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先秦儒家邦交之道的历史影响
2024-04-14孙潇
孙潇
【摘要】先秦时期儒家对当时邦国交往有很多精辟的论述,如孔子主张君子之于天下,义之于比,夷夏互通,修文德以来远人;孟子主张仁者无敌于天下,内平外成,国家以仁相待;荀子主张平治天下王道霸道兼之,以德威服人,儒家提出王者无外、夏夷之别、天下一家、中国一人等,对于后世中国的外交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至今仍有不少有益的启示。学界对于先秦儒家的外交思想有所探讨,成果显著,也存在着一些或显或隐的不足与问题,特别对其外交思想的历史来源、核心理念、主体内容、理性精神的关注不够深入、细致。有鉴于此,论者从来源、背景与历史影响等方面,探讨先秦儒家邦交之道中的仁义、中和、忠恕、协和万邦思想,希望对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论述不妥之处,敬请同仁雅正。
【关键词】先秦儒家;仁义之道;中和之道;忠恕之道;协和万邦
【中图分类号】B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261(2024)02-0007-03
【DOI】10.20133/j.cnki.CN42-1932/G1.2024.02.002
一、儒家邦交思想的来源与内涵
先秦儒家邦交之道具有深刻的历史来源和时代背景。儒家的文化根源要追溯到上古三代礼乐文明,从《诗》《书》《礼》《易》等历史文献中可见其端倪。众所周知,儒家围绕重建礼乐文明、恢复有道天下,阐述了从修身治国到平治天下的内圣外王之道、君子之学,主张以仁义礼制、德主力辅,使天下由乱而治,提出诸如克己复礼而天下归仁、君子之于天下“义之与比”“以德服人”等观点,涉及很多如何处理邦国之间关系的重要原则,从治理天下的层面反映了儒家富有特色和理性的外交文化。其中,儒家特别强调一国君主在内政外交中要以德服人,讲信修睦,同时又强调德主力辅,礼法共治,追求执两用中、事从中庸的交际之道,与三代时期历史文本中所提倡的“有觉德行,四国顺之”(《诗经·大雅·抑》)、“大邦畏其力,小邦怀其德”(《尚书·武成》)、“虽无老成人,尚有典刑”(《诗经·大雅·荡》)、“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易务“中正”等遥作呼应,相映成趣。
儒家学派兴建于礼坏乐崩的春秋战国时期。在春秋时期,王室衰微,诸侯崛起,礼坏乐崩,周王室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礼乐征伐自天子出”改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原来的政治体制发生剧变,导致当时天下无主,诸侯国之间各自为政,取得了比以往更为独立的对外交往权力,由此一种较强意义上的国际关系由此而生。诸侯国之间除了大力发展国内政治经济和军事之外,在国际争霸逞强,互相兼并,各国之间或战或和,各种形式的交往异常频繁。春秋末年,身处鲁国的孔子信而好古、述而不作。他在学习五经古籍、遍览史官之书、携弟子周游列国、编写春秋国史的过程中,经历和见识并记载了很多国际交往的实例,集中反映在记载他思想的《论语》等文本中。后世的孟子、荀子同样在战国纷争中,亲身经历、谈经论史,涉及各国交往原则、事例等。简言之,儒家的邦国外交思想就是在继承上古历史和针对近世现实而形成,其邦交思想核心突出仁义礼之德,标举仁义之道、中和之道、忠恕之道、协和万邦思想影响深远。
二、儒家邦交之道及其历史影响
(一)仁义之道及其历史影响
儒家主张以仁义礼智勇之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平天下”①意义上的处理国际关系方面,仁义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仁,一般指爱人之心,为他人着想,具体到邦国外交方面,指一国在处理国际事务时,要立足自己的根本利益,同时多些人道主义关怀,为对方利益考虑。义,一般指人们在处理包括人际、群际(包括国与国之间)关系时,注意恪守一定原则,把握一定分寸。孔子认为“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于比”(《论语·里仁》),“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论语·颜渊》),能行恭、宽、信、敏、惠之德于天下,“为仁矣”(《论语·阳货》),孟子也讲国家之间相处,要仁义为先,所谓“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孟子·尽心下》),“惟仁者为能以大事小,是故汤事葛,文王事昆夷……以大事小者,乐天者也……乐天者保天下”(《孟子·梁惠王下》),“行一不义、杀一不辜而得天下,皆不为也”(《孟子·公孙丑上》),“仁人无敌于天下”(《孟子·尽心下》),“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孟子·离娄上》)。荀子提倡王者治国平天下,“仁渺天下,义渺天下,威渺天下”(《荀子》),用兵“常以仁义为本”,君主欲“横行天下”只要做到“体恭敬而心忠信,术礼义而情爱人”即可。
关于儒家在内政、外交方面的德治思想,在《礼记·大学》中有鲜明的体现,如开篇中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这一段论述是对古人修身思想的集中描述,但在我们看来,它的终极关怀是天下大治,是对国际政治的殷切关怀。只是这种“高大上”上的关怀,紧紧围绕着个人私德私智为最初起点,从小事、从个人做起,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也好,洒扫应对、周旋中礼亦罢,最终都指向治国平天下。这种逻辑与淑世关怀,不仅是儒家思想的理路和精华所在,也是我们考察儒家邦国外交思想,为何要以“天下”为重要关键词和线索的原因。这一整套“正心、诚意、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论,不仅是个人需要实现的道德规范,而且要由近到远、推己及人、实现兼济天下的伟大理想。后世儒者无不遵其言而行,成为儒家文化的道统、学统和政统的大纲大本。这实在是一笔可贵的精神思想资源,其历史影响亦大。在唐代,尽管唐太宗李世民非常注重自己的个人修养,善于纳谏,开明待外,在外交方面秉承“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七)的策略,强调“中国幸安,四夷俱服”(《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三)。唐太宗重文德轻武力、重内轻外的外交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带有儒家为政以德,仁治天下的价值理念烙印。
(二)中和之道及其历史影响
儒家讲求交际处世之道的最高境界是和、中。“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儒家的和,指和睦,和谐相处。同,苟同,无差别的统一。用现代话说就是求同存异。君子不排斥、不抵触差异或意见不同,即要求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政治形态的人民能够和平共处;可以说“和”是建立在差异的基础上,“和”不是单一性,不是雷同,包含着多样性的统一。类似的话语亦见于他处,如“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论语·阳货》),都强调为政一国或天下的君子,要在私德上做到无私的包容和开明的通达。《周易·彖传》:“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即万事万物达到和谐统一,“保合太和”是最佳状态。邦交之道亦如此,“和”是治国安邦的重要条件,是对外交往的重要准则,一国并不能强加自己的意志到他国,也不能用本国的政治标准来衡量他国。“张骞通西域”打开中国与欧亚地区交往的大门,促进中国与西方国家的沟通交流,中西文化相互借鑒交融,和谐共生。唐代玄奘出使西域也是明显一例,它表明中国人虔诚地学习外来文化,与儒家所倡和而不同之旨趣暗合。至于唐代以后各种其他宗教入华,都能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生存发展,基本做到相安无事(特别是犹太教),当与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中提倡的“和而不同”“周而不比”相关。
这里需要指出的一点,也是平时很多人容易误解的一点:儒家并非一味只谈义而罔顾利,只谈德而不及力,只谈礼而不及兵,而是在优先以何种原则与思想为内政、外交的策略和指导方面,讲先义后利、德主力畏、先礼后兵。从思想根源和方法论的角度而论,儒家是秉承了礼乐文化中的精华,讲究合理合情,明晰主次先后,主张在执两用中、和而不同的方法论指导下做到威爱并用、德力兼施,求其中正,中和、中庸之境界,避免过犹不及的弊端。这种思想在其修身、齐家、治国和平天下的各个环节中,都是一以贯之地流行其间的。
(三)忠恕之道及其历史影响
在孔门弟子曾参的眼里,孔子之道就是 “忠恕而已”,这也切中儒学精义之要处。所谓忠就是内心真诚,对己要做到无私、坦诚,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无私于己心,方可坦荡待人。恕,就是孔子所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以宽容的态度对待身边的人与事。“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进一步说,则是“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立己达,忠也,立人达人,恕也”。孔子所言“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论语·卫灵公》),“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论语·季氏》),“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都是这种忠恕思想的体现。
从历史上看,类似于坦诚对己、宽待于人的例子比比皆是。发生在唐代中期的怛罗斯之战,唐朝军队惨败,西疆域外多处战略要地、中亚小国被大食国所控。但即使这样,战后不久,我们又接待了当时战争中与唐为敌的大食国、石国等使者,和平往来。发生在中、日之间的遣唐使往来活动,总计十数次,但在前期的四次,日本首鼠两端,为高丽刺探军情,并联合高丽、百济与唐为敌,白江口一战吃了败仗,而朝鲜高丽、百济相继衰亡、新罗崛起并统一半岛,日本方开始向唐朝示好,不再怀非分之想。开始于第五次及之后的数次遣唐使,唐朝不计前嫌,宽大为怀,来者不拒,接纳一批批来唐使者,赐其财物无数,任其在境内购置各种生产、生活用品和文化书籍等,使得中日关系迎来了一个空前的发展高峰,成为中日和平交往的一段历史佳话。以上两例,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传统外交思想与实践中儒家所倡的“恕”道理念。
(四)协和万邦及其历史影响
《尚书·尧典》:“曰若稽古,帝尧曰放勋,钦明文思安定。允恭克让,光被四表,格于上下。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於变时雍。”主张人民和睦相处,国家友好往来,亲仁善邻,协和万邦。”《周易·彖传》:“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万国咸宁”意即天下国家万事万物获得安宁,“协和万邦”与“万国咸宁”不谋而合。“协和万邦”以“合和万国”“保合太和”“万国咸宁”“天下和平”等多种语意相表达,被视为治国安邦的重要外部条件[10]。“协和万邦”的一个重要表现是“亲仁善邻”。《左传·隐公六年》:“亲仁善邻,国之宝也。”“亲仁善邻”,亲近善待邻国,与邻国和睦相处,是治理国家的法宝。《左传·僖公五年》:“冬十二月丙子朔,晋灭虢,虢公丑奔京师。师还,馆于虞,遂袭虞,灭之。”“晋人执虞公”的故事给我们启示:在邻国遭受危难之时,不能袖手旁观,应给予援助,否则将会伤害自身国家的信誉乃至安全,与邻国和睦相处、互助互帮,即是对本国的一种保护。“惟仁者为能以大事小,惟智者为能以小事大。”(《孟子·梁惠王下》),国家不论大小,都要相互尊重,才能和平稳定、万邦和谐。
中国古代史上,隋朝在对外交往上,秉承“以德服人”理念,出现万邦来朝的局面。隋朝初期,朝鲜半岛的高句丽、百济和新罗都是其藩属国。但隋朝并不以消灭藩属国为目的,而是希望能够使之臣服并和平共处,隋朝统治者认为与宗藩和平相处,各藩属国定期来朝,是最理想的统治状态。在这种“以德服人、协和万邦”理念的指导下,隋朝与其他国家进行了贸易往来,隋朝打通河西走廊后,大大刺激了中原与西域的文化经济交流,许多中原商品远销欧洲其他国家,隋朝也迎来了万邦来朝的局面。这种外交实践正体现了儒家“协和万邦”的理念。
三、结语
综上所述,儒家的仁义之道、中和之道、忠恕之道、协和万邦思想内涵丰富、源远流长,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的外交历史中具有相当深远的影响,是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秉持的基本原则,是中华民族历经千年积淀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中国作为一个正在崛起的大国,不仅要在经济上崛起,更要在思想文化上崛起,有相应的外交思想来适应自身不断提高的国际地位。否则,中国的崛起将是片面的,思想文化发展的缺失也必然会影响经济地位的进一步提升[11]。我们应该大力发掘、发扬先秦儒家优秀外交文化财富与精神遗产,创造性地继承与创新性地发展包括儒家文化在内的中华传统文化邦交思想的精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平崛起以及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多元和谐的世界政治文明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应有的贡献。
注释:
①“平天下”是儒家眼里各国处理国际关系的主要任务和终极目标,而“天下”是理解儒家邦交思想的关键词汇之一,以此为线索,辅之对先秦邦交思想的整体理解,可大致得见儒家仁义治天下观的外交思想概貌。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2]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8.
[3]叶自成.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外交思想[M].香港:香港社会科学出版社.
[4]费孝通.乡土中国[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5]徐文涛.先秦儒家历史哲学研究——以孔、孟、荀思想为中心[D].济南:山东大学,2006.
[6]郭树勇.关于中国崛起的若干理论争鸣及其学术意义[J].国际观察,2005(04):31-38.
[7]何芳川.“华夷秩序”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06):30-45.
[8]王铭铭.西学“中国化”的历史困境[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9]牟钟鉴.中和理性是一种智慧[N].人民政协报,2014-7-10(003).
[10]黄铸.和而不同:发展政治文明的重要准则[N].人民日报,2006-6-28(009).
[11]周硕.试析先秦儒家外交思想的范式[D].北京:外交学院,2007.
[12]刘新春.先秦儒家邦交思想摭要[J].船山学刊,2004(04):60-63.
[13]谢阳举.漫说“亲仁善邻”[J].秘书工作,2023(05):79-80.
[14]肖焕云.先秦儒家和谐思想的基本内涵与多维视阈分析[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1):6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