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江苏地域文化的主题艺术创作
2024-04-14郭罗乐
郭罗乐
【摘要】江苏地域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它涵盖了不同地域范畴下的文化类型,以及多种独具特色的文化艺术形式。与江苏地域文化相关的艺术创作门类繁多,表现形式多样,本文主要以舞蹈的视角来谈江苏地域文化范畴下的主题艺术创作,并通过舞蹈创作与选材方向,舞蹈地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转化方式及其关联舞蹈作品,来阐述主题艺术创作的重要价值与意义。
【关键词】江苏地域文化;主题创作;舞蹈艺术创作
【中图分类号】J0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261(2024)02-0049-03
【DOI】10.20133/j.cnki.CN42-1932/G1.2024.02.016
江苏历史悠久,美丽富饶,人文荟萃。从地域上来看,江蘇历史文化总体上南秀北雄、吴楚分明,大致可分为“四主区”和“三亚区”。
“四主区”是指吴文化、楚汉文化、淮扬文化和南京故都文化;“三亚区”是指京口文化、江海文化和海盐文化[1]。根据以上概述,我们可以发现江苏地域文化的概念宽泛,涵盖从属于江苏地区的文化类型及其相关内容和形式。从地理的角度来看,包括江苏各地区的典型文化类型;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江苏古往今来的文化脉络蕴含其中。南北融通、开放包容的文化气质是江苏地域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典型特征。
舞蹈作为艺术门类中最为重要、最具代表性的组成部分,其独特的舞台表现形式和肢体语汇表达,往往更加能够承载具有深远意味的文化思想及其内容。围绕江苏地域文化的主题艺术创作,曾经涌现出一大批能够极具文化特征并有鲜明代表性的优秀作品,如《小城雨巷》《担鲜藕》《水乡童谣》等。以上作品都是在浓郁的江苏地域文化土壤中孕育而成的,同时又兼具时代性和艺术性的高度统一,不同程度地具有江苏地域文化范畴下江南水乡文化的品质。
由此可见,优秀艺术作品的诞生,离不开所在地域文化土壤的滋养和浸润。而通过这些作品的呈现,我们也可以发现“江南文化”“昆曲文化”“运河文化”等类型,则是通过文学艺术的角度来凸显自身的艺术特征与价值,又有别于“四主区”和“三亚区”的文化类型;或者说是与文艺创作更为联系紧密。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社会繁荣发展的今天,除了地域限定概念外,作为江苏地域的文化艺术创作而言,不能仅仅局限于地域本身,应该需要更加广域和多元的视角。
一、江苏地域文化舞蹈创作走向及其难点
(一)强化地域文化的认识
对江苏地域文化的了解不够深入,素材挖掘与整理不够系统,是导致江苏地域文化题材在舞蹈创作中遇到难点的突出原因,而杜绝表面功夫,避免走马观花式的采风与调研活动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唯一方法。
在上述江苏地域文化的“四主区”类型中,我们可以发现:吴文化是苏锡常为中心,地处长江下游地区,围绕太湖区域的文化类型;楚汉文化是以徐州为中心,地处黄河与长江之间,源自楚汉争霸时期的文化类型;淮扬文化是以扬州为中心,地处长江两岸,经淮河流域,基于水路陆路交通的文化类型;南京故都文化是以南京为中心,传承着“六朝古都”“金陵古都”的历史文脉和精神品质。除以地理区域划分为主流的文化类型外,还有“江苏水韵文化”“运河文化”,以及极具代表性的“苏州昆曲文化”,都是近年来主题艺术创作聚焦的重点。而在众多江苏地域文化类型的艺术创作中“江苏水韵文化”最为人熟知,《小城雨巷》是典型代表作品,并在广大人民群众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而《小城雨巷》的成功在于对江苏地域文化的深刻把握,并在广泛的概念中,成功塑造出江南水乡的女子形象,同时更在艺术创作工作中,完美树立了江南女子形象的标准和模板,导致后续大量的艺术创作都受其影响。
从某种程度来说,选材的难点在于是否具备发现的眼光。在江苏地域文化中,有大量可以能够为主题创作所用的题材,我们是否能够发现并抓住精髓和要点,可能取决于我们对江苏地域文化本身的认识。既要聚焦重大题材,也要注重凡人小事;既要讲述中国故事,也要彰显江苏特色。近年来,南京艺术学院舞蹈学院充分运用高质量高水平学科平台的优势,在依托江苏民间舞教学创作实验室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江苏民间舞创作工作,完成多部原创舞蹈作品,如《秋熟》《松舞飞雪》《茉莉吟》《都天千驷》等。其中,以南京艺术学院舞蹈学院群舞《秋熟》为例,该作品素材运用了包括“甪直莲湘”“打麦号子”“鲜花调”等。不断发现江苏生活的“可舞性”,深入挖掘江苏人民生活,赋予人民生活素材以更为内涵丰富的艺术提炼和高级的艺术加工,使之变成具有艺术美、韵律性的舞蹈动作。同时,我们也要将具有“可舞性”的动作加以升华,江苏地域文化舞蹈艺术创作应在展现人民生活的同时融入创作者的审美和情感,用心领会人文气息,升华精神内涵。而正是通过《秋熟》的编创过程,我们认识到以往对于江苏地域文化了解得不够深入从而导致题材匮乏,并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需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联系江苏实际,构建协调健全的江苏舞蹈创作体系。
(二)突破传统艺术创作观念的限制
这里的传统艺术创作观念指的是大众相对熟知、业界相对认可的观念,在广泛应用的同时,容易形成墨守成规的套路形式,而并非真正意义上传统的概念。传统的艺术创作方法方式,会对现有的艺术创作者产生影响,一方面是积极的、有效的,可以为当下的艺术创作给予指导和帮助的,另一方面在艺术作品的创新方面可能会产生约束。我们还是通过上述舞蹈作品中具有“江南水乡文化”气质的女子形象来谈,长此以往对经典的致敬与效仿,也会导致创作观念的限制,即让创作者一度认为“这样是对的,那样是不对的”情况发生。在动作创新设计方面也会出现相似的问题,如何把握原本动作动态的形式意味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在南京艺术学院舞蹈学院群舞《秋熟》的作品中,关于“打麦”“割麦”“收麦”动作设计有很多,我们尝试将现实性生活化的动作与传统“莲湘舞”中的动作进行融合发展,同时,巧妙地借鉴农具“连枷”的操作原理,将“连枷”使用时时上下翻打、彼此起落、响声雷动节奏分明的动势,与现有的“莲湘”动作融合起来。这种道具的融合既能体现生活劳作工具的功能,又能体现出基于文化生活层面上的提炼与创新,突破了原有的动作形式,其新颖的思路是这部作品成功的重要因素。
全球一体化和市场经济的飞速进程,加快了外来文化的涌入,数字科技与人工智能频繁跨界艺术各门类的创作活动中。先进科学技术的应用革新,带来超前、全新的视觉感官冲击,影响着舞台形式的多元化、多样性展示。在近年来的大型舞台艺术作品中,不难发现的是如电影般的舞美制作,高成本、大制作比比皆是。艺术创作者借助于技术便利,观众享受着技术画面呈现,都是科技革新下对艺术创作与表演形式给予的巨大帮助,同时也是有效突破传统形式框架的重要手段。但是我们也需要清楚认识到艺术与科技的关系,在创作过程中要明白技术是为艺术而服务的,而不能被技术捆绑。努力营造青山绿水的艺术生态,保持不急不躁的创作心态。每当到这个时候,艺术创作的聚焦点应该是文化体现,强调文化内容在艺术形式中的融合与统一,从而更加凸显艺术作品中的文化思想及其特征。
二、江苏民间舞蹈
与江苏“非遗”舞蹈的创新性发展
江苏民间舞蹈在历史的演变中不断融合、演变、分化,据20世纪80至90年代全省普查的记录,尚在流传的民间舞蹈有四百五十余种,数量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娱乐性舞蹈形式自由多变,载歌载舞,带有一定的随意性。如各类花鼓、花篮、花灯洛子等。其中花鼓名目繁多,艺术形式活泼、表演性强,至今仍是最具代表性的江苏民间舞蹈之一[3]。在中国民族民间舞集成中,可以窥见江苏民间舞蹈的名目及其表演形式。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施行以来,江苏地区的具有历史、文学、艺术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也录入名录予以保护,同时大量的江苏民间舞蹈也纳入名录。因此我们在研究江苏地域文化的时候,针对江苏民间舞这类项目,需要从中国民族民间舞集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两方面来进行具体分析和研究。
如何将江苏地域文化题材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我们艺术创作中的永恒命题。近年来,我们也一直在进行创新性的发展,尤其是在江苏地区“非遗”素材的选用和提炼方面。以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提名奖作品《秋熟》为例,该作品主要以江苏地域汉族民间舞中的莲湘舞为创作素材。整段舞蹈打破世人眼中固有的江苏女子舞蹈温婉、柔美的舞台形象,从另一个角度展示了江淮女子积极勇敢、不怕艰辛、勇于开拓的精神面貌。在道具开发和使用上,也突破了以往莲湘舞“棍”舞的局限,在继承传统莲湘舞蹈动态的基础之上,强化了“打”莲湘的动态幅度,发展了多元的步伐节奏。使其既有莲湘舞基本的舞蹈风格,又有舞台表演的观赏性。除此之外,在莲湘道具上,也进行了创新。在舞蹈后半段,莲湘棍“展”开,变成为一副金黄的扇面。这一道具的突破,使舞蹈的发展和道具的创新有了更多可能性。也为后续新江苏民间舞创作创新奠定了基础。除了选用“莲湘”以外,在《秋熟》的音乐中选取江苏省非遗“打麦号子”,更加凸显了江苏文化素材在作品形式和内容中的双重表达。
在今年的原创作品《松舞飞雪》中,我们将选取江苏地域文化的视角聚焦在南京本地区域,采用了江宁方山大鼓“麻雀蹦”作为我们的创作素材。我们以松树为作品形象的本体,通过对“麻雀蹦”这一蹦跳律动素材的创新性发展,加以“飞雪”的意象转化,从而巧妙地将“松树”与“飞雪”一起表现出来。这样的编创方法在以往是不多见的,也正是我们在经历了《秋熟》等作品的创作后,逐步梳理总结出的,适用于我们自身发展的路径。针对江苏“非遗”素材创新性发展,我们应当立足于本土文化、秉持开放包容的态度并且与民众生活需求相协调。
三、文化艺术主题创作的价值与意义
江苏地域文化舞蹈创作上的根本任务,是要“为人民而舞”,而艺术创作的重要方法,就是“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只有深入到人民群众中去,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取经,才能创作出符合新时代特征与气质的优秀作品。通过以舞种地域教学为基础与长期在当地采风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完成了舞蹈编创工作,取材于民、创作于民、奉献为民,很好地體现了习近平总书记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充分说明了艺术创作中“向人民学习”的重要性。江苏地域的艺术舞台,充溢着生机盎然的时代气息,活跃着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吟唱着高亢嘹亮的生命旋律,彰显着鲜活浓郁的地域特色。而作为文艺工作者,一定要在江苏这片肥沃的艺术土壤上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为人民服务。艺术家应成为时代的先觉者,创造出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体现中华文化精神,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新时代风貌和风气的作品。
艺术精品在于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通过“深扎”的创作方法,在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上达到统一,才能生成深刻的情节和动人的形象,创作出优秀的艺术作品。从人民大众的土壤中吸取养分,同时再反哺人民,这是文艺健康发展最重要的途径,同时这也是体现江苏地域文化最好的方式。南京艺术学院舞蹈学院的群舞《茉莉吟》立足于当代舞蹈的视角,以江苏地域文化为主题,探寻“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因何可以唱响世界,做到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同情怀。作品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时代语境下,以江南文化,中国故事为主要脉络,在复杂的全球社会背景下,仍然坚守我们的传统文化,在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沉淀中形成独特的区域性审美,展现中国民族舞蹈文化的历史性与多样性,彰显伟大祖国的繁荣富强,美丽家乡的富饶辽阔。该作品通过“写意”的方式,表现了作曲家浪漫情怀的意象表达,每一个画面都仿佛是一幅富有诗意的图画;整部作品也巧妙地围绕着江苏民歌鲜花调展开,通过浓缩和提炼代表性情节,突出了这首歌曲创作时作曲者的心路历程以及满腔热忱的家国情怀。舞者们的舞姿变化和起伏与动人的曲目相呼应,将观众带入作曲家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通过灵动的动作以及队形的流畅变化,勾勒出浪漫意象,让观众仿佛置身于一片茉莉花海,感受到花香弥漫、清新宜人的氛围。舞蹈所传递的爱和美的力量,让人们在其中追寻自己心灵深处的浪漫情怀,通过这种“写意”的舞蹈表达,观众与舞者一同共鸣,共同体验浪漫情怀带来的美好与感动。在整体作品构图中,舞蹈队形的变化传递出绽放的喜悦与生机;展示出温柔而迷人的姿态。这种此起彼伏的队形变化,以及领舞与群舞之间的牵引与互动,强调了舞蹈中“写意式”的浪漫情怀。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守文化自信与自强,打造展现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的艺术精品。群舞《茉莉吟》的创作,正是为了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积极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努力做到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怀,为人民抒情。歌曲《茉莉花》唱响世界,代表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形象和精神品质;而群舞《茉莉吟》则将以舞蹈的形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茉莉花”的精神品质继续深度传承和推广。
随着近年来各类艺术形式的蓬勃发展,导致艺术创作走向繁荣的同时,存在着许多主题方向的偏离,缺乏文化底蕴和文化特色等问题。数字化、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导致科学技术更直接地融入艺术创作之中。对于江苏地域文化传播和推广而言,技术的革新可以带来表演意识超前的艺术形式和多元的呈现方式,但同时也会因为对地域文化理解本身的匮乏和不深入,诱发很多新的问题。如何在艺术创作中彰显文化自信,则必须建立在我们自身对江苏地域文化有着深刻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上。
参考文献:
[1]徐耀新.江苏地域文化论述[J].艺术百家,2017(04):1-6.
[2]徐耀新.努力创作更多现实题材艺术精品[J].艺术百家,2018(01):1-3.
[3]刘同春.江苏民间舞蹈的历史与现状透视[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08(04):50-51.
[4]孙伟.吴头楚尾 田歌悠悠——江苏丹徒田歌艺术特征研究[J].民族艺术研究,2011(06):43-48.
[5]吴颖.试论丹徒南乡田歌的艺术特色[J].艺术百家,2011(S2):319-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