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视域下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农耕文化典籍外译推进路径研究

2024-04-14祝南姣陈秀琼

新楚文化 2024年2期
关键词:典籍农耕少数民族

祝南姣 陈秀琼

【摘要】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其丰富的农耕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祖祖辈辈劳动人民的智慧,是中华文明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农耕文化是我国文化的重要分支,想要将中华文化推到全球人民的视野,农耕文化的外译至关重要。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地区作为农耕文明的主要聚集地,其农耕典籍外译的推进更是刻不容缓。本文从此角度出发,指出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农耕典籍对外传播的局限性,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全球背景下的大趋势,以“一带一路”为桥梁,探索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农耕典籍的外译推动路径,为促进中国农耕文化走向世界贡献一份力量。

【关键词】少数民族;农耕;典籍;外译推进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261(2024)02-0061-03

【DOI】10.20133/j.cnki.CN42-1932/G1.2024.02.020

一、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经济、政治、文化交流日益密切。作为中国少数民族的主要聚居地、少数民族“文化摇篮”和“民族文化大熔炉”,西南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浓郁的原始族群形态为农耕文化的凝聚和传承提供了天然屏障(王剑,2019)。农耕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典型分支,在西南独特人文环境与地理单元的镶嵌下,以少数民族为主体的农耕文化在农具革新、务农观念、农耕礼教等方面都是对以儒道文化为枢纽的中华农耕文化的有益补充(王剑,2019)。然而随着社会步入现代农业文明时期,在发达地区,许多传统的农耕文明和技术正逐渐消失和淘汰,这对中华文化的传承无疑是灾难性的损失(毕东,2015)。因此在倡導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今天,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农耕文化走出去势在必行。

目前,国内部分学者对少数民族典籍的外译进行过研究。如赵盘珍、石龙就“健康丝绸之路”视域下少数民族医药典籍翻译与传播的困境与策略进行过探讨;崔凤娟、梁艳君指出了少数民族典籍翻译与传播的瓶颈与困境,并对加强少数民族典籍对外传播提出了对策与建议;蓝艳芳和顾亚娟对话语语言学视域下少数民族典籍英译进行了探讨;李正栓在“典籍英译与民族典籍英译研究新成就”中认为,民族典籍的外译对稳定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维护各民族之间的团结,推动我国文化融入世界文化有着突出的意义。但是少有人探讨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农耕典籍如何打破僵局,在海外传播。因此本文试图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探索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农耕典籍的外译推动路径,促进中国农耕文化走向世界。

二、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农耕典籍对外传播的局限性

不可否认的是,在我国过往数载的典籍翻译历史长河中,我国典籍英译事业实现了巨大的突破和斐然的成绩, 涌现出数量壮观的优良佳作。然而,目前典籍英译的领域极不平衡,农耕典籍受到各种局限,尚未得到足够重视,其外译和研究较少,成就也远比上文学、艺术等其他领域。目前, 我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典籍的对外翻译工作总的来说仍处于起步阶段(沈韵,张炼,2018),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限制:典籍翻译难度较高、农耕文化的外译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以及市场太小。

(一)典籍翻译难度较高

中国古代典籍通常由古汉语写就,农耕典籍作为科技典籍的一种,具有语法意合、文字艰深、内容深奥、专业性强的特点。对于从事典籍的译者来说,他们不仅需要懂得古汉语,拥有较强的汉译英能力,还必须具备农业科学知识(闫畅,王银泉,2019)。大多数译者缺乏对其他专业知识的认知,尤其是少数民族农耕文化这类比较偏冷门的知识,对其熟悉者更是少之又少。这使得从事此类翻译的译员逐年减少,但究其根源,还是因为典籍翻译难度大。

一方面,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农耕文化典籍相关书籍带有较强专业性,在英语语言中缺乏对应术语;同时典籍内容枯燥,语言晦涩难懂,造成了较大的阅读障碍,为翻译更增难题;另一方面,相关文献带有较强本地色彩和方言特色,如果不了解当地历史文化,难以“读懂”此类典籍,这也使得翻译难度大大增加。基于此,译员在选材翻译时,大部分会选择与文学相关的典籍,比如我国的四大名著,四书五经等经典文学作品。所以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农耕典籍翻译基本处于无人问津的状态,甚至连我国历史上的农业巨著《齐民要术》都未曾有过一个完整的译本。到目前为止,唯一一部节选译本是由石声汉先生出版的,由于石声汉先生的去世,《〈齐民要术〉概论》的全本翻译并未完成,到如今该典籍也没有一份完整的英译本面世。我国农业巨著尚且如此,更不论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农耕典籍,这导致了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农耕典籍外译数量较少,一定程度上妨碍了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农耕文化的对外传播。

(二)农耕文化的外译未得到足够重视

总体农业典籍英译事业在中国早已出现。尤其是作为译者的来华耶稣会士和汉学家们,曾将中国农耕方面的典籍全译或节译成西洋文字,为促进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闫畅,王银泉,2019)。但是,纵观我国对各行业典籍的翻译而言,例如经典文学、历史典籍等英译取得的硕硕成果,农耕领域的典籍外译成果却屈指可数,甚至连我国历史上四大农书也未有完整的译本。当前中国经济飞速发展,许多人认为农耕已经是过去式,仅代表着过去那段自给自足的时代;认为我国经济发展已经取得了跨越式的进步,不再需要发展农耕,这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是灾难性的损失。农耕文化在我国尚未受到足够重视,又谈何对外传播?正因如此,农耕典籍外译进展一直停滞不前,相关研究依然呈零散状态,系统研究进展缓慢,具有权威的研究成果较少,指导该领域翻译研究和实践的理论基本上呈现整体空白。这也是西南地区农耕典籍外译数量较少的重要原因之一。当前少数民族农耕外译研究可以说是一个富含丰富矿物、亟待挖掘的巨大矿山,具有极大的可探索和研讨的空间。

(三)市场较小

中国进入新时代,理应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讲述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国农耕文化”等中国故事;因此,需要让国外的读者了解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点点滴滴(徐玉凤,2020)。但另一方面,随着农耕机械化、科技化的发展和普及,使得中国既往农耕文化典籍实用性较差,在国内的受众群体颇为有限,更遑论农耕机械化更加发达的西方国家。这一情况也直接致使相关典籍外译的市场情况颇为糟糕,缺乏实用性,这也直接导致了出版公司对该类译作的投入和需求的降低,以及进一步减少了潜在的受众群体。所以即使是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大力推行“文化走出去”战略的今天,农耕文化的传播仍然难度较大。与此同时,在面对出版公司的“胁迫”时,译者亦会考虑到其工作的经济性和必要性,从而也会考虑减少翻译该类典籍的频率,这也进一步造就了市场的萎靡和清冷。需求和市场的不济也是民族农耕文化典籍外译“走出去”的一大障碍。

三、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农耕典籍外译的推进路径

全球化背景下,各个国家与中国的文化交流愈发密切,它们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中华文化的影响(任文京,2018)。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第十年,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共建“一带一路”从中国倡议走向国际实践,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最高目标,推动美好愿景不断落实落地,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在此背景下,中国典籍外译有了新的机会。西南地区可以借助“一带一路”搭建的平台,响应“文化走出去”战略,大力推广少数民族农耕文化,吸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因而扩大翻译市场。为进一步做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农耕典籍外译工作,探索有效外译路径,以进一步实现我国西南地区及其余地区农耕文明的世界化进程,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具体探讨。

(一)平行语料库的建立

较之词典和单语语料库,平行语料库有其独特优势, 如双语对照、语言实例数量多、语域广、时效性强、语境丰富等诸多特点,可广泛运用于翻译研究与培训、双语对比、双语词典编纂。语料库的搭建是一个不断扩充和完善的过程,需要相关从业人员的持续跟进和不断贡献,其涉及多方参与,包括农科院校、博物馆、文史研究馆、地方政府和成熟译者。大容量平行语料库的建立虽然人力物力耗费巨大、持续时间较长,但一旦建设成功,并在西南地区得到推广和普及,将对本地区少数民族农耕文化典籍的翻译将起到不可估量的推进作用。

但与此同时,也应注意虽然平行语料库的建立对典籍的外译有着至关重要的积极影响,但其建立要求较高。一方面平行语料库的建立是对语料库建设者和贡献者的双语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主要表现在对汉语语境内容的研究和理解,包括汉语中的农耕典籍类专业术语、农具、水利设施等诸多相关农业专业词汇,文言短句和无灵主语句;以及英语语境中是否存在对应术语、农耕用具相关词汇。另一方面,语料库本身的建设还涉及检索软件的选择,前期双语语料的收集、整理、标注和保存等大量工作。这都对语料库前期建设者、中期维护者和后期完善者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平行语料库庞大的内沿性及开发语料的种种手段的出现,必然会极大推进和深化相关学者和广大阅读群体对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农业文化典籍语言的认识和理解,对推进其广泛阅读性和提升其国际传播性有着极其明显的促进作用。

(二)加大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农耕文化的传播力度

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农耕文化的传播有了一定的进展,例如2018年5月3日,南京农业大学举办了一场名为“弘扬农业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的农业特色类科技文化节,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耕文化的传播。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也在当地举行了一些农耕文化节,但是传播力度不够深、不够广。

目前,大部分这类传播活动局限于少数民族群体内或者仅限于西南地区,要想更多的人了解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农耕文明,就要大力开展以传播农耕文化为主题的文化活动,传播尽量深而广,不能被民族或者地区所局限。少数民族的农耕文化要先走出少数民族群体,走出西南地区,才能进一步走出国门。农耕文化深厚的少数民族还可以选取代表作为推广大使,加强和其他民族、其他地区的联系,尽可能多地、多场合开展宣传活动,激发人们对农耕文化的兴趣。

除了开展宣传活动外,还可以建立少数民族农耕文化博物馆。尽管目前农耕博物馆有一定数量,但少数民族农耕博物馆屈指可数。为了推广少数民族的农耕文化,除了建立专门的少数民族农耕文化博物馆,少数民族还可以与各个地方的农耕博物馆进行合作,在这些博物馆设立少数民族农耕文化专区,既减少成本,又宣传了自己的文化。

(三)多语言推动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农耕文化典籍走向世界

如今,中国典籍大部分外译皆为英译。“一带一路”为中国典籍外译除英语外的其他语言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因此可以借助此优势,推动少数民族农耕典籍的多语种对外传播,以此扩大农耕典籍在全球的市场,增加受众群体。

当前大部分前人的研究也是讨论典籍在某个角度下英译应该用什么样的策略方法或者技巧。极少部分有研究中国典籍的日译策略,但是几乎没有人提到过运用多种语言翻译农耕典籍。在大部分文献中,作者都是以英语读者为中心,考虑英语读者的阅读接受习惯来提出相应的翻译方法。高校开设的翻译专业也基本上都是英译,现为我们所知的各种翻译理论也几乎都是关于英语的。

不可否认,英文是全球通用语言,英译本在促进中国文化走出去中的作用不可小觑,为中国文化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所以英譯方面必须全面抓紧,不能有一丝懈怠。但与此同时,也不能放弃利用其他语言传播中国文化的机会。十年来,“一带一路”高质量建设在东南亚取得丰硕成果。在此过程中,中国与东盟国家积累了一系列成功经验,包括保持高度的发展共识,建设和利用多层次合作机制,有效平衡发展与安全双目标。西南地区在地理位置上更靠近东南亚,尤其是云南,既与东南亚多国接壤,又是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当地人民对少数民族的农耕文化尤为熟知。因此该地区在推进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农耕文化传播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积微成著,只要利用好有关平台和相关资源,就有更大的可能开拓东南亚市场,缓解当前市场狭小的问题,为打开全球市场迈出关键性步伐。

四、结语

在当今世界一体化的浪潮下,文化的有效沟通能够有力地推进各国文化走向世界,形成世界文化一家亲的和美局面,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优质的翻译研究与实践。农耕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绚丽多姿的一笔,西南地区农耕典籍外译的严峻形势应该引发人们的深思。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农耕文化的成功外译能够很大程度上影响中国农耕文化典籍的对外传播,从而加快中国经典典籍的翻译进程,进而更好地促进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国门,对中国文化海外传播产生有利影响。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农耕文化的重要性,加强自己对农耕文化的认知;各地区也应积极推广农耕文化,把译员的目光吸引到此类典籍上来,为中国文化外译做好足够的储备。只有这样,我国才能打破典籍外译的僵局,促使中国文化传播得更深更远。

参考文献

[1]王剑.西南少数民族农耕文化的历史演变探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9,40(03):148-151.

[2]毕东.论云南少数民族农耕文化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意义[J].云南图书馆,2015(04):6-7.

[3]柴婷,翟红华.“一带一路”背景下《齐民要术》外译传播研究[J].海外英语,2019(12):17-18.

[4]闫畅,王银泉.中国农业典籍英译研究:现状、问题与对策(2009—2018)[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20(03):49-58.

[5]任文京.“一带一路”视域下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现状与推进路径[J].中国出版,2018(15):63-66.

[6]马晓君,邓晓文.高校在中华文化走出去中的使命与任务[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1(06):480-485.

[7]孙仁姣.“一带一路”视域下少数民族特色文化外宣翻译[C]//贵州省翻译工作者协会,贵州省翻译工作者协会2017年年会暨“一带一路”视域下少数民族文化外宣翻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7:171-178.

[8]徐玉凤.中国农耕文化的翻译与传播研究——以李绅的《悯农二首》为例[J].上海翻译,2020(06):71-76.

猜你喜欢

典籍农耕少数民族
农耕初体验
农耕旧事十二韵
《典籍里的中国》为什么火?
立足农耕 特色强校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在诗词典籍中赏春日盛景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
典籍翻译模式的构建与启发
先秦典籍中的男嬖形象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