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音乐大单元教学

2024-04-14刘俊霞

教育界·A 2024年7期
关键词:大单元教学初中音乐新课改

【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下,探讨通过深入解读音乐教材内容、积极创设大单元教学情境以及合理组织大单元教学活动,构建初中音乐大单元教学模式的策略,旨在切实引领初中生转换艺术学习方式,推动初中生艺术核心素养的整体发展,实现艺术课程教学从“知识本位”到“素养本位”的变革。

【关键词】初中音乐;大单元教学;新课改

作者简介:刘俊霞(1983—),女,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市第十中学。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艺术课标》)指出,音乐、美术、舞蹈、戏剧、影视课程,具有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的重要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坚持以美育人等教学原则,以落实艺术核心素养和育人目标为主线,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类艺术活动,让学生的审美体验在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及创造美的过程中得到丰富。而以单一课时为教学基本单位的初中音乐教学模式,不仅难以满足学生艺术核心素养形成、发展的需要,还会对音乐课程审美教育作用及功能的彰显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在新课改背景下积极构建初中音乐大单元教学模式极具现实意义。

一、初中音乐大单元教学的内涵及功能

初中音乐大单元教学,是基于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思路抽象、衍生出来的,具有明显的艺术课程特征[1]。单元是初中音乐大单元教学的基本单位,大概念要能够体现教学主题,它们均在初中音乐大单元教学设计及实践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引领作用。在新课改背景下,以核心素养为育人导向、遵循初中生艺术学习的特点及初中音乐课程的教学规律开展的初中音乐大单元教学实践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层面。

(一)有助于音乐教学模式的变革

部分教师在以单一课时为教学基本单位的初中音乐教学中所采用的“一讲到底”这一简单化的音乐教学模式,会降低艺术课程对于学生的吸引力,给审美教育以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2]。而教师积极开展初中音乐大单元教学实践,能够组织学生以艺术实践的方式开展结构化、系统化的音乐学习活动,丰富其审美经验,助推其艺术核心素养的发展和音乐教学模式的变革。

(二)有助于音乐学习方式的转变

《艺术课标》提倡学生以体验、感受及实践的方式学习艺术课程。在初中音乐大单元教学中,教师通过获取审美教育元素设计教学情境以及组织多元活动等方式,可改变学生“一听到底”“一唱到底”“一练到底”这种浅表化的音乐学习状态,将学生学习音乐的方式从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探索知识,让学生在获得深刻的音乐学习体验及感受的同时提高多方面的素养[3]。

(三)有助于艺术课程的深度融合

《艺术课标》的“课程理念”部分提到,义务教育艺术课程要以各艺术学科为主体,加强与其他艺术的融合,重视艺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汲取丰富的审美教育元素,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在传统的初中音乐教学中,部分教师在贯彻课程理念时,虽然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及时间,但往往会出现事与愿违的情况。而大单元教学则为教师提供了广阔及开放的融合艺术课程的空间。教师在教学主题的统领下,将与大概念相关的育人元素整合到学生的艺术学习及艺术实践之中,能够高效达成教学目标,同时也能避免教师精力及时间的浪费。

二、新课改背景下构建初中音乐大单元教学模式的有效策略

教师在基于新课改背景开展初中音乐大单元教学实践时,需要更新自身的艺术课程教学理念,坚持以发展学生艺术核心素养为导向,有效开展音乐教材内容解读、大单元教学情境创设以及大单元教学活动组织的教学工作。这样,一方面可以厘清从单元整体出发的音乐教学思路,彰显音乐课程的审美教育功能;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通过结构化、系统化的音乐学习,积淀人文素养。鉴于此,下面笔者以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音乐教材第五单元“音乐故事(一)”为例,简要论述在新课改背景下开展初中音乐大单元教学的策略。

(一)基于《艺术课标》,细致解读音乐教材内容

区别于“一课一曲”的初中音乐教学模式,初中音乐大单元教学更加重视与强调学生的结构化学习。因此,初中音乐教师在实际的大单元教学设计工作中,要将教学主题的定位及大概念的提炼作为首要任务[4]。

从《艺术课标》“课程内容”部分呈现的清晰明了的课程内容框架中可以看到,音乐课程内容包括“欣赏”“表现”“创造”和“联系”4类艺术实践,涵盖14项具体学习内容,为3~9年级设置了6项学习任务。由此,教师在开展音乐教材内容的解读工作时,便可以此为依据,科学定位教学主题,精准提炼大概念。

本单元由三节欣赏课和一节唱歌课构成。在欣赏课中,学生不仅需要联系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琵琶独奏曲《十面埋伏》、清唱剧《长恨歌》中的第三乐章《渔阳鼙鼓动起来》和第八乐章《山在虚无缥缈间》的故事背景,感受乐曲情感,分析乐曲表现要素、乐曲体裁形式,思考乐曲风格流派,还需要主动地将音乐与其他学科关联起来,进行融合式的艺术欣赏与评述;在唱歌课中,学生则要重点学习改编自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歌曲《化蝶》的演唱方法,并学会根据乐谱进行艺术表现。

由上述分析可知,本单元融合了“欣赏”“表现”“联系”这3类艺术实践,意在让八年级学生通过欣赏以中国经典故事為背景的乐曲以及学唱《化蝶》,获得丰富的审美体验,得到文化理解能力、艺术表现能力以及审美感知能力的全面提升。同时,本单元也与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音乐教材第四单元“神州音韵(一)”、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材第四单元“神州音韵(二)”、九年级上册音乐教材第三单元“曲苑天地”相呼应。基于此,教师可将本单元的教学主题定位为“聆听乐曲所述的故事”,并在主题的引领下关联美术、戏剧、影视、语文以及历史等课程的内容,引导学生在倾听乐曲的过程中,结合故事“梁祝化蝶”、楚汉相争时期的“十面埋伏”这一典故以及唐代诗人白居易所创作的诗篇《长恨歌》,联想乐曲所描绘的画面、所传达的人物情感,弥补本单元在“创造”艺术实践方面存在的不足,确保学生能够通过系统学习本单元音乐知识,得到艺术核心素养的稳步提升。

(二)聚焦核心素养,合理创设大单元教学情境

情境教学法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范围广,在增强及深化学生艺术学习体验及审美感知等方面也有着显著的优势。在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音乐大单元教学中,教师应基于对情境教学法优势的认识,聚焦艺术核心素养,为学生创设直观、形象、生动的大单元教学情境,在有效调动及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同时,将其他艺术课程、现实生活与音乐课程有机结合起来,促进新课标理念的落地[5]。

本单元中的四首需欣赏或学唱的音乐均具有较强的故事性和情感性。其中的《梁山伯与祝英台》是学生在本单元学习中需重点鉴赏的乐曲,对学生理解奏鸣曲式和协奏曲、学唱《化蝶》、评述《十面埋伏》和《长恨歌》起到奠基作用。

所以,教师在为学生创设指向艺术核心素养发展的教学情境时,可以“梁祝化蝶”的故事为关键情境素材,利用多媒体设备和现代信息技术视听结合等优势,将梁山伯与祝英台凄美的爱情故事情景进行还原。具体来说,教师可为学生播放电影《梁祝》以及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片段,以电影中演员精湛的演技以及戏曲演员扣人心弦的表演吸引學生的目光和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多重感官,使学生产生深入学习课程内容的兴趣,并对草桥结拜、同窗共读、长亭惜别等主要故事情节形成初步认识,为学生鉴赏《梁山伯与祝英台》打好基础。

之后,教师可提出“除了‘梁祝化蝶,你们还知道哪些中国经典故事?其中有哪些故事被改编成了乐曲?”等问题,引导学生说出其他以我国经典故事、优秀诗篇为素材的音乐作品,让学生了解取材于“伯牙绝弦”的古琴曲《高山流水》和记载聂政刺韩王的故事的古琴曲《广陵散》等,在发散学生思维的同时,顺势揭示本单元教学主题,驱动学生以“聆听乐曲所述的故事”为基本方向,开展音乐学习及艺术实践。

(三)强调艺术实践,科学组织大单元教学活动

为了以艺术实践为基础,以学习任务为抓手,有机整合学习内容,构建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初中音乐教师在设计、组织大单元教学活动时,可将任务驱动法与各类艺术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具象化的音乐学习任务的驱动下,自主、自觉地参与以艺术体验为核心的多元音乐学习活动。

在本单元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就可为学生精心设置如下有关欣赏、表现、创造以及联系的音乐学习任务。

任务一:联系通过观赏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感受,以及教材第40页“欣赏提示”中的曲式结构,聆听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并进行小组合作,以表格的形式梳理出乐曲的引子、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所描述的故事内容以及所营造的意境。

任务二:联系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方法,独立地欣赏琵琶独奏曲《十面埋伏》和清唱剧《长恨歌》中的两个乐章,之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在欣赏过程中“看到”的故事情景、“听到”的故事情节,并尝试用在美术课程中学到的绘画方法将脑海中的画面呈现出来。

任务三:对比分析歌曲《化蝶》和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在情感、表现要素、体裁形式以及风格流派上的差异,在小组内谈论自己对《化蝶》的歌词的感受及见解。

任务四:根据乐谱学唱歌曲《化蝶》,并以男女对唱的方式展现歌曲中人物的情感,再评选出演得最生动、唱得最动人、感情最真挚的组合。

任务五:用自己最拿手的乐器弹唱歌曲《化蝶》,感受与比较哪种乐器的音色最符合歌曲的情感。

如此一来,学生便会在上述学习任务的作用下,有效积累艺术实践及小组合作经验。在学生积极探索欣赏、评述乐曲的正确方法和学习根据乐谱演唱歌曲、弹奏乐器的技能时,其欣赏能力、表现能力、创造能力以及联系能力会在潜移默化之中得到锻炼和增强,艺术核心素养也会得到提升。这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对艺术课程学习的主动性与主体作用。

结语

总而言之,音乐课程是初中阶段艺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陶冶学生审美情操、塑造学生美好心灵以及弘扬真善美等正确价值观念的方面有积极作用和现实意义。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音乐教师应在明确大单元教学内涵及功能的基础上,借助音乐教材、教学情境以及教学活动,实现自身教学方式的变革,在充分凸显音乐课程美育价值的同时,助力学生审美素养及人文素养的整体提升。

【参考文献】

[1]薛颖芳.大单元教学:素养导向下初中音乐教学的实践[J].新课程导学,2022(35):54-56.

[2]黄蓉.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音乐课大单元教学设计方法[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2(15):4-5.

[3]缪志华.指向素养培育的初中“民歌鉴赏”大单元教学[J].江苏教育,2022(59):54-56.

[4]付新燕.核心素养下的初中音乐大单元教学策略[J].天津教育,2022(18):128-130.

[5]洪瑾宜.指向深度学习的大单元教学设计:以苏少版音乐教材九年级《舞台咏叹》为例[J].福建教育,2022(24):60-63.

猜你喜欢

大单元教学初中音乐新课改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浅谈以“类化”思维改进中职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
基于大单元教学的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有效策略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初中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
节奏训练在初中音乐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试论师生互动教学在初中音乐课堂的应用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研究性学习大单元教学中的思考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