备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西方共同体理论经历了从赫尔德的民族共同体思想、马克思恩格斯的真正共同体理论、滕尼斯的共同体与社会论、安德森的想象共同体论等过程,其词义与内涵发生了传统向现代的流变。但是,其人群集合体的属性、身份归属的本质及缔结纽带的多元性等特性是不变的。②与西方散装共同体不同,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一个多元的、自然有机的集合体。在大一统的礼仪价值体系下,各个民族能够积极地、能动地、自主地进行交往、交流和交融,形成了一个有机的实体。通过近现代革命的社会化、政治化和时间化的三重锻造,中华民族共同体成功地实现了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在借鉴吸收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西方民族国家理论等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思想理论基石。
从内容之维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哲学观念、社会制度、伦理道德等内容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高度契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凝聚着中华民族智慧与精神的宝贵遗产,包含着丰富的哲学观念、伦理道德、艺术创作、社会制度等方面的内容。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强调家庭、社会以及国家的和睦与稳定。其核心价值观倡导中庸之道、仁爱之心、忠诚之义等,以培养个体的道德修养与社会责任感为目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与西方民族国家理论相互融合。近代西方科技、宗教、哲学、文学、政治制度、法律思想等文化传入中国,国人也接受了西学之为“用”的器物层面的文化,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的“融汇”,可以视作为逐渐被中国人民群众接受、理解,在中国生长扎根,成为中国文化中一个构成要素的过程。同时,传统中国典籍中的智慧和西方理论的交流对话,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也提供了新的认识和深入探讨的可能性,进一步拓展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理论基础,使其更加丰盈、精致,为中华民族的团结、繁荣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璀璨文化的民族,中华儿女深信并珍视传统文化所凝聚的智慧与价值。这种自信和肯定的态度源于对中华民族独特精神和传统智慧的自信,也彰显了我们追求民族复兴的坚定决心。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根基和心灵支撑,蕴含着丰富的民族史诗以及多元交融的民族风情,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和象征。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中,更需要将优秀传统文化视为宝贵的财富和源头力量,传承和保护传统文化的精华和价值观,通过创新和包容与现代社会相融合,以人民为中心,为建设一个富有文化自信、充满活力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做出贡献。
(一)传承创新是“两创”的精神内核
“两创”的内容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谓传统是指起源于过去且流传至今的文化,所谓优秀则要符合相关的评价指标,即“适应时代需求,推动社会发展,经受实践检验,有助文化认同,促进民族团结,提供精神支撑,助力民族复兴,有益世界文明”。①“两创”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和创新,所谓传承是指继承和保护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思想观念、道德规范等,使其在现代社会继续发挥影响力和生命力。所谓创新则是指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变革和创造,将传统文化融入当代社会生活中,使传统文化与时俱进,使其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和发展,是对现实问题的解决和未来发展的驱动力。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东方与西方的对话、古老传统与现代科技的结合等方面的创新都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提供不竭动力。传承和创新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二者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传承需要创新来注入新的活力,而创新也离不开对传统的尊重和借鉴。在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创新相互融合,形成良性循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赋能增量。
(二)融通互鉴是“两创”的现实选择
中华文化之所以如此精彩纷呈、博大精深,就在于它兼收并蓄的融通互鉴特性。展开历史长卷,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到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从“洛阳家家学胡乐”到“万里羌人尽汉歌”;从边疆民族习用“上衣下裳”“雅歌儒服”,到中原盛行“上衣下裤”、胡衣胡帽,以及今天随处可见的舞狮、胡琴、旗袍等,展现了各民族文化的互鉴融通,这是今天我们强大文化自信的根源。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注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优秀文化,通过交流和吸收外来文化的優秀成果,实现文化多样性的融合。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③在人类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前进的步伐始终离不开文明的交流和互鉴,这也是文化得以自我更新并保持生命力的重要因素。弘扬传统文化不是停留在纸面上的研究和传统演绎,而是要与现代社会文化相互交流、相互渗透,促进传统文化的活力和时代性。“两创”亦是如此,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要顺应时代的要求,与时俱进,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相互融通、共同发展。在融通互鉴中促进各地区和群体之间的交流合作,增强彼此间的相互了解和互信,促进共同价值观的传播和弘扬,进一步加强中华民族的团结和凝聚力。
(三)开放包容是“两创”的胸怀态度
开放是采借外来文化的先进成果,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和元素。包容是尊重多元文化,使传统文化在包容性的土壤中得以茁壮成长。“天下”观念是中华民族独特的宇宙观、时空观、世界观和政治观。天下大同、文明共进,是全世界、全人类不懈追求的共同价值。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秉持开放包容,就是要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①当前,世界日益关注我国的发展进程,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形势下,随着共建“一带一路”的推进,更多人希望了解中华文化,我们正面临历史性的重大机遇,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世界性意义的内涵,秉持开放包容的态度,在继承的同时强调发展,立足中国、面向世界,将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传播出去。
(四)服务人民是“两创”的根本宗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理论源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根本的立场观点方法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一思想始终把人民置于最高地位,尊重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体地位。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怎样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这一根本性问题,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如一的价值遵循。
人民群众在长久的实践中形成了丰富的农耕文化、游牧文化、商贸文化等,这些文化成果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往来互动过程中,各民族加深了了解,在“经济共同体”建设过程中产生密切的文化互动,进而持续凝聚團结力量。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人民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在新时代背景下,优秀传统文化中“敬民、爱民、亲民、安民”的思想精华已发展为“以人为本”的理念遵循。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的最终目的仍在于反映民心民意,使创新发展的文化形式与内容更好地服务于人们的生活。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指出:“人民的需要是文艺存在的根本价值所在。能不能搞出优秀作品,最根本的决定于是否能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③传统文化在传承和创新过程中更应彰显这一理念,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的需求,通过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精神世界的需要。引导人民群众培养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念和文化自信,助力人民群众提高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三、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的关联
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统一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建设致力于汇聚民心和凝聚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任务打下更为稳固的族体④结构,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仅意味着发掘其中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相适应的成分,如“天下为公”“道法自然”“贵和尚忠”“讲信修睦”,更重要的是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提供宝贵的精神养料,深化社会主义制度的内涵,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提供有力的指引和支持,创造了一个共同奋斗、共同发展的良好环境。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最大增量
所谓创造性转化“就是要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对那些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⑤中华传统文化中有哪些可以借鉴的“优秀”资源?以及何为“优秀”?尊重是继承的前提,但仅有尊重是不够的,必须对其做科学分析,对其进行批判性继承和创新性发展。⑥如何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面临新的时代使命,我们还要去创造它,使它更优秀。这符合返本开新的宗旨,所以才有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命题的提出。在进行创造性转化时还应注意以下方面:
一是传承历史智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聚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智慧和经验,包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念,创造性转化让这些智慧得到发扬和传承,使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能够站在历史和文化的基石上持续前行。二是塑造核心价值观。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价值观念,如仁爱、诚信、和谐等,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比如,中华文化强调“民惟邦本”“天人合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扶贫济困”,等等。①通过创造性转化,将这些价值观念与现代社会需求相结合,形成符合时代特点和民族精神的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凝聚力和认同感。三是激发创新活力。创造性转化要求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和发展,这种创新过程会激发中华民族共同体内部的创新活力。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深度挖掘和创新应用,形成具有时代特色和独特魅力的新文化形态,在丰富民众精神生活的同时,也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提供了新的动力和方向。四是促进文化自信。创造性转化促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焕发新的活力和魅力,展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通过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弘扬和创新,能够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对自身文化的自信和自豪感,更好地应对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冲击和竞争,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繁荣和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不仅可以为中华民族提供精神支持和文化认同,也为社会治理、道德建设、教育培养等方面提供有益借鉴。通过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时代精神相结合,激发出人们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凝聚各族群众认同价值和文化价值的重要推手,其创造性成果转化得越多,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文化体量就越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就越牢固,这无疑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最大增量。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良性变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其包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道德观念、艺术表达等方面,在中华民族的长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则是将传统文化与时代需求相结合,使之在当代社会中焕发新的活力和影响力。所谓创新性发展“就是要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新发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②
在强调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上,我们越发重视并赋予它更多的关注。传统文化承载了中华民族丰富的道德伦理观念、人文精神和社会价值观念,对于塑造健康的社会风尚和提升民族凝聚力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首先,中华民族共同体强调的是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和共同发展,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一种共同的精神纽带,引导全体民众秉持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和统一协调。其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满足现代社会的多元需求,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融入科技、教育、经济等各个领域,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提供更加全面和丰富的文化资源,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广泛参与和共同贡献。此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凝聚力和自信心。通过创新性发展,传统文化可以不断与现代社会相互交融和对话,展示其在当代世界中的价值和魅力,能够更好地应对时代的变迁和挑战。这种凝聚力和自信心的增强将有助于中华民族共同体在国际交往中展示更加独特和自主的形象,为中华民族的进步和发展作出贡献,为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社会和谐稳定以及经济文化繁荣做出重要贡献,为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提供丰富的思想资源和文化动力,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向着更加繁荣、进步和美好的方向不断前行。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提供了历史契机
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过程中,我们越发意识到中华民族的主体性。中华民族应该成为自己命运的主宰,秉持着自信和自立的精神去推动共同体建设的发展。这种主体性体现在我们坚决维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决心上,只有通过坚定地维系传统文化根基,才能更好地实现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目标。
一方面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引领下,在其培育与铸牢过程中需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挖掘中华民族元素,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丰富资源,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思想观念、人文情怀和道德规范。①另一方面,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需要的内聚性情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和灵魂。深入挖掘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价值观、思想观念、道德规范等,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所需要的认同感、凝聚力和归属感。总体而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其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和深邃的思想内涵,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提供了无穷的启示和支持。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中,应当重视学习和借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家国情怀、亲情友情、忠诚孝道、仁爱和合作共享等核心价值观,以及尊老敬老、教育教善、砥砺奋进、和谐发展等重要理念和价值,通过对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这些精神与思想得到弘扬,引领社会风尚,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推动全民族团结奋进、共同发展的伟大事业。
四、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实践连接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全面总结阐述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深刻回答了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重大课题,为我们在新的起点上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指明了方向。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即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这五个突出特性不仅体现了中华文明的鲜明品格,也是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行动指南,对中华民族精神品质与文化性格的塑造正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与魂”,搭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实践连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深根植于各民族文化沃土,贯穿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历史长河,既有历史的承继关系,又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广泛的社会性以及鲜明的时代特色。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以共同的思想文化凝聚价值共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提供深层有力的文化支撑和强大的内生动力,它们都增进了中华文明的时代内涵,其价值主张具有内在契合性,其二者都是把建设现代中华文明引向纵深处发展,是互嵌共生和互相成就的双向选择。新时代,全體社会成员更要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全方位地解读好“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阐释何以中国”的问题,实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认知、文化自信、文化认同和中华民族认同的有效转化和有机结合。
(一)深耕中国大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中华文明阐扬
“中华文明的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②
中华文明是纷繁复杂、庞大开放的系统结构,延伸至诸多学科的理论触角。连续性意味着要在宏大背景下坚持唯物辩证法,用普遍联系、运动变化和比较的方法,总结文化发展过程中横纵比对的历时性及共时性差异及其演变律则,探寻人类文明演进的普遍趋势,认识人类文明演进的多样性序列,构建丰富多彩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参与的世界文化新格局。中华文明的终极关怀是人的发展与需要,审美旨趣的培育,精神独立的自由。阐扬中华文明要主动服务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大局,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坚定文化自信,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将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促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层意蕴与现代化价值得到多维度阐扬,自觉肩负起科学认知、有效传承、广泛传播中国文化的历史重任,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
(二)深化中华文明研究阐释和成果宣传转化传播
“中华文明的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 ③
创新创造是文化的生命所在。新的社会变革与实践必然要求思想文化领域的创新性发展,坚持守正创新,深化中华文明研究阐释和成果宣传转化传播。当前,我们在中华文明和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方面有待完善,尚未形成既能准确概括中华现代文化的精神和价值又富有国际话语传播的新理念、新范畴、新表述,西方民众对中华现代文化核心价值的认知较为模糊,需要把握历史规律,揭示中华文明的世界性价值意蕴。中华文明研究阐释要置于整个人类多元文明交流互鉴的时代语境之中,关注具有象征性的文化特质,将具有经典性、独特性、代表性的文化符号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将意蕴深刻、影响深远的传统文化纳入教学和研究领域。在准确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的基础上,把实证中华文明五千年历史的成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成果,把辨识进入文明社会的中国方案,通过各种渠道向世界传播和解说,向世界展示可亲、可敬、可爱的中国形象,增强中华文明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三)深描完整的中華优秀传统文化认知地图和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
“中华文明的统一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各民族文化融为一体、即使遭遇重大挫折也牢固凝聚,决定了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决定了国家统一永远是中国核心利益的核心,决定了一个坚强统一的国家是各族人民的命运所系。”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文化认知是文化自信的基础。面对浩如烟海的文化形态,要树立完整的文化认知观。梳理中国文化发展的基本脉络和文化体系,在社会生活中领悟具有象征意义及其标识性的中国文化杰作及其蕴涵的文明智慧,在社会现实中由浅入深,去粗取精,加以对照和理解。历史与文化之链环环相扣,中国文化源远流长,连接着中华民族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增强文化认知教育,还要站在国家统一的政治历史高度和宏观的多元文化教育高度,梳理中华民族的历史脉络,全面科学地阐释中华民族的文化特征和发展规律,引导各族儿女明晰历经沧桑的中华传统文化的演进轨迹,提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度,从而确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自觉肩负起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使命担当。
(四)深挖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决定了中国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壮阔如繁星般的胸怀,北方草原游牧文化、中原麦作文化、南方稻作文化等水乳交融,包容互鉴,多元一体的中国文化凝结着中华民族的创造智慧和文明成果。民族是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承者,文化与民族如影随形。中华文化符号是中华儿女情感经验和精神风貌的表征,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和文化精神。深入挖掘激活体现中华民族共有共享的文化资源和文化符号,激发中华文化的力量潜源,创造融合现代文明的文艺作品和更为璀璨夺目的新文化,汇聚于中华民族精神重构,促进人类文化绚丽多姿,异彩纷呈,赓续中华文明生生不息,齐心协力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五)深谙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和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中华文明的和平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决定了中国不断追求文明交流互鉴而不搞文化霸权,决定了中国不会把自己的价值观念与政治体制强加于人,决定了中国坚持合作、不搞对抗,决不搞‘党同伐异的小圈子。”③
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内生于中华民族历史实践的内聚性情感,和平性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题中之义,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主张求同存异、包容共存,追求“协和万邦”“亲仁善邻”。和平性更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格局担当与发展愿景,不同于西方现代两极分化、霸权掠夺。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二者价值通约,统一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中。长期以来,在党的民族政策指引下,我国各民族文化深深扎根中华文明沃土,形成了各族群众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共同繁荣发展的良好局面。新时代,要深刻理解党的民族理论政策,从平等包容、和平互鉴、创新发展的视角重新审视人类文明史,在理解世界的基础上表达中国,促使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双轮驱动、双向发力,同时着眼于聚焦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在传达中国智慧与文明的前提下重构新时代世界文明格局。
五、结语
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是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强大根基。回顾历史发展,一个民族的兴盛和国家的兴旺富强与文化发展密切相连。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隆盛时期即将到来,这是中华民族大融合与多元文化汇聚的结果,是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文化高度自信的必然结果。肩负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中新的文化使命担当,要继续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维护国家统一的战略高度,站在文化演进历程、民族复兴的立场上审视,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主脉,以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这一背景为契机,进一步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力,加快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创设底蕴深厚的文化场域。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世界新文化格局的重组中提供多样性的精神资源和思想启迪,让更多人了解中华文明的辉煌历史和对人类世界的贡献。
基金项目:河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师范生教育全过程的路径探究”(课题编号:2024-ZZJH-076)河南省社科联项目“新时期高校大学生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教育研究”(课题编号:SKL-2023-1277)
作者:
高楠,周口师范学院讲师,中南民族大学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责任编辑:谷儒楠)
Abstract: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 has made a comprehensive, systematic and in-depth elaboration on a series of major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issues concerning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ultural heritage, Chinese civilization and the realization of the “two combinations” from the strategic height of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the Party and the national cause. This is not only a new positioning of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but also a re-examination and re-star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al community.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is an important resour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al community, and the promo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al community is a continuation and a new starting point for the unfinished business of the “second union”. In the new era,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shoulders a new cultural mission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al community, and needs to be examined from the strategic height of safeguarding national unity and from the standpoint of cultural evolution and national rejuvenation, so as to clarify the connotation of the “two combinations” of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its connection, and the possibility of realizing the connection of practice in this context, and to deeply grasp the prominent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econd combination” . To grasp the outstanding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and to promote the realization of the goal of “two creations” .
Key Words: Chinese National Community;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Two Cre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