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艺术与建筑空间的融合与重塑

2024-04-14王璐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24年2期
关键词:建筑空间新媒体艺术媒介融合

摘 要:科技的进步让人们都有可能参与艺术设计,而跨界设计也成为一种艺术设计的常态。其中,建筑空间与新媒体技术的融合,是当下热门话题。以新媒体技术为手段,以空间为媒介,它们二者结合形成全新可视化的视觉空间,这是二者内在因素相互关联的必然结果。二者的融合与重塑能为人们营造健康舒适的建筑空间,提供生活便利。通过对当下融合的新媒体艺术及其特征的阐述,了解当下新媒体技术对艺术的影响,进而阐释建筑空间与新媒体的融合及重塑实践,以期为未来的空间视觉艺术设计研究发展提供助力。

关键词:新媒体艺术;媒介融合;建筑空间

新兴的虚拟现实艺术随着时代的进步而显示出强大的潜能。新媒体艺术与虚拟现实技术将新的视听感受呈现在现实建筑空间中的人们面前,这种展示方式与传统电子艺术表现有明显的区别。虚拟的空间可以看作是现实世界在另一个人类所能感知的空间中的投影,而艺术家可以利用虚拟的影像创造一个可以被人感知和体验的维度空间,并创造出在现实世界所未曾呈现的艺术作品,从而让现实的物质世界弱化,最终形成空间设计的一种虚化的处理方式。建筑空间与新媒体艺术之间看似不同,但从根源上看,有很多共通之处。无论是体验感,还是视觉感,在生活空间里探讨这种人与人之间、人与环境之间、建筑与环境之间细腻的关系及相处模式,能够有效地启发设计师对未来建筑空间的新的构想,而新媒体技术也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与人的相处模式。

一、新媒体艺术相关概述

(一)融合的新媒体艺术

新媒体艺术主要指具有典型时空性和交互性特点的、电路传输与计算机相结合的多媒体技术系统,衍生出包括艺术型多媒体和电子互动艺术装置在内的多种与之密切相关的艺术形式。从新媒体技术本身的特性出发,它与其他媒介结合的融合性超过了其他任何一种艺术形式。有学者認为,新媒体艺术是一种艺术创造的过程,是新媒体与艺术的融合,这一过程在今后20年内仍可期待。例如,新兴媒体艺术的范围并不局限于传统的媒体艺术,如绘画、雕塑等,并且也不限于摄影、电影、影像制作、媒体建筑、网络美术、现代多媒体美术、虚实及声光电装置等领域。

如今社会的新媒体艺术,其范围大多基于各种技术。我们创作的艺术作品,通过运用现代网络技术、影像技术、数码技术、虚实技术以及声光等先进技术,都可以和新媒体艺术融合在一起。新装备技术将运用科技、传媒和艺术创作,在传统图形元素之上,展现独特的东方神韵和传统文化韵味。数字化技术时期的新媒体艺术在21世纪主要包括网络技术、视频技术与艺术的结合、工艺方面的技术等技术方面的内容,以及装置艺术、虚拟艺术、视觉艺术等在美术方面的内容。艺术的最终目的可以通过媒介技术实现,同时追求更高的审美水平。而数码科技成为新媒体艺术的最新表现工具,它涵盖了网络技术设备和艺术的电子化表现形式。媒体艺术已经变得非常丰富和多样,如电玩艺术等。另外,其对艺术的表现要求是多方面的,这是新媒体环境下新媒体艺术的重要特征。

(二)新媒体艺术特征

中国信息化的发展促使传统艺术与新媒体艺术不断迭代发展。新媒体艺术在当前主要呈现出多样性、互动性等特点。

首先,新媒体艺术具有多样性的特点。不同形式的艺术元素在媒体中相互交融,而传统艺术元素为了形成新的形式和内容,又经过了重新加工。不同媒介之间通过新媒体科技辅助手段的运用,产生了艺术与科技完美融合的互动。2023年11月,美国拉斯维加斯巨型球体育场的U2乐队演唱会中,通过建筑内部新媒体技术的投射,内华达州多种濒临灭绝的动物形象呈现在巨型球建筑的穹顶上,给人以强烈的震撼。由此可见,融合的艺术汇聚、叠加了多种形式,它着重强调人的真实体验感和震撼效果。

其次,与传统艺术不同的是,新媒体艺术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具有互动性的特点,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与之互动的机会。新媒体艺术因时代所带来的独特艺术感受和体验而变得更能为大众所喜闻乐见。通过互动技术,观众可以亲身感受到艺术家在新媒体艺术中打破传统艺术固定性的同时,使艺术创作具有更强的感染力,赋予艺术创作以绚丽多彩的活力与渗透力。英国舞台设计师艾斯·德芙琳(Es Devlin)在2020年设计的迪拜世博会英国馆,被称为“诗歌馆”。在场馆的入口处,有一个声音装置。游客在那个装置前说一个词,建筑后台有一个系统就会自动识别来自世界各国的语言,把它汇成一首诗,然后自动生成光亮文字在建筑外观的墙体上展现。不同字母组成的诗歌在墙体立面装饰形成图形化的窗口,使室内的光影产生变化。在空间范围内的这种变化会引起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微妙变化,不论是熟悉还是陌生,人与人之间的行为都在给空间创造着丰富的变化。

二、建筑空间与新媒体的交叉融合

(一)建筑空间的新媒体化

在建筑空间中,人与人的互动是动态的交互,因为人是运动的个体,而建筑空间与环境之间的交互是静态与静态的交互,二者存在本质的差异,但是建筑本身也被称为“凝固的音乐”。音乐从某种形式来说是意识上的流动,而借助新媒体,就可以把原有的建筑与环境的静态交互真正意义上解脱出来,让人们可以看到建筑也是可以“流动的”。这里就必须借助新媒体的力量,无论是建筑空间内部大面积采用的360全息投影,还是建筑外立面上的大型电子显示屏,都是在为建筑提供信息,使它能够“说话”。人们可以从这种能“说话”的多媒体建筑空间中获得更多的信息。交互式空间是指在强化现实的基础上,结合人的行为,在虚拟空间中发生改变,进而对现实空间产生影响的空间。当然,这种空间行为也会更加复杂多变,而且考虑到了全球互联网的冲击。

(二)新媒体建筑的设计实践

新媒体在建筑设计中的实践经历了多次,但对于设计的理解和处理方式不同。比如2010年在上海世博会参展的英国国家展览馆,就是新媒体参与建设方面具有广泛影响的案例之一。英国馆又名“种子圣殿”,建筑总占地为6 000平方米,建筑外观为简单的立方体造型,由6万根蕴含植物的亚克力杆平均分布于建筑外墙上,由内向外逐渐延伸。这是英国馆设计的独到之处。各种植物的种子被放置在每根亚克力光纤米的“触须”根上,进而连接到楼体,向外延伸的彩色光源则被安装在顶部,这样的光源颜色就会十分丰富。在展馆内部,以眼球轰炸的方式“喷射”出数万株生机勃勃的种子,展示给参观者。在展馆外部,通过电脑连接并感应外界环境的刺激,使“触须”携带的所有细小彩灯向外传递信息。这些彩灯能组合出多种不同的色彩搭配和花纹风格,随风摇曳,非常耀眼。英国国家展览馆结合了多媒体技术与建筑设计,将传达中英文化交流讯息的活力建筑成功地呈现了出来。

(三)新媒体化的建筑空间现状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公共建筑向公众提供信息服务且服务质量越来越高,“市民信息中心”的时代由此形成。建筑的功能也从单纯的单一形态居住空间逐渐向复合动态的多层次、多领域的空间发展,这种多功能性集中体现在新媒体所推崇的信息时代的公共建筑上。公共建筑借助于新媒体又可以转变为“信息中心”,因为信息技术具有交互和共享的特性。互动中重要的环节就是大众信息的分享和沟通。

传统的建筑空间向数字化方向的转变中,之所以会出现媒体建筑,是因为时代的更迭,同时也是因为技术的迭代更新。传统建筑显然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各方面的需求,而新媒体中一度发展壮大的“数字图书馆”技术,让它在建筑空间领域里的影响力非常大。数字图书馆(Digital Library)是指在以人为数量值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中建立起来的图书馆。传统图书馆的信息传播功能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而逐渐被数字图书馆取代,类似的还有相关的传统公共建筑——博物馆。数字图书馆相对于传统的建筑实体来说,具有更大的优势,能方便人们更加快速地欣赏和阅读。数字化的博物馆与传统博物馆也不同。借助于新媒体艺术,数字化能为人们提供更加多元化的信息和体验。观众或游客在这里可以获得穿越千年的沉浸式历史体验,这是在传统的阅读模式中所感受不到的乐趣。

三、新媒体视野下的建筑空间重塑

(一)建筑师运用新媒体进行建筑空间重塑案例

新媒体艺术家的这些创造力,显然是一些从事建筑与环境设计的建筑师也必须具备的。在空间与环境方面,新媒体艺术的潜力是我们至今无法想象的,建筑师对此也是认可的,因此新媒体逐渐出现在他们的建筑设计和环境设计中。例如荷兰建筑师本·范·贝克尔(Ben van Berkel)的建筑设计作品——卡塔尔国家博物馆,该博物馆就是运用新媒体技术,通过数字化设计和施工,将建筑空间重塑为一个独特的艺术和文化遗产展示空间。在卡塔尔国家博物馆的设计中,本·范·贝克尔运用数字化建模和虚拟现实技术,对建筑结构和空间效果进行精确模拟和优化。在建筑空间的塑造上,本·范·贝克尔运用数字化施工技术和材料,如3D打印技术和碳纤维材料等,打造出更加精细和独特的建筑结构。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施工效率和精度,还为建筑结构带来了更加独特的美感和视觉效果。此外,本·范·贝克尔还运用了互动展示和多媒体技术,让游客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卡塔尔的历史、文化和自然遗产。通过数字化展示和互动体验,游客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卡塔尔历史文化的丰富多样性和独特魅力。总的来说,本·范·贝克尔在卡塔尔国家博物馆的设计和建设中,运用新媒体技术创造了一个独特的建筑作品,将建筑空间与文化展示完美结合,使该博物馆成为当代建筑史上的经典之作。

由此可见,新媒体艺术和建筑从来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在时间和空间方面存在紧密联系,这给我们很大的启示。

(二)新媒体时代下建筑空间重塑的意义

万事万物都有灵性,很多时候,人们仅仅认为建筑的本质只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居住使用而存在的一个空间,却忽略了建筑除了因人而建外,同时也是人们营造出来的鲜活的、有生命的一个个体。它虽然不会说话,但它这种固定的物质属性,并不代表它没有属于它的精神性。新媒体其实就像是一个打通人和建筑之间关系的一个媒介,它在替建筑发声。因此,如今人们开始越来越注重个人精神诉求,而新媒体有义务配合建筑满足人们这方面的要求。

新媒体时代下,建筑空间重塑的意义更加凸显。新媒体技术的运用不仅为建筑师提供了更多的创作手段,还使建筑空间与人们的互动体验更加丰富。

首先,新媒体技术使建筑空间的表现形式更加多样。通过数字化建模、虚拟现实等技术,建筑师可以更加自由地探索和尝试不同的空间形态和结构,打破传统建筑的限制,创造出更加獨特和富有想象力的建筑作品。其次,新媒体技术增强了建筑空间的互动性和体验感。通过运用传感器、投影仪、互动装置等新媒体设备,建筑空间可以与观众进行互动,进而为观众提供更加沉浸式的体验。如此一来,观众不再是单纯地观看空间,而是能够亲身参与其中,与空间产生更多的交流。最后,新媒体技术有助于提升建筑空间的可持续性和环保性。数字化设计和施工可以减少材料浪费和环境污染,同时智能化的建筑管理系统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室内环境质量,为人们创造更加健康和舒适的建筑空间。

因此,新媒体时代下的建筑空间重塑不仅是技术和设计的革新,还对人类生活方式和文化产生了深刻影响。它能够激发人们的创造力、想象力,提升建筑的实用性和审美价值,为未来的城市和建筑设计开拓更加广阔的道路。

四、结语

在一座完整的建筑中,无论它的形式如何前卫,如何炫目,其空间的重点都在于它的互动性。所谓互动性,除了使人可以从空间中真切体会其带来的体验和便利感之外,同时也要求建筑空间的内部与建筑的外环境更好地融为一体。重新思考建筑的社会属性,强调空间的现实性和互动性,以适应现代社会多元化的建筑趋势。新媒体时代的从业人员和设计者们要想继续顺应时代的发展,为人类谋求未来的福利,就需要掌握新的认知,并在此基础上创造出新的设计方法。新媒体艺术的飞速发展已经给当下越来越多的设计从业者带来了反思和新的思考,是保留还是摒弃,或是重新洗牌。跨界设计不仅体现在这两个行业,而是社会所有行业。因此,要从全方面地汲取知识的完整性角度考虑,不能局限于某一个领域,而是要涵盖多领域,积极为大众营造一个能适应时代发展的建筑空间。

参考文献:

[1]施惠雯,郑业明,史云杰.建筑设计理念的跨界演绎:以扎哈“非建筑”作品为例[J].城市建筑,2023(15):155-157.

[2]刘海燕.幻觉·错觉·光景观[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20.

[3]陆凯.跨界视域下新媒体与地铁公共艺术设计的融合探究[J].工业设计,2021(4):128-129.

[4]翟振宏,徐鑫,陈彦冰.基于智能家居理念下的建筑室内设计探究与应用[J].设计,2023(22):94-96.

[5]李一泽,李栋宁.基于扩展现实技术的博物馆导览应用研究[J].设计,2023(19):49-52.

[6]钱沁雨,肖东娟.数字化背景下公共休闲设施包容性设计研究[J].设计,2023(10):50-53.

作者简介:

王璐,博士,珠海科技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艺术学、设计学、新媒体艺术与空间设计体验。

猜你喜欢

建筑空间新媒体艺术媒介融合
某休闲场所室内空问设计改造方案
刍议陕西传统建筑元素在现代建筑空间设计中的合理应用
从新媒体艺术角度浅析网络直播的娱乐创新
新农村建筑空间景观规划设计探析
试论当前新媒体艺术呈现的文化特征
新媒体艺术的市场价值和社会价值研究
媒介融合背景下对新闻记者素质的要求
黑龙江民间美术与新媒体艺术的结合研究
2011—2016我国媒介融合研究综述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