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视域下浙江古村落文教空间设计研究
2024-04-14王炳江吕铮妤赵文婷许碧煌
王炳江 吕铮妤 赵文婷 许碧煌
摘 要:以乡村振兴为背景,探讨古村落景区古建筑改造文教空间设计问题。通过对部分乡村文教空间设计场所建设的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发现存在文化定位不明确、空间功能不全、传统文化的融入流于表面、使用对象界定未能引起重视等问题。结合浙江古村落文教空间的具体案例,深入探讨如何通过创新设计,将古建筑改造成既能满足阅读需求,又具乡村旅游特色的休闲场所,并提出针对性建议,旨在为浙江古村落景区古建筑改造文教场所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以期推动乡村振兴和文化旅游的发展。
关键词:乡村振兴;古村落;文教空间设计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0年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科一般项目“乡村振兴视野下‘美丽乡村文教空间设计研究——以浙北为例”(Y202044055)、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022年第一批立项项目“生态文明建设下浙江古村落旅游环境设计与人才培养产教融合研究”(220501444240915)阶段性成果。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扎实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務体系、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等系列内容,均对乡村旅游和文化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乡村振兴战略作为一项国家战略,是在中国经济进入新时代背景下提出的,其总目标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其中,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盘活,更是被赋予了重大价值。这是因为每个古村落都是历史文化的载体,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精神,在其主体上进行改建设计,赋予其文教传播作用,能够更好地体现国家振兴乡村文化的初衷,进而丰富乡村旅游文化内涵和体验项目。
一、古村落文教空间改造现状
目前,古村落中留存了一定量的古建筑,其建筑经过百年历史的洗礼,仍具有一定的文化意蕴,但建筑载体本身由于风雨侵蚀,很多已不能居住。对于这类古建筑,当地相关部门在收回后会进行一定的改建与提升。结合现阶段国家提倡乡村文化振兴及乡村休闲旅游的政策,这些建筑大多被改建成文化休闲空间,主要表现形式有:乡村书屋、儿童阅读室、咖啡书吧等。然而,一些古村落的文教空间改造存在文化定位不明确、空间功能不全、传统文化的融入流于表面、使用对象界定未能引起重视等问题。对此,相关部门也在积极带领古村落为适应乡村文化建设、恢复传统文化以及丰富旅游内涵而不断努力改进与拓展。
二、古村落文教空间设计理念
保护好传统文化是古村落改造设计的一项重要原则。古村落的传统文化包括建筑风格、生活习俗、传统手艺等,这些都是古村落的独特文化资源,是乡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改造设计中,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保护和传承古村落的传统文化,如保留古建筑原貌、传统工艺,传承和发扬乡村生活习俗等。同时,古村落的改造设计还应将其有机地融入现代公共服务设施中,因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手段就是提高乡村居民生活质量,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在古村落改造设计中,要统筹考虑设置和布局公共服务设施,使之与古村落的历史文化底蕴、传统文化相融合。这样既可以满足群众的居住需求,又能提高群众的生活质量。
从总体上看,乡村振兴战略与古村落文化保护的关联性非常强。在古村落改造设计中,将古村落文化有机融入现代公共服务设施的同时,充分考虑其历史文化背景,将改造设计与古村落的历史文化背景融为一体,使传统文化得到有效保护和传承,促进乡村全面振兴,进而实现历史与现代、传统与创新的和谐统一。
三、乡村振兴战略下古村落文教休闲场所建设的意义
在乡村振兴战略下,改造古村落文教空间具有深远的意义。第一,可以满足乡村居民的日常学习和阅读需求。乡村居民的文化生活需求在新时代背景下日益增长,乡村书屋作为提供知识和信息的重要场所,能够满足乡村居民的学习和阅读需求,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进一步推动乡村的文化进步和社区发展。第二,有利于弘扬和传承乡村文化。乡村书屋不仅可以收集、展示乡村的历史文化资料,还可以举办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如讲座、展览、交流会等,不仅可以活跃乡村的文化生活氛围,而且有利于乡村文化的弘扬和传承,增强乡村居民对乡村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第三,有利于促进乡村社区的文化交流与融合。乡村书屋作为社区活动中心,可以举办各种社区活动,如读书会、论坛、研讨会等。这不仅可以增强乡村居民的交流互动,还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社区意识,促进乡村社区的文化交流与融合。第四,有利于推动乡村经济的发展。乡村书屋的改造可以带动古村落的整体升级,提高其吸引力,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进一步推动乡村的经济发展。第五,使古村落的文化资源得到保护和利用。通过改造古村落文教空间,当地人能在保护和盘活古村落的过程中发挥其新的功能和价值,使古村落历史建筑继续得到利用。
从总体上看,古村落乡村书屋的改造不仅可以满足乡村居民的文化需求,对乡村文化的提升与传承、农村社区的交流与融合、农村经济发展、古村落资源保护利用、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四、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古村落文教
空间设计
(一)文教空间的设计原则及策略
在古村落改建各类文教空间时,既要保留老建筑的原始韵味,又要有新的设计思维体现。在设计古村落公共图书室时,要遵循一些原则并采取一定的策略,以确保设计的文化延续性和设计功能的有效性。
设计原则有三:第一,尊重历史文化底蕴。每个古村落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这些底蕴是古村落重要的魅力源泉,也是重要的价值源泉,因此在设计时,应尊重并充分考虑古村落的历史文化背景,避免破坏其原有的历史风貌。第二,融入现有环境。乡村书屋的设计应与古村落的环境相融合,与周围的建筑风格、环境景观等相协调,避免产生突兀和不协调的现象。第三,满足功能需求。乡村书屋的设计应满足基本功能需求,提供阅读空间、休息空间、活动空间等,同时也要考虑乡村居民的实际需求和利用习惯。
设计策略有四:第一,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如旧建筑、废弃空地等,通过改造和利用,将其转化为乡村书屋的一部分。第二,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适当地引入一些现代元素,如现代化的设施设备、新颖的设计理念等,使乡村书屋既不失传统的韵味,又不失现代化的气息。第三,创建多功能空间。乡村书屋不仅是阅读的地方,还可以是社区活动的场所,因此,可以设计一些多功能空间,如讲座区、展览区、互动区等,以满足不同人群的使用需求。第四,在设计中应考虑乡村书屋的可持续发展,如采用环保材料、节能技术等,使其在满足当下需求的同时,还能适应未来的发展。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古村落书屋设计,应遵循尊重历史文化背景、融入现有环境、满足功能需求等原则,采取利用现有资源、引入现代元素、创建多功能空间、实现可持续发展等策略,创建一个既能满足乡村居民的阅读需求,又能为社区提供活动空间,且与古村落环境和文化相融合的公共图书室。
(二)浙江古村落文教空间设计案例
浙江省新昌县在古村落中对危旧建筑进行设计与创新时,建设了乡村阅读室,将乡村的自然美景和丰富的文化资源与图书室服务相结合,创造出独特的阅读环境。该乡村书屋不仅是一个提供书籍和阅读空间的地方,还是一个展示乡村文化和休闲的旅游景点。
该书屋的外立面延续了村庄的整体风格,由本地石块堆砌而成,房屋顶部也是木梁灰瓦,在原本建筑的基础上进行了修缮,同时也加入了现代设计元素,如外观造型和标牌设置(图1)。其内部设计也非常注重融入本地乡村元素,例如:运用本地树木材料制作书架(图2),力求与室内整体风格相呼应;其装饰吊灯以竹篾为材料进行制作,既能体现本土材料元素,又运用了现代设计制作手法,增强了其形式感,使其外观具有一定的视觉冲击力。除了在阅读区、展示区展现了建筑本身的设计外,还将一些老旧建筑的木窗进行了现代设计处理,做成了书桌台面,增强了空间的历史感和形式感。这些设计应用既能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又能让他们更好地了解和体验村落建筑文化与历史痕迹。
在书屋内还可以开展一系列读书宣传活动,如读书会、讲座、展览等,吸引大量村民和游客前来参与。通过这些活动,书屋不仅提供了阅读服务,还成了乡村社区的文化中心和交流平台。这种书屋充分利用了乡村的自然和文化资源,展示了现代乡村独特的文化韵味和历史气息,营造了一个与众不同的阅读环境,并成为具有乡村特色的文教空间,这也为其他地区古村落建筑的再利用、再提升做了很好的示范。
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在古镇废弃粮站基础上打造了一个适合儿童阅读和活动的少儿阅读空间,其便捷的地理位置引来了周边居民的频繁光顾,同时也丰富了古镇的学习生活气息,为古镇增添了新的活力。首先,设计师在室内设计上采用了明亮色调,以原木等自然材质为主,打破了原有老建筑的格局,开设了更多的窗洞,增添了空间采光,营造出明亮宽敞的阅读环境(图3)。其次,设计师在设计风格上将乡村的自然环境和文化背景与阅读空间相结合,使阅读空间体现出乡村特色,如装饰背景運用竹制丝条编制,让空间散发出自然本土的味道,使空气环境自然清新,让孩子们在阅读中更好地感受和理解乡村本土文化。
该设计方案在空间选址、布局设计、风格设计等方面都做出了有益的尝试,为其他乡村少儿阅读空间设计提供了借鉴。同时,它也提示我们在设计乡村公共空间时,要充分考虑适用群体的需求和地方历史文化。只有这样,才能够创造出真正满足乡村人群需求的公共空间。
通过对这两个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乡村少儿阅读空间,还是乡村旅游景区书屋,设计师都遵循了将公共图书室与乡村环境和文化相融合的原则,充分考虑了用户的阅读需求和活动习惯,并有效利用了乡村的有利资源,成功创造了既能满足群众的阅读需求,又富有乡村文化特色的公共图书室。充分利用农村历史文化资源,打造一个与农村环境文化相融合的阅读空间,是乡村振兴背景下文旅交互发展增添的一个新方向。
参考文献:
[1]徐文静.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文化建设路径探究[J].中国经贸导刊,2021(18):78-79.
[2]于良芝,权昕.我国乡镇综合文化站对公共图书馆功能的替代性研究[J].图书馆建设,2016(6):4-11.
[3]张锋.东南亚华人宗亲文化与宗祠建筑特色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17(5):41-46.
[4]王炳江,刘玉龙.少数民族民居·环境·景观一体化装饰设计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6(6):138-141.
[5]吕铮妤,王炳江,赵文婷.未来乡村文教空间设计提升路径探析[J].美与时代(城市版),2023(2):76-78.
作者简介:
王炳江,硕士,湖州学院设计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古村落研究、传统文创产品设计、乡村振兴设计。
吕铮妤,湖州学院设计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环境设计、乡村振兴设计。
赵文婷,湖州学院设计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数字乡村、未来社区设计。
许碧煌,湖州学院设计学院学生。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