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当下我国网络微短剧的发展
2024-04-14陈恺垚
陈恺垚
【摘要】在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近年来,我国网络剧迅猛发展,其中网络微短剧的发展突出,本文以开播即爆火的网络微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为例,在简述我国网络剧发展现状后,分别从叙事、传播效果以及传播策略方面分析《逃出大英博物馆》网络微短剧的发展情况,并提出在当下网络微短剧发展的一些不足之处。
【关键词】网络微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261(2024)02-0040-03
【DOI】10.20133/j.cnki.CN42-1932/G1.2024.02.013
一、我国网络剧发展现状
随着互联网技术与设备的快速发展升级,我国网络剧发展迅猛,相比传统电视剧,网络剧的传播渠道更广,速度更快,制作成本更低,受众人群更广泛,有相当的优势,近年来,网络剧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不论是从制作形式、制作流程、观看渠道上都有了大的改变。在我国网络剧相关政策方面,网络剧产业的健康发展与政策的稳定性和透明度联系紧密。2022年,国家广电总局对国产网络剧片发行实行许可制度。国家政府还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鼓励网络剧片的创作和发展。2022年全国电视剧制作发行部数较上年同比下降17.53%,但2022年获得上线备案号网络剧较上年同比增长8.2%。我国网络剧发行部数不断增加,市场规模总体也呈现波动式增长的趋势。在网络剧生产内容方面,我国网络剧发展历程中,为了吸引受众关注,一些剧集创作一度缺乏真正的现实意义。因此创作能够关联受众生活体验、引发受众情感共鸣的现实题材精品剧成为行业之选。
近年来,在网络剧产业市场竞争激烈、内容质量参差不齐的大情况下,网络微短剧发展突出,顾名思义,网络微短剧具有时长短、节奏快、成本低的主要特征,在碎片化的时间内即可观看完整的一部故事,与传统影视剧的线性叙事方式相比,微短剧同样有着相对明确的主题和主线、较为连续和完整的故事情节,节奏快,剧情推进迅速,戏剧冲突集中。随着互联网视频平台的兴起,网络微短剧变得越来越流行。它们通常比传统电视剧和电影更短,适合观众在短暂的空闲时间内观看,例如等公交、午休时间或地铁上都可以观看此类网络微短剧。在创作多样性方面,網络微短剧的主题和类型多种多样,涵盖了喜剧、爱情、科幻、恐怖、纪录片等各种题材,题材的多样性吸引了不同口味的观众,受众广泛。在自制内容方面,很多微短剧是由业余制作团队或个人创作者自制的,制作者可以借助低成本的摄制设备和编辑软件,轻松地制作自己的作品,并通过互联网分享。本文选取具有广泛的社会和文化影响力的网络微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引发了社会讨论和话题,观众通过在社会化媒体中发布评论、分享和点赞来积极互动。
在网络微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中,本剧一共含有三集,每一集的时长分别为两分四十四秒、四分四十秒、九分三十九秒。《逃出大英博物馆》每一集时长均不超过十分钟,符合2020年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在备案系统中新增“网络微短剧”版块中将网络微短剧定义为“单集不超过10分钟的网络剧”的最新定义。本文将以网络微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为切入口,以该剧为例浅析当今网络微短剧的发展。
二、网络微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
《逃出大英博物馆》是由网络用户煎饼果仔执导,夏天妹妹和煎饼果仔主演的自创网络短剧。主角是一位在海外工作的中国媒体人与一盏从大英博物馆出逃的中华缠枝纹薄胎玉壶,剧中将玉壶以拟人的形式呈现,化身成了一个可爱的女孩,讲述了他们共同踏上归国之路的故事。该剧于2023年8月30日在哔哩哔哩、抖音、小红书、微博、快手上线,截至10月17日,《逃出大英博物馆》抖音话题播放量已达21.56亿,微博话题阅读量8.77亿,上榜热搜127条,该网络微短剧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以及代表性。网络微短剧不断创新发展,在《逃出大英博物馆》微短剧中,创作者更是为其赋予了更重要的文化价值。该剧围绕风尘仆仆、渴望回家的小玉壶讲述的故事让人们将目光投向了流散在海外的中国文物。下文将从本剧的叙事以及传播方面展开。
(一)《逃出大英博物馆》的叙事
《逃出大英博物馆》每一集内容都围绕着事件的“开始-发展-高潮-结局”展开对故事的讲述,在第一集中,故事始于拟人化身为玉壶的女孩(下文统一代称为“玉壶”)撞碎了职业为媒体人的中国男孩张永安的相机镜头,张永安抓住玉壶要求赔偿镜头事宜,在过程中,玉壶发现张永安是中国人,于是紧紧抱住了他,这个时候音乐配合画面升格处理,故事的高潮从这里展开,直到玉壶纠缠张永安带它回家,故事的结尾张永安同意带玉壶回家,玉壶在夜晚熄灯入睡的画面。在第二集中,故事开始于玉壶向张永安表明身份,并透露请求张永安带它回家的愿望,玉壶也陪伴张永安一起工作,玉壶用自己的独特方式在张永安工作派的传单上作画,传单内容吸引了路人,张永安发现后,两人感情升温,故事的高潮发生在张永安确认玉壶就是文物玉壶,两人关系进一步拉近,玉壶鼓励张永安成为新闻人,故事的结尾是张永安对着玉壶讲:“走,回国。”短短的一句话,给观众留下了悬念与想象的空间。在第三集中,故事开头是张永安和玉壶踏上回国之路,情节发展迅速,接着马上以公交车上的广播“下一站是瑰路”告知观众两人已经归国,两人一起体验了中国的太极、茶、戏曲、吹糖人等活动以及观看熊猫、游览天安门广场等具有浓烈中国味儿元素的活动,该剧集的高潮发生在玉壶到博物馆中向文物们“念信”的情节,将所有文物拟人化处理,传递出在海外的文物对于它们“亲人”以及故乡的思念之情,传递出强烈的家国情怀,故事结局是男孩张永安已经成为一名优秀的新闻主持人,传递出在玉壶曾经的鼓励下,张永安坚定地在文物相关的新闻行业工作以及奉献的情节。虽然网络微短剧的时长以及剧集都很短,但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每一集的故事内容都很充实,有起有落,从发展到高潮,也伴有留白的空间以及悬念设计。
“场景化”形式是剧中展现重要情节以及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方式。在第一集开头部分,化身为女孩的中华玉壶一不小心将在海外工作的中国媒体人即男主的相机撞倒在地,镜头摔落在地上破裂的画面以及肢体冲突产生的矛盾能迅速刺激观众,在最短的时间内交代了玉壶与媒体人相遇的情节,以及通过展现两人外貌,迅速交代清了人物角色定位。
伊瑟尔所提出的“空白理论”中所论述的:“空白”是阅读中不可或缺的积极动力,它作为读者想象的催化剂,将促使读者补充被隐藏的内容,干预或调整已建立起来的联系[1]。留白空间留给观众自己想象补充,该理论在网络微短剧中被广泛应用,微短剧的时长较短,情节发展快速,许多内容只通过“空白”,让观众自行想象,将剧情内容补充完整。如在剧中张永安与玉壶回国的路途,中间繁琐情节被省略,直接出现中国公交车的广播声。无独有偶,在剧中,张永安与玉壶体验中国的太极、茶、戏曲、吹糖人等活动的时候,也没有详细展开,只是通过零碎的镜头展示了这些活动。但并不影响受众理解内容,基于空白理论,受众会自行将从国外回国的经历在脑海中补充完整。通过这样的方式,减少了剧集内容中注水的部分,在《逃出大英博物馆》中很少甚至无注水内容出现,实现了内容的“精品化”发展趋势。
总的来说,从《逃出大英博物馆》看网络微短剧的叙事发展,剧集内容呈现“精品化”发展的趋势,内容情节更加紧凑,注水内容减少。同时,该剧的选题创作价值导向正确、跟进社会热点、聚焦焦点话题。在网络剧产业市场竞争激烈的背景下,剧集的选题、立意是否有足够价值也成了剧集能否脱颖而出的重要考量标准。
(二)《逃出大英博物馆》的传播方式
1.共情传播
“共情”一词源于心理学,也可称之为“移情”,是指相同情绪或者情感传递扩散的一个过程。共情传播在新闻报道上要求报道诉诸真实情感的表达,从而达到引起受众情感共鸣的传播效果。而事实上除了新闻报道以外,共情传播的策略也常常应用在影视剧的创作中,通过塑造真实立体的人物形象和丰富生动的故事[2]。我国微短剧产业在内容维度出现实现共情传播的路径转向,共情传播是“个体在面对群体的情绪情景时参与信息接收、感染和表达以及传递分享的行为过程”。《逃离大英博物馆》的内容恰到好处地应用了共情的力量,通过文物拟人化的表达和对中华民族集体记忆的唤醒,引起了观众的共鸣。拟人化的手法在玉壶的身上赋予了人类的情感,让观看者能够共情文物的漂泊无助。
哈布瓦茨对于记忆的研究是开创性,他首次提出了“集体记忆”的概念,并将其定义为:“一个特定社会群体成员共享往事的过程和结果”。集体记依赖媒介、图像或各种集体活动来保存、强化或重温[3]。该剧中出现的文物流亡海外,激起的情感是关于战火、流离、屈辱与新生的集体记忆。因此,人们观看《逃出大英博物馆》后,会为切割得支离破碎的国宝文物而感到痛心,也愿意自发地创作出更多文物的拟人视频,来为流失海外的文物带来更大范围的曝光,人们也自发为此剧进行传播与宣传,希望依靠自己的力量引起更多国人对文物的关注。
2.跨平台整合传播
传播媒介维度,网络微短剧实现了互动投放精准化和跨平台宣传复调化的转向。随着综合视频平台、社交媒体等平台入局,网剧的宣传以及营销方式出现了跨平台整合的现象[4]。如《逃出大英博物馆》同时在哩哔哩、抖音、小红书、微博、快手等平台上线,呈现出跨平台整合营销传播的现象,跨平台整合营销的成功案例有Netflix的《怪奇物语》(Stranger Things),在多个季度的发布过程中采用了跨平台整合营销策略。他们在社交媒体上创建虚拟角色,与观众互动,并发布了官方网站,提供与剧情相关的线索和互动内容。此外,他们还推出了以剧中角色和场景为主题的商品,以推广剧集。
3.加强互动与口碑传播
《逃出大英博物馆》创作者在抖音、bilibili等平台上发布视频,并在评论区、弹幕中进行在线问答、有效引起观众,鼓励观众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他们的观点、评论和感受,制造口碑效应,观众的积极反馈和分享可以扩大剧集的影响范围,吸引更多观众,有助于建立社群和忠实粉丝基础。
该剧在社交媒体平台上的传播具有一定意义,大众在微信、微博等主流社交媒体上分享以及评论《逃出大英博物馆》,都提高了该剧的传播度,社交媒体平台的入局则再一次整合了微短剧营销资源,为微短剧的融合传播提供了更多机遇。这些传播策略的组合可以帮助网络剧吸引观众,引发讨论,扩大受众群体,并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取得成功。关键在于根据目标观众、内容类型和可用资源来选择适当的策略,并不断进行调整和优化以实现最佳效果。
三、当下我国网络微短剧发展中的不足
虽然《逃出大英博物馆》这部网络剧具有很好的剧本基础,且成功在网络上引起播放热潮,但该剧镜头画面的稳定性、画面构图以及灯光、镜头剪辑的连贯性、镜头的叙事语言等方面仍然不及传统电视剧精致。其次,在网络剧发展过程中,始终遵循时代下的“内容为王”的原则,优质内核依然是网络剧的核心竞争力,优质的影视作品更能吸引更多流量和观众,获得口碑、收视双赢。《逃出大英博物馆》正是抓住了内容为王的核心竞争力,以其优质的内容以及主题吸引了许多的观众以及流量,实现口碑、收视双赢。
网络微短剧的准入门槛较低,创作者的专业素养参差不齐,一批创作者为了“流量”人为制造一些低劣的噱头。某些创作者以感官刺激作为网络剧的生产原则,迎合浅层低级审美,创作并传播的作品不利于引导正能量,尤其对价值观仍未完善的青少年而言,更需重视此类问题。创作者应该对标优秀影视作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现实主义创作导向,植根于人民生活的深厚土壤,共同推动网络微短剧这一新兴影视形式更好更快向前发展,更多生产出《逃出大英博物馆》这类优质网络剧。要想创作出吸引人心的故事,就必须避免故事内容的同质化,在网络微短剧发展良莠不齐的阶段中,也有不少情节低俗、内容重复甚至“烂大街”的作品,那么能够打动人心的作品,是在选题内容上就下了“狠功夫”的,绝不是对已有作品简单的复刻。网络微短剧的赛道不缺参与者,缺少的是创新者。《逃出大英博物馆》立意深远,通过文物拟人化的表现形式,唤醒中华民族集体记忆,不是对已有网络微短剧的简单复制,而是蕴含着创作者对这个时代的思考以及观察,使用适合网络剧特性的且人们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将故事内容有效通过镜头语言传递给观众。
四、总結
总的来说,相关政策对于网络微短剧的要求越来越清晰具体,有利于提高网络微短剧的质量,微短剧的可能性已经逐渐被发掘,也有越来越多的精品化微短剧出圈,《逃出大英博物馆》就是极具代表性的其中之一,尽管市场上仍然存在不少低质甚至低俗的网络微短剧,但总体发展趋势向好。其次,认清微短剧未来的发展路径是对创作者提出的要求,在内容为王的时代下,若网络微短剧始终被视作赚快钱的工具、创作仅仅流于表面的阶段,那网络微短剧的发展可能会搅动原有剧集的秩序,挤压执着于制作优质电视剧制作者的生存空间,创作者、平台与相关部门都应该共同努力促进具有深层次思考的微短剧出现。在网络微短剧的传播方面,要善于合理利用社交媒体平台的传播特性,以符合社交媒体平台的传播形式与内容进行宣传,如《逃出大英博物馆》找到了最适用于该主题的共情传播策略,唤醒观众集体记忆,并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形成了病毒式传播的现象,引发观众的高关注度与讨论度,增强粉丝黏性。整合可用资源实现跨平台整合传播,灵活调整并选择适当的策略,不断优化以实现最佳传播效果,促进网络微短剧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蒋淑媛,王珏.时间压缩与空间折叠:网络微短剧的叙事嬗变和伦理审视[J].中国电视,2022(05):67-72.
[2]吴岸杨.界限消弭下的参与体验:网络微短剧的审美趋向[J].中国文艺评论,2022(01):104-113.
[3]朱琳.集体记忆的电视综艺实践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4.
[4]邵鹏.The Research of Media As Human Memory[D].杭州:浙江大学,2014.
[5]郑兰心.《去有风的地方》:治愈系影视的共情传播[J].视听,2023(09):60-63.
[6]孔赛仪,侯长轩.网络微短剧的叙事逻辑和浅层心理审视[J].艺术评鉴,2023(13):171-176.
[7]王若瑄.网络微短剧的传播逻辑与路径转向[J].中国报业,2023(14):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