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模式构建

2024-04-14叶玉萍

文理导航 2024年7期
关键词:大单元教学模式构建新课标

叶玉萍

【摘  要】为顺应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满足《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注重课程阶段性和发展性”“加强课程内容整合”的教学需求,教师就应以新课标为指引,结合小学语文教学的具体实践,构建完善、高效的大单元教学模式,以奠基—实施—评价的流程来实现教学内容的“再组织”、教学方法的“再探寻”以及教学反馈的“再实践”,进而实现小学语文教学过程的优化设计、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深度培养。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模式构建

一、大单元教学的内涵分析

大单元教学作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的一项创新举措,是以单元为载体与媒介,凭借驱动性问题、项目任务等来进行课内外资源的整合与重构,进而开展更具深度的课堂教学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在课程改革逐步深化的教育形势下,就使这一新型教学方法具有了更为广泛的内涵。(1)大单元教学应以教材单元设置为基础。大单元教学虽然不同于单元教学,但是是以教材中的单元设置为基础的。这就需要教师紧密结合语文教材中的单元设置,进行相应单元主题的确立,以此为基础进行单元内外、课内外教学资源的整合与重构,以此构建大单元的教学内容体系。(2)大单元教学应凸显“大”的特征。大单元教学之所以称为“大”单元教学,主要是因为其具体教学中凸显了“大”的特征,它不仅强调大的教学单元,同时更要求教师有大思路、设置大主题、大任务。这样学生就会在更加广泛、开放的学习空间中开展更具深度的学习,获得更为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新课标下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模式的构建策略探究

由上可见,大单元教学作为一项新型的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优化改革意义,是促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形式。因此,在具体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就应站在学生的角度,以“学生为本”进行大单元教学模式的积极探究和优化实施,以此来实现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的有效开展,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下面就以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教学为例,进行大单元教学模式构建过程的论述。

(一)奠基:做好前期分析,确立教学目标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作为一种具有大思路、大主题的教学形式,与其他教学模式相比,更加需要进行充分、全面的课前准备,只有这样才能为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应充分重视大单元教学中奠基环节准备工作的开展,通过教学前期的全面分析,来明确大单元教学的具体目标,以此奠定后续教学的良好基础。

1.做好前期分析

课堂教学是一个综合性、系统化的过程,其中涉及很多的教学因素。因此,在小学语文的大单元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通过前期分析的方法对一系列教学影响因素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如,在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大单元教学设计中,教师就可以在奠基环节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有效的前期分析。

(1)教材分析

在部编版的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教材分别收录了《慈母情深》《父爱之舟》以及《“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等文章,设置了“口语交际:父母之爱”“习作:我想对您说”等教学栏目。从对教材的具体分析来看,本单元采用的是“双线组织单元结构”,要求学生既要从“体会情感”的角度,通过阅读感受文中传达的“父母之爱”,同时也从“表达情感”的角度,通过口语交际及写作等语言表达形式,抒发自身对父母之情的认知与热爱。这样教师就可以结合这一情感主题以及教学角度来进行其他教学单元内容的联想与整合,以此奠定大单元教学内容重构的基础。

(2)学情分析

课程改革的深化凸显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学情分析作为大单元教学前期分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至关重要。因此,在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大单元教学中,教师就应针对五年级学生的具体情况,展开有效的学情分析。这时,教师就会发现五年级的学生经过几年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体会感情、表达感受的能力,但是在对父母之爱进行系统化认知、表达的过程中,仍然有着一定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积极地进行学生学力及具体学情的细致分析,并在这一基础上进行相应教学任务、教学活动的针对性设计。

(3)教学策略分析

教学策略作为课堂教学中最为灵活的教学因素,常常会因为教学目标、适应学情的不同得到针对性的实施,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更为良好的教学效果。在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大单元教学中,教师就可以进行情境教学、启发教学以及合作探究学习等教学策略的设计,以此来深化学生对父母之情这一主题的认知与理解。 如,在进行“父母之爱”单元教学主题导入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通过情境教学策略的实施,为学生播放反映父母亲情的歌曲、影视片段,以此来营造浓厚的情感氛围,为学生的单元学习奠定情感基调。

2.确立教学目标

在小学语文的大单元教学中,教学目标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教学因素,具有显著的指向性。因此,教师就应在大单元教学的奠基环节中进行具体教学目标的确立,使大单元教学能在明确教学目标的指引下,获得有效的开展。如,在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大单元教学中,教师就应结合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维度,进行相应教学目标的科学设计(见下表)。

(二)实施:创设真实情境,任务驱动教学

在小学语文的大单元教学中,实施环节是最为核心的教学环节。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教师不仅要进行大单元教学过程的有效設计,同时更应引导学生在情境引领、任务驱动中,进行单元教学主题的深刻认知。因此,在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大单元教学实施环节中,教师就应进行以下教学过程的设计以及以下教学策略的实施。

1.优化整合教学内容

在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慈母情深》体现了母亲对子女的深情以及子女对母亲的敬爱之情;《父爱之舟》以倒叙的手法,展现了深沉的父爱;而《“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以比较的方式展现了父母表达爱的不同方式。结合这些教学内容,教师不仅提炼出了“父母之爱”的教学主题,同时更通过《老牛的母爱》《背影》以及《父亲的爱》等反映父母之爱文章的拓展,来实现“父母之爱”大单元教学内容的优化与整合。这样就通过课内教学内容与课外教学内容的整合,构建了更为完善的大单元教学内容体系。

2.创设大情境、大任务

在小学语文的大单元教学中,情境的创设和学习任务的提出是相辅相成的,通过教学情境引出学习任务,不仅符合了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同时更有助于学生对具体学习任务的认知与理解。因此,教师就应结合大单元教学的课时安排,进行相应大任务的设计以及大情境的创设,这样就在各个学习任务的共同完成中,达到了大单元教学的目标。在“父母之爱”的大单元教学中,教师就具有逻辑性地设计了“感知父母之爱(3~4课时)”“爱的不同表达(1~2课时)”“学会表达爱(3~4课时)”等三个大任务,并结合具体的任务,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以此获得良好的大单元教学效果。

如,在完成“爱的不同表达”这一学习任务时,教师首先要求学生以自主阅读方式进行《“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父亲的爱》等文章的阅读,通过积极地思考,感受父爱与母爱的区别,认识到爱的不同表达方式。接着教师就可以通过“父母之爱”辩论活动的设计,来创设具有趣味性、参与性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以辩论的形式,展开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并在辩论中认识到爱的表达方式各不相同,不管是深沉如山的父爱,还是絮絮叨叨的母爱,都体现着父母对子女的深刻情感。这样就在教学情境与教学任务的相辅相成中,深化了学生对“父母之爱”教学主题的理解,极大地拓展了学生的学习思路。

(三)评价:优化评价设计,注重素养培养

教学评价作为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教学环节,是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以结果性的评价,检测学生是否达到了具体的教学目标,同时也以过程性评价,体现出了学生日常学习表现的进步与能力的发展。因此,为实现良好的大单元教学效果,教师就应积极地进行教学评价环节的优化设计,通过更加科学的评价标准和更加广泛的评价主体,来提升教学评价的科学性和全面性。

如,在上述“爱的不同表达”的学习任务中,教师就可以针对“父母之爱”的辩论活动设计相关的活动评价单,分别从语言表达、内容、技巧以及形象等四个方面设置A、B、C等不同的评价标准,使学生与教师在对自己或他人活动表现进行评价时,在“自评”“互评”以及“师评”等栏目填上相应的分数,这样就以量化的形式对每一位学生的大单元活动表现进行了科学性的评价,直观、细致地展现了学生在这一学习任务完成过程中的表现。这样就通过大单元教学评价的优化,促进了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极大地提升了大单元教学的效果。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教育形势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中,以“学力为本”探究大单元教学是最为有效的一种教学举措,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思维模式的构建以及学习效果的优化意义重大。因此,在具体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中,教师就应以前期分析,确立教学目标为基础,以创设真实情境、任务驱动教学为手段,以优化评价设计、注重素养培养为目标,构建“教、学、评一体化”的大单元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在更具整体性、发展性以及增值性的教学引导下,获得更为良好、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风.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以及运用策略研究[A].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国际院士联合体工作委员会,教育教學国际学术论坛论文集(八)[C].2022:113-115.

[2]佘莉.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策略探析[J].新课程,2022(26):192-193.

[3]张劲.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以及运用策略[J].安徽教育科研,2022(11):7-9.

[4]林泳怡.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的策略与思考[J].名师在线,2022(7):52-54.

猜你喜欢

大单元教学模式构建新课标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浅谈以“类化”思维改进中职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
基于大单元教学的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有效策略
多元化评价体系融入体验式大学英语教学的模式构建
高中英语课堂互动模式的建构及相关问题阐述
高职院校“2+3”企业化教师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