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宋东京城历史遗迹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研究

2024-04-14李建新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24年2期
关键词:北宋

摘 要:北宋东京城历史遗迹符合世界文化遗产突出普遍价值的第三、第四、第六条标准,其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对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世界文化遗产申报“三个有利于”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促进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与国内外相似文化遗产对比,可从遗产价值主题方面填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和《世界遗产名录》空白。

关键词:北宋;东京城;历史遗迹;申遗

北宋东京城历史遗迹由繁塔、祐国寺塔两处地上北宋遗存,州桥及汴河遗址、顺天门遗址两处北宋时期遗址组成,集中反映出东京城中轴线位置、外城西墙城廓格局及主要城门形制、寺观分布、汴河河道,均是东京城规划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出高超的营造理念、技术和水平。

一、遗产构成要素及价值特征

(一)构成要素

繁塔、祐国寺塔分别建于974年和1049年,是北宋东京城内两处重要寺院遗存。州桥及汴河遗址位于东京城中轴线和汴河的交汇处,河岸两侧发现雕刻精美的宋代石壁,见证了对居中轴线礼仪性的强调和高超的艺术水平。顺天门遗址是东京城外城西墙的主要城门建筑遗迹,是东京城多重城垣结构的实物见证。此外,还有已探明的城垣、城门、水门、河道、宫殿、御街、园林、仓储设施等各类北宋地下文物遗存。

(二)价值特征

第一,以多重城垣、宫城居中、南北中轴线为特征的城市格局。顺天门遗址标识出东京城城垣结构中重要节点位置,州桥及汴河遗址揭示出了中轴线位置、走向。

第二,以开放街市、复合功能为特征的街区形态。繁塔、祐国寺塔体现出宗教设施分布,州桥及汴河遗址体现出商业街市分布,它们共同展现出多元复合的城市功能分区。同时,上述遗存与《东京梦华录》的描述存在对应关系,反映了北宋丰富的城市生活。

第三,以汴河穿城为特征的城市运河体系。州桥及汴河遗址揭示出汴河河道的位置和走向,其与《清明上河图》中汴河形象的对应关系展现出城市河道的基本形态,出土的北宋遗物也为北宋航运活动提供了实物见证。

北宋东京城历史遗迹的价值特征为东京城在中国城市规划转型时期的开创性设计和宋代高度发达的城市文化提供了物质载体。

二、遗产突出普遍价值与适用标准

(一)突出普遍价值

北宋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空前繁荣的时期,在经济、科技、文学、艺术、哲学、史学等诸多领域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北宋文化成为中国古代文化最為辉煌灿烂的代表之一。

北宋东京城是北宋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见证了北宋从建立、繁荣到衰落的全过程。作为宋代唯一以都城标准精心营建的城市,北宋东京城历史遗迹中保留下来的城市建筑和遗址均体现出高超的建造技术和艺术水平,展现出高度发达的城市文化。其开放街市格局体现了中国古代商业文化的演化发展和城市职能多样性的转变,为中国宋代辉煌灿烂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提供了独特的物质见证。

北宋东京城也是中国城市规划转型时期的代表,其规划设计在沿承古代传统的同时具有开创性意义。北宋东京城历史遗迹的顺天门遗址、州桥及汴河遗址,以及已经探明的三重城廓格局,沿承自曹魏邺城以来的多重城垣和南北中轴线格局;而探明的宫城(皇城)位置接近全城几何中心,使北宋东京城成为中国城市规划史上第一座将皇宫置于城市中央的都城。上述规划格局延续并强化了中国自古以来的“择中”思想,并成为此后都城规划的范本。同时,东京城打破了汉、唐以来封闭的里坊制度并随之取消夜禁制度,形成以州桥为代表的沿街设店的开放街市,和兼具礼仪性、商业等多元功能的复合空间。汴河水系穿城而过,体现出复杂的城市运河体系。这些转变使得东京城的城市肌理和街巷景观与此前都城存在巨大差异,由此开始了中国古代都城营建的新阶段,对后世中国乃至东亚地区的都城规划产生了深远影响。

北宋东京城历史遗迹与在中国文学、艺术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传世作品存在直接关联,是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和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等著名的宋代文学、艺术作品描绘的对象。州桥作为东京城的标志性景观,出现在王安石、范成大等著名文学家的同名诗词作品中。北宋东京城历史遗迹与大批以东京城为描绘对象的书画、诗词作品共同为典雅、精致的宋文化提供了物质的与非物质的独特见证。

(二)适用标准

第一,“为一种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一种独特的至少是特殊的见证”。宋代是中国古代文化高度成熟和定型的时期。随着经济增长,市民文化在宋代得以蓬勃发展;东京城作为北宋王朝的首都,是宋代城市文化的最高代表。

第二,“可作为一种建筑或建筑群或景观的杰出范例,展示出人类历史上一个(或几个)重要阶段”。北宋东京城在中国城市发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历史地位,既传承弘扬了“择中”思想,又突破了传统的封闭里坊制度,实行开放的街巷形态,以及与汴河、蔡河、五丈河、金水河融合在一起的特殊城市运河体系,展现出与前代不同的城市风貌景观。

第三,“与具特殊普遍意义的事件或现行传统或思想或信仰或文学艺术作品有直接或实质的联系”。北宋东京城历史遗迹真实再现了传世文献记载的历史景象,特别是州桥及汴河遗址的发掘,与北宋著名文学家的诗词相呼应,绘制出别样的历史场景。

三、与国内外相似遗产的比较

(一)与国际同类遗产比较

《世界遗产名录》中与本遗产同处亚太地区的共有212处文化和混合遗产,其中在10至13世纪作为都城的有21处,而与本遗产同属遗址或系列类型、体现10—13世纪城市规划理念的仅1处,即朝鲜的开城历史古迹和遗址。

北宋东京城与开城历史古迹和遗址二者之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开城的规划选址和建筑体现了统一的高丽文明下佛教、儒家、道教和风水概念的融合。而北宋东京城有三方面的特征,首先是随宋代经济发展而适应变化的城市布局方式,成为中国都城布局结构的首次突破性转变,并对后世城市规划产生深远影响。其次是北宋东京城历史遗迹中的城市建筑和遗址体现出高超的建造技术、艺术水平,展现出宋代辉煌灿烂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最后是北宋东京城历史遗迹还与众多在中国文学、艺术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传世作品存在直接关联。

现有《世界遗产名录》中集中展现10—13世纪都城规划理念的遗产项目数量较少,该主题遗产在《世界遗产名录》中存有空白,目前未被充分代表。北宋东京城历史遗迹所处历史时期较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填补名录中缺少10—13世纪代表性都城历史遗迹的空白。

(二)与国内同类遗产比较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与申报遗产同属宋代、同属遗址类型,并展现王朝都城规划格局的有7处。根据本遗产作为王朝都城及其在中国城市规划史的特殊价值,选取辽上京遗址、金上京会宁府遗址、金中都水关遗址、临安城遗址进行重点比较。

在城市格局上,4处遗址各有特点,与本遗产有明显差别。其中,辽上京与金上京均为南北并置的城廓结构,未形成宫城居中、层层环套的格局;金中都和临安城与本遗产同属多重环套城垣结构,但临安城城廓形态较为自由,不甚规整,金中都的城市格局与北宋东京城具有一定相似性,但其时期较晚,格局受到东京城的影响。在遗存保存状况上,4处遗址现状也存在明显差异:辽上京地上城墙遗迹尚可见,对部分遗址进行原状或标识展示;金上京地上城墙、城门遗迹完整可见,地下遗址均已回填保护;金中都建有博物馆,对遗址进行原状展示;临安城对部分已发掘重要节点建有遗址展示馆,其他遗址均回填保护。

中国43处文化与混合遗产中所属历史时期涉及宋代(10—13世纪)的遗产有11处;同时期能够体现城市规划格局特征,展现特定城市功能特点的遗产项目仅泉州1处。截至2023年,《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中有40处文化与混合遗产,其中历史时期涉及宋代(10—13世紀)的遗产有13处,同时期体现都城规划格局特征的有2处,即西藏阿里的土林—古格风景名胜区、云南大理的大理苍山洱海风景名胜区。泉州是宋元时期海上贸易节点城市的杰出典范,城市性质与本遗产有明显差异;土林—古格体现的是古格王国都城,遗产价值主要体现藏传佛教宇宙观及西藏传统人居环境的营建;大理苍山洱海风景名胜区则包含了南诏早期都城太和城遗址,遗产价值表现出洱海在自然环境、历史文化和民族风俗等方面的独特内涵。这些遗产的价值均与本遗产有明显差异。

四、北宋东京城历史遗迹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一)“三个有利于”方面的意义

第一,北宋东京城在中国都城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其整体规划格局在沿承古代传统的同时具有开创性意义,是中国城市规划转型时期的代表,对我国诸多古代都城规划产生了深远影响。城市建设巧妙地将国家漕运系统与城市布局进行密切结合,展现了北宋时期城市水利设施利用技术。其历史遗迹体现出较高的城市规划设计水平、建筑科学和艺术价值,有利于突出中华文明历史文化价值。

第二,北宋东京城是中华民族10—12世纪精神文明的珍贵物证,其物质遗存为了解宋代古典文学与艺术文化、北宋市民经济的蓬勃发展提供了重要线索和途径,是宋文化达到高度成熟和定型时期的精神产物,在我国传统文化格局中占据重要地位。其对讲好黄河文化、大运河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加文化自信,凝聚民族精神力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利于体现中华民族精神追求。

第三,北宋东京城所处的开封市作为八朝古都,其都城中轴线历经千年延续至今,此后的城市建设均围绕其展开,形成独特的“城摞城”现象。它串联起从古至今的多处重要城市节点,见证了中华民族延续千年的社会发展,有利于向世人展示全面真实的古代中国和现代中国。

(二)在《世界遗产公约》方面的意义

北宋东京城历史遗迹是宋代文化繁荣鼎盛时期的历史见证和重要浓缩。宋朝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各方面的文明成果通过使节往来、商贸活动等途径,与亚洲、欧洲国家进行频繁交流与传播,使世界诸国对宋文化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吸纳和包容,不仅提高了朝鲜、日本和越南等周边国家在律令制度、思想意识、宗教文化、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生活习俗等方面的水平,还对世界文明发展走向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本遗产的申报对人类文明有整体不可替代的贡献,可促进文明交流与共同发展,为当代和后世提供创造力和精神资源。

(三)在当代社会发展方面的意义

对于国家而言,北宋东京城遗址属于国家的重大文化资源,在我国文明与文化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及不可忽略的社会价值。申遗并通过公共教育与宣传手段,培植文化自信和增强国民认同感,是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环节之一。

对于河南而言,北宋东京城申遗符合中央和河南省关于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建设大运河文化带的发展要求,是河南在国家和民族层面的文化使命和文化担当。历史遗迹的保护展示与环境改造可推动文化保护传承,推进优秀传统文化与相关产业的深度融合。

对于开封而言,是更好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扩大开封文化影响力,促进民生改善和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以申遗为契机,可促进对北宋东京城遗址的整体保护、有效利用,推动历史文化保护与经济建设、城乡建设等相协调,实现遗产价值的全社会共享。以申遗为契机,可进一步提升开封文旅资源优势,扩大开封国际影响力,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北宋东京城在借鉴和吸收前代都城规划布局经验的基础上,延续并强化了“择中”规划思想,形成开创性的开放街市和城市运河体系,对后世中国乃至东亚地区的都城规划产生了深远影响。北宋东京城历史遗迹是北宋都城和宋代城市文化的最高代表,体现出高超的城市规划设计、建造技术和艺术水平,是展现中国都城规划重要转型时期的都城遗迹,可在遗产价值主题方面填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和《世界遗产名录》空白。

参考文献:

[1]史晨暄.世界遗产四十年:文化遗产“突出普遍价值”评价标准的演变[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

[2]孙燕,解立.浅议2021年版《实施〈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修订[J].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2022(2):6-18.

[3]郭旃.世界文化遗产的标准及申报方法和程序[J].中国名城,2009(2):4-11.

[4]章玉兰.系列遗产概念定位及其申报路径分析[J].中国文化遗产,2017(3):47-57.

[5]孟凡人.北宋东京开封府城的形制布局[J].故宫学刊,2008(1):342-390.

[6]李合群.北宋东京城营造与布局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8.

[7]刘春迎.北宋东京城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8]周宝珠.宋代东京研究[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

作者简介:

李建新,硕士,开封古都学会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文博研究。

猜你喜欢

北宋
苏轼《李白仙诗卷》风格探析
从服饰表现的视角再议《韩熙载夜宴图》的成画年代
隋唐至北宋时期河洛地区与周边区域的文化交流
北宋院体花鸟画的革新和演变
从任职蜀地官员看北宋巴蜀地区的士风
浅议北宋军队回图贸易
威县出土《新宗城县三清殿记》刻石新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